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一个去声 [guō guò,歌韵同。又过失,独用][hè huò,唱和]饿[mò,磨磐][dà][suò,《楚词》中的句末助词。][详注1][怯也。][详注2][详注3][duò][duō][详注4][dān dàn][详注5][枚也]


注1:奈 《广韵》那也。柰、那通。《王维·酬郭给事诗》强欲从君无那老。那作柰。《韩愈·感春诗》已矣知何柰。柰作那。
注2:左 《唐韵》则个切《集韵》《韵会》《正韵》子贺切,音佐《说文》手相左助也。《尔雅·释诂》诏亮,左右相导也,诏相导,左右助勴也,左右亮也。《疏》皆谓佐助,反覆相训,以尽其义。《易·泰卦》以左右民。《疏》左右,助也。《书·毕命》周公左右先王。
注3:作 zuò,同做。音佐。《后汉·廉范传》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夜作,昔无襦,今五裤。《韩愈诗》非阁复非船,可居兼可过。君去问方桥,方桥如此作。今方音作读佐。俗用做。
注4:媠 《集韵》吐卧切,音唾。吴楚衡淮之閒谓好曰娃,南楚之外曰媠,故吴有馆娃之宫,漆媠之室。《前汉·谷永传》车马媠游之具。 又奴卧切,音懦。义同。 又《广韵》《集韵》徒卧切。与惰同。《前汉·外戚传》李夫人曰:妾不敢以燕媠见帝。又《龚胜传》媠嫚亡状。
注5:娑 苏个切,音些。逻娑,土蕃都城名。《唐书·薛仁贵传》为逻娑道行军总管。《杜甫诗》和亲逻娑城。
首字词组
挫锐挫强挫秣挫动挫气挫伤挫磨挫缩
挫笔挫败挫衄挫屈挫失挫兵挫角媒人挫顿
挫过挫折挫对挫枯挫劫挫诎挫辱挫锋
挫抑挫针挫着对门挫服挫北挫沮挫西 

词语解释:挫锐  拼音:cuò ruì
摧折锐气;锐气受挫。《孙子·作战》:“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鋭。”《孔子家语·颜回》:“好言兵讨而挫鋭於 邾 ,是智不足名也。”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东厢之乐,由是失次, 宋 亦觉其挫鋭。”《三国演义》第七五回:“ 于禁 被擒, 庞德 被斩, 魏 兵挫鋭。”
词语解释:挫笔  拼音:cuò bǐ
秃笔。 宋 陆游 《东斋杂书》诗之六:“掩脛无全衣,作字用挫笔。”
词语解释:挫过  拼音:cuò guò
失去(时机)。挫,同“ 错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明早快快应承了他,不可挫过机会。” 明 叶宪祖 《团花凤》第三折:“好一股团花凤釵,不要当面挫过了。”
词语解释:挫抑  拼音:cuò yì
摧挫;抑制。《后汉书·史弼传》:“ 弼 为政特挫抑彊豪,其小民有罪,多所容贷。” 唐 韩愈 《咏雪赠张籍》:“千株照曜开,松篁遭挫抑。”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海忠介被纠》:“ 海忠介 抚 江 南,立意挫抑豪强。” 清 刘大櫆 《张讷堂诗序》:“盖天所以挫抑之,使其胸中浩然之气,藴而不出。”
词语解释:挫强  拼音:cuò qiáng
挫伤强敌。《战国策·齐策五》:“臣闻善为国者,顺民之意,而料兵之能,然后从於天下。故约,不为人主怨,伐,不为人挫强。”《战国策·齐策五》:“此十国者,皆以相敌为意,而独举心於 齐 者,何也?约而好主怨,伐而好挫强也。”
词语解释:挫败  拼音:cuò bài
(1).挫折,失败。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六:“ 张国焘 竟仿佛成了 张献忠 第二,结果使革命的发展受了挫败。”
(2).击败。《体育报》1983.11.30:“ 中国 男篮以较大的优势挫败 日本 队,第五次获得 亚洲 锦标赛冠军。”
词语解释:挫折  拼音:cuò zhé
(1).失利,失败。 汉 桓宽 《盐铁论·诛秦》:“控弦之民,旃裘之长,莫不沮胆,挫折远遁。”《东观汉记·耿弇传》:“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尝挫折。” 宋 杨万里 《张魏公传》:“ 元祐 至 隆兴 初,首荐论事切直、挫折不挠者数十人。” 邹韬奋 《不相干的帽子》:“我认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加能力的好机会。”
(2).折断,摧折,损伤。 明 康海 《香罗带·离思》套曲:“便做挫折金鍼,也解不得我愁肠千万结。”《杨家将》第三十回:“被吾打破三阵,已挫折其鋭气矣!” 茅盾 《子夜》十七:“在公债方面,他们尚未挫折锐气。”
(3).屈服。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徐大理 有功 ,每见 武后 将杀人,必据法廷争……终不挫折。”
(4).凌辱。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上》:“古者大臣……有大罪北面跪而自裁,上不使人挫折而刑之。”《西游记》第五五回:“却怎么今日把你这般挫折?”《红楼梦》第八十回:“ 秋菱 正因 金桂 近日每每的挫折他,不知何意,百般竭力挽回。”
词语解释:挫针  拼音:cuò zhēn
捉针,捏针。谓缝衣服。《庄子·人间世》:“挫鍼治繲,足以餬口。”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挫鍼,缝衣也。”
词语解释:挫秣  拼音:cuò mò
饲马的草料。 唐 韩愈 孟郊 《遣兴联句》:“駑蹄顾挫秣,逸翮遗稻粱。”
词语解释:挫衄  拼音:cuò nǜ
(1).挫折,失败。《宋书·刘敬宣传》:“若忽师行不利,人情波骇,大势挫衄。”
(2).沮丧。《晋书·张方传》:“ 方 退壁于 十三里桥 ,人情挫衄,无復固志。多劝 方 夜遁。”
词语解释:挫对
斜对
词语解释:挫着对门
斜对着门
词语解释:挫动  拼音:cuò dòng
挫伤动摇。《三国演义》第二回:“ 虞 大喜,令 玄德 为都尉,引兵直抵贼巢,与贼大战数日,挫动鋭气。”《三国演义》第四五回:“今只当先决水战,挫动北军鋭气。”
词语解释:挫屈  拼音:cuò qū
屈折,屈辱。《南史·范泰传》:“百年逋寇,前贤挫屈者多矣。” 宋 范仲淹 《奏葛宗古》:“纵蒙朝廷宽贷,亦须降充近下班行,必然挫屈,更无勇战之气。” 明 方孝孺 《王进德传》:“慎交与,不挫屈於人而善事父兄。”
词语解释:挫枯  拼音:cuò kū
因折断而枯萎。 汉 王逸 《九思·怨上》:“菽藟兮蔓衍,芳虈兮挫枯。”
词语解释:挫服  拼音:cuò fú
折服。《西京杂记》卷二:“邑人有言《诗》者, 衡 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
词语解释:挫气  拼音:cuò qì
犹丧气。 宋 司马光 《乞开言路状》:“但惜陛下临政之初,而二臣首以言事获罪,臣恐中外闻之,忠臣解体,直士挫气。”
词语解释:挫失  拼音:cuò shī
错过。挫,同“ 错 ”。《剪灯新话·金凤钗记》:“ 崔 家郎君一去十五载,不通音耗, 兴娘 长成矣,不可执守前言,令其挫失时节也。”
词语解释:挫劫  拼音:cuò jié
失败。 清 傅维鳞 《明书·乱贼传二·刘六》:“一时王师挫劫,国威重损。”
词语解释:挫北  拼音:cuò běi
败北,打败仗。 唐 杜牧 《〈战论〉序》:“兵非脆也,穀非殫也,而战必挫北,是曰不循其道也。”
词语解释:挫伤  拼音:cuò shāng
损伤。《淮南子·原道训》:“秋风下霜,倒生挫伤。”《后汉书·皇甫规传》:“天下扰扰,从乱如归,故每有征战,鲜不挫伤,官民并竭,上下穷虚。”《旧唐书·陆贽传》:“王师挫伤,则将乘其乱离,布路东溃。”《人民文学》1977年第1期:“他常教育我们,既要批评帮助,又不能挫伤朋友的积极性。”
词语解释:挫兵  拼音:cuò bīng
军事上失败之势。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兵失》:“器用不利,敌之备固,挫兵也。”
词语解释:挫诎  拼音:cuò qū
摧挫贬黜。 明 归有光 《上万侍郎书》:“使在 建武 之世,宜有封侯爵赏之望,今被挫詘如此,良可悯惻。”
词语解释:挫沮  拼音:cuò jǔ
犹沮丧。 宋 苏辙 《御试制策》:“盖天下之政皆失其中,是以其气衰弱挫沮而不振。”
词语解释:挫磨  拼音:cuò mó
折磨;虐待。《红楼梦》第七一回:“我想老太太好日子,发狠的还要捨钱捨米,周贫济老,偺们先倒挫磨起老奴才来了?”《天雨花》第二十回:“且他昨夜被你那般挫磨而去,难道今夜还要看灯不成?”
词语解释:挫角媒人  拼音:cuò jiǎo méi rén
唐 开元 时宫中对骰子的谑称。 宋 陶穀 《清异录·彩局儿》:“ 开元 中,后宫繁众,侍御寝者难於取捨,为彩局儿以定之。集宫嬪用骰子掷,最胜一人乃得专夜。宦璫私号骰子为挫角媒人。”
词语解释:挫辱  拼音:cuò rǔ
凌辱;受凌辱。《韩非子·亡徵》:“挫辱大臣而狎其身。”《后汉书·杜林传》:“夫人情挫辱,则义节之风损。”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德清树妖》:“ 德清 民家为祟扰,邀 宋 至其居,治不效,更为鬼挫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锺生》:“无已,同往哀之,恐担挫辱不浅也。” 章炳麟 《秦献记》:“ 鞅 挫辱太子,而上不肆行。”
词语解释:挫西  拼音:cuò xī
犹斜西。《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我在辰时到此,渐渐的日影挫西,还不见来。”《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看看饮至月色挫西,俱有半酣之意。”
词语解释:挫缩  拼音:cuò suō
谓因受挫而收敛。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词语解释:挫顿  拼音:cuò dùn
摧折损伤。《荀子·王制》:“材技、股肱、健勇、爪牙之士,彼将日日挫顿竭之於仇敌,我今将来致之、并閲之、砥礪之於朝廷。” 汉 焦赣 《易林·比之既济》:“齬齚挫顿,枯槁腐蠧。” 章炳麟 《熊成基哀辞》:“援师阻遏,大义挫顿。”
词语解释:挫锋  拼音:cuò fēng
(1).锋芒受挫。
(2).回锋。书法的一种笔法。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跋荣郡王临快雪内景二帖》:“大凡六朝相传笔法,起处无尖锋,亦无驻痕;收处无缺笔,亦无挫锋,此所谓不失篆、分之遗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