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倒挂 拼音:dào guà
(1).见“ 倒挂 ”。
(2).古代杂技项目。 晋 陆翙 《邺中记》:“设马车,立木橦其车上,长二丈,橦头安横木,两伎儿各坐木一头,或鸟飞或倒掛。”
亦作“ 倒掛 ”。
(1).倒悬;下垂。 宋 苏轼 《西江月·梅花》词:“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緑毛么凤。” 闻一多 《忆菊》诗:“倒挂着一饼蜂窠似的黄心,仿佛是朵紫的向日葵呢!” 叶圣陶 《微波》:“那一对眉毛,以前伴着笑声伴着快意总是舞得起似的,现在微微倒挂了。”
(2).鸟名。 宋 苏轼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诗之二自注:“岭南珍禽有倒挂子,緑毛红喙,似鸚鵡而小,自海东来。”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海南诸国有倒掛雀,尾羽备五色,状如鸚鵡,形小似雀,夜则倒悬其身。” 明 王脩 《君子堂日询手镜》:“倒挂小巧可爱,形色皆如緑鸚鵡而小,略大於瓦雀,好香。”
(3).倒欠。如:年终一结帐,他家不但没倒挂,还分到了一百多元。词语解释:壁挂 拼音:bì guà
室内墙壁上的一种装饰品。包括毛织壁挂、印染壁挂、刺绣壁挂、棉织壁挂等。大型的织物壁挂多适用于礼堂、俱乐部等公共场所;小型的印染、刺绣壁挂多适用于住宅、卧室等处。词语解释:树挂 拼音:shù guà
寒冷天,霜雪凝聚在树木的枝叶上或电线上而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杨朔 《春子姑娘》:“有一天,早晨下着好大的‘树挂’,我呵开窗上的冰凌花一望,天空灰蒙蒙地飘着雪粉,院里的树从根到梢挂上一层霜,就像开了一片白花花的梅花似的。”词语解释:龙挂 拼音:lóng guà
亦作“ 龙掛 ”。 指龙卷风。远看积雨云下呈漏斗状舒卷下垂,旧时以为是龙下挂吸水。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五六月之閒,每雷起云族,忽然而作,类不过移时,谓之过云雨,虽三二里间亦不同。或浓云中见若尾坠地蜿蜒屈伸者,亦止雨其一方,谓之龙挂。”《三国演义》第二一回:“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掛, 操 与 玄德 凭栏观之。”参见“ 龙捲风 ”。词语解释:一挂 拼音:yī guà
江西 萍乡县 旧俗以钱八文为一分,十分为一比,十比为一挂。见《萍乡县志·地理志·风俗》。词语解释:牵挂 拼音:qiān guà
见“ 牵掛 ”。
亦作“ 牵挂 ”。亦作“ 牵絓 ”。 1.记挂,想念。 元 乔吉 《两世姻缘》第三折:“不由我心儿里相牵掛,莫不是五百年欢喜寃家。”《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秦重 ﹞这一夜翻来復去,牵掛着美人,那里睡得着。”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一章:“屋里只剩下 道静 一个人的时候,她真的牵挂起 江华 来了。”
(2).拖累。 清 顾炎武 《与李中孚书》:“然而 关中 、 河东 毫无未了时,行则行,别无牵絓也。” 清 陈维崧 《贺新郎·吴门喜晤丁飞涛赋赠》词:“头白如今归故国,见人民城郭心惊怕,携瓢笠,无牵挂。”《红楼梦》第二二回:“赤条条,来去无牵掛。” 宁调元 《游白云归感赋》诗:“百年牵絓如何了,一念轮迴未有涯。”
(3).犹牵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赤虾子三都》:“有物名赤虾子,如婴儿而絶小,自树杪手相牵掛而下。笑呼之声亦如婴儿。” 胡苏 《新媳妇》:“春风吹拂着我的胸膛,熟悉的草木牵挂着我的衣裳。”词语解释:罥挂 拼音:juàn guà
(1).缠绕悬挂。 唐 韦应物 《沣上寄幼遐》诗:“罥罣丛榛密,披翫孤花明。”
(2).牵连;罣误。 宋 陈亮 《祭妹文》:“未终丧而吾父以罥罣困於囚繫。我王父王母忧思成疾,相次遂皆不起。”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钱瑞反魂》:“验视案牘,乃 浙西 提刑司公事也,罥罣者凡五六十人。”词语解释:遗挂 拼音:yí guà
亦作“ 遗掛 ”。 死者遗物,指可以悬挂的服饰之类。《文选·潘岳〈悼亡诗〉之一》:“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吕延济 注:“遗挂,谓平生翫用之物尚在於壁。” 唐 王维 《达奚侍郎夫人寇氏挽歌》之一:“遗挂空留壁,迴文日覆尘。” 清 黄景仁 《为沉莩亭题〈揽镜图〉》诗:“分行泪碧凝遗掛,积寸心烟裊旧题。”词语解释:悬挂 拼音:xuán guà
见“ 悬掛 ”。
亦作“ 悬挂 ”。
(1).吊挂。《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黄布袋,装裹佛马楮钱之类。烧过香后,悬掛於家中佛堂之内,甚是志诚。”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八:“因此厅中及招待室、甬道等处,都悬挂的是海的图画。”
(2).挂念。《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张远 ﹞闻得 阮三 有病月餘,心中悬掛。”《白雪遗音·马头调·手拉手儿》:“免的偺,思思念念常悬掛。” 臧克家 《他回来了》诗:“哥哥请假回来探亲,家里的亲人,放下了那条悬挂的心。”词语解释:冠挂 拼音:guān guà
谓帽子被东西钩去。《淮南子·原道训》:“ 禹 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挂而弗顾。” 汉 崔駰 《达旨》:“与其有事,则褰裳濡足,冠挂不顾,人溺不拯,则非仁也。”词语解释:直挂 拼音:zhí guà
直接挂钩。例如:后来听说游泳衣中的松紧带夏季容易受热变质,库存损失较大,才改让零售单位产销直挂。词语解释:披挂 拼音:pī guà
(1).穿戴盔甲。 元 施惠 《幽闺记·香落回军》:“围绕 中都 城下,见敌楼上无一个披掛,都迁徙离京华。”《水浒传》第六八回:“ 曾长官 拦当不住,全身披掛,绰刀上马,直奔前寨。” 清 李渔 《奈何天·攒羊》:“传諭各营将领,一齐披掛,就此起兵。”
(2).盔甲。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你父亲临行时,留下一副披掛,在我这里收著哩。”《西游记》第三回:“如今坐在宫中,又要索甚么披掛。”
(3).披着挂在身上。《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乔太守 在库上支取喜红六段,叫三对夫妻披掛起来,唤三起乐人,三顶花花轿儿,抬了三位新人。” 茹志鹃 《百合花》:“他决定以后,就把我抱着的被子,统统抓过去,左一条、右一条地披挂在自己肩上,大踏步地走了。”词语解释:钩挂 拼音:gōu guà
亦作“钩挂”。 见“ 鉤掛 ”。
亦作“钩挂”。 如钩挂物。 汉 王充 《论衡·累害》:“嫉妬之人,随而云起,枳棘鉤掛容体。”京剧《沙家浜》第三场:“钩挂三方来闯荡: 老蒋 、鬼子、青红帮。”词语解释:榜挂 拼音:bǎng guà
犹张挂。 唐 郑谷 《题汝州从事厅》诗:“壁看旧记官多达,牓挂明文吏莫违。”词语解释:灯挂 拼音:dēng guà
吊灯,挂灯。《儒林外史》第四二回:“﹝ 王义安 ﹞买了二三十个鸡蛋,煮了出来,点上一个灯掛。”词语解释:簪挂 拼音:zān guà
簪花挂彩。科举时代为中式者集体举行的一种仪式。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督学屡易》:“盖自丁丑至己卯,三年之内,学使者凡四易,是时考试章程凌杂……有未簪挂而先録遗者。”词语解释:重挂 拼音:chóng guà
尤指用新的、不同的方式再挂词语解释:张挂 拼音:zhāng guà
见“ 张掛 ”。
亦作“ 张挂 ”。 展开挂起。《元典章·兵部四·拖舖兵挑担》:“如有似前违犯之人痛行断罪,仍每舖给榜一道常川张掛。” 明 唐顺之 《牌》:“为此合咨贵部院出给榜文,严行禁上,张挂 山东 江北 界上, 徐 沛 之间。”《再生缘》第二四回:“八方张掛安民榜,七里传扬礼将名。” 孙犁 《秀露集·画的梦》:“那些小贩,把他们的画张挂在人家的闲院里。”词语解释:束挂 拼音:shù guà
拴挂。 唐 张乔 《送何道士归山》诗:“身非絶粒本清羸,束挂仙经杖一枝。”词语解释:羁挂 拼音:jī guà
束缚牵挂。 唐 张说 《行从方秀川与刘评事文同宿》诗:“寰中病羈掛,方外嫌纵诞。”词语解释:刚挂 拼音:gāng guà
见“ 刚罫 ”。
词语解释:刚罫 拼音:gāng guà
亦作“ 刚挂 ”。 铁制箭头。《文选·潘岳〈射雉赋〉》:“捧黄间以密彀,属刚罫以潜拟。” 李善 注:“刚罫,弩矢鏃也。以铁为之,形如十字,各长三寸,方似罔罫,故曰罫焉。罫、挂同。”按,六臣本作“刚挂”。 刘良 注:“刚挂,矢名。”词语解释:诬托诡挂 拼音:wū tuō guǐ guà
谓将自己的田地伪报在别人名下,以逃避田赋、徭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盗户》:“既而奸民以此要上,数十年鬻去之产,皆诬託诡挂,以讼售主。”词语解释:诬托诡挂 拼音:wū tuō guǐ guà
1.谓将自己的田地伪报在别人名下,以逃避田赋、徭役。词语解释:诡挂 拼音:guǐ guà
明 清 时课收田产赋税,小民常数倍于官绅,故有田产者常将产权假托于官绅名下,谓之“诡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盗户》:“既而奸民以此要上,数十年鬻去之产,皆诬託诡挂,以讼售主。”词语解释:贴挂 拼音:tiē guà
张贴悬挂。 宋 洪适 《招安海贼札子》之一:“今年四月内,得蒙都督相公钧旨,差出 朱清 训练、 张弼秀 沿海招安作过之人……并榜文沿海贴掛。”词语解释:冰挂 拼音:bīng guà
雨凇的通称词语解释:食挂 拼音:shí guà
中医病名。症状为闻荤腥味即呕吐。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史载之 治 朱师古 之食掛, 徐嗣伯 治老姥之针疽。”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持素证篇·手太阴经肺藏脉证三之一》:“按 宋 人《閒窗括异志》云:‘ 眉州 朱师古 得疾,闻荤腥即呕,医莫能治。 史载之 曰:……此疾在经中名食掛,《素问》肺叶焦热掛是也。’”词语解释:薶挂 拼音:mái guà
旧时治河法之一,用木、石、杙、絙等填塞决口、加固堤岸。《元史·河渠志三》:“其为埽臺及推卷、牵制、薶掛之法,有用土、用石、用铁、用草、用木、用杙、用絙之方。”词语解释:萦挂 拼音:yíng guà
亦作“ 縈罣 ”。 牵挂。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激怒当朝》:“朝夕縈掛,只为孩儿多用心。”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喜谐》:“緑綺空挑,丹枫未转,惹得无端縈掛。” 明 陆树声 《病榻寤言》:“余卧病两月,一切世虑,芒无縈罣。” 清 纳兰性德 《一络索》词:“别是柔肠縈掛,待归纔罢。”词语解释:吊挂 拼音:diào guà
一种悬挂起来供欣赏的陈列品
悬挂。例如:屋角吊挂着蛛网。词语解释:记挂 拼音:jì guà
见“ 记掛 ”。
亦作“ 记罣 ”。亦作“ 记挂 ”。 惦念;挂念。《水浒传》第三五回:“ 宋江 便分付 燕顺 道:‘不是我寡情薄意,其实只有这个老父记掛。’” 清 唐鉴 《尔灏来保墓碣》:“临絶。犹求其父不可记罣,其言亦可哀矣。”《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后来 刘中丞 因为一件公事想起他来,问他犯的甚么病,着实的记挂。” 丁玲 《在医院中》四:“记挂着头天晚上 黎涯 送来的消息,等不到天亮就醒了。”词语解释:跟挂 拼音:gēn guà
亦作“ 跟絓 ”。 倒挂身体的杂技表演。《文选·张衡〈西京赋〉》:“侲僮程材,上下翩翩,突倒投而跟絓,譬陨絶而復联。” 薛综 注:“突然倒投,身如将坠,足跟反絓橦上,若已絶而復连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辩问》:“跳丸弄剑,踰锋投鋏,履絙登幢,摘盘缘案,跟挂万仞之峻峭。”《艺文类聚》卷六一引 晋 傅玄 《正都赋》:“乃有材童妙妓,都卢迅足,缘修竿而上下,形既变而景属,忽跟挂而倒絶,若将坠而復续。” 唐 李白 《明堂赋》:“扶标川而罔足,拟跟絓而罢躋。”《文献通考·乐考二十》:“杂戏盖起於 秦 汉 ,有……跟挂、腹旋、吞刀、履索、吐火。”词语解释:二流大挂 拼音:èr liú dà guà
见“ 二流打瓜 ”。
词语解释:二流打瓜 拼音:èr liú dǎ guā
亦作“ 二流大挂 ”。 方言。懒懒散散,流里流气。 欧阳山 《高干大》第十六章:“他不是个人,是一个鬼!整天二流打瓜,什么事都不做。”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一六:“ 萧队长 ,二流大挂的家伙,咱们要不要?”词语解释:驴脸答挂 拼音:lǘ liǎn dá guà
见“ 驴脸瓜搭 ”。
词语解释:驴脸瓜搭 拼音:lǘ liǎn guā dā
脸长而板着。形容脸色阴沉或不高兴的样子。 老舍 《离婚》第一:“至于 张大哥 呢,长长的脸,并不驴脸瓜搭,笑意常把脸往扁处纵上些,而且颇有些四五十岁的人当有的肉。”亦作“ 驴脸答挂 ”。 王怀棠 《山东女响马》第十七章:“想当初, 康寿 进了 康 府,原本是个打更的更夫,加上人长的驴脸答挂的,人们因人制宜地送他个‘梆子头’的绰号。”词语解释:欠挂 拼音:qiàn guà
(1).牵挂,挂念。《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我心上也欠掛着 玉姐 ,所以急急而来。”
(2).犹牵累。 明 李贽 《读若无母寄书》:“ 若无 云:‘近处住,一毫也不曾替得母亲。’母云:‘三病两痛自是方便。我自不欠掛你,你也安心,亦不欠掛我。两不欠掛,彼此俱安。’”词语解释:扰挂 拼音:rǎo guà
烦扰牵挂。《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又闻豹尾已建,戎轩騖驾,陛下将復劳玉躬,扰挂神思。”词语解释:搭挂 拼音:dā guà
游方僧人于所至寺院歇宿居留。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四月十五日,天下僧尼就禪刹搭挂,谓之‘结夏’,又谓之‘结制’。”词语解释:寸丝不挂 拼音:cùn sī bù guà
(1).佛教禅宗用以比喻心无一点挂碍。《景德传灯录·普愿禅师》:“ 陆 ( 陆亘 )异日又谓师曰:‘弟子亦薄会佛法。’师便问:‘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 陆 云:‘寸丝不掛。’”
(2).赤身裸体。 明 李贽 《答陆思山》:“热甚,寸丝不掛,故不敢出门。” 清 张永铨 《海啸行》:“儿童妇女死成团,寸丝不掛浮江干。”词语解释:拖挂 拼音:tuō guà
下垂。亦指下垂之物。《儒林外史》第二六回:“ 王太太 道:‘……我头上戴着黄豆大珍珠的拖掛,把脸都遮满了。’”词语解释:架挂 拼音:jià guà
架设悬挂。 茅盾 《子夜》一:“电车驶过时,这钢架下横空架挂的电车线时时爆发出几朵碧绿的火花。”词语解释:惦挂 拼音:diàn guà
记挂。 沙汀 《柳永慧》:“一面听她有声有色地说下去,一面我总惦挂着她的竞赛。”词语解释:汗挂 拼音:hàn guà
亦作“ 汗褂 ”。 即汗衫。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宫禁》:“红绢彩画衣一,緑绢彩画汗掛一。” 吉学霈 《田野里的追逐》:“那老汉穿了件白布汗褂,一个人正悠闲自在地抽烟。”参见“ 汗衫 ”。
词语解释:汗衫 拼音:hàn shān
吸汗的贴身短衣。 晋 束晳 《近游赋》:“设繫襦以御冬,胁汗衫以当热。”《汉书·石奋传》“取亲中帬厕牏” 唐 颜师古 注:“厕牏者,近身之小衫,若今汗衫也。”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汗衫》:“汗衫,盖三代之衬衣也。《礼》曰:‘中单’。 汉高祖 与 楚 交战,归帐中,汗透,遂改名汗衫。”《朱子语类》卷二九:“圣人则和那里面贴肉底汗衫都脱得赤骨立了。” 曹禺 《雷雨》第三幕:“他光着脚,穿着一件白汗衫。”词语解释:无牵无挂 拼音:wú qiān wú guà
谓没有任何拖累。《三侠五义》第六一回:“ 北侠 原是无牵无挂之人,不能推辞,同上 茉花村 去了。” 老舍 《骆驼祥子》二二:“他只想往前走,仿佛走到什么地方他必能找回原来的自己,那个无牵无挂,纯洁,要强,处处努力的 祥子 。”词语解释:怒冠三挂 拼音:nù guān sān guà
《新唐书·杜甫传》:“[ 甫 ]尝醉登 严武 牀,瞪视曰:‘ 严挺之 乃有此儿!’ 武 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 甫 及 梓州 刺史 章彝 ,集吏於门。 武 将出,冠鉤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 彝 。”后用为咏 杜甫 的典实。 金 房皞 《读杜诗》诗之三:“怒冠三掛帘钩上,谁谓将军礼数宽?”词语解释:秤挂 拼音:chèng guà
衡量,品评。 唐 黄滔 《侯博士圭启》:“故其接踵望尘,駢肩执刺,争为秤挂,互作镜窥。”词语解释:触挂 拼音:chù guà
犹触犯。《隋书·刑法志》:“ 绰 再拜请曰:‘臣有死罪三。臣为大理少卿,不能制驭掌固,使 旷 触挂天刑,死罪一也。’”词语解释:裱挂 拼音:biǎo guà
装裱张挂。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日前寄上书籍二包,又字一卷,不知已收到否?字写得极坏,请勿裱挂,为我藏拙也。”词语解释:一丝不挂 拼音:yī sī bù guà
(1).原指鱼类不受钓丝的挂碍,禅家常以此喻不为尘俗所牵累。按:佛语本作“寸丝不挂”。见《景德传灯录·南泉禅师》。 宋 黄庭坚 《僧景宣相访寄法王航禅师》诗:“一丝不掛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把世情荣枯得丧,看做行云流水,一丝不掛。”
(2).赤身裸体。 宋 杨万里 《清晓洪泽放闸》诗之一:“放闸老兵殊耐冷,一丝不掛下冰滩。”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李氏红蛇》:“或被髮裸体,一丝不掛。” 鲁迅 《故事新编·起死》:“全身赤条条的一丝不挂。”词语解释:电挂 拼音:diàn guà
电报挂号的简称词语解释:垂挂 拼音:chuí guà
悬挂。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永远前进》:“那穹顶上垂挂的六角宫灯,那苍绿的胶叶树,是多么庄严、鲜明而美丽啊!” 峻青 《黎明的河边·潍河上的春天》:“是一个狂风怒吼的夜里。浓厚的云层低低地垂挂在 潍河 的上空。”词语解释:大红灯笼高高挂 拼音:dà hóng dēng lóng gāo gāo guà
中国故事片。根据苏童《妻妾成群》改编。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年代国际有限公司1991年联合摄制。倪震编剧,张艺谋导演,巩俐、何赛飞主演。女大学生颂莲嫁给妻妾成群的陈佐千当了四姨太。妻妾们为了争宠,明争暗斗,结果导致三姨太因偷情被处死,颂莲也被逼成疯。然而,陈佐千却又娶了年轻的五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