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遮拦 拼音:zhē lán
亦作“ 遮阑 ”。亦作“ 遮兰 ”。亦作“ 遮栏 ”。
(1).犹阻拦。《汉书·王莽传中》“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兰” 唐 颜师古 注:“兰谓遮兰之,若牛马兰圈也。” 唐 鱼玄机 《打毬作》诗:“无滞碍时从拨弄,有遮栏处任鉤留。”《朱子语类》卷一○九:“次则豪家上户,羣起遮拦,恐法行则夺其利。”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一折:“把门关,将人来紧遮拦。” 元 李翀 《日闻录》:“行马者,即今官府前叉子是也,《周礼》谓之梐枑。行马、枑,木也,互其木遮阑於门。”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一:“ 随园 四面无墻……每至春秋佳日,士女如云;主人亦听其往来,全无遮阑。”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二:“某制军是日仍復拜客,易舆而骑,正驰驱市中,众商遮拦马首呈诉。”
(2).阻挡;抵御。 唐 吕岩 《敲爻歌》:“纵横逆顺没遮栏,静则无为动是色。”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二折:“统精兵直指 潼关 ,料 唐 家无计遮拦,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东周列国志》第五五回:“ 晋 兵从来未见此凶狠,遮拦不住,大败一阵。” 王西彦 《眷恋土地的人·北运河之夏》:“风从远处没遮拦地掠地而来,又没遮拦地掠地而去。”
(3).遮蔽;遮盖。《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致使仏光取胜,掩耀羣霞,圣力独超,遮阑宇宙。” 宋 杨万里 《已至湖尾望见西山》诗:“不教远树遮拦却,芦荻生来直到天。”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闲情寄趣》:“ 芸 教其家作活花屏……多编数屏,随意遮拦,恍如緑阴满窗,透风蔽日,紆回曲折,随时可更。” 李广田 《记问渠君》:“同学中有一位 牟君 ,他的马褂,长几及膝,袖子却短到不能遮拦腕肘。”
(4).遮护;庇护。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三三出:“望圣手遮拦奴,到京里。”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二折:“打打打先生不动惮,更怕甚圣手遮拦。” 元 无名氏 《黄花峪》第一折:“金鞭指路,圣手遮拦。”
(5).排遣。 宋 黄庭坚 《西江月·劝酒》词:“花病等閒瘦弱,春愁没处遮拦。” 宋 戴复古 《竹洲诸侄孙小集永嘉蒋子高有诗次韵》:“美景能兼乐事难,愁来唯仗酒遮拦。”
(6).遮蔽物;拦阻物。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小孩儿家口没遮栏,一迷的将言语摧残。” 明 袁宗道 《新买得画舫将以为庵因作舟居诗》之七:“更无他物作遮阑,但得心忘梦亦安。”《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张文贵传》:“酒店门前收望子,茶坊门口下遮拦。” 王西彦 《风雪》一:“车子是老旧的,有一半窗口已经没有遮拦。”词语解释:没遮拦 拼音:méi zhē lán
(1).没有阻挡。引申为没有掩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小孩儿家口没遮拦,一味的将言语摧残。” 明 吴炳 《绿牡丹·倩笔》:“蝇头半纸被人轻篡,询求仓卒,语句没遮拦。”《红楼梦》第四九回:“我説呢,正纳闷‘是几时 孟光 接了 梁鸿 案’,原来是从‘小孩儿口没遮拦’,就接了案了。”
(2).指管束不住的人。《水浒传》第三七回:“这弟兄两个富户,是此间人,姓 穆 名 弘 ,绰号‘没遮拦’。”词语解释:拘拦 拼音:jū lán
宋 元 时的戏场和其他演艺场所。一般用栏杆作围或用大幕隔开。亦泛指声色场所。《水浒传》第三三回:“那 清风镇 上也有几座小抅拦并茶房酒肆。”一本作“勾拦”。《金瓶梅词话》第二回:“又常与抅拦裡的 李娇儿 打热,今也娶在家里。”一本作“勾拦”。《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你道如何叫得社火?凡一应吹簫、打鼓、踢毬、放弹、抅拦、傀儡、五花爨弄,诸般戏具,尽皆施呈。”词语解释:阻拦 拼音:zǔ lán
阻挡;阻止。《英烈传》第三四回:“一齐击杀,任他奔走,不得阻拦,都在后边追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史恩涛》:“以臣严催赶放,无从阻拦,因即放出。”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 潘永福 同志对他们的技术都不太相信,虽然也未加阻拦,可是总有点不放心。”词语解释:句拦 拼音:jù lán
见“ 句栏 ”。
词语解释:句栏 拼音:jù lán
亦作“ 句拦 ”。亦作“ 句阑 ”。
(1).栏干。 五代 齐己 《送僧归南岳》诗:“巖猿应认得,连臂下句栏。”《广韵·平寒》:“拦,阶际木句拦。亦作‘阑’。”
(2). 宋 元 伎乐演剧的场所。因四周有栏干围场,故名。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倡》“句栏”:“《丹铅録》: 宋 世以来,名教坊为‘句栏’。”参见“ 勾栏 ”。词语解释:关拦 拼音:guān lán
(1).关闭遮拦的设施(如墙、门扇等)。 克非 《春潮急》八:“提到快要垮坍的房子, 徐元菊 显得更忧郁,诉苦似的说:‘唉!没丁点儿关拦,贼偷你不说了,连野物也欺人啦!’”
(2).比喻控制。 高晓声 《李顺大造屋》七:“他还想说下去,幸亏老婆警惕性高,为了挽救他,当着新亲的面,开门就训他‘灌了点酒就像吃了尿,说话没有关拦。’”词语解释:忌惮遮拦
顾虑遮掩词语解释:厮遮拦
相拦阻,阻挡词语解释:约拦
约栏。阻挡;阻拦词语解释:摭拦 拼音:zhí lán
阻拦。摭,通“ 遮 ”。 清 黄宗羲 《硕肤孙公墓志铭》:“会 石斋先生 逮入。上怒其面折,意欲杀之,廷杖而入狱门,襆被药裹,一切摭拦。”词语解释:截拦 拼音:jié lán
从半途拦劫或阻拦。 叶君健 《自由》十七:“他是截拦皇帝的一个七品官的枪支起家的。” 吴组缃 《山洪》三:“‘你好好的惹他做什么?你这个小把戏!’奶奶提着软弱的嗓子赶紧截拦着。”词语解释:打把拦 拼音:dǎ bǎ lán
阻拦。《醒世姻缘传》第九四回:“ 素姐 回家收拾行李去讫。 薛三省 媳妇再三的打把拦。”词语解释:抵拦 拼音:dǐ lán
抗拒;抵挡。《杂事秘辛》:“乞缓私小结束, 莹 面发頳,抵拦。”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张汉潮渡汉江》:“贼如风飘豕突,无所抵拦。”词语解释:打拦 拼音:dǎ lán
拦阻。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四折:“[ 李嗣源 做打拦科云] 从珂 ,休胡説,则饮酒。”词语解释:攒拦 拼音:zǎn lán
攒典拦头的并称。《元典章·户部八·办课合行事理》:“诸院务官大者不过三员,其攒拦合干人等,依验所办课额,斟酌存设。”《明律·户律·钱粮互相觉察》:“凡仓库、务、场官吏,攒拦、库子、斗级皆得互相觉察。”纂注:“攒拦,税务之攒典拦头也。”参见“ 攒典 ”、“ 拦头 ”。词语解释:把拦 拼音:bǎ lán
拦阻。《金瓶梅词话》第九七回:“自从 春梅 这边被 敬济 把拦,两家都不相往。”《醒世姻缘传》第六九回:“人家的汉子,你要不给他个利害,致的他怕了咱,只针鼻子点事儿,他就里头把拦住不叫咱做。”词语解释:巡拦 拼音:xún lán
巡视稽察。亦指负责巡视稽察的差役。 明 焦竑 《玉堂丛语·政事》:“二十三年,上命 杨靖 榜諭各处税课司局巡拦,令许所办额课日逐巡办,牧於司局,按季交与官攒,出给印信收票。” 明 陆嘘云 《世事通考·人物》:“总甲、应捕、弓兵、巡拦、皂隶。”《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你看这两个私窠子么!在家里就像巡拦一般,巡的恁谨。”词语解释:当拦 拼音:dāng lán
亦作“ 当阑 ”。 拦挡;阻拦。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二折:“他把我当拦住,则我这泼性命,向他跟前怎生过去。” 元 陈以仁 《存孝打虎》第三折:“猛然间入京华,谁敢道当阑咱,则这京城中可是俺大 唐 天下。”词语解释:喝拦 拼音:hē lán
宋 代皇帝在行宫及太庙斋宿时的一种警卫仪式。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大礼》:“行宫至暮,则严更警场,鼓角轰振。又有卫士十餘队,每队十餘人,互喝云:‘是与不是?’众应曰:‘是。’又喝云:‘是甚人?’众应曰:‘殿前都指挥使某人。’谓之‘喝拦’。”词语解释:编拦 拼音:biān lán
见“ 编栏 ”。
词语解释:编栏 拼音:biān lán
亦作“ 编拦 ”。亦作“ 编阑 ”。
(1).谓设置障碍,加以阻拦。 宋 司马光 《言蓄积札子》:“今 开封府 及 京东 、 京西 水灾之处,放税多及十分,是大飢之岁也,官吏往往更行收糴,所给官钱既少,百姓不肯自来,中糴则遣人编拦、搜括,无以异於寇盗之钞刼。”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既至,泊船市舶亭下,五洲巡检司差兵监视,谓之编栏。”《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九年》:“都元帅 宗弼 又传令:‘ 宋国 係和议之国,存留桥路往来,已调 絳 、 蒲 、 解州 三十三万夫过河修叠隄岸,仍差马军编栏,令 同州 照验’。”
(2).犹言赶拦。 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诗之二四:“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沉钦韩 注:“编阑,犹赶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