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纷拿 拼音:fēn ná
见“ 纷挐 ”。
词语解释:纷挐 拼音:fēn ná
亦作“ 纷拏 ”。亦作“ 纷拿 ”。
(1).混乱貌;错杂貌。 汉 王逸 《九思·悼乱》:“嗟嗟兮悲夫,殽乱兮纷挐。” 汉 王粲 《闲邪赋》:“情纷拏以交横,意惨悽而增悲。”《旧唐书·孝友传·崔沔》:“于是羣议纷挐,各安积习,太常礼部奏依旧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大》:“居无何,闻人声纷拏。”
(2).混战;互相扭扯。《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时已昏, 汉 匈奴 相纷挐,杀伤大当。”《文选·傅毅〈舞赋〉》:“简惰跳踃,般纷挐兮。” 李善 注:“纷挐,相著牵引也。” 宋 王□ 《道山清话》:“ 司马君实 与 吕吉甫 在讲筵因论变法事,至於上前纷拏。”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四:“两傍居者,但见此人独行踽踽,自为纷挐辨鬭之状。”
(3).繁盛貌。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二:“当春天地争奢华, 洛阳 园苑尤纷挐。”《白雪遗音·马头调·渔家乐》:“江岸晚,渔灯远对明月掛,烟云更纷拿。”词语解释:腾拿 拼音:téng ná
拽拉腾空貌。词语解释:盘拿 拼音:pán ná
形容纡曲强劲。词语解释:推拿 拼音:tuī ná
见“ 推拏 ”。
词语解释:推拏 拼音:tuī ná
亦作“ 推拿 ”。
(1).按摩。《官场现形记》第三九回:“替他推拏了半天,也没下什么药。” 张重光 《坐写字间的人》一:“送文件去了?汇报什么去了?还是推拿去了?”参见“ 按摩 ”。
(2).中医正骨手法之一。包括推法和拿法。《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手法释义》:“推拿法:推者,谓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拿者,或两手一手捏定患处,酌其宜轻宜重,缓缓焉以復其位也。”
词语解释:按摩 拼音:àn mó
亦作“ 按磨 ”。
(1).用手在人身上推、按、捏、揉,以促进血液循环,通经络,调整神经功能。《素问·血气形志》:“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韩诗外传》卷十:“ 子同 药, 子明 灸阳, 子游 按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外治法》:“按摩法: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摩者,谓徐徐揉摩之也……按其经络,以通鬱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百喻经·师患脚付二弟子喻》:“其师患脚,遣二弟子,人当一脚,随时按摩。” 宋 陆游 《闲中作》诗:“呼童按摩罢,倚壁欠伸餘。”
(2).指一般的揉摩。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 赵得宝 怯痛地叫了一声,他的左手连忙去按摩着右胳臂。”词语解释:购拿 拼音:gòu ná
悬赏捉拿。《廿载繁华梦》第二回:“奈 张制帅 稽察甚严,刻难移动。且声言如购拿舅父不得,必将移罪库书里当事之人。”词语解释:访拿 拼音:fǎng ná
亦作“ 访拏 ”。 搜捕。 明 海瑞 《兴革条例·刑属》:“然人人心恶之,在背后称恶人则指之,甚则遭访拏陷刑辟不得其死。”《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除责令地方,一面收贮,一面访拿外, 李知县 斋戒了到城隍庙,虔诚祈祷。”《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潘三哥 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词语解释:误拿 拼音:wù ná
谓因不明实情而错抓无罪的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审盗》:“新进无知,或有误拿及信盗诬扳之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外面通知道了,説是河泊所太爷误拿藩臺的人,这一回是死无葬身之地的了。”词语解释:诬拿 拼音:wū ná
妄捕。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审盗》:“即他方匪类,面前一过,是新是旧,便可将骨髓看穿,岂有果为良而诬拿,信盗扳而悮诬者哉。”词语解释:军拿 拼音:jūn ná
战事连续不断。词语解释:饬拿 拼音:chì ná
饬令捉拿。词语解释:胡拿 拼音:hú ná
胡来,胡闹。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这其间性儿难按纳,一地里胡拿。”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三折:“总便有万千不是,看寡人也合饶过他,一地胡拿。”词语解释:凤跱龙拿 拼音:fèng zhì lóng ná
形容书法气势雄壮。词语解释:虎掷龙拿 拼音:hǔ zhì lóng ná
1.比喻群雄相争。词语解释:革拿 拼音:gé ná
革职拿问。《官场现形记》第二八回:“等到奉着革拿上諭,家眷立刻赶到京城。”词语解释:兜拿
围剿词语解释:严拿 拼音:yán ná
亦作“ 严拏 ”。 从速捕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印官亲验》:“差老成妥役,立限严拿,并提取凶器。”《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吴煦档案中的太平天囯史料选辑·饬洋泾浜居民迁移告示》:“况係军务大事,倘有抗违不遵,定即严拏究办。”词语解释:根拿 拼音:gēn ná
追寻捉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征》:“恐限年逃卯,取在城所住为保,以便根拿。”词语解释:追拿 拼音:zhuī ná
犹追捕。《再生缘》第七回:“如有番官奸细在,立时审察与追拿。”《荡寇志》第九八回:“那 高知府 便来追拿,幸 张魁 兄弟先将我放走了。”词语解释:横草不动,竖草不拿 拼音:héng cǎo bù dòng , shù cǎo bù ná
同“横草不拈,竖草不动”。 老舍 《二马》第二段二:“好像人活到五十就应该横草不动,竖草不拿的,一天吃了睡,睡了吃;多迈一步,都似乎与理不合。” 词语解释:钵拿 拼音:bō ná
1.亦作"钵那"。
2.钱。梵语的音译。据说八十枚贝珠为一钵拏,十六钵拏为一迦利沙钵拏。词语解释:钩拿 拼音:gōu ná
1.犹捉拿。词语解释:搜拿 拼音:sōu ná
搜捕词语解释:截拿 拼音:jié ná
截拦捉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七回:“巡捕房问了备细,便发了一个电报到 香港 去,叫截拿他两个人。”词语解释:捕拿 拼音:bǔ ná
亦作“ 捕拏 ”。 捉拿。《清会典·刑部三·尚书侍郎职掌三》“捕盗”注:“邻境州县,遇移关一到,亦协力捕拏。”《儒林外史》第十回:“只有他领着南 赣 数郡一齐归降,所以朝廷尤把他罪状的狠,悬赏捕拿。” 鲁迅 《而已集·略谈香港》:“他忙了一路,替我计画,禁止上陆时如何脱身,到埠捕拿时如何避免。”词语解释:擒拿 拼音:qín ná
亦作“ 擒拏 ”。
(1).捉拿。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一折:“[ 蒯越 云]得令,领着公子言语,擒拏 刘备 ,走一遭去。”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三折:“若是被告发,被擒拏,怕不要偿命。”《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回:“ 白乙丙 曰:‘正要独手擒拿你,方是英雄。’”
(2).谓诱人上钩。《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 王赛儿 本是有名的上厅行首,又见 七郎 有的是银子,放出十分擒拿的手段来。”
(3).利用反关节和点穴的方法,使对手失去反抗能力的技击术。词语解释:密拿 拼音:mì ná
秘密捉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款犯》:“民人公举恶犯,须逐欵唤问,即宜差妥役,立限密拿,如有狥纵,原差重处。”词语解释:挨拿 拼音:āi ná
搜捕。《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做公的报知县尉,访着了这一伙姓名,尚未挨拿。”词语解释:拘拿 拼音:jū ná
亦作“ 拘挐 ”。亦作“ 拘拏 ”。 逮捕,捉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徵》:“若拘挐欠户,另票遣差,乃又串同来役,立即锁驰。” 清 沉曰霖 《晋人麈·等第黄莺儿》:“听传言,唬落魂,拘拿发落难逃盾。”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 赵尔丰 性情暴戾,素号屠伯,拘拏正绅,激成巨变。”词语解释:查拿 拼音:zhā ná
亦作“ 查拏 ”。 搜查捕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部文行提》:“凡旗下人,称逃人在某处首告者,移咨该抚行查,或径行地方官查拿。” 清 林则徐 《密拿汉奸札稿》:“现在新令极严,查拏不容不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一回:“上臺便通行了公事,到各府、厅、州、县,一律严密查拿。”词语解释:抓拿 拼音:zhuā ná
办法。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这个坚实乐观的人,第一次遭到烦扰的袭击了,简直就同一个处在这种境况的平常人不差上下:一点抓拿没有!” 沙汀 《过渡集·控诉》:“这一来, 张二 他妈忽然感觉得没丝毫抓拿了,但也更加气愤。”词语解释:捉拿 拼音:zhuō ná
亦作“ 捉挐 ”。 擒捉;缉捕。《元典章新集·刑部·禁搔扰》:“若有违犯之人,捉挐到官,追问是实,遍行惩治。”《水浒传》第二二回:“知县吃三回五次来禀,遮掩不住,只得差人去 宋江 下处捉拿。”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四章:“ 杨大妈 从此就成为敌人指名捉拿的对象。”词语解释:烦拿 拼音:fán ná
1.亦作"烦拿"。
2.牵缠;纷乱。词语解释:缉拿 拼音:jī ná
亦作“ 缉拏 ”。 搜捕。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销差》:“凡事非重大,亦非上件,若原告逃逸者,宜径註销,不必缉拿,致票久留原差之手。” 清 袁枚 《新齐谐·城隍神酗酒》:“神大怒曰:‘阴司大例,凡阳间公文到来,所拏之人,我阴司协同缉拏。’”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八:“而 清 朝反动政府,也对他严加迫害,在他的名字 孙文 的‘文’字旁边加上三点水,改作‘孙汶’,把他当作海寇来缉拿。”词语解释:稳拿 拼音:wěn ná
自信能得到;肯定能拿到。例如:中国足球队稳拿A组出线权。词语解释:一地胡拿 拼音:yī dì hú ná
一味胡闹。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三折:“总便有万千不是,看寡人也合饶过他一地胡拿。”亦作“ 一地里胡拏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因姐姐闭月羞花,真假?这其间性儿难按纳,一地里胡拏。”词语解释:环拿 拼音:huán ná
犹纠缠,纷扰。词语解释:一把死拿 拼音:yī bǎ sǐ ná
方言。形容固执死板,丝毫也不放松。 老舍 《四世同堂》三八:“大哥,你别老一把死拿,老板着脸作事。” 老舍 《骆驼祥子》五:“对花钱这样一把死拿,对挣钱 祥子 更不放松一步。”词语解释:大拿 拼音:dà ná
方言。称在某一地区、单位或某一方面最有权威的人。 孙犁 《风云初记》十七:“现在全县的大拿是 高庆山 ,那明明是他十年以前的活对头。” 浩然 《艳阳天》第四五章:“这些人都是每一个村的大拿。这个村有一百人,一百人全听他们的,有一千人,一千人全听他们的。”词语解释:纠拿 拼音:jiū ná
纠缠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