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九屑入声 [shuō yuè][yè,呜咽][详注1][xiè][详注2][详注3][详注4][duō duo][nà nè][biē biě][dié shé][jié][jié xié][xiè][pì piē][详注5][dié][duō][lié][jué guì][miè mò]丿[xiè][详注6][同谲][dié]


注1:泄 《广韵》《集韵》私列切《正韵》先结切,音薛。与渫同。除去也。详渫字注。
注2:缀 竹劣切,音掇。《仪礼·士丧礼》缀足用燕几。《注》缀犹拘也。 又《礼·乐记》礼者,所以缀淫也。《注》缀,犹止也。 又《广韵》陟劣切《集韵》枺劣切,音辍。义同。
注3:凸 《通俗文》肉凸曰瘤。又《唐韵》《集韵》《韵会》徒结切,音迭。高也。
注4:茁 又《韵补》侧劣切,音拙。《苏轼诗》韭芽戴土拳如蕨,霜叶露芽寒更茁。
注5:覈 《集韵》奚结切,音页。邀也。又恨竭切,音纥。与麧同。麦糠中不破者。《前汉·陈平传》亦食糠覈耳。
注6:准 《唐韵》职悦切《集韵》《韵会》《正韵》朱劣切,音拙。《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注》服虔曰:准,颊权也。文颖曰:准,鼻也。
首字词组
掇拾掇皮掇掇掇摝掇青拾紫掇采掇芹 
掇转掇送掇弄掇赚掇饰掇桂掇臀捧屁 
掇蜂掇撷掇子掇骗掇录掇醍掇石 

词语解释:掇拾  拼音:duō shí
(1).采摘;拾取。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至若孌婉丱童及弱年崽子,或单舟採菱,或叠舸折芰,长歌阳春,爱深緑水,掇拾者不言疲,謡咏者自流响。”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六:“然其旧瘞之处,全家骸骨容或掇拾未尽。” 潘漠华 《掇拾》诗:“西风一夜撼松林,满地都落满了黄柯,老的幼的婆娘儿女,弯躬在那儿掇拾。”
(2).搜集。《新唐书·令狐德棻传》:“近代无正史, 梁 、 陈 、 齐 之籍犹可据,至 周 隋 事多脱捐。今耳目尚相及,史有所冯;一易世,事皆汩暗,无所掇拾。” 宋 朱胜非 《秀水闲居录》:“或本书久失,后人掇拾为之耳。” 明 王鏊 《震泽长语·经传》:“是时诸儒掇拾补葺,专门名家,各守其师之説。”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一章第四节:“《尧典》等篇,大概是 周 朝史官掇拾传闻,组成有系统的记录。”
(3).指搜集其过失而加以抨击。 宋 梅尧臣 《碧云騢》:“殿中侍御史 马遵 、 吴中復 、 吕景初 极言其过。羣阉於左右或扆后扬言,御史掇拾宰相,自此谁敢当者!”
(4).搜括。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序:“而公承死亡之后,掇拾之餘,剥肤椎髓,公私扫地赤立,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公於此时能安以治之,其功为大。”《旧唐书·裴度传》:“初,度支盐铁使 王播 ,广事进奉以希宠, 度 亦掇拾羡餘以効 播 ,士君子少之。”
词语解释:掇转  拼音:duō zhuǎn
(1).掉转;掉换。《初刻拍案惊奇》卷三:“掇转马头向北一道烟跑,但见一路黄尘滚滚,霎时不见了。”《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他掇转身来,望 严公 脸上只一拳,打个满天星。”《水浒后传》第七回:“驛丞从外边走来,晓得是御史故人,又送银子,况且 赵良嗣 去还不远,没奈何掇转一副面孔,折叠两个膝盖陪罪。”
(2).方言。暂借以应急需。 茅盾 《故乡杂记》第三:“他向我的婶娘‘掇转’二三十元,预备乘这时桑叶还不贵,添买几担叶。”
词语解释:掇蜂  拼音:duō fēng
《太平御览》卷九五○引 汉 刘向 《列女传》:“ 尹吉甫 子 伯奇 至孝事后母。母取蜂去毒,繫於衣上, 伯奇 前欲去之,母便大呼曰:‘ 伯奇 牵我。’ 吉甫 见疑之, 伯奇 自死。”后因以“掇蜂”为离间骨肉之典。 晋 陆机 《君子行》:“掇蜂灭天道,拾尘惑 孔 颜 。”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然而於窃鈇而知心目之可乱,於掇蜂而知父子之可间。”《旧唐书·高祖纪论》:“姦佞由之贝锦,嬖幸得以掇蜂。”
词语解释:掇皮  拼音:duō pí
除去皮。掇,通“ 剟 ”。喻彻里彻外。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谢公 称 蓝田 掇皮皆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范啟 与 郗嘉宾 书曰:‘ 子敬 举体无饶,纵掇皮无餘润。’” 宋 楼钥 《真率会次适斋韵》:“閒暇止应开口笑,詼谐尤称掇皮真。”
词语解释:掇送  拼音:duō sòng
(1).打发。 宋 张镃 《昭君怨·园池夜泛》词:“云被歌声摇动,酒被诗情掇送。” 宋 李弥逊 《声声慢·木犀》词:“更被秋光掇送,微放些月照,着阵风吹,恼杀多情。”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刘武城词》:“笑你腹便便,几见把穷愁掇送。”
(2).催逼;推送。 宋 姜夔 《点绛唇》词:“月落潮生,掇送 刘郎 老。” 元 邵亨贞 《点绛唇》词:“万里风埃,掇送流年度。”
词语解释:掇撷  拼音:duō xié
摘取。 元 吴澄 《江西秋闱分韵》:“妍媸属镜鑑,蹖驳混铅黛。披条索其华,掇擷纷琐碎。”
词语解释:掇掇  拼音:duō duō
疲弱貌。掇,用同“ 惙 ”。 明 归有光 《祭外姑文》:“癸巳之岁,秋冬之交,忽遘危疾,气息掇掇,犹日念母。”
词语解释:掇弄  拼音:duō nòng
逗引;摆布。《白雪遗音·银纽丝·婆媳顶嘴》:“到多喒也掇弄个小小子,顽耍顽耍,可就乐疯了我了。”《红楼梦》第九八回:“ 寳玉 是个疯儍的,由人掇弄过去了。”《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他娘是在那儿掇弄孩子呢。” 毕方 锺涛 《千重浪》第七章三:“儿子刚叫 王秤钩子 掇弄着抓劳工走了,老伴病得只剩了口气。”
词语解释:掇子  拼音:duō zǐ
竹兜子。旧时竹制的抬人工具。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二:“舁夫以两竹竿悬坐具於下,并悬尺许之竹以承双足,游人踞坐其上……后闻 勒少仲 同年云, 江西 多有之,名曰‘掇子’。掇,音读如篤,余疑即‘兜’字之转音。”
词语解释:掇摝  拼音:duō lù
捞取。 汉 王充 《论衡·验符》:“ 挺爵 留顾,见如钱等正黄数百千枚,即共掇摝,各得满手,走归示其家。”
词语解释:掇赚  拼音:duō zhuàn
哄骗。《水浒传》第六十回:“久闻 梁山泊 行仁义之道,所过之处,并不扰民,因此特来拜投,如何故来掇赚将军?”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辨非》:“判官,与我逐一查那善恶文簿,要见何年月日有何人套写 王魁 家书,掇赚他夫妻离间。”《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要知 安公子 怎生开发那女子,那去找 褚一官 的两个骡夫回来,到底怎生掇赚 安公子 ,那 安公子 信也不信,从也不从,都在下回书交代。”
词语解释:掇骗  拼音:duō piàn
哄骗。《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你大家却莫把那假 尹先生 (真 安老爷 )説的这段话认作个掇骗 十三妹 的文章。”
词语解释:掇青拾紫  拼音:duō qīng shí zǐ
谓获取高官显位。青、紫,古时公卿的服色。《歧路灯》第五二回:“况你颇有聪明,实指望掇青拾紫。我问你,至今功名何如?”参见“ 拾地芥 ”、“ 拾青紫 ”。
词语解释:掇饰  拼音:duō shì
收拾,打扮。 张恨水 《啼笑因缘》第十一回:“有 尚太太 陪在一块儿,原车子来,原车子去,要什么紧!掇饰掇饰换了衣服等着吧!汽车一来,这就好走。”
词语解释:掇录  拼音:duō lù
(1).选取记录在案的有功之人。《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夫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咏德政,则延期过歷;下有怨叹,掇録授能。由此观之,天下之天下,非独陛下之天下也。”
(2).选录。 清 吴敏树 《记钞本〈震川文〉后》:“间从塾童《古文观止》选本,见 归氏 文数篇……託书贾购之 吴门 以来,乃掇録其可嘉者,以鄙意评騭,且叙论焉。”
词语解释:掇采  拼音:duō cǎi
亦作“ 掇採 ”。 选取,搜集。《南史·循吏传序》:“案前史各立《循吏传》,序其德美,今并掇采其事,以备此篇云。”《隋书·诚节传序》:“故掇採所闻,为《诚节传》。”
词语解释:掇桂  拼音:duō guì
犹折桂。谓登科。 清 陈维崧 《永遇乐·丁巳夏日寿吴静安太史》词:“词臣赐澣,郎君掇桂,幼者还如 卫虎 。”
词语解释:掇醍  拼音:duō tí
得到醍醐灌顶。谓受教而觉悟。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太真借饟》:“分明我堕久迷津,掇醍今朝愿随鞭凳。”
词语解释:掇芹  拼音:duō qín
谓考取秀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神女》:“娘子惠我多矣!自分掇芹非难,重金所不敢受。” 清 彭邦鼎 《闲处光阴》卷下:“塾师尝以‘所谓大臣者’属对, 嘉宾 对‘愿为小相焉’,时裁七岁; 嘉言 六岁,对‘其唯圣人乎’。嗣二子俱以十三岁先后掇芹。”参见“ 採芹人 ”。
词语解释:采芹人  拼音:cǎi qín rén
科举时代称县学生员为“採芹人”。即秀才。语本《诗·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他日必为攀桂客,目前尚作採芹人。”
词语解释:掇臀捧屁  拼音:duō tún pěng pì
形容巴结谄媚的丑态。《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白长吉 自捱进了身子,无一日不来掇臀捧屁。”《说唐》第三回:“若一味掇臀捧屁,狐假虎威,诈害良民,这便是畜牲所为。”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张罗》:“他如果现在还活着呢,咱每自然要借这点儿戚谊,掇臀捧屁的去趋奉他。”
词语解释:掇石  拼音:duō shí
举巨石。 清 代武举乡会试的科目之一。《六部成语·兵部·掇石》注:“武乡会试,皆令举巨石,以试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