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一掬 拼音:yī jū
亦作“ 一匊 ”。 两手所捧(的东西)。亦表示少而不定的数量。《诗·小雅·采绿》:“终朝采緑,不盈一匊。” 毛 传:“两手曰匊。”《文子·上德》:“土之势胜水,一掬不能塞江河。”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胡荽》:“一升子与一掬湿土和之。” 唐 贾岛 《望山》诗:“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 清 丘逢甲 《去岁初抵鮀江,今仍客游至此,思之怃然》诗:“西风一掬哀时泪,流向秋江作怒涛。” 闻一多 《收回》诗:“留心那一掬温存,几朵吻。”词语解释:可掬 拼音:kě jū
可以用手捧住。形容情状明显。 唐 韩愈 《春雪》诗:“徧阶怜可掬,满树戯成摇。” 明 无名氏 《玉环记·范张别皋》:“哥哥,你为何愁容可掬?”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尔日猝为 春涧 所中,窘迫之状可掬。” 茅盾 《子夜》七:“一种过惯了吃租放债生活的乡下财主的神气满面可掬。”词语解释:盈掬 拼音:yíng jū
见“ 盈匊 ”。
词语解释:盈匊 拼音:yíng jū
亦作“ 盈掬 ”。 满捧。两手合捧曰匊。《诗·唐风·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匊。” 毛 传:“两手曰匊。” 唐 杜甫 《佳人》诗:“摘花不插鬢,采柏动盈掬。” 清 戴名世 《鸟说》:“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词语解释:挹掬 拼音:yì jū
捧取。 宋 苏轼 《焦千之求惠山泉》诗:“岂如泉上僧,盥洒自挹掬。”词语解释:击掬 拼音:jī jū
见“ 击鞠 ”。
词语解释:击鞠 拼音:jī jū
亦作“ 击踘 ”。亦作“ 击掬 ”。 我国古代一种在马上打球的运动。盛行于 唐 宋 。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知古》:“有 王知古 者……退处於 三川 之上,以击鞠飞觴为事,遨游於南邻北里间。”《旧唐书·德宗纪上》:“寒食节,上与诸将击鞠於内殿。”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技艺》:“余观弹棊絶不类蹴踘,颇与击踘相近。”《宣和遗事》后集:“至 正隆 五年,命 契丹 海滨 延禧 并 天水 赵某 皆往骑马,令习击掬。时帝手足颤掉,不能击掬,令左右督责习之。”词语解释:拮掬 拼音:jié jū
即尸鸠。《汉书·鲍宣传》“视之当如一,合《尸鳩》之诗” 唐 颜师古 注:“尸鳩,拮掬也。”参见“ 尸鳩 ”。
词语解释:尸鸠 拼音:shī jiū
即鳲鸠。鸟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百七十里曰 南山 ,上多丹粟, 丹水 出焉,北流注於 渭 ,兽多猛豹,鸟多尸鳩。”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所谓平者,内怀尸鳩之恩,外执砥矢之心。”《后汉书·袁绍传》:“惟陛下垂《尸鳩》之平,絶邪諂之论,无令愚臣结恨三泉。” 李贤 注:“《诗·国风》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叔人君子,其仪一兮。’ 毛萇 注曰:‘尸鳩之养其子,旦从上下,暮从下上,平均如一。言善人君子执义亦如此。’”按,今本《诗·曹风·鳲鸠》作“鳲鳩”。参见“ 鳲鳩 ”。词语解释:笑容可掬 拼音:xiào róng kě jū
笑容可以用两手挹取。极言其明显而且充分。《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惜惜 接着宣教,笑容可掬道:‘甚好风吹得贵人到此?’” 清 程麟 《此中人语·陈璋》:“女果倚楼头,见 璋 至,笑容可掬,若有欲言不得之势。” 老舍 《四世同堂》九:“资本家们也笑容可掬的声明,屠杀有背于经济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