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掸笔
担笔。一种用掸尘、掸细粉的羊毫笔词语解释:掸掞 拼音:dǎn yàn
求取便利。《淮南子·俶真训》:“夫挟依於跂跃之术,提絜人间之际,撢掞挺挏,世之风俗,以摸苏牵连物之微妙。” 高诱 注:“撢,引;掞,利也。挺挏犹上下也,以求利便也。”词语解释:掸稽 拼音:dǎn jī
探索考证。 清 龚自珍 《农宗》:“閒民之为佃,帝王宗室羣臣也。古者无文,用撢稽而可知也。”词语解释:掸简 拼音:dǎn jiǎn
探讨。 清 龚自珍 《农宗》:“ 龚子 渊渊夜思,思所以撢简经术,通古近,定民生,而未达其目也。”词语解释:掸甩子 拼音:dǎn shuǎi zǐ
即撢子。 浩然 《艳阳天》第十六章:“这会儿,她连忙从屋里的门后边摘下撢甩子,把闺女拉到后院,就头上脚下地给闺女抽打开了。”参见“ 撢子 ”。
词语解释:掸子 拼音:dǎn zǐ
用鸡毛或布扎成的除尘工具。《红楼梦》第六七回:“猛抬头看见那边葡萄架底下有人拿着掸子,在那里掸甚么呢?”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一:“她挨了 朱老虎 老婆不知多少次的鸡毛掸子,那噼噼啪啪响声,好像还萦绕在她的耳边。”词语解释:掸持 拼音:dǎn chí
秉持;抱持。《参同契》卷上:“当斯之时,天地构其精,日月相撢持。”词语解释:掸人 拼音:dǎn rén
古代官名。掌探取帝王旨意告诉国人。《周礼·夏官·序官》:“撢人,中士四人,史四人,徒八人。” 郑玄 注:“撢人,主撢序王意以语天下。”《宋书·礼志二》:“不然则行人巡省,撢人诵志。”词语解释:掸啧索隐 拼音:dǎn zé suǒ yǐn
犹言探赜索隐。 章炳麟 《毛公说字述》:“ 召陵 许君 述《説文解字》,多本《诗》故训传,撢嘖索隐,眇与 頡 籀 故言相会;説解之文,或不能剟一字,况其大义彰彰者。”参见“ 探賾索隐 ”。
词语解释:探赜索隐 拼音:tàn zé suǒ yǐn
探索幽深隐微的事理。《易·繫辞上》:“探賾索隐,鉤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孔颖达 疏:“探谓窥探求取,賾谓幽深难见。卜筮则能闚探幽昧之理,故云探賾也。索谓求索,隐谓隐藏。”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三:“乡人有 董彦兴 者……其探賾索隐,穷神知化,虽 眭孟 、 京房 ,无以过也。” 唐 杨炯 《薛振行状》:“探賾索隐,极深研几。” 刘师培 《论中土文字有益于世》:“惟羣治之进,礼俗之源,探賾索隐,鲜有专家。”词语解释:掸择 拼音:dǎn zé
探寻选择。 清 龚自珍 《拟上今方言表》:“撢择传记,博及小説,凡古言之存在者,疏於下方,知今之不自今始也。”词语解释:掸尘会 拼音:dǎn chén huì
清 代 北京 东岳庙 庙会的俗称。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东岳庙》:“ 东岳庙 在 朝阳门 外二里许。除朔望外,每至三月,自十五日起,开庙半月。士女云集,至二十八日为尤盛,俗谓之撢尘会。其实乃 东岳大帝 诞辰也。”词语解释:掸残 拼音:dǎn cán
全部毁去。 金 元好问 《蒲桃酒赋》:“惟掸残天下之圣法,可以復婴儿之未孩,安得纯白之士而与之同此味哉!”按,《庄子,胠箧》:“殫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陆德明 释文:“殫,尽也;残,毁也。”词语解释:掸援 拼音:dǎn yuán
牵引。《广雅·释训》:“掸援,牵引也。” 王念孙 疏证:“掸之言蝉连,援之言援引,皆忧思相牵引之貌也。”词语解释:掸掸 拼音:dǎn dǎn
相缠不去貌。 汉 扬雄 《太玄·盛》:“何福满肩,提祸掸掸。” 范望 注:“掸掸然,敬也。” 司马光 集注:“ 王 曰:‘掸音缠,义亦取相缠不去之象。’”词语解释:掸尘 拼音:dǎn chén
(1).洗尘。《红楼梦》第十六回:“小的听见昨日的头起报马来报,説今日大驾归府,略预备了一杯水酒掸尘,不知赐光谬领否?”
(2).大扫除。 柯灵 《春节书红》:“一是掸尘,就是在春节以前,出动全家,里里外外进行了一次大扫除,以便干干净净过新年。”词语解释:掸软 拼音:dǎn ruǎn
瘫软。《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那些家人起初像火一般热,到此时化做冰一般冷,犹如断綫偶戯,手足掸软,连话都无了。”词语解释:掸瓶 拼音:dǎn píng
用来插掸子的瓶,形制高,颈小腹大词语解释:掸子 拼音:dǎn zǐ
用鸡毛或布扎成的除尘工具。《红楼梦》第六七回:“猛抬头看见那边葡萄架底下有人拿着掸子,在那里掸甚么呢?”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一:“她挨了 朱老虎 老婆不知多少次的鸡毛掸子,那噼噼啪啪响声,好像还萦绕在她的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