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首字词组
捷径捷敏捷才捷蹀捷速捷急捷嶪 
捷书捷捷捷猎捷足先得捷疾鬼捷报频传捷剟 
捷音捷足捷业捷克人捷武捷慑捷口 
捷报捷巧捷绸捷便捷讥捷句捷黠 
捷疾捷给捷足先登捷雷不及掩耳捷直捷得  

词语解释:捷径  拼音:jié jìng
亦作“ 捷逕 ”。
(1).近便的小路。 汉 班昭 《东征赋》:“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隋书·杨尚希传》:“﹝ 杨尚希 ﹞遂夜中从捷径而遁。迟明, 迥 方觉,分数十骑自驛路追之,不及。”《司马温公诗话》引 宋 刘子仪 《堠子》诗:“空呈厚貌临官道,大有人从捷逕过。”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扎克塔尔》:“因秘献入番捷径, 阿文成公 得以进兵成功。”
(2).喻不循正轨,贪便图快的做法。后多指取巧进身的门路。《楚辞·离骚》:“何 桀 紂 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王逸 注:“言 桀 紂 愚惑……欲涉邪径,急疾为治。” 唐 俞简 《行不由径》诗:“捷径虽云易,长衢岂不平?” 宋 岳珂 《桯史·大小寒》:“ 韩平原 在 庆元 初,其弟 仰胄 为知閤门事,颇与密议,时人谓之大小 韩 。求捷径者争趋之。”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七:“新民会成了政治训练班,给那些功课坏,心里胡涂,而想升官发财的青年辟开一条捷径。他们去受训,而后被派在各机关去做事。”
(3).喻速成的方法或手段。 南朝 梁 沉约 《述僧中食论》:“往古诸佛,过中不餐,此盖是遣累筌蹄,适道之捷径。” 明 高攀龙 《答念台书》:“弟观千古圣贤心法,只一‘敬’字,捷径无獘。” 丁玲 《韦护》第一章七:“她之所以预备学体育,也是不能不走这条生活的捷径,她完全是为了两年毕业后可以不难找到一个位置。”
词语解释:捷书  拼音:jié shū
军事捷报。《梁书·蔡道恭传》:“寇贼凭陵,竭诚守御,奇谋间出,捷书日至。” 唐 杜甫 《洗兵行》:“中兴诸将收 山 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序》:“ 江 南平,览捷书而泣曰:‘师征不义,而顾令吾民死兵,彼何负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食鱼羹》:“ 金川 用兵时,累岁未得进,至乙未冬,始克 勒乌围 。 阿文成公 桂 以捷书进。”
词语解释:捷音  拼音:jié yīn
胜利的消息。 金 王若虚 《送王士衡赴举序》:“捷音一报,凯歌言旋。”《三国演义》第七十回:“ 黄忠 、 严颜 守住 天荡山 ,捷音飞报 成都 。” 徐迟 《火中的凤凰·凤翔》:“忽然,捷音传来, 敦煌 解放。”
词语解释:捷报  拼音:jié bào
(1).报告战争胜利的文书。 唐 杜牧 《少年行》:“捷报 云臺 贺,公卿拜寿巵。”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 河阳 守﹞亲问之曰:‘君视丈人得成否?’ 永德 曰:‘殆必然。’以 柴三礼 梦所见为验。未几而捷报至。”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稗事数则》:“﹝ 成王 ﹞自言直枢庭时,尝召见,上适閲 明 参政 亮 捷报,命王閲之。” 柳亚子 《车中感赋》诗:“指日新都传捷报,犂庭扫穴缚元凶。”
(2).泛指各条战线的胜利消息。 徐迟 《地质之光》六:“在六十年代, 华北 大平原上捷报频传,以后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其它油田相继建成。” 王德祥 《咱是光荣的炼钢工》诗:“看!一张张高产捷报,正展翅飞翔!”
(3).旧时指科举得中或加官晋爵的喜报。 清 李渔 《奈何天·形变》:“[旦念介]捷报:贵府老爷 闕 ,以助餉有功,蒙经略 袁 特本题叙,奉圣旨高封尚义君,位列公侯下。”
词语解释:捷疾  拼音:jié jí
敏捷,迅速。《六韬·武骑士》:“选骑士之法:取年四十已下,长七尺五寸已上,壮健捷疾,超絶伦等。”《史记·殷本纪》:“ 帝紂 资辨捷疾,闻见甚敏。”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下:“﹝ 张融 诗﹞紆缓诞放,纵有乖文体,然亦捷疾丰饶,差不局促。” 宋 洪迈 《夷坚乙志·潞府鬼》:“既以弓矢入,众各负壁坐。少焉,一矢破屏纸而出,捷疾中的,不少偏。” 梁启超 《读〈日本书目志〉书后》:“吾之治效,可三年而成,尤为捷疾也。”
词语解释:捷敏  拼音:jié mǐn
敏捷。《韩非子·难言》:“捷敏辩给,繁於文采,则见以为史。”《汉书·儒林传·瑕丘江公》:“ 广 尽能传其《诗》《春秋》,高材捷敏,与《公羊》大师 眭孟 等论,数困之。”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二:“ 辅道 夸捷敏,故或有不縝密。”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同时如 龚芝麓 司寇, 高念东 少宰,皆以捷敏见称。”
词语解释:捷捷  拼音:jié jié
(1).举动敏捷貌。《诗·大雅·烝民》:“征夫捷捷,每怀靡及。” 孔颖达 疏:“举动敏疾之貌。行者或苦於役,则行动迟缓,故言捷捷,以见其劝乐於事也。”
(2).贪食貌。引申指贪得。《孔子家语·五仪》:“ 哀公 问於 孔子 曰:‘请问取人之法。’ 孔子 对曰:‘事任於官,无取捷捷,无取钳钳,无取啍啍。捷捷,贪也。’” 王肃 注:“捷捷而不已食,所以为贪也。”
巧言貌。《诗·小雅·巷伯》:“捷捷幡幡,谋欲譖言。” 陆德明 释文:“捷捷,读如字,又音妾。”《旧唐书·文苑传下·唐次》:“便便可以动心,捷捷可以乱德。”
词语解释:捷足  拼音:jié zú
(1).脚步快。谓行动迅速。《前汉书平话》卷中:“ 秦 朝失其天下,天下共逐,高材捷足者先得之。”《野获编补遗·刑部·戊戌谤书》引 明 朱东吉 《〈闺鉴图说〉跋》:“昔 吕 欲得銓部以行道,诚恐 绣水 捷足,势迫无奈,遂诺鯫生之计。” 龚尔位 《怀人》诗:“ 蜀 道不辞险,捷足驰驊騮。”
(2).指行动迅速的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迎驾》:“一旦神京失守,看中原逐鹿交走。捷足争先,拜相与封侯,凭着这拥立功大权归手。”
(3).善于行路的差役。《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八年八月二十七日》:“作 福州 家书一封,编第六号,交 邵武 捷足带 闽 。”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骗子》:“中丞狐疑莫解,使捷足入都探之,始知前者入骗子手矣。”
词语解释:捷巧
敏捷巧妙
词语解释:捷给  拼音:jié jǐ
应对敏捷。《管子·大匡》:“ 隰朋 聪明捷给,可令为东国。”《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夫 絳侯 、 东阳侯 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斅此嗇夫谍谍利口捷给哉!” 唐 韩愈 《董公行状》:“公气仁,语若不能出口,及当事,乃更疎亮捷给。”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二》:“窃窥今政要之官,知车马、服饰、言词捷给而已,外此非所知也。”
词语解释:捷才
才思敏捷的人
词语解释:捷猎  拼音:jié liè
(1).相接貌;参差貌。《文选·王褒〈洞箫赋〉》:“邻菌繚纠,罗鳞捷猎。” 李善 注:“捷猎,参差也。”《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捷猎鳞集,支离分赴。” 李善 注:“捷猎,相接貌。” 唐 元稹 《大云寺二十韵》:“虎行风捷猎,龙睡气氛氲。”
(2).高显貌。《文选·左思〈吴都赋〉》:“抗神龙之华殿,施荣楯而捷猎。” 刘逵 注:“高显貌。”
词语解释:捷业  拼音:jié yè
参差貌。《诗·周颂·有瞽》“设业设虡” 毛 传:“业,大板也,所以饰栒为县也,捷业如锯齿。” 孔颖达 疏:“其形刻之捷业然如锯齿,故谓之业。” 宋 王安石 《游土山示蔡天启》诗:“鼓钟卧空旷,簨虡雕捷业。”
词语解释:捷绸
捷快而稠密
词语解释:捷足先登  拼音:jié zú xiān dēng
同“ 捷足先得 ”。 清 叶稚斐 《吉庆图·会赴》:“目下 撒墩 擅政,天下纷争, 张士诚 、 方国珍 等,并起刀兵,各怀窃据,所谓‘ 秦 人失鹿,捷足先登’。” 陈世旭 《路漫漫》一:“人们事先没有眼睁睁地看到某个行动带来的利益,事后却因为别人捷足先登而追悔莫及。”
词语解释:捷蹀  拼音:jié dié
往来小步貌。 唐 沉亚之 《柘枝舞赋》:“驱捷蹀以促碎,尽戎仪於弱媚。”
词语解释:捷足先得  拼音:jié zú xiān de
谓行动敏捷的先达到目的,或得其所求。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迎驾》:“自古道:‘中原逐鹿,捷足先得。’我们不可落他人之后。”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一节:“捷足先得,谁曰不宜?” 冰心 《往事(二)》九:“比如说父亲或母亲偶然吩咐传递一件东西,我们争着答应,自然有一个捷足先得,偶然得了夸奖,其馀三个怎肯干休?”
词语解释:捷克人  拼音:jié kè rén
捷克的主体民族。少数分布在欧、美各国。约1057万人(1985年)。讲捷克语。信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工业,部分从事农业。
词语解释:捷便  拼音:jié biàn
轻快;轻盈。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笤帚》:“见一美女,瘦腰长裙,行步捷便。”
词语解释:捷雷不及掩耳  拼音:jié léi bù jí yǎn ěr
犹迅雷不及掩耳。喻事起突然,不及防备。《晋书·苻坚载记上》:“今授卿精兵,委以重任,便可从 壶关 、 上党 出 潞川 ,此捷济之机,所谓捷雷不及掩耳。”
词语解释:捷速  拼音:jié sù
敏捷迅速。例如:他渴望的水终于找到了,他捷速地走近水边。
词语解释:捷疾鬼  拼音:jié jí guǐ
梵语“夜叉”的意译。以其食人血肉,或飞空,或地行,捷疾可畏,故云。 元 觉岸 《释氏稽古略·共和》:“ 东天竺国 阿育王 ,碎七寳末造八万四千寳塔,尽收西域及龙宫所藏世尊舍利,一一塔之。命 耶舍尊者 舒指放光八万四千道,令捷疾鬼各随一光尽处,安置一塔。” 清 钱谦益 《鳖虱》诗:“倏若捷疾鬼,惊走在一瞥。”
词语解释:捷武  拼音:jié wǔ
矫健敏捷之士。 汉 王褒 《洞箫赋》:“状若捷武,超腾踰曳,迅漂巧兮。” 王念孙 《读书杂志馀编·文选》:“武者,士也。言状如趫捷之士…… 江 淮 间谓士曰武。”
词语解释:捷讥  拼音:jié jī
(1). 唐 宋 时狱官名。又称节级。亦泛指低级武职人员。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三折:“俺这里高声叫有贼,慌走到街里。又无一个巡军捷讥,着谁来共咱应对?” 元 无名氏 《闹铜台》第三折:“曾在 鄆县 为捷讥,今归山内度时光。”
(2). 宋 杂剧、 金 院本中的滑稽角色。 明 朱权 《太和正音谱·词林须知》:“捷讥:古谓之滑稽。院本中便捷讥謔者是也。” 明 朱有燉 《复落娼》:“粧旦的穿一领销金衫子,踏爨的着两件彩绣时衣,捷讥的办官员穿靴戴帽。”
词语解释:捷直  拼音:jié zhí
犹直率。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郗昂 性捷直。”
词语解释:捷急  拼音:jié jí
(1).捷给。《后汉书·韦彪传》:“﹝尚书之选﹞宜鉴嗇夫捷急之对,深思 絳侯 木訥之功也。” 李贤 注:“ 张释之 曰:‘夫 絳侯 、 东阳侯 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嗇夫喋喋利口捷急哉!’”《增修诗话总龟·俳优》引 宋 孔平仲 《谈苑》:“﹝ 王感化 ﹞少聪敏,未曾执卷而多识,善为词,口谐捷急,滑稽无穷。”参见“ 捷给 ”。
(2).犹应急。 唐 陈子昂 《上军国机要事》:“恩制免天下罪人及募诸色奴充兵讨击者,是捷急之计,非天子之兵。”
词语解释:捷给  拼音:jié jǐ
应对敏捷。《管子·大匡》:“ 隰朋 聪明捷给,可令为东国。”《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夫 絳侯 、 东阳侯 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斅此嗇夫谍谍利口捷给哉!” 唐 韩愈 《董公行状》:“公气仁,语若不能出口,及当事,乃更疎亮捷给。”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二》:“窃窥今政要之官,知车马、服饰、言词捷给而已,外此非所知也。”
词语解释:捷报频传  拼音:jié bào pín chuán
胜利的喜报频繁传送而来。比喻事业有成,进展顺利
词语解释:捷慑  拼音:jié shè
急疾戒惧貌。《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捷慑逐物,日富月昌。” 李贤 注:“捷,疾也。慑,惧也。急惧逐物,则致富昌。”
词语解释:捷句  拼音:jié jù
即绝句。
词语解释:捷得  拼音:jié de
(1).迅速领会。《宋史·周南传》:“年十六,游学 吴 下,视时人业科举,心陋之。从 叶适 讲学,顿悟捷得。”
(2).争先获取。
词语解释:捷嶪  拼音:jié yè
高貌。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千櫨捷嶫,百拱相持。”
词语解释:捷剟  拼音:jié duō
传说中 黄帝 之臣。《淮南子·人间训》:“故 黄帝 亡其玄珠,使 离朱 、 捷剟 索之,而弗能得之也;於是使 忽怳 ,而后能得之。” 高诱 注:“ 离朱 明目, 捷剟 疾利搏,善拾于物。二人皆 黄帝 臣也。”《修务训》作“攫剟”。《庄子·天地》作“喫詬”。
词语解释:捷口  拼音:jié kǒu
利口,能言善辩。《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明王圣主取士以贤……非求颜色而取好服、捷口、容悦者也。”《宋书·邓琬传》:“﹝ 刘胡 ﹞出身郡将,捷口,善处分,稍至队主,讨伐诸蛮,往无不捷。”
词语解释:捷黠  拼音:jié xiá
敏捷灵巧。《仪礼·大射仪》“参见鵠於干” 汉 郑玄 注:“正鵠皆鸟之捷黠者。”《周礼·天官·司裘》“设其鵠” 唐 贾公彦 疏:“俗云鳱鵠,是小鸟捷黠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