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陌入声 驿[xī][jī,积聚][jí][yì,变易][gē gé][pò tuò][详注1][详注2][详注3][zhī][jí][动词][sè mí sù][shì zhē][划破][yì][yā,笑声][详注4][xī][hé][tī zhì][zǎ zé zhā zhà][è][gé][hé,同核][yì shì][jí][zhà][yì][è,音厄。本作呃。鸡声。][cè][zhái][shuò][jí][详注5][详注6][hè xià][详注7]鰿


注1:索 《广韵》山戟切《集韵》色窄切,求也。《礼·曲礼》大夫以索牛。《注》索,求得而用之。
注2:摘 《唐韵》竹厄切《集韵》《韵会》陟革切,音谪。手取也。《唐书·建宁王倓传》天后次子贤作歌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归。或作擿。
注3:射 yì,音睪。《诗·大雅》无射亦保。《周颂》无射于人斯。《注》射,厌也。又无射,九月律名。《前汉·律历志》无射,言阳气上升,阴气收藏,终而复始,无厌已也。
注4:刺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七迹切,音碛。穿也,伤也。《增韵》刃之也。《孟子》刺人而杀之。又针黹也。《史记·货殖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又侦伺也。《前汉·燕王旦传》燕王旦遣幸臣之长安问礼仪,阴刺候朝廷事。又《韵会》黥也。又撑也。《史记·陈平世家》平乃刺船而去。《韩愈诗》峻濑乍可刺。又刺刺,多言貌。《管子·心术篇》焉能去刺刺为咢咢乎。《韩愈·送殷员外序》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注5:柞 《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除草曰芟,除木曰柞。《詩·周頌》載芟載柞。又《周禮·夏官》柞氏掌攻草木。 又窄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轂小而長則柞。《类篇》助伯切,音斮。捕兽槛中机曰柞鄂。《中庸·孔疏》擭谓柞㮙也。
注6:莫 《韵会》莫白切,音陌。静也。《诗·小雅》君妇莫莫。《注》言清静而敬至也。《左传·昭二十八年》德正应和曰莫。
注7:霸 音拍。古与魄同。《说文》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䨣声。《增韵》月体黑者谓之霸。《玉篇》今作魄。《书·武成·旁死魄释文》魄,普白反。《说文》作霸,匹革反。《前汉·律历志》四月已丑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霸。
末字词组
抛掷跳掷鱼掷抵掷颠掷格掷漫掷焚掷
一掷投掷飞掷提掷千金一掷龙腾虎掷孤注一掷奋掷
虚掷腾掷倒掷赌彩一掷跃掷龙拏虎掷屏掷 
弃掷浪掷拥掷透掷驰掷扬掷吼掷 

词语解释:抛掷  拼音:pāo zhì
(1).投;扔。 唐 曹唐 《织女怀牵牛》诗:“封题锦字凝新恨,抛掷金梭织旧愁。” 元 宋无 《鲸背吟·抛矴》:“想见夜深抛掷处,警鱼错认月沉鉤。”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狐祟》:“衙斋有狐作祟,白日抛掷沙土,污秽几席。” 巴金 《新生·五月十九日》:“几个西洋孩子站在池边叫喊地向它们抛掷石子。”
(2).丢弃;弃置。 唐 颜师古 《隋遗录》卷上:“帝饮之甚欢,因请 丽华 舞《玉树后庭花》。 丽华 辞以抛掷岁久,自井中出来,腰肢依拒,无復往时姿态。”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三折:“把你似粪堆般看待,泥土般抛掷。” 清 吴伟业 《临顿儿》诗:“我本贫家子,邂逅遭抛掷。” 沙汀 《选灾》:“于是他又开始工作,什么顾虑他都抛掷脑后。”
词语解释:一掷  拼音:yī zhì
(1).赌博时以赌具投掷一次谓“一掷”。《晋书·何无忌传》:“ 刘毅 家无儋石之储,摴蒲一掷百万。”因赌博一掷决定胜负,故后亦常称把存亡大计付之不可知的冒险行动。《晋书·孙绰传》:“何故捨百胜之长理,举天下而一掷哉!”《宋史·喻樗传》:“六龙临 江 ,兵气百倍,然公自度此举果出万全乎?或姑试一掷也?” 叶圣陶 《穷愁》:“岂久处涸辙,贪图渐萌,乃欲为此一掷,以冀非分耶?”
(2).一扔。《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回手解下那黄布包袱来,两手从脖子后头绕着往前一转,一手提了往炕上一掷。”
(3).犹一击。 唐 杜甫 《呀鹘行》:“风涛颯颯寒山阴,熊羆欲蛰龙蛇深。念尔此时有一掷,失声溅血非其心。” 仇兆鳌 注:“言当此天寒物藏,正鶻鸟凌厉之秋,此时应有一击,而悲鸣悽惨如此,岂其本心乎?”
词语解释:虚掷  拼音:xū zhì
白白地丢弃、扔掉。 唐 韩愈 《李花赠张十一署》诗:“秖今四十已如此,后日更老谁论哉?力携一罇独就醉,不忍虚掷委黄埃。”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允降》:“看 江 东海西俱入款,是苍天赐 吴 越 国,这光阴百年难遇,岂容虚掷?”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苏门孙先生言行》:“岁月虚掷,良可浩叹!” 鲁迅 《华盖集续编·空谈》:“这并非吝惜生命,乃是不肯虚掷生命,因为战士的生命是宝贵的。”
词语解释:弃掷  拼音:qì zhì
抛弃。 唐 杜甫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诗:“自然弃掷与时异,况乃疏顽临事拙。” 宋 苏辙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之一:“弃掷良宵君谓何,清天流月鑑初磨。” 明 张溥 《孟门行》:“本以结同心,何知反弃掷。” 清 方苞 《储礼执文稿序》:“而世之登高科,致膴仕者,出其所业,众或弃掷而不陈。”
词语解释:跳掷  拼音:tiào zhì
(1).跳踯。上下跳跃。 宋 苏轼 《画鱼歌》:“一鱼中刃百鱼惊,虾蟹奔忙误跳掷。” 清 刘鹗 《〈老残游记〉叙》:“猿猴之为物,跳掷於深林,厌饱乎梨栗,至逸乐也。” 夏丏尊 《猫》:“白玉也似的毛地上,错落的黄黑斑非常明显,蹲在草地上或跳掷在凤仙花丛里的时候,望去真是美丽。”
(2).跳踯。比喻光阴迅速。 唐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序:“故得与姨兄 胡灵之 之辈十数人为昼夜游,日月跳掷,於今餘二十年矣。”
词语解释:投掷  拼音:tóu zhì
(1).抛;扔。《诗·邶风·北门》“王事敦我” 汉 郑玄 笺:“敦,犹投掷也。”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中盘进橙栗,投掷倾脯酱。” 清 白华山人 《〈十洲春语〉序》:“予之结习於糝芳点碧者,老无所为,自分投掷於人间也。” 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 屈原 ﹞愤愤地望着众人的背影,最后将茅人投掷于地。”
(2).投射。 巴金 《春》十二:“这一点点认识在她的心上投掷了一线光明,一个希望。” 丁玲 《入伍》:“他又向 徐清 投掷了一眼。” 徐迟 《狂欢之夜》:“火光射入了诗人的窗子,搜索着天花板,在天花板投掷出一个闪动的菱形。”
词语解释:腾掷  拼音:téng zhì
(1).向上飞起貌。 唐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 紫盖 连延接 天柱 , 石廪 腾掷堆 祝融 。”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盖泉自石门而下……或如飞练千尺腾掷不收,又如珠帘百幅联翩下坠。” 清 陈维崧 《绕佛阁·由剑池循石磴上至平远堂侧伫眺久之》词:“古苔绣蚀,腾掷直上,霜磴如拭,高处奇絶。”
(2).腾跳。《太平广记》卷四四引《河东记·萧洞玄》:“俄然有虎狼猛兽十餘种类,哮叫腾掷,张口向 无为 , 无为 亦不动。” 清 吴伟业 《松鼠》诗:“攀援所絶处,排空自腾掷。”《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何尝有扰攘腾掷,人人奋臂以夺政权之幻观耶?”
词语解释:浪掷  拼音:làng zhì
(1).随便抛弃。谓随意花费。 明 沉自徵 《簪花髻》:“如今人越贫穷倒轻财浪掷,越豪富越刻毒狠嫉。” 马骏声 《醉题酒家壁》诗:“黄金浪掷唱呼鹰,饭牛屠狗皆知己。”
(2).虚掷。指浪费。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如此分晰办理,庶 中国 之船渐推渐精,而经费不至浪掷矣。” 洪深 《冯大少爷·电影故事》:“人生行乐耳,浪掷青春奚为哉!”
词语解释:鱼掷  拼音:yú zhì
见“ 鱼躑 ”。
词语解释:鱼踯  拼音:yú zhí
亦作“ 鱼掷 ”。 谓鱼跳出水面。 唐 姚合 《题河上亭》诗:“亭亭河上亭,鱼躑水禽鸣。”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宿报恩寺水阁》:“僧穿小檜纔分影,鱼掷高荷渐有声。”
词语解释:飞掷  拼音:fēi zhì
迅速打去、投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技》:“僧忽一脚飞掷, 李 已仰跌丈餘。” 叶圣陶 《倪焕之》六:“两个孩子似乎也嫌站在那里没事做,从 金小姐 手里挣脱了手,跟着 毅公 到池边,捡起砖片在水面飞掷比赛。”
词语解释:倒掷  拼音:dǎo zhì
指倒翻筋斗。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余乡青苗被野时,每夜田陇间有物,不辨头足,倒掷而行,筑地登登如杵声。” 沉从文 《从文自传·预备兵的技术班》:“从平台上拿了一个大顶,再丢手侧身倒掷而下。”
词语解释:拥掷  拼音:yōng zhì
群聚以掷骰赌博。 唐 李白 《少年行》:“君不见 淮南 少年游侠客,白日毬猎夜拥掷。呼卢百万终不惜,报讎千里如咫尺。”
词语解释:抵掷  拼音:dǐ zhì
投掷。《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是时蝗虫起,岁旱无穀,从官食枣菜”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司隶校尉出入,民兵抵掷之。” 晋 左思 《娇女》诗:“红葩掇紫蔕,萍实骤抵掷。”旧题 宋 苏轼 《艾子杂说》:“鳧忽蹣跚而人语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
词语解释:提掷  拼音:tí zhì
投掷。《韩诗外传》卷七:“果园梨栗,后宫妇人以相提掷,而士曾不得一尝,是君之二过也。”
词语解释:赌彩一掷  拼音:dǔ cǎi yī zhì
犹言孤注一掷。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 喻子才 谓 元镇 曰:‘相公此举,有万全之策乎?亦赌彩一掷也。’”
词语解释:透掷  拼音:tòu zhì
犹跳跃。《南史·齐鱼复侯子响传》:“他日出 景阳山 ,见一猨透掷悲鸣。”
词语解释:颠掷  拼音:diān zhì
蹦跳。 宋 沉辽 《钓鱼》诗:“投杆乃有获,顾女犹颠掷。”
词语解释:千金一掷  拼音:qiān jīn yī zhì
极言豪奢。 唐 李白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诗:“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
词语解释:跃掷  拼音:yuè zhì
跳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 成 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逕出,迅不可捉。”
词语解释:驰掷  拼音:chí zhì
奔驰跳跃。 狄平子 《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昔 欧阳庐陵 尝偕数友行市中,见有马驰掷於路,衝突行人,至有死者,全市鼎沸。”
词语解释:格掷  拼音:gé zhì
遗弃,抛弃。 清 柴绍炳 《苦妇弃儿叹》诗:“格掷捐路傍,肠断涕涟洏。”
词语解释:龙腾虎掷  拼音:lóng téng hǔ zhì
同“ 龙腾虎蹴 ”。 清 夏清贻 《何日醒·东三省》:“战鼓三挝,龙腾虎掷挪。”
词语解释:龙拏虎掷  拼音:lóng ná hǔ zhì
犹言龙争虎斗。 宋 喻汝砺 《八阵图》诗:“笑云此公大肚皮,龙拏虎掷堆胸胄。”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却说》:“寒烟衰草凝碧,嘆龙拏虎掷,几时寧謐。” 梁启超 《中国地理大势论》:“自 汉 迄今,全史之大部分,皆演於 江 河 间之原野,彼龙拏虎掷,甲兴乙仆,殆未有出 山东 、 安徽 、 江苏 、 河南 、 湖北 数省外者也。”
词语解释:扬掷  拼音:yáng zhì
犹扬簸。《旧唐书·食货志下》:“先是,米至京师,或砂砾糠粃,杂乎其间。 开元 初,詔使扬掷而较其虚实。”参见“ 扬簸 ”。
词语解释:扬簸  拼音:yáng bò
反复播动扬去谷物中的糠粃杂质。 宋 王禹偁 《七夕》诗:“匏瓜从繫滞,糠粃任扬簸。” 赵树理 《三里湾·老五园》:“他说那家伙好像个小楼房,开过去一趟就能割四五耙宽,割下来就带到一层层的小屋子里去,把麦子打下来,扬簸得干干净净。”
词语解释:漫掷  拼音:màn zhì
随便撒下。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耕田》:“漫掷黍穄,劳亦再徧,明年,乃中为穀田。”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荏蓼》:“荏则随宜,园畔漫掷,便岁岁自生矣。”
词语解释:孤注一掷  拼音:gū zhù yī zhì
赌博的人把所有的钱一次投做赌注,企图最后获胜。掷,指赌徒掷骰子。比喻倾尽全力冒险行事,以求侥幸成功。 宋 辛弃疾 《九议》:“於是乎‘为国生事’之説起焉,‘孤注一掷’之喻出焉,曰‘吾爱君,吾不为利’,曰‘守城、创业不同,帝王、匹夫异事’。” 孙中山 《要靠党员成功不专靠军队成功》:“ 陈 逆 炯明 率其部下,迫攻 广州 ,以作孤注之一掷。”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十三:“他之所以要从事暗杀活动,完全是因为对革命前途丧失信心,欲作孤注一掷,妄想借此以博取壮烈的美名。” 巴金 《新生·四月八日》:“我是这样的人:即使走了错误的路,也要继续走下去,一直走到尽头。拿自己底生命作孤注一掷来做这一种试验,也算痛快的事。”
词语解释:屏掷  拼音:píng zhì
抛弃。 明 袁宗道 《封知县刘公墓志铭》:“屡试遭躓,遂屏掷帖括。”
词语解释:吼掷  拼音:hǒu zhì
咆哮跳跃。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沙弥 道荫 ﹞因他出夜归,中路忽遇虎,吼掷而前,沙弥知不免,乃闭目而坐。”
词语解释:焚掷  拼音:fén zhì
毁弃。《宣和书谱·二十六体篆》:“搜求旧字,焚掷略尽。” 明 胡应麟 《诗薮·遗逸中》:“如曰踳驳淆乱,速朽为宜,则 李 杜 以还,例应焚掷,固亡所容余喙矣。”
词语解释:奋掷  拼音:fèn zhì
奋力腾跃。 元 仇远 《稗史·志异》:“山狙羣聚于祠傍以千百数,跳踉奋掷,狂奔疾趋,如是者五日而后去。” 清 袁枚 《续新齐谐·郭六》:“女遂奋掷批贼颊,与父母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