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五歌平声 [guō guò,经过][hé huó huo,和平][mó,琢磨][hé,荷花][suō][偏颇,形词][suō][nā nuó][tuō][cuó][详注1][音駝。逶迤,行貌。本作迱。][详注2][音騾。瓠瓢也。又与蠃通][cuó,酂城][媕娿,不決也][详注3][wō][bō bo][详注4][详注5][嵒齬,山勢也][cuó][姓][同沱]妿[同峨][luó][duō][guō wō][详注6]娿


注1:蛇 音移。【詩·召南】委蛇委蛇。【箋】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莊子·庚桑楚】與物委蛇,而同其波。【焦氏·易林】委蛇循河,至北海涯。又【韻補】龍蛇之蛇,亦讀爲移。【詩·小雅】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蛇字叶上羆字、下之字韻。
注2:傩 nuó,音那。指古迎神赛会。如傩神,迷信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神。
注3:蠃 音騾。蜯屬。【爾雅·釋魚】蠃,小者蜬。【註】蠃,大者如斗,出日南漲海中,可以爲酒杯。
注4:酇 《集韻》才何切,音嵯。《前漢·地理志》沛郡有酇縣。《註》莽曰贊治。應劭曰音嵯。又與醝通。《周禮·天官·酒正·三曰盎齊註》如今酇白也。
注5:番 音婆。鄱阳豫章县。《史记·伍子胥传》阖闾使太子夫差将兵伐楚,取番。《注》索隐曰:盖鄱阳也。
注6:蜗 《韵会》公蛙切,音騧。与娲通。《礼·明堂位》女蜗之笙簧。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tuō 繁体或异体字:歌韵

拕 tuō
〈动〉
  • (形声。本作“拕”,左形,右声。本义:曳引)
  • 同本义
  • 拕,引也。——《广雅》
  • 纵体拖发。——《淮南子·齐俗》
  • 拖其衣被。——《淮南子·人间世》
  • 拖舟而入水。——《汉书·南越传》
  • 又如:拖上州拔下县(被拖到州里,拉到县上);拖罟(拖网);拖钩(拔河的别称);拖刀计(假装败走将刀垂下,乘机回击之计);拖扯(拉扯;拉住)
  • 牵累,牵制 。如:拖带(连带;附带);拖空子(受累亏空)
  • 下垂
  • 峨大冠拖长绅。——·刘基《卖柑者言》
  • 又如:拖天扫地(形容衣服过长);拖玉(衣襟下垂带玉佩。喻指显贵);拖地锦(女子结婚时的披红);拖挂(下垂。亦指小竽之物);拖露(下垂)
  • 拖延 。如:拖水夹桨(拖泥带水,不爽快);拖腔(歌唱时字句后的延长音调);拖缠(拖延纠缠);这项工作的完成时间拖得太长了
  • 沉重或困难地负担着 。如:拖了一身债
  • 强夺或费力取得
  • 秦牛缺径于山中而遇盗…拖其衣被。——《淮南子》
  • 披散
  • 纵体拖发,箕倨反言。——《淮南子》
  • 昔闻杨伯起,拖金振清风。——南朝·吴均
康熙字典

  • 同拕。
  • 《班固·西都賦》挾師豹,拖熊螭。《註》拖,曳也。讀平聲。又《禮·少儀》僕者負良綏,申之面,拖諸幦。《疏》拖,猶擲也。亦引也。綏申於面前而引之,可置車幦上也。《論語》加朝服拖紳。《司馬相如·上林賦》宛虹拖於楯軒。《註》拖謂申加於上也。讀上聲或去聲。
  • 又《廣韻》《集韻》𠀤吐邏切。
  • 牽車也。
  • 考證:〔《司馬相如·子虚賦》宛虹拖於楯軒。〕
  • 謹照原文子虚賦改上林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