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七霰去声 殿[piàn piān][zhuàn,传记]线便[biàn,便利][详注1][juàn,书卷][shàn,封禅][详注2][xuàn,打转、屡次][动词][同砚][详注3][拊手][yàn][qiàn][详注4][详注5][diàn][yuàn,衣饰][详注6][音伣。《广韵》牵挽也。][详注7]穿[音钏。贯也。《前汉·司马迁传》贯穿经传。][juàn,猪圈][详注8][xuàn][diàn][yuàn][tiàn][详注9][详注10]嬿[jiàn][躁急也]迿[jiàn][详注11][详注12]


注1:转 zhuàn,专去声。凡物自转则上声,以力转物则去声。
注2:援 音院。救助也,接也。《鲁语》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注》所攀援以为助也。
注3:选 《玉篇》去绢切《广韵》思绢切《集韵》《正韵》须绢切,音噀。《礼·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注》选,宣练反。
注4:饭 叶扶霰切,音卞。《苏辙诗》岸上游人暮不归,清香入袖凉吹面。投壶击鞠绿杨阴,共尽清尊餐白饭。
注5:拚 《唐韵》《集韵》《韵会》皮变切,音卞。抃本字。《说文》拊手也。《宋书·何承天传》歌拚就路。《注》手舞貌。互详抃字注。
注6:遣 缱去声。《广韵》人臣赐车马曰遣车。《正韵》将葬而祭曰遣奠。既祭,乃包牲体,载之以车,随柩而行,曰遣车。《礼·檀弓》遣车一乘。《注》人臣赐车马者,乃得有遣车。
注7:煎 音箭。《广韵》甲煎。《南史·范云传》甲煎浅俗比徐湛之。又甲煎,香名。《贞观纪闻》隋主每除夜焚沉香数车,光暗则以甲煎沃之,香闻数里。
注8:先 音霰。《增韵》先之也。《正韵》相导前后曰先后。《周礼·夏官·大司马》以先恺乐,献于社。《注》先犹导也。《史记·郦食其传》沛公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又先事而为曰先。《易·乾卦》先天而天弗违。《礼·月令》先立春三日。又当后而前曰先。《左传·文二年》不先父食。《孟子》疾行先长者。《老子·道德经》先天地生。又《广韵》娣姒曰先后。《前汉·郊祀志》神君者,长陵女子。以乳死,见神于先后宛若。《注》孟康曰:兄弟妻相谓先后。师古曰:古谓之娣姒,今关中俗呼为先后,吴楚呼之为妯娌。
注9:剸 又《唐韵》《集韵》之转切《韵会》之啭切,专去声。断也。《广韵》细割切肉貌。
注10:辗 niǎn zhǎn,展去声。《广韵》水辗也。《集韵》转轮治谷也。
注11:趼 音砚。《说文》兽足企也。《尔雅·释畜》騉蹄趼,善升甗。《注》騉蹄如趼而健,善上山。《疏》趼,平也。谓蹄平正善升。
注12:瞑 音面。瞑眩剧也。又愦乱也。《书·说命》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一作眠眩。互详眠字注。
末字词组
曹掾潘掾枢掾谪掾首掾上计掾廷掾纠掾
三语掾谢掾狱掾英掾五官掾案掾市掾省掾
府掾理掾宪掾脯掾仪掾故掾纪纲掾 
丞掾韩掾百六掾贼捕掾门下掾寮掾理曹掾 

词语解释:曹掾  拼音:cáo yuàn
分曹治事的属吏,胥吏。《东观汉记·吴良传》:“今 良 曹掾尚无袴,寧为家给人足邪?” 唐 李翱 《劝河南尹复故事书》:“且阁下曹掾非为不多,乃无一人执旧礼以坚辨焉,此亦可叹也!” 清 梅曾亮 《送张梧岗序》:“通经术,习名法者,得自辟为曹掾。” 章炳麟 《訄书·定律》:“曹掾未设,则胥役之生死,宜制命於长官。”
词语解释:三语掾  拼音:sān yǔ yuàn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阮宣子 有令闻,太尉 王夷甫 见而问曰:‘ 老 庄 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晋书·阮瞻传》亦载此事,但 王衍 作 王戎 , 阮修 作 阮瞻 。后常以“三语掾”作为幕府官的美称。 唐 刘商 《杂言哀悼姚仓曹》诗:“可怜三语掾,长作九泉灰。” 宋 苏轼 《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诗:“欲知妙湛与总持,更问 江 东三语掾。” 金 元好问 《益父曹弟见过》诗:“从事旧惭三语掾,通家犹记十年兄。”
词语解释:府掾  拼音:fǔ yuàn
府署辟置的僚属。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 武生 为府掾属……此时恰值入府曹。”《旧唐书·沉法兴传》:“承制置百官,以 陈果仁 为司徒…… 刘子翼 为选部侍郎, 李百药 为府掾。”
词语解释:丞掾  拼音:chéng yuàn
属官的泛称。《汉书·韩延寿传》:“丞掾皆以为方春月,可壹出劝农桑。”《后汉书·马援传》:“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烦?” 宋 王安石 《闻和甫补池掾》诗:“才华汝尚为丞掾,老懒吾今合钓耕。”
词语解释:潘掾  拼音:pān yuàn
指 晋 潘岳 。 岳 曾为太尉 贾充 的掾吏,故称。 隋 卢思道 《听鸣蝉篇》:“红尘早弊 陆生 衣,明镜空悲 潘掾 髮。” 唐 员半千 《蜀州青城县令达奚君神道碑》:“敢当仁於 潘掾 ,荷昔眷於 戴侯 。”
词语解释:谢掾  拼音:xiè yuàn
指 东晋 谢玄 。 玄 曾任 桓温 掾属,故称。《晋书·王珣传》:“ 珣 字 元琳 。弱冠与 陈郡 谢玄 为 桓温 掾,俱为 温 所敬重,尝谓之曰:‘ 谢掾 年四十,必拥旄杖节。 王掾 当作黑头公。皆未易才也。’” 唐 罗隐 《淮南送工部卢员外赴阙》诗:“ 隋 邸旧僚推 谢掾 , 汉 廷高议得 相如 。”
词语解释:理掾  拼音:lǐ yuàn
古代掌管狱讼的官吏。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乙·赵主簿妾》:“伴媪出语推吏,吏验之而信,走白理掾。”
词语解释:韩掾  拼音:hán yuàn
晋 韩寿 美姿貌,善容止, 贾充 辟以为司空掾。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晋书·贾谧传》。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一:“ 贾氏 窥帘 韩掾少 , 宓妃 留枕 魏王 才。” 宋 杨亿 《无题》诗之二:“应知 韩掾 偷香夜,犹记 潘郎 掷果年。” 清 洪昇 《长生殿·倖恩》:“琴断朱弦,不幸 文君 早寡;香含青琐,肯容 韩掾 轻偷?”参见“ 韩寿偷香 ”。
词语解释:韩寿偷香  拼音:hán shòu tōu xiāng
晋 韩寿 美姿容, 贾充 辟为司空掾。 充 少女 午 见而悦之,使侍婢潜修音问,及期往宿,家中莫知,并盗西域异香赠 寿 。 充 僚属闻 寿 有奇香,告于 充 。 充 乃考问女之左右,具以状对。 充 秘其事,遂以女妻 寿 。见《晋书·贾谧传》、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后因以“韩寿偷香”为男女暗中通情的典故。 明 沉鲸 《双珠记·遇淫持正》:“不但偷铃, 韩寿 偷香,方法也是我教他的。”亦作“ 韩寿分香 ”。 后蜀 欧阳炯 《春光好》词:“虽似 安仁 掷果,未闻 韩寿 分香。”
词语解释:枢掾  拼音:shū yuàn
枢密院的属官。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请斩秦桧》:“ 胡忠简公 銓 ,以枢掾请诛 秦檜 以谢天下。”
词语解释:狱掾  拼音:yù yuàn
狱曹的属吏。《史记·项羽本纪》:“ 项梁 尝有 櫟阳 逮,乃请 蘄 狱掾 曹咎 书抵 櫟阳 狱掾 司马欣 ,以故事得已。”《汉书·曹参传》:“ 曹参 , 沛 人也。 秦 时为狱掾。”参见“ 狱曹 ”。
词语解释:狱曹  拼音:yù cáo
主管刑狱的官署。 清 顾炎武 《赠路光禄太平》诗序:“余既待讯,法当囚繫,乃不之狱曹,而执诸豪奴之家。”
词语解释:宪掾  拼音:xiàn yuàn
掌刑狱的佐贰官。 元 揭傒斯 《送族子时益赴南康主簿序》:“郡太守 赵公 ,余亦尝接言论于朝,好古博雅,贤守也。其佐幕则一君为元僚,一君以宪掾起家,廉直明慎,贤佐也。”
词语解释:百六掾  拼音:bǎi liù yuàn
《晋书·元帝纪》:“﹝ 建武 元年三月﹞辛卯,即王位,大赦,改元……诸参军拜奉车都尉,掾属駙马都尉。辟掾属百餘人,时人谓之‘百六掾’。”后因以喻群僚。 宋 李曾伯 《挽别大参》诗:“百六掾间无足纪,二三子侧每相随。”
词语解释:谪掾  拼音:zhé yuàn
古代被贬谪流放的属官。 唐 沉亚之 《谪掾江斋记》:“謫掾 沉亚之 ,廨居负江,方苇为墙止於隄防之下。”
词语解释:英掾  拼音:yīng yuàn
有才能的僚佐。 唐 岑参 《送柳录事赴梁州》诗:“英掾 柳 家郎,离亭酒瓮香;折要思 汉 北,随传过 巴 阳。”
词语解释:脯掾  拼音:fǔ yuàn
精于烹饪,善治干肉的公厨主管。 宋 陶穀 《清异录·官志》:“ 何敬洙 帅 武昌 时,司仓 彭湘杰 习知膳味,就中脯腊尤殊, 敬洙 檄掌公厨,郡中号为脯掾。”
词语解释:贼捕掾  拼音:zéi bǔ yuàn
汉 代主捕盗贼的小吏。《汉书·张敞传》:“ 敞 使贼捕掾 絮舜 有所案验。 舜 以 敞 劾奏当免,不肯为 敞 竟事,私归其家。” 颜师古 注:“贼捕掾,主捕贼者也。”亦省称“ 贼捕 ”。《后汉书·刘玄传》:“今公卿大位莫非戎陈,尚书显官皆出庸伍,资亭长、贼捕之用,而当辅佐纲维之任。”
词语解释:首掾  拼音:shǒu yuàn
属官之首。 唐 刘禹锡 《彭阳侯令狐氏先庙碑》:“歷 正平 尉, 汾州 司法参军, 陕州 大都督府兵曹,终於 太原府 首掾。”
词语解释:五官掾  拼音:wǔ guān yuàn
州郡的属官。《资治通鉴·齐明帝永泰元年》:“ 敬则 城局参军 徐庶 ,家在 京口 ,其子密以报 庶 , 庶 以告 敬则 五官掾 王公林 。” 胡三省 注:“自 晋 以来,诸郡有五官掾。”
词语解释:仪掾  拼音:yí yuàn
泛称地方掌刑律的属官。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十:“先大父官 会稽 时,仪掾 谢 某疎雋尚气,好直言。”
词语解释:门下掾  拼音:mén xià yuàn
汉 代州郡长官自己选荐的属吏。因常居门下,故称。《东观汉记·吴良传》:“ 良 时跪曰:‘门下掾諂佞,明府勿受其觴。’”《后汉书·公孙述传》:“后父 仁 为 河南 都尉,而 述 补 清水 长。 仁 以 述 年少,遣门下掾随之官。” 李贤 注:“州郡有掾,皆自辟除之,常居门下,故以为号。”《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十四年》:“门下掾 陆续 。” 胡三省 注:“门下掾,在郡门下总録众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万岁》:“《东观记》曰:‘门下掾 王望 ,諂称太守功德,掾史皆称万岁。’”
词语解释:上计掾  拼音:shàng jì yuàn
古代佐理州郡上计事务的官吏。《后汉书·皇甫规传》:“﹝ 规 ﹞与 羌 交战,斩首数级,贼遂退却。举 规 上计掾。”《三国志·蜀志·姜维传》:“好 郑 氏学,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晋书·宣帝纪》:“ 汉 建安 六年,郡举上计掾。”参见“ 上计 ”。
词语解释:上计  拼音:shàng jì
上策。《战国策·西周策》:“ 赵 之上计,莫如令 秦 魏 復战。”《南史·王敬则传》:“ 敬 则曰:‘ 檀公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1). 战国 、 秦 、 汉 时地方官于年终将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项编造计簿,遣吏逐级上报,奏呈朝廷,借资考绩,谓之上计。《晏子春秋·外篇上二十》:“ 晏子 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 东阿 ,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 许。於是明年上计, 景公 迎而贤之。”《淮南子·人间训》:“ 解扁 为 东封 ,上计而入三倍,有司请赏之。”《后汉书·百官志五》:“﹝州郡属官﹞本注曰:皆掌治民,显善劝义,禁姦罚恶,理讼平贼,恤民时务,秋冬集课,上计於所属郡国。” 刘昭 注引 胡广 曰:“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穀入出,盗贼多少,上其集薄。” 唐 杜甫 《阴雨不得归瀼西甘林》诗:“诸侯旧上计,厥贡倾千林。” 清 吴伟业 《鲁谦庵使君以云间山人陆天乙所画虞山图索歌》:“一官三载今上计,粉本溪山坐卧持。”
(2).上计吏之省称。《后汉书·和帝纪》:“﹝ 永元 十四年﹞是岁,初復郡国上计补郎官。” 刘昭 注:“上计,今计吏也。”《北堂书钞》七九引 北魏 阚駰 《十三州志》:“上计,古之诸侯之奏使也, 汉 因之,号曰计偕。”
词语解释:案掾  拼音:àn yuàn
掌管文书簿籍的官吏。 五代 阎选 《再生记·张汶》:“又有一人责问平生之过有几, 汶 固拒之,於是命案掾出 汶 之籍。”
词语解释:故掾  拼音:gù yuàn
旧时的属吏。《后汉书·赵典传》:“ 傕 大怒,欲遣人杀 温 。 李傕 从弟 应 , 温 故掾也,諫之数日,乃获免。”
词语解释:寮掾  拼音:liáo yuàn
僚属。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程鹏起》:“有一妄男子 程鹏起 者,求往海外 暹罗国 借兵,以攻关白,可令回师自救,以解 朝鲜 之困。 石司马 大喜,以为奇策,即请於上,加参将职衔,给餉召募,其寮掾二十人,皆无赖椎埋辈也。”
词语解释:廷掾  拼音:tíng yuàn
县令的属吏。《史记·滑稽列传》:“ 鄴 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 河伯 娶妇,与祝巫共分其餘钱持归。”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五:“ 汉 县有廷掾,监乡五部,春、夏为劝农掾,秋、冬为制度掾。”
词语解释:市掾  拼音:shì yuàn
管理市场的官员。《史记·田单列传》:“ 湣王 时, 单 为 临菑 市掾,不见知。”《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 费长房 者, 汝南 人也。曾为市掾。” 明 张凤翼 《灌园记·计成火牛》:“莫笑 临淄 市掾,试看 即墨 雄豪。”
词语解释:纪纲掾  拼音:jì gāng yuàn
指录事参军。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臣职下》:“纪纲掾,録事是。”
词语解释:理曹掾  拼音:lǐ cáo yuàn
古司法官名。即法曹。《三国志·魏志·高柔传》:“ 魏国 初建,为尚书郎。转拜丞相理曹掾……迁为 潁川 太守,復还为法曹掾。” 唐 康骈 《剧谈录·袁相雪换金县令》:“遂遣理曹掾与军吏数人就鞫案其事。”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臣职》:“ 魏 置理曹掾,法曹也。”
词语解释:纠掾  拼音:jiū yuàn
即纠曹。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公乃悉出所餘,命纠掾以下均取之。”参见“ 纠曹 ”。
词语解释:纠曹  拼音:jiū cáo
亦作“糺曹”。 州郡属官录事参军的别称。职掌纠举六曹,勾稽失谬。 唐 刘宽夫 《汴州纠曹厅壁记》:“郡府之有録事参军,犹文昌之有左右辖,南臺之有大夫中丞也。纠正邪慝,提条举目,俾六联承式,属邑知方。”《太平广记》卷一六○引《异闻录·秀师言记》:“从此后六年,摄本府糺曹,斯乃小僧就刑之日,监刑官人即 九郎 耳。”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予参 成都 议幙,摄事 汉嘉 ,一见荔子熟。时 凌云山 、 安乐园 皆盛处,纠曹 何预 元立 、法曹 蔡迨 肩吾 皆佳士,日相与同槃桓。”
词语解释:省掾  拼音:shěng yuàn
中枢各省的佐治官员。 清 褚人穫 《坚瓠馀集·行香》:“ 文宗 朝,省掾奏设斋行香。事无经据,乃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