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陌入声 驿[xī][jī,积聚][jí][yì,变易][gē gé][pò tuò][详注1][详注2][详注3][zhī][jí][动词][sè mí sù][shì zhē][划破][yì][yā,笑声][详注4][xī][hé][tī zhì][zǎ zé zhā zhà][è][gé][hé,同核][yì shì][jí][zhà][yì][è,音厄。本作呃。鸡声。][cè][zhái][shuò][jí][详注5][详注6][hè xià][详注7]鰿


注1:索 《广韵》山戟切《集韵》色窄切,求也。《礼·曲礼》大夫以索牛。《注》索,求得而用之。
注2:摘 《唐韵》竹厄切《集韵》《韵会》陟革切,音谪。手取也。《唐书·建宁王倓传》天后次子贤作歌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归。或作擿。
注3:射 yì,音睪。《诗·大雅》无射亦保。《周颂》无射于人斯。《注》射,厌也。又无射,九月律名。《前汉·律历志》无射,言阳气上升,阴气收藏,终而复始,无厌已也。
注4:刺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七迹切,音碛。穿也,伤也。《增韵》刃之也。《孟子》刺人而杀之。又针黹也。《史记·货殖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又侦伺也。《前汉·燕王旦传》燕王旦遣幸臣之长安问礼仪,阴刺候朝廷事。又《韵会》黥也。又撑也。《史记·陈平世家》平乃刺船而去。《韩愈诗》峻濑乍可刺。又刺刺,多言貌。《管子·心术篇》焉能去刺刺为咢咢乎。《韩愈·送殷员外序》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注5:柞 《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除草曰芟,除木曰柞。《詩·周頌》載芟載柞。又《周禮·夏官》柞氏掌攻草木。 又窄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轂小而長則柞。《类篇》助伯切,音斮。捕兽槛中机曰柞鄂。《中庸·孔疏》擭谓柞㮙也。
注6:莫 《韵会》莫白切,音陌。静也。《诗·小雅》君妇莫莫。《注》言清静而敬至也。《左传·昭二十八年》德正应和曰莫。
注7:霸 音拍。古与魄同。《说文》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䨣声。《增韵》月体黑者谓之霸。《玉篇》今作魄。《书·武成·旁死魄释文》魄,普白反。《说文》作霸,匹革反。《前汉·律历志》四月已丑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霸。
末字词组
不择采择遴择访择别择抽择持择程择
拣择铨择天择诠择谨择治择柬择考择
无择抡择详择取择嫌择掸择汰择练择
推择搜择甄择参择检择导择料择妙择
选择精择论择错择弃择物竞天择算择监择
决择裁择审择阐择抉择攘择筮择 
简择差择财择耳择撷择收择品择 

词语解释:不择  拼音:bù zé
(1).不拒绝。《韩非子·大体》:“ 太山 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秦 李斯 《上秦始皇书》:“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2).不躱避。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诗:“践蛇茹蛊不择死,忽有飞詔从天来。”
(3).不区分。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
(4).不挑选。《韩非子·难三》:“不择日而庙礼太子。”《旧唐书·裴行俭传》:“ 行俭 尝谓人曰:‘ 褚遂良 非精笔佳墨未尝輒书,不择笔墨而妍捷唯予及 虞世南 耳。’” 陶铸 《松树的风格》:“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时随处茁强地生长起来了。”
词语解释:拣择  拼音:jiǎn zé
挑选。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王 粟稔,拣择精粟而蒸还於 吴 。” 唐 白居易 《论行营状》:“其 襄阳 、 陕府 、 东都 、 汝州 等道兵马,仍委 光颜 拣择可否,若不堪用,不如放还。”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惟名实之不覈,拣择之不精,所用非其所急,所取非其所求。” 鲁迅 《呐喊·故乡》:“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
词语解释:无择  拼音:wú zé
(1).不用挑选;没有区别。《墨子·大取》:“断指与腕,利於天下相若,无择也。” 张纯一 集释:“言指与腕在己虽有择,苟利天下,则……无暇为指小腕大之择也。”《墨子·节葬下》:“‘我有是人也与无是人也,孰愈?’曰:‘我有是人也,与无是人也,无择也。’”
(2).无失误或不妥的地方。择,通“ 殬 ”。 汉 扬雄 《法言·吾子》:“君子言也无择,听也无淫。” 汪荣宝 义疏引 王引之 《经义述闻》:“殬、斁、择古音竝同……《孝经》:‘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口无败言,身无败行也。”《周书·王德传》:“ 德 性厚重廉慎,言行无择。”
(1).人名。上古隐士。《庄子·让王》:“ 舜 以天下让其友北人 无择 。北人 无择 曰:‘……欲以其辱行漫我,吾羞见之。’因自投 清冷 之渊。” 成玄英 疏:“北方之人,名曰 无择 , 舜 之友人也。” 郭庆藩 集释引 俞樾 曰:“﹝《广韵·入德》﹞‘北’字注:‘古有 北人无择 。’则 北人 是复姓,《汉书·古今人表》作‘ 北人亡择 ’。”
(2).人名。 春秋 时 魏 之贤人。姓 田 ,字 子方 。《庄子·田子方》:“ 文侯 曰:‘ 谿工 ,子之师邪?’ 子方 曰:‘非也, 无择 之里人也。’” 成玄英 疏:“ 谿工 是 子方 乡里人也。”
词语解释:推择  拼音:tuī zé
推举选拔。《史记·淮阴侯列传》:“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 南朝 宋 鲍照 《谢永安令解禁止启》:“邀世逢辰,谬及推择,恩成曲积,荣秩兼过。” 宋 梅尧臣 《赐书》诗:“善经有意尊儒甚,推择方知待士高。” 清 恽敬 《新喻东门漕仓记》:“三代之时,自诸侯、卿、大夫、士皆其国人,而邻长、里宰、酇长、鄙师,即同井庐以行相推择者。”
词语解释:选择  拼音:xuǎn zé
(1).挑选;选取。《墨子·尚同中》:“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选择贤材。各任之以其能,赏异等,罚不肖。” 唐 杜牧 《代人举蒋係自代状》:“伏以封还詔书,駮正时事,职业实重,选择宜精。”《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我止有一女,所恨未能选择佳壻,若早知,可以商议。” 陈毅 《向秀丽歌》:“你学会了在紧要关头进行选择,爱护人民的事业重于爱护自己。”
(2).指拣选吉利日子。《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我少年时也知道地理,也知道算命,也知道选择。”参见“ 选日 ”。
词语解释:选日  拼音:xuǎn rì
选定日子。旧时迷信,凡婚嫁、安葬、出行等都要选个吉利日子。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老相公不必迟慢,便结綵楼,选日成亲。”《水浒传》第二四回:“ 王婆 道:‘若得娘子肯与老身做时,娘子是一点福星,何用选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柳生》:“及至 江西 ,值大寇叛乱,三年不得归。后稍平,选日遵路。”
词语解释:决择  拼音:jué zé
亦作“决择”。 抉择,选择。决,通“ 抉 ”,选取。《荀子·臣道》:“恭敬而逊,听从而敏,不敢有以私决择也。” 杨倞 注:“不敢更私自决断选择也。” 宋 陆游 《答刘主簿书》:“某所闻诚最浅薄,亦愿再拜以进,惟足下与诸君子之所决择。” 清 黄叔琳 《〈颜氏家训节钞〉序》:“不揣譾陋,重加决择,薙其冗杂,掇其菁英,布之家塾,用啟童蒙。”
词语解释:简择  拼音:jiǎn zé
选择。《战国策·楚策二》:“ 秦王 有爱女而美,又简择宫中佳翫丽好、翫习音者,以懽从之。” 晋 葛洪 《抱朴子·弭讼》:“夫婚媾之结,义无逼迫,彼则简择而求,此则可意乃许。” 唐 韩愈 《燕河南府秀才》诗:“群儒负己材,相贺简择精。” 宋 黄庭坚 《赠送张叔和》诗:“无可简择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四:“ 张皋文 《词选》一编,扫靡曼之浮音,接《风》《骚》之真脉;附録一卷,简择尤精。”
词语解释:采择  拼音:cǎi zé
选用。《汉书·赵充国传》:“臣 充国 材下,犬马齿衰,不识长册,唯明詔博详公卿议臣採择。”《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若小臣之中,有可纳用者,寧得以人废言而不採择乎?” 宋 苏轼 《试馆职策题》之一:“愿深明所以然之故,而条具所当行之事,悉著於篇,以备採择。”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余故详为辨论,以俟艺林之採择。”
选取;采用。 汉 陆贾 《新语·思务》:“闻见欲众而采择欲谨。” 宋 范仲淹 《上资政晏侍郎书》:“请露肝膂之万一,皆质于前志,非敢左右其説,惟公之采择。”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阍人寺人》:“ 后主 欲采择以充后宫,而终执不听。”
词语解释:铨择  拼音:quán zé
评量选择。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斯并同在编次,不加銓择,岂非芜滥者邪?”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其论诸家所藏多猥杂,不务銓择,切中歷朝馆阁之病。”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文海》:“莫若委馆阁官,銓择本朝文章,成一代之书。”
词语解释:抡择  拼音:lún zé
挑选。 唐 欧阳詹 《答韩十八驽骥吟》:“班尔图永安,抡择期精专。”
词语解释:搜择  拼音:sōu zé
(1).搜求挑选。 唐 陆贽 《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盖由赏鉴独任於圣聪,搜择颇难於公举,但速登延之路,罕施练覈之方。”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唐文粹》:“然其大要,以復古为主,搜择博而别裁正,一代文物之盛,赖是以存。”
(2).有选择地狩猎鸟兽。《周礼·夏官·大司马》“遂以蒐田” 唐 贾公彦 疏:“春时鸟兽字乳,搜择取不孕任者。”
词语解释:精择  拼音:jīng zé
精选。 宋 苏舜钦 《杜公让官表》:“至於小官,必当其任,况乎丞相之位……比於他官,尤当精择。” 金 王若虚 《诸史辨惑下》:“ 温公 自节《通鑑》以为更加精择,削其繁芜,斯固可矣,然亦时有太过处。” 明 李东阳 《与钱汝谦书》:“屡得书札,所寄诗文,知造诣益深博,但辞旨浸衍,势难精择。”
词语解释:裁择  拼音:cái zé
(1).权衡选择。 汉 晁错 《言兵事疏》:“臣 错 愚陋,昧死上狂言,唯陛下裁择。”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或是章奏繁,裁择未及斯。”
(2).谓裁剪选择。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 瞿氏 之文,其弊在欲夸博,滥引古书,使其文浩浩洋洋,而无裁择,结果为不得要领。”
词语解释:差择  拼音:chà zé
选择。《新唐书·班宏传》:“又还 江 淮 两税,置巡院官,令 宏 滂 共差择。” 宋 苏轼 《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令民自相差择,以次分占,尽数而已。”
词语解释:遴择  拼音:lín zé
选择;挑选。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 李通判 者,忘其名。一女既笄,遴择佳壻,久未有可意者。”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外国·朝鲜国诗文》:“我之衔命者,才或反逊之……大为皇 华 之辱。此后似宜遴择而使,勿为 元菟 四郡人所笑可也。” 清 龙启瑞 《〈粤西团练辑略〉序》:“至是始设局省垣,遴择绅士,随同委员,同歷各郡,提点劝諭,凡数閲月,而通省之团务普成。”
词语解释:天择  拼音:tiān zé
谓自然选择。认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适者生存、不适者灭亡的学说。 梁启超 《新民说·论合群》:“盖深知夫处此物竞天择界,欲以人治胜天行,舍此术未由也。” 鲁迅 《坟·人之历史》:“天然之力,亦择生物,与人择动植无大殊,所异者人择出人意,而天择则以生物争存之故,行于不知不觉间耳。”
词语解释:详择  拼音:xiáng zé
(1).审察采择。《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帝尝幸苑囿离宫,后輒以风邪露雾为戒,辞意款备,多见详择。” 唐 张九龄 《论教皇太子状》:“臣伏愿详择典故,徵用名贤,执经劝学,朝夕从事。”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尝试为陛下陈其一二,而陛下详择其可,亦足以申鉴於方今。”
(2).审慎选择。《梁书·张缅传》:“此曹旧用文学,且居鵷行之首,宜详择其人。” 唐 韩愈 《送孟秀才序》:“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吾常折肱焉,其要在详择而固交之。”
词语解释:甄择  拼音:zhēn zé
(1).甄别选择。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近古之史也,言唯详备,事罕甄择。”
(2).指选拔人才。 明 李东阳 《送顾天锡员外审刑山西》诗:“岂不羡甄择?负重难为身。”
词语解释:论择  拼音:lùn zé
选择。论,通“ 抡 ”。《逸周书·皇门》:“乃方求论择元圣武夫羞于王所。”
词语解释:审择  拼音:shěn zé
审察选择。 清 李调元 《〈勦说〉序》:“考其同而辨其异,君子宜何如审择。” 严复 《译〈天演论〉例言》:“用 汉 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往往抑义就词,毫釐千里。审择于斯二者之间,夫固有所不得已也,岂钓奇哉!” 茅盾 《子夜》八:“这都是刹那间的事--快到不容 冯云卿 有所审择,有所决定。”
词语解释:财择  拼音:cái zé
裁取抉择。财,通“ 裁 ”。《汉书·晁错传》:“臣 错 愚陋,昧死上狂言,唯陛下财择。” 颜师古 注:“财与裁同也。” 宋 秦观 《策序》:“条其意之所欲言者为三十篇以献,唯陛下财择焉。” 清 薛福成 《上李伯相论赫德不宜总司海防书》:“ 福成 因斯事利害较鉅,輒敢攄其千虑一得之愚,惟恕其狂瞽而财择焉。”
词语解释:访择  拼音:fǎng zé
访寻挑选。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诸色人中,有才行兼茂,明於理体者;经术精深,可为师法者;达於吏理,可使从政者:宜委常参官各举所知。其在外者,长吏精加访择,具名闻奏。”
词语解释:诠择  拼音:quán zé
诠选录用;选取。詮,通“ 銓 ”。 宋 岳珂 《金陀粹编·行实编年·遗事》:“先臣詮择人物,以能安集百姓为先。” 元 戴表元 《初寮王先生摘稿序》:“遂相与赞成之,而併书所谓詮择之意如左。” 明 王廷相 《〈慎言〉序》:“故拟议过贪,则援取必广;性灵弗神,则詮择失精。”
词语解释:取择  拼音:qǔ zé
挑选。 宋 范仲淹 《奏杜杞等充馆职》:“今馆阁供职员数至少,臣方敢上言。所举虽多,皆搢绅有闻之士,更在朝廷取择。”
词语解释:参择  拼音:cān zé
参酌选取。 宋 欧阳修 《尚书蔡公行状》:“凡贡士当赐第者,考定,必召其高第数人并见,又参择其材质可者,然后赐第一。”
词语解释:错择  拼音:cuò zé
谓施展伎俩以索取。《淮南子·俶真训》:“各欲行其知伪,以求凿柄於世,而错择名利。” 高诱 注:“错,施也。择,取也,求索也。言施其巧伪索显荣也。”
词语解释:阐择  拼音:chǎn zé
阐明辨别。 清 魏源 《〈太学古本〉序》:“即以今本之説注古本之书,天造地设,不约同符,又自以己意每章别加阐择,取明大意而止。”
词语解释:耳择  拼音:ěr zé
用耳选择所闻。意谓非礼勿听。 汉 扬雄 《法言·修身》:“圣人耳不顺乎非,口不肄乎善,贤者耳择、口择;众人无择焉。” 李轨 注:“耳择所听,口择所言。” 汪荣宝 义疏:“非礼勿听,是耳择也。”
词语解释:别择  拼音:bié zé
鉴别选择。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枣》:“五六日后,别择取红软者,上高厨而曝之。” 梁启超 《新史学·中国之旧史学》:“二曰难别择,即使有暇日,有耐性,徧读应读之书,而苟非极敏之眼光,极高之学识,不能别择其某条有用,某条无用。”
词语解释:谨择  拼音:jǐn zé
慎重选取。《荀子·王霸》:“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谨择元日,与百寮登坛,受皇帝璽綬。” 明 杨士奇 《请开经筵疏》:“盖师友之臣,即他日辅导之臣,不可不谨择。”
词语解释:嫌择
嫌弃;不满意
词语解释:检择  拼音:jiǎn zé
挑选。《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因是昨夜饿坏了,看见这饭,也不谦让,也不检择,一连十数碗,喫个流星赶月。”
词语解释:弃择  拼音:qì zé
犹取舍。 唐 孙过庭 《书谱》:“代传 羲之 与 子敬 笔势论十章,文鄙理疎,意乖言拙……非训非经,宜从弃择。”
词语解释:抉择  拼音:jué zé
挑选;选择。 明 王廷相 《雅述》上篇:“观其纬説异端无不遵信,九流百氏罔知抉择,循世俗之浅见,以为夸多鬭靡之资,岂非惑歟?” 清 戴名世 《〈程爽林稿〉序》:“ 爽林 自为抉择,凡得若干篇,属余点定而行之於世。” 秦牧 《艺海拾贝·北京花房》:“﹝我们﹞难道还会赞美那种不起主观抉择作用,只像一面普通镜子那样,死板板地反映事物的艺术家?”
词语解释:撷择  拼音:xié zé
选择。 刘师培 《文说·析字》:“观 司马 《凡将》、 子云 《训纂》,详徵字义,旁及物名,分别部居,区析昭明;及撮其单词,儷为偶语,故擷择精当,语冠羣英。”
词语解释:抽择  拼音:chōu zé
抽取选择。 清 唐孙华 《庚寅元日斋中读书》诗:“卷帙分左右,千载得泝沿。抽择随吾意,菁英恣掇搴。”
词语解释:治择  拼音:zhì zé
删改润色。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山谷下》:“欲波澜之阔去,须於规摹令大,涵养吾气而后可。规摹既大,波澜自阔,少加治择,功已倍於古矣。”
词语解释:掸择  拼音:dǎn zé
探寻选择。 清 龚自珍 《拟上今方言表》:“撢择传记,博及小説,凡古言之存在者,疏於下方,知今之不自今始也。”
词语解释:导择  拼音:dǎo zé
精选稻米。《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往年已敕郡国,异味不得有所献御,今犹未止;非徒有豫养导择之劳,至乃烦扰道上,疲费过所。其令太官勿復受。”
词语解释:物竞天择  拼音:wù jìng tiān zé
达尔文 进化论。谓万物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的发展过程。 梁启超 《新民论》第六节:“循物竞天择之公例,则人与人不能不衝突,国与国不能不衝突。” 欧阳山 《苦斗》四七:“我是说在这个问题上,千万不要忽略那著名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把那弱肉强食的道理,也该透透彻彻地给孩子们灌输下去。”
词语解释:攘择  拼音:rǎng zé
谓禳除不祥,择取吉事。攘,通“ 禳 ”。《荀子·王制》:“相阴阳,占祲兆,钻龟,陈卦,主攘择五卜,知其吉凶妖祥,傴巫、跛击之事也。” 杨倞 注:“攘择,攘除不祥,择取吉事也。”
词语解释:收择  拼音:shōu zé
选取。 宋 欧阳修 《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今奇怪豪雋之士往往蒙见收择,顾用之如何尔。”
词语解释:持择  拼音:chí zé
选择;挑剔。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六:“又云:‘六宫称之曰韵,盖时以妇人有标致者为韵。’ 煇 曾以此説叩於 宣和 故老。答曰:‘虽当有语言、文字间或失持择,恐不应直致是褻黷。’” 清 王士禛 《〈四溟诗话〉序》:“其声律圆稳,持择矜慎者, 弘正 之遗响也。”《清史稿·阿哈出传》:“贡使至,使者不宜过持择,召边衅。”
词语解释:柬择  拼音:jiǎn zé
选择。《荀子·修身》“柬理也” 唐 杨倞 注:“柬择其事理所宜。”
词语解释:汰择  拼音:tài zé
挑选。 清 厉鹗 《〈宋诗纪事〉序》:“因访求积卷,兼之閲市借人,歷二十年之久,披览既多,颇加汰择。”
词语解释:料择  拼音:liào zé
选择。《新唐书·李德裕传》:“﹝ 德裕 ﹞又料择伏瘴旧 獠 与州兵之任战者,废遣狞耄什三四,士无敢怨。”
词语解释:算择  拼音:suàn zé
犹选择。《南史·徐勉传》:“ 普通 末, 武帝 自算择后宫《吴声》《西曲》女妓各一部,并华少,賚 勉 ,因此颇好声酒。”
词语解释:筮择  拼音:shì zé
择地而筮卜其可否。《仪礼·士丧礼》:“主人絰。哭不踊,若不从,筮择如初仪。” 郑玄 注:“更择地而筮之。”
词语解释:品择  拼音:pǐn zé
衡量选择。《红楼梦》第七八回:“﹝ 袭人 ﹞这几年从未同着 宝玉 淘气,凡 宝玉 十分胡闹的事,他只有死劝的,因此品择了二年,一点不错了。”
词语解释:程择  拼音:chéng zé
简择;挑选。《文选·张衡〈西京赋〉》“程巧致功,期不陁陊” 三国 吴 薛综 注:“言皆程择好匠,令尽致其功夫,既牢又固,不倾陊也。”
词语解释:考择  拼音:kǎo zé
犹考选。 宋 曾巩 《尚书左右丞制》:“某明允忠篤,通于古今,列于庙堂以义陪朕,是用考择以为选首。” 宋 曾巩 《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以陛下之至明,孰敢不公於考择?”
词语解释:练择  拼音:liàn zé
犹精选。 汉 桓宽 《盐铁论·复古》:“今者广进贤之途,练择守尉,不待去盐铁而安民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是以缀字属篇,必须练择。”
词语解释:妙择  拼音:miào zé
精心选择。《隋书·李敏传》:“ 开皇 初, 周宣帝 后封 乐平公主 ,有女 娥英 ,妙择婚对。”《新唐书·李峤传》:“陛下诚用臣言,妙择能者委之,莫不尽力效死矣。”
词语解释:监择  拼音:jiān zé
审察选择。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敬慕谦通,畏避矜踞,思广监择,从其远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