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七筱上声 [liǎo,未了,了得][shǎo,多少][憂也][ǎo,夭折][liǎo][tiǎo,挑拨][详注1][biào][jiǎo][rǎo][详注2][《集韻》丑小切。輕走貌。][yǎo][音藨。鸟毛变色也。本作皫。]丿


注1:剽 漂上声。末也。《庄子·庚桑楚》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注2:僚 音了。好貌。《诗·陈风》佼人僚兮。《陆氏曰》亦作嫽。
首字词组
掉头掉价掉弄机权掉包掉磬掉弄掉谎掉转
掉臂掉罄掉栗掉瀁掉缭掉栗掉队掉过儿
掉尾掉忙功夫掉点儿掉换掉眩掉俏掉趣 
掉首掉包儿掉柴掉捎掉窝掉书袋掉鬼 
掉鞅掉背脸掉枪花掉动掉文掉书囊掉羽 
掉舌掉嘴弄舌掉抢掉个儿掉文袋掉挠掉罨子 
掉脱掉擘掉卖掉刀掉盏子掉花枪掉色 
掉荡掉经儿掉皮掉书语掉揽掉讦掉蛋 
掉向掉嘴口掉歪掉以轻心掉眼掉谑掉膘 

词语解释:掉头  拼音:diào tóu
(1).摇头。《庄子·在宥》:“ 鸿蒙 拊髀雀跃掉头曰:‘吾弗知!吾弗知!’” 唐 陆龟蒙 《吟》诗:“忆山摇膝石上晚,怀古掉头溪畔凉。” 金 元好问 《中州集·刘昂霄》:“好横策危坐,掉头吟讽。”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之一:“未肯掉头抛白髮,也容折角岸乌巾。”
(2).转过头。多表示不顾而去。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诗:“ 巢父 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 明 宋濂 《清风亭记》:“ 彦诚 谢曰:‘吾之挺身御寇,不忘先世之明训尔。敢藉是以媒利耶?’掉头去不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五回:“人情冷暖,説来实是可嘆……自从倒败下来,一个个都掉头不顾了。” 巴金 《秋》一:“ 觉新 掉头看了他一眼。”
(3).谓车、船等转向相反方向。如:火车从这里掉头向北开了。
(4).谓倒戈。 李劼人 《大波》第二部第三章:“就是叛变,我们叫掉头。” 李劼人 《大波》第二部第三章:“不用说了, 老周 的掉头,包管是他打的条。”
(5).方言。谓暂时向人调动款项。
词语解释:掉臂  拼音:diào bì
(1).甩动胳膊走开。表示不顾而去。《史记·孟尝君列传》:“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 唐 韩愈 《江陵途中寄翰林三学士》诗:“持男易斗粟,掉臂莫肯酬。” 清 徐士銮 《宋艳·丛杂》:“以财交者,财尽则散,掉臂不顾。”
(2).自在行游貌。 唐 吕岩 《七言》诗:“閒来掉臂入天门,拂袂徐徐撮綵云。” 元 汪元亨 《折桂令·归隐》曲:“问先生掉臂何之?在云外青山,山上茅茨。向 陇 首寻梅,着杖头挑酒。”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凡事不惮其难,不忧其繁,但当先寻一下手处,虽承羣小人扰乱之后,不难掉臂游行。”
(3).奋起貌。 唐 司空图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诗之一:“掉臂只将诗酒敌,不劳金鼓助横行。”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迎刃》:“危峦前阨,洪波后沸,人皆棘手,我独掉臂,动於万全,出於不意。”
词语解释:掉尾  拼音:diào wěi
(1).摇尾。《淮南子·精神训》:“我受命於天……视龙犹蝘蜒,颜色不变,龙乃弭耳掉尾而逃。” 唐 杜甫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诗:“开缄风涛涌,中有掉尾鲸。” 清 吴伟业 《松鼠》诗:“寻绳透帘幕,掉尾来几席。”
(2).犹言煞尾。 夏衍 《观剧偶感》:“感谢默默地在冬天准备了这绚烂的剧目的朋友们,三月,春的剧坛该还有一次掉尾的活跃吧。”
词语解释:掉首  拼音:diào shǒu
转过头。不理睬貌。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白琼仙》:“顾结褵十年,并无所出,常劝生纳妾,为嗣续计,生掉首弗顾也。”
词语解释:掉鞅  拼音:diào yāng
(1).本谓驾战车入敌营挑战时,下车整理马脖子上的皮带,以示御术高超,从容有馀。后泛指从容驾驭或掌握战斗的主动权。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吾闻致师者,左射以菆,代御执轡,御下两马,掉鞅而还。” 杜预 注:“掉,正也;示閒暇。” 宋 岳珂 《桯史·郭倪自比诸葛亮》:“予生西陲,如 斜谷 、 祁山 ,皆狭隘,可守而不可出;岂若得平衍夷旷之地,掉鞅成大功,顾不快耶!”
(2).喻从容显示才华。 唐 李商隐 《为裴懿无私祭薛郎中文》:“乡塾掉鞅,文林励戈。” 清 钱谦益 《袁祈年字田祖说》:“自 公安 之三 袁 以才名掉鞅艺苑,而其子弟之英妙者皆有名於时。”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时余以纔弱冠之青年,掉鞅文坛,略有声誉,宜为 梦坡 所赏接。”
词语解释:掉舌  拼音:diào shé
(1).犹鼓舌。指游说,谈说。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且 酈生 一士,伏軾掉三寸之舌,下 齐 七十餘城。”《新唐书·柏耆传》:“ 王承宗 以 常山 叛,朝廷厌兵, 耆 杖策诣 淮西 行营謁 裴度 ,且言愿得天子一节驰入镇,可掉舌下之。” 清 张岱 《陶庵梦忆·柳敬亭说书》:“彼方掉舌,稍见下人呫嗶耳语,听者欠伸有倦色,輒不言。”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科诨》:“他日追及泉臺,定有一番倾倒;必不作妒而欲杀之状,向阎罗天子掉舌,排挤后来人也。”
(2).吐舌;蠕动舌头。 唐 元稹 《巴蛇》诗之一:“掉舌飜红燄,盘身蹙白花。” 宋 惠洪 《东坡羹》诗:“ 东坡 鐺内相容摄,乞与馋禪掉舌寻。”
词语解释:掉脱  拼音:diào tuō
抛弃。摆脱。《朱子全书》卷十五:“此只説不义之富贵,视之如浮云,不以彼之轻,易吾之重。若义而得富贵,便是当得,如何掉脱得?如 舜 禹 有天下,固説道不与,亦只恁地安处之。”
词语解释:掉荡  拼音:diào dàng
摇荡。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掉荡云门发,蹁躚鷺羽振。”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若以侧垂之,其钟可以掉荡旋转。”
词语解释:掉向  拼音:diào xiàng
调转方向。例如:转弯调向。
迷失方向
词语解释:掉价  拼音:diào jià
跌价,贬值。比喻对人或事物的评价降低。《新民晚报》1989.1.16:“记得早些年,老百姓一听说上级的工作组,往往肃然起敬。可如今,工作组掉价了,人们的眼神不那么恭敬了……究其原因,恐怕跟这些工作组不工作大有关系。”
词语解释:掉罄  拼音:diào qìng
见“ 掉磬 ”。
词语解释:掉磬  拼音:diào qìng
亦作“ 掉罄 ”。 急躁厌烦;争论。《礼记·内则》“舅姑若使介妇,毋敢敌耦於冢妇” 汉 郑玄 注:“虽有勤劳,不敢掉磬。” 陆德明 释文:“《隐义》云: 齐 人以相绞訐为掉磬。 崔 云: 北海 人谓相激事为掉磬也。” 孔颖达 疏:“ 庾氏 云: 齐 人谓之差訐。”《新唐书·权万纪传》:“ 万纪 与侍御史 李仁发 既以言得进,颇掉罄自肆,众情懔懔。” 清 龚自珍 《投包慎伯》诗:“ 乾隆 狂客发此议,君復掉罄今公卿。” 郭沫若 《读〈随园诗话〉札记·脉望与牡丹》:“ 袁枚 因晚年始得子,每以无子自傲。其实正如他所说:‘有子无子何须掉磬?’(掉磬是争论之意。)”
词语解释:掉忙功夫
方言。忙里偷闲;抽空
词语解释:掉包儿
暗中偷换
词语解释:掉背脸
转过脸
词语解释:掉嘴弄舌
摇唇鼓舌;搬弄是非
词语解释:掉擘
甩着臂膊走,又谓攘臂奋起
词语解释:掉经儿
瞎吹
词语解释:掉嘴口
耍贫嘴
词语解释:掉弄机权
玩弄权力
词语解释:掉栗  拼音:diào lì
亦作“ 掉慄 ”。颤抖。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二》:“ 襄王 大惧,形体掉栗,曰:‘谨受令。’”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及其在枳棘之中也,恐惧而掉慄,危视而蹟行。” 明 宋濂 《送陈庭学序》:“临上而俯视,絶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掉栗。”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冯茅村送黄肇基序》:“冬则各拥败絮,掉慄不能文。”
词语解释:掉点儿  拼音:diào diǎn er
方言。落下稀疏的雨点。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我刚交了车,一看掉点儿了,我就往家里跑。”
词语解释:掉柴  拼音:diào chái
宋 代酷吏所用的一种刑罚。《宋史·刑法志二》:“又擅置狱具,非法残民,或断薪为杖,掊击手足,名曰‘掉柴’。”
词语解释:掉枪花  拼音:diào qiāng huā
亦作“ 掉花枪 ”。 方言。比喻施展诡诈手段;耍花招。 茅盾 《子夜》十一:“老伯是明白的,我 玉英 向来不掉枪花,我也不要多,小小的彩头就行了!” 沉从文 《阿丽思中国游记》第七章:“这主席我可不大高兴他,他的本领就专是掉枪花。” 叶紫 《火》三:“ 李茂生 那个狗东西最会掉花枪,还是小心一些的比较好!”
词语解释:掉抢  拼音:diào qiǎng
谓帆船遇逆风,调整帆的位置,俾借风力前进。 明 杨慎 《俗言·掉抢》:“ 吴 楚 谓帆上风曰抢,谓借左右使向前也……今舟人曰掉抢是也。或作舱,又作枪。”
词语解释:掉卖  拼音:diào mài
倒手买卖。 赵树理 《三里湾·小组里的大组员》:“你舅舅好出门去掉卖牲口。”
词语解释:掉皮  拼音:diào pí
调皮,顽皮。《白雪遗音·银纽丝·两亲家顶嘴》:“撒谎掉皮他的胆大,那世里遭逢这恶寃家。”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年齿》:“ 扬子 《方言》:‘傜陂,衺也。’今谓欺诈曰‘掉皮’,即‘傜陂’也。今俗以小儿狡獪无赖者,或曰‘顽皮’,或曰‘掉皮’是也。”
词语解释:掉歪  拼音:diào wāi
出坏主意。《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虽説是没甚么模样儿,絶好的一个热心肠儿。甚么叫闹心眼儿,掉歪,他都不会。”
词语解释:掉包  拼音:diào bāo
暗中掉换。 清 李玉 《意中人·诱娶》:“为不敢求亲相府,且掉包嫁我娇娥。”《红楼梦》第九六回:“依我想,这件事,只有一个‘掉包儿’的法子。”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三部分三:“ 王立堂 的脚镣手铐,早已松了,立刻便交给 李老九 。 王立堂 ……身当其景,也骇得面无人色:万想不到临到 华阴县 衙门,才来掉包!”
词语解释:掉瀁  拼音:diào yǎng
摇荡;荡漾。 清 黎庶昌 《卜来敦记》:“时或一二小艇,掉瀁於空碧之中。”
词语解释:掉换  拼音:diào huàn
(1).替换;调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直等到了站头,当堂开拆,见了个空白,他那里想得到是半路掉换的呢。” 鲁迅 《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记得 民 元革命以后,我在故乡,不知怎地县知事常常掉换了。”
(2).掉转。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五:“老船夫一把船首掉换过来,船便平稳地顺流而下。”
词语解释:掉捎  拼音:diào shāo
摇动。《淮南子·俶真训》:“乃始招蟯振繾物之豪芒,摇消掉捎仁义礼乐,暴行越智於天下。”
词语解释:掉动  拼音:diào dòng
(1).转动。 章炳麟 《五无论》:“ 老子 云:‘吾所以有大患,以有身故。’法与之貌,识与之形,五作根既开洞穴而发枝茎,则非掉动以遂所欲不已。”
(2).调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我稽查了些帐目,掉动了两个人。” 刘复 《“好好先生”论》:“说他做省长多年,掉动的知事只有两三个。”
词语解释:掉个儿  拼音:diào gè ér
方言。翻身,侧身。谓睡不安稳。 徐光耀 《平原烈火》三三:“天亮了, 周铁汉 哪里还睡得着,心里思前想后,不住掉个儿。”
词语解释:掉刀  拼音:diào dāo
古代战刀的一种。《三才图会·器用六》:“掉刀,刃首上阔,长柄施鐏。”
词语解释:掉书语  拼音:diào shū yǔ
见“ 掉书袋 ”。
词语解释:掉书袋  拼音:diào shū dài
宋 马令 《南唐书·彭利用传》:“﹝ 利用 ﹞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后因称喜欢引证古书,卖弄渊博为“掉书袋”。 宋 刘克庄 《跋刘叔安〈感秋八词〉》:“近岁 放翁 、 稼轩 ,一扫纤艳,不事斧凿,高则高矣,但时时掉书袋,要是一癖。” 夏衍 《谈做文章》:“搞文艺文化工作的人当然要尽可能的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书,但是不择对象地掉书袋子反而会显出作者的浅薄。”亦作“ 掉书语 ”、“ 掉书囊 ”。 宋 洪迈 《夷坚三志·南城毛道人》:“吾藜莧之肠,何能陪膏粱之腹,与读书人掉书语哉!” 清 钱谦益 《舟发潞河书事感怀》诗之四:“老去惟应思帝力,穷来只合掉书囊。”
词语解释:掉以轻心  拼音:diào yǐ qīng xīn
轻率,不重视。语本 唐 柳完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清史稿·德宗纪一》:“临事而惧,古有明训。切勿掉以轻心,致他日言行不相顾。” 郭澄清 《大刀记》第四章:“尽管明明知道不会发生什么事情,可又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词语解释:掉磬  拼音:diào qìng
亦作“ 掉罄 ”。 急躁厌烦;争论。《礼记·内则》“舅姑若使介妇,毋敢敌耦於冢妇” 汉 郑玄 注:“虽有勤劳,不敢掉磬。” 陆德明 释文:“《隐义》云: 齐 人以相绞訐为掉磬。 崔 云: 北海 人谓相激事为掉磬也。” 孔颖达 疏:“ 庾氏 云: 齐 人谓之差訐。”《新唐书·权万纪传》:“ 万纪 与侍御史 李仁发 既以言得进,颇掉罄自肆,众情懔懔。” 清 龚自珍 《投包慎伯》诗:“ 乾隆 狂客发此议,君復掉罄今公卿。” 郭沫若 《读〈随园诗话〉札记·脉望与牡丹》:“ 袁枚 因晚年始得子,每以无子自傲。其实正如他所说:‘有子无子何须掉磬?’(掉磬是争论之意。)”
词语解释:掉缭  拼音:diào liáo
长貌。《荀子·赋》“头銛达而尾赵繚者邪” 唐 杨倞 注:“赵,读为‘掉’。掉繚,长貌。言箴尾掉而繚也。掉,徒弔反。”
词语解释:掉眩  拼音:diào xuàn
中医症名。指眩晕头摇或肢体震颤。《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於肝。”《素问·五常政大论》:“其动掉眩巔疾。” 王冰 注:“掉,摇动也;眩,旋转也。”
词语解释:掉窝  拼音:diào wō
方言。牲畜流产。《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牲畜放牧问题》:“中农 熊瑜 ,有匹母马,已经快下小马了,因为没有很好地看管,把小马整掉窝了。”
词语解释:掉文  拼音:diào wén
犹掉书袋。 明 无名氏 《四贤记·解绶》:“[小生丑]请爷息怒。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浄笑介]这官儿到会掉文,且起来作揖。”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丽品》:“每一掉文,如 匡 説解颐,不数 郑 家婢泥中之对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不识字人不算俗,他要掉文,又掉不对,就俗;富家儿郎也不算俗,他要做诗,又做不好,就俗了。”参见“ 掉书袋 ”。
词语解释:掉书袋  拼音:diào shū dài
宋 马令 《南唐书·彭利用传》:“﹝ 利用 ﹞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后因称喜欢引证古书,卖弄渊博为“掉书袋”。 宋 刘克庄 《跋刘叔安〈感秋八词〉》:“近岁 放翁 、 稼轩 ,一扫纤艳,不事斧凿,高则高矣,但时时掉书袋,要是一癖。” 夏衍 《谈做文章》:“搞文艺文化工作的人当然要尽可能的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书,但是不择对象地掉书袋子反而会显出作者的浅薄。”亦作“ 掉书语 ”、“ 掉书囊 ”。 宋 洪迈 《夷坚三志·南城毛道人》:“吾藜莧之肠,何能陪膏粱之腹,与读书人掉书语哉!” 清 钱谦益 《舟发潞河书事感怀》诗之四:“老去惟应思帝力,穷来只合掉书囊。”
词语解释:掉文袋  拼音:diào wén dài
同“ 掉书袋 ”。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画船纪艳》:“语甫罢,而 绣云 自舱内出,转询可作诗词否, 绣云 曰:‘儿是俗人,不解掉文袋。’” 鲁迅 《华盖集·我的“籍”和“系”》:“譬如,假使要掉文袋,可以说说‘桃红柳绿’,这些事是大家早已公认的,谁也不会说你错。”
词语解释:掉盏子  拼音:diào zhǎn zǐ
谓端洗茶具。指卖茶。《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家里一箇茶博士,姓 陶 ,小名叫做 铁僧 ,自从小时綰着角儿,便在 万员外 家中掉盏子。”
词语解释:掉揽  拼音:diào lǎn
兜揽;包揽。《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五娘怎的説这话!大娘不吩咐,俺们好掉揽,替爹整理的?”《金瓶梅词话》第六八回:“他印造经,赚了六娘许多银子。原説这个经儿,咱两个使,你又独自掉揽的去了!”
词语解释:掉眼  拼音:diào yǎn
眉目传情。 明 李唐宾 《梧桐叶》第三折:“ 任 做见正旦掉眼科。”
词语解释:掉弄  拼音:diào nòng
摆弄;舞弄。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一折:“我想 陶穀 是个掉弄喉舌之人,况四海未寧,要图籍何用,此人必来以游説为功。”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唐书直笔新例》:“史家纪事,唯在不虚美,不隐恶,据事直书,是非自见。若各出新意,掉弄一两字以为褒贬,是治丝而棼之也。”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二:“大概 东栅头 的灯会同其他几起灯会会合在市中心,几条龙灯在那里掉弄起来竞赛了。”
词语解释:掉栗
见“ 掉栗 ”。
词语解释:掉俏  拼音:diào qiào
卖弄俏皮。《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宣教虽然见了一见,并不曾説得一句掉俏的説话,心里猾猾突突,没些意思。”一本作“倬俏”。
词语解释:掉书袋  拼音:diào shū dài
宋 马令 《南唐书·彭利用传》:“﹝ 利用 ﹞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后因称喜欢引证古书,卖弄渊博为“掉书袋”。 宋 刘克庄 《跋刘叔安〈感秋八词〉》:“近岁 放翁 、 稼轩 ,一扫纤艳,不事斧凿,高则高矣,但时时掉书袋,要是一癖。” 夏衍 《谈做文章》:“搞文艺文化工作的人当然要尽可能的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书,但是不择对象地掉书袋子反而会显出作者的浅薄。”亦作“ 掉书语 ”、“ 掉书囊 ”。 宋 洪迈 《夷坚三志·南城毛道人》:“吾藜莧之肠,何能陪膏粱之腹,与读书人掉书语哉!” 清 钱谦益 《舟发潞河书事感怀》诗之四:“老去惟应思帝力,穷来只合掉书囊。”
词语解释:掉书囊  拼音:diào shū náng
见“ 掉书袋 ”。
词语解释:掉书袋  拼音:diào shū dài
宋 马令 《南唐书·彭利用传》:“﹝ 利用 ﹞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后因称喜欢引证古书,卖弄渊博为“掉书袋”。 宋 刘克庄 《跋刘叔安〈感秋八词〉》:“近岁 放翁 、 稼轩 ,一扫纤艳,不事斧凿,高则高矣,但时时掉书袋,要是一癖。” 夏衍 《谈做文章》:“搞文艺文化工作的人当然要尽可能的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书,但是不择对象地掉书袋子反而会显出作者的浅薄。”亦作“ 掉书语 ”、“ 掉书囊 ”。 宋 洪迈 《夷坚三志·南城毛道人》:“吾藜莧之肠,何能陪膏粱之腹,与读书人掉书语哉!” 清 钱谦益 《舟发潞河书事感怀》诗之四:“老去惟应思帝力,穷来只合掉书囊。”
词语解释:掉挠  拼音:diào náo
动荡。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始, 安禄山 以 玄宗 四十三年盗 幽州 兵,劫击郡县,踰关据京,天下掉挠。”
词语解释:掉花枪  拼音:diào huā qiāng
见“ 掉枪花 ”。
词语解释:掉枪花  拼音:diào qiāng huā
亦作“ 掉花枪 ”。 方言。比喻施展诡诈手段;耍花招。 茅盾 《子夜》十一:“老伯是明白的,我 玉英 向来不掉枪花,我也不要多,小小的彩头就行了!” 沉从文 《阿丽思中国游记》第七章:“这主席我可不大高兴他,他的本领就专是掉枪花。” 叶紫 《火》三:“ 李茂生 那个狗东西最会掉花枪,还是小心一些的比较好!”
词语解释:掉讦  拼音:diào jié
以言语攻击。《新唐书·马揔传》:“ 蔡 人习伪恶,相掉訐,獷戾有夷貊风。”
词语解释:掉谑  拼音:diào xuè
戏谑,开玩笑。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遵言》:“四郎又戏之,美人怒曰:‘……中间 许长史 於 云林 王夫人 会上轻言,某已赠语 杜兰香 姊妹,至多微言,犹不敢掉謔,君何容易歟!’”
词语解释:掉谎  拼音:diào huǎng
撒谎。《醒世恒言·孤独生归途闹梦》:“此乃两下精神相贯,魂魄感通,浅而易见之事,怎説在下掉谎?” 清 李玉 《一捧雪·婪贿》:“晚生亲见,怎敢掉谎?”
词语解释:掉队  拼音:diào duì
(1).结队行进时落在队伍的后边。 徐怀中 《西线轶事》五:“六姐妹没有一个掉队,也没有一个愿意接受男同志的‘互助’。” 午星 《一个红军女游击战士》:“一个坚决不掉队的顽强意志,始终支持着我前进。同志们见我实在不行了,他们卸去我的背包,又替我背着米袋。”
(2).比喻思想或行动上落伍。 胡采 《〈在和平的日子里〉序》:“有过光荣历史,以后消极掉队的人,是有的。”
词语解释:掉趣  拼音:diào qù
凑趣;打趣。 明 卓珂月 《花舫缘》第一出:“有心待美酒羊羔,倚翠偎红,早办取掉趣挨光,殷勤隆重。”《天雨花》第十八回:“虽然咏此闺中事,总来掉趣姓 黄 人。”
词语解释:掉鬼  拼音:diào guǐ
弄鬼,捣鬼。《红楼梦》第九六回:“这里是甚么地方儿,你敢来掉鬼!”
词语解释:掉羽  拼音:diào yǔ
即上古时代的《羽舞》。舞者持鸟羽而舞,故称。用于祭祀。《淮南子·本经训》:“道德定於天下而民纯朴……虽有 毛嬙 、 西施 之色,不知説也;《掉羽》《武》《象》,不知乐也。” 高诱 注:“《掉羽》《羽舞》也。”
词语解释:掉罨子  拼音:diào yǎn zǐ
耍手段,玩花样。 元 乔吉 《扬州梦》第四折:“谁着你掉罨子画阁兰堂,搠包儿锦阵花营。”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都只为掉罨子鸞交凤友,到做了个脱稍儿燕侣鶯儔。”
词语解释:掉色  拼音:diào shǎi
颜色脱落。多指纺织品。如:这件衣裳穿了两年也不掉色。
词语解释:掉蛋  拼音:diào dàn
方言。调皮捣蛋。 赵树理 《刘二和王继圣》二:“ 小记 故意把头一歪喊道:‘老驴!’那个赶马的举起鞭杆向他们喝道:‘捶你们呀!这些孩子们实在掉蛋?’”
词语解释:掉膘  拼音:diào biāo
方言。指牲畜变瘦。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四:“牤子劲大,下晚省喂,不喂料也行,不像骡马,不喂豆饼和高粱,就得掉膘。”
词语解释:掉转  拼音:diào zhuǎn
转到相反一面;回转。《朱子全书》卷二十:“问:‘集义’是以义为内,‘义袭’是以义为外否?曰:不必如此説。此两句是掉转説,如云:我固有之也,非由外鑠我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嗤鄙·侮人自侮》:“向有一年少庠士,吻流也。一日,遇所善僧,戏曰:‘秃子之秃字若为写?’僧应声曰:‘即秀才秀字掉转尾去。’士为屈服。” 巴金 《家》四十:“他猛然把 觉新 的手一放,好像摔开了那只手似的,就掉转身走了。”
词语解释:掉过儿  拼音:diào guò ér
互相掉换位置:这两件家具~放才合适ㄧ你跟他掉个过儿,你就看得见台上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