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干掫 拼音:gàn zōu
亦作“ 干陬 ”。 本指夜间巡逻击捕,后亦泛指捍卫。《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陪臣干掫有淫者,不知二命。” 杨伯峻 注:“干掫有淫者即巡夜捕击淫者。”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畿辅·四辅城》:“立四辅以拟三辅,为非时干陬之用。” 清 钱谦益 《湖广提刑按察司佥事晋阶朝列大夫管公行状》:“公密檄卫弁,简壮士数十人,备干掫。” 清 黄遵宪 《赤穗四十七义士歌》:“君虽有臣不能为君持干掫,君实有弟不获传国如金甌。”词语解释:捍掫 拼音:gǎn zōu
(1).巡夜;守卫。《明史·杨廷和传》:“﹝选各营兵﹞分布皇城四门、京城九门及南北要害,厂卫御史以其属扞掫。”
(2).巡夜的官吏。 宋 苏舜钦 《感兴》诗之二:“末世多滥姦,九重严大閽。扞掫主讥察,谁何辨语言。” 清 伤时子 《苍鹰击·校迎》:“扞掫执戟, 鲁 诸生尽是干城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