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拣择 拼音:jiǎn zé
挑选。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王 粟稔,拣择精粟而蒸还於 吴 。” 唐 白居易 《论行营状》:“其 襄阳 、 陕府 、 东都 、 汝州 等道兵马,仍委 光颜 拣择可否,若不堪用,不如放还。”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惟名实之不覈,拣择之不精,所用非其所急,所取非其所求。” 鲁迅 《呐喊·故乡》:“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词语解释:拣选 拼音:jiǎn xuǎn
(1).挑选。 汉 蔡邕 《幽冀二州刺史久缺疏》:“三公明知二州之要,尤宜拣选。” 唐 韩愈 《石鼓歌》:“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二刻拍案惊奇》卷七:“慢慢拣选一个佳壻与他,也完我做亲眷的心事。” 柔石 《二月》四:“假如我在路上预想一想我对你应该弹些什么曲,适宜于你底快乐的,那我断不会拣选这一个。”
(2). 清 代官制用语。谓在官员中选择任用。《清会典事例·吏部·满洲铨选》:“遇有 满洲 蒙古 题缺主事缺出,先由题署内拣选题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他本是个一榜,由拣选知县,在 法兰西 打仗那年, 广西 边防上得了一个保举,过了同知、直隶州班,指省到了 湖北 。”词语解释:拣人
挑人词语解释:拣拔 拼音:jiǎn bá
挑选提拔。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谋之於外庭,即恐有 大和 事,不若就其中拣拔有才者,委以计事。” 宋 苏辙 《谢除尚书右丞表》之二:“体貌先正耆老之人,拣拔后来翘秀之士。”词语解释:拣退 拼音:jiǎn tuì
旧时征募兵士经挑选后将不合格的予以退回。 唐 白居易 《新丰折臂翁》诗:“骨碎筋伤非不苦,且图拣退归乡土。”《金史·百官志四》:“诸试护卫亲军,听自起发日为始,计程至都,比至试补,其间各日给口券,若拣退还家者,亦验回程给之。”词语解释:拣发 拼音:jiǎn fā
清 代官制用语。谓在候选人员中挑选分发任用。《清会典事例·吏部·汉员遴选》:“ 乾隆 十七年议准, 福建 原属边远,兼属海疆,遇有需人之时,由该督抚具题请旨拣发。”词语解释:拣罢 拼音:jiǎn bà
经挑选不合格的军士令其退伍。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三王得》:“ 三王得 ,不知何许人,亦无姓名,带 杭 音,额角中有刺字,意拣罢军员也。”词语解释:拣别 拼音:jiǎn bié
犹辨别。 唐 元稹 《人道短》诗:“赖得人道有拣别,信任天道真茫茫。”《朱子语类》卷十九:“莫云《论语》中有紧要底,有汎説底。且要著力紧要底,便是拣别。”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卫灵公篇二三》:“释氏唯不加拣别,故云‘众生无边誓愿度。’”词语解释:拣汰 拼音:jiǎn tài
淘汰。 宋 李纲 《与折仲古龙学书》:“溃卒除拣汰外,得彊壮万餘,分隶诸将。” 宋 刘昌诗 《芦浦笔记·草鞵大王事》:“予此近老铺兵也,平生不敢欺心,拣汰之后,每见负重而不能前者,因为送五里以息其肩。”词语解释:拣换
挑选,更换词语解释:拣穷
拾破烂词语解释:拣有头发的抓
选择有钱人作为进攻的对象词语解释:拣佛烧香 拼音:jiǎn fó shāo xiāng
(1).谓选择自己要祈求的佛菩萨烧香礼拜。语出 唐 寒山 《诗》之一五九:“择佛烧好香,拣僧归供养。” 明 吴炳 《疗妒羹·游湖》:“[小旦]这是 观音大士 。[拜介][旦笑介] 青娘 可谓拣佛烧香矣。”
(2).比喻出于某种需要而对某人进行访问馈赠。词语解释:拣信生 拼音:jiǎn xìn shēng
旧时邮政局中分拣信件的低级职工。 邦钺 《“五卅”后的上海邮务工人》:“所以邮务局低级职工们--邮务生、拣信生、邮差、听差、苦力等--应该联合起来参加国民革命工作。”词语解释:拣刺 拼音:jiǎn cì
宋 制,拣选精兵,在皮肤上指定部位刺字,用作标志。《宋史·宁宗纪三》:“ 淮东 拣刺八千餘人以补 镇江 大军及武锋军之闕。 淮西 拣刺二万六千餘人以为御前定武军。”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只如 治平 之初,拣刺义勇,当时詔旨慰諭,明言永不戍边,著在简书,有如盟约。”词语解释:拣点 拼音:jiǎn diǎn
谓选取兵士。《唐律疏议·擅兴·拣点卫士征人》:“诸拣点卫士取捨不平者……拣点之法,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 田悦 因此得展逆谋,伪称恩制,拣点三军。” 宋 范仲淹 《奏乞选河北州县官员》:“国家今於 河 北点得义勇乡兵二十万,亦如 唐 之有府兵也。然所置官属及拣点法制,即与 唐 末类。”词语解释:拣相 拼音:jiǎn xiāng
谓鉴别挑选。《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这个小娘子也古怪,自来会拣相人物,再不曾説那一个好。方纔见了舍人,便十分称赞。”词语解释:拣口儿 拼音:jiǎn kǒu er
挑选可口的食物。 元 乔吉 《扬州梦》第二折:“可体样春衫亲手儿缝,有滋味珍饈拣口儿供。”词语解释:拣阅 拼音:jiǎn yuè
(1).挑选兵士,裁汰老病。《宋史·兵志八》:“昔 太祖 亦尝患此,遂尽行拣閲,当时人情深以为惧,其后果成精兵。”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十》:“其所募之兵,皆要本地人,凭里长开报,必须海防府官与把总指挥公同拣閲。令其夏秋务农,冬春讲武。”
(2).检出阅看。 郭沫若 《王昭君》第一幕:“昨天我才拣阅过她们的画像, 王昭君 的相貌不是这样的。”词语解释:拣练 拼音:jiǎn liàn
挑选训练。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后三月,拣练士卒,遂之 吴 。”《宋史·兵志八》:“臣窃惟调发禁军本籍精鋭,军出之时尤当拣练。”词语解释:拣精拣肥 拼音:jiǎn jīng jiǎn féi
谓刻意选择,多方挑剔。 清 李渔 《巧团圆·变饷》:“只论轻重不论好歹……省得拣精拣肥,把好的都买了去。”《儒林外史》第二七回:“ 归姑爷 道:‘像娘这样费心,还不讨他説个是,只要拣精拣肥,我也犯不着要効他这个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