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共157,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拔山拔起拔立拔除拔都拔赏拔赵帜拔罐子
拔地拔帜拔尤拔意拔突拔刀相助拔钉钱拔缝
拔宅拔士拔城拔群拔拒拔钉拔萃出群拔茅连茹
拔茅拔取拔河拔解拔高拔队拔萃出群拔迥
拔木拔葵拔身拔赵旗拔迹拔贡拔萃出类拔选
拔擢拔本拔茹拔脱拔还拔赵易汉拔虎须拔辖投井
拔俗拔足拔营拔扈拔奇拔轴法拔置拔群出萃
拔萃拔白拔距拔俊拔毒拔赵帜立赤帜拔节拔葵去织
拔出拔蒲拔滞拔寨拔哨拔赵帜易汉帜拔补拔腿
拔薤拔脚拔心草拔识拔难拔钉子拔群出萃拔舍

词语解释:拔山  拼音:bá shān
(1).比喻力大。《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騅不逝。”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威先天而盖世,力盪海而拔山。” 唐 玄宗 《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诗》:“长怀问鼎气,夙负拔山雄。” 赵朴初 《刮地风·咏风暴》曲之一:“拔山卷海看风威,枷锁齐飞。”
(2).比喻极其困难。《汉书·刘向传》:“用贤则如转石,去佞则如拔山,如此望阴阳之调,不亦难乎!”
词语解释:拔地  拼音:bá dì
(1).耸出地面。 唐 吴融 《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拔地孤峯秀,当天一鶚雄。” 宋 陆游 《歌》诗:“ 白盐 、 赤甲 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 清 顾炎武 《劳山歌》:“ 劳山 拔地九千丈,崔嵬势压 齐 之东。” 叶圣陶 《我们的骄傲》:“他说 桂林 的山好像盆景,一座一座地拔地而起。”
(2).方言。狠狠地。《醒世姻缘传》第三回:“ 珍哥 把 晁大舍 拔地瞅了一眼,駡道:‘这是那里的臭声!’”
词语解释:拔宅  拼音:bá zhái
(1).见“ 拔宅上昇 ”。
(2).全家迁移。 宋 文天祥 《怀杨通州》诗:“ 仲连 义不帝 西秦 ,拔宅逃来住海滨。” 清 方文 《舟过芜湖寄怀沉昆铜》诗之一:“君婴钩党祸,拔宅去 章江 。”《花月痕》第四六回:“席散后, 肇受 、 碧桃 各奉老母,就也出城,万帆竞掛,説是向 海门 而去。如许重累,竟一夕拔宅。”
词语解释:拔宅上升  拼音:bá zhái shàng shēng
《太平广记》卷十四引《十二真君传·许真君》:“ 真君 以 东晋 孝武帝 太康 二年八月一日,於 洪州 西山 ,举家四十二口,拔宅上昇而去。”后因以“拔宅上昇”。指全家成仙。《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吾已申奏上帝,有旨封汝为护花使者,专管人间百花,令汝拔宅上昇。”亦作“ 拔宅飞昇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生曰:‘得卿如此,吾何忧!顾念一人得道,拔宅飞昇。余将远逝,一切付之於卿。’”亦省作“ 拔宅 ”。 唐 韩偓 《送人弃官入道》诗:“他年如拔宅,为我指清都。” 元 冯子振 《鹦鹉曲·拔宅冲昇图》曲:“想云霄犬吠鸡鸣,拔宅向青霄去。” 清 杜岕 《书〈石愚先生传〉后》:“尸行终作鬼,拔宅独登仙。”
词语解释:拔茅  拼音:bá máo
见“ 拔茅连茹 ”。
词语解释:拔茅连茹  拼音:bá máo lián rú
比喻递相推荐引进。语出《易·泰》:“拔茅茹以其汇。” 王弼 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 朱熹 本义:“三阳在下,拔茅连茹之象。” 明 李贽 《续藏书·逊国名臣·文学博士方公》:“拔茅连茹,随汇并进。” 清 钱谦益 《寿房海客十四韵》:“排格引绳良已甚,拔茅连茹亦奚慙。”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四章:“若使女子平等就学,岂遂无人?安得以数人稍能深思创作之故,遂拔茅连茹,贵其不辨菽麦之同类而贱其聪慧明敏之女子哉!” 茅盾 《幻灭》:“铲除封建思想的呼声喊得震天价响,然而亲戚故旧还不是拔茅连茹地登庸了么?”亦省作“ 拔茅 ”、“ 拔茹 ”。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拔茅之义圮,而负乘之羣兴。” 宋 王禹偁 《留别仲咸》诗之一:“头白忽抛攀桂伴,道消休话拔茅心。” 明 李东阳 《次韵答方石先生》之二:“拔茅已慰朝端望,附驥方慙榜下名。” 明 唐顺之 《谢欧阳石江巡抚书》:“惟当寧信明公之激扬,而知其顾盼必能得士,偶因拔茹及此汇征,虽荐人常恐其知。在明公絶不以言于口,而受知思所以报。”
词语解释:拔木  拼音:bá mù
大风拔起树木。古人以为灾异之变。语出《书·金縢》:“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汉书·刘向传》:“ 高宗 、 成王 亦有雊雉、拔木之变,能思其故,故 高宗 有百年之福, 成王 有復风之报。”《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厥灾风雨雾,风拔木,乱五穀。”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禨祥·弘治异变》:“ 苏 、 常 、 镇 三府,风雨骤作,拔木飘瓦,潮水泛滥。” 清 龚自珍 《礼龙树斋结鬘都序》:“偈曰:‘没迴避处,由法身遍,拔木毁舍,是谁知见?’”
词语解释:拔擢  拼音:bá zhuó
(1).抽引。《释名·释形体》:“髮,拔也,拔擢而出也。”
(2).选拔提升。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拔擢伦比,与羣贤并。”《汉书·王嘉传》:“今之郡守重於古诸侯,往者致选贤材,贤材难得,拔擢可用者,或起於囚徒。” 唐 杜甫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诗:“国待贤良急,君当拔擢新。” 明 李东阳 《送梁廷美黄门之陕西参政》诗:“朝廷拔擢君何忝,朋辈交游我未忘。”《新华月报》1979年第9期:“每遇文武员缺,必拔擢其私人,吏兵二部视同虚设。”
词语解释:拔俗  拼音:bá sú
超出凡俗;超越流俗。《后汉书·仲长统传》:“至人能变,达士拔俗。”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 唐 李白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诗:“ 裴公 有仙标,拔俗数千丈。” 宋 王禹偁 《为史馆李相公让官表》:“伏念臣才非拔俗,世乏显官,爰自策名,适逢昌运。”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 裘文达 尚书,书法自成一家,其瀟洒拔俗之致,似不食人间烟火者。”
词语解释:拔萃  拼音:bá cuì
(1).犹出众。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出於其类,拔乎其萃。” 晋 葛洪 《抱朴子·备阙》:“若以所短弃所长,则逸儕拔萃之才不用矣。” 唐 王勃 《与契苾将军书》:“但恐位早先达,才非拔萃,虚承厚睠,不副高闻。” 郭沫若 《蒲剑集·庄子与鲁迅》:“他不仅是一位出类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位拔萃的文学家。”
(2).谓超越。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摘抄》:“因编《琵琶记》,用雪 蔡伯喈 之耻,其曲调拔萃前人。”
(3). 唐 代考选科目之一。《新唐书·选举志下》:“选未满而试文三篇,谓之宏辞,试判三条,谓之拔萃,中者即授官。” 唐 韩愈 《李公墓志铭》:“其后比以书判拔萃,选为 万年 尉。”
(4). 清 代用以代称拔贡。 清 蕊珠旧史 《京尘杂录·辛壬癸甲录》:“ 海盐 朱九 朵山 以癸酉拔萃为户部郎。” 清 黄遵宪 《岁暮怀人》诗之二七:“拔萃簪花十五餘,倾城看杀好头颅。”
(5).犹精选。 夏衍 《论〈十五贯〉的改编》:“这个本子除去为了要用形象来介绍剧情,改作和保留了‘鼠祸’、‘受嫌’、‘被冤’三折之外,主要是保留了被拔萃在《缀白裘》中的几个最精彩的折子。”
词语解释:拔出  拼音:bá chū
(1).提拔。《庄子·天地》:“拔出公忠之属而无阿私,民孰敢不辑!” 成玄英 疏:“先须躬服恭敬,俭素清约,然后拔擢公平忠节之人,銓衡质直无私之士。”
(2).特出。《后汉书·荀彧传》:“况君奇謨拔出,兴亡所係。可专有之邪?” 宋 曾巩 《拟岘台记》:“山之苍颜秀壁,巔崖拔出,挟光景而薄星辰。”《清史稿·郑成功传》:“ 成功 年少,有文武略,拔出诸父兄中,近远皆属目。”
(3).脱出,摆脱。《后汉书·应劭传》:“今大驾东迈,巡省 许都 ,拔出险难,其命惟新。”
词语解释:拔薤  拼音:bá xiè
《后汉书·庞参传》:“拜 参 为 汉阳 太守。郡人 任棠 者,有奇节,隐居教授。 参 到,先候之。 棠 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於户下…… 参 思其微意,良久曰:‘ 棠 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后以“拔薤”喻打击豪强。 唐 吴融 《和冯使君题所居》:“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诛茅葺所居。” 宋 苏轼 《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之三:“拔薤已观贤守政,摘蔬聊慰故人心。”
词语解释:拔起  拼音:bá qǐ
(1).突然兴起。《汉书·项籍传赞》:“然 羽 非有尺寸,乘势拔起陇亩之中。” 颜师古 注引 邓展 曰:“疾起也。”《后汉书·齐武王縯传论》:“大丈夫之鼓动拔起,其志致盖远矣。” 宋 文天祥 《集杜诗·〈鲁港之遁〉序》:“当是时,惟豪杰拔起。” 清 姚莹 《桐城麻溪姚氏登科记》:“其生平宦蹟事功文章著于史传,与夫他途拔起,及以节孝言行著於邑志家乘者不载焉。”
(2).犹提拔。
(3).耸起。 明 刘基 《深居精舍记》:“初入谿口,有奇石拔起沙水中,状如折柱。其下者如伏兽,其名曰钓臺。”
词语解释:拔帜  拼音:bá zhì
(1).见“ 拔赵帜易汉帜 ”。
(2).犹言另树一帜。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四:“ 樊榭 词拔帜於 陈 朱 之外,窈曲幽深,自是高境。”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谓 白石 拔帜於 周 秦 之外,与之各有千秋则可。”
词语解释:拔赵帜易汉帜  拼音:bá zhào zhì yì hàn zhì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 韩信 率 汉 军击 赵 ,将至 井陉口 ,先挑选轻骑二千,人持一赤帜,抄小路埋伏于 赵 营附近。接着背水列阵以诱 赵 。 赵 军出击, 汉 军佯败而走, 赵 军果空营追击。“ 信 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 赵 空壁逐利,则驰入 赵 壁,皆拔 赵 旗,立 汉 赤帜二千。” 赵 军进击不能胜,欲回营,见营中尽是 汉 军赤帜,大惊,“以为 汉 皆已得 赵王 将矣”,于是溃不成军,终于为 信 所灭。后遂用以为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人妖》:“妻与生用拔 赵 帜易 汉 帜计,笑而行之。”亦作“ 拔赵帜立赤帜 ”、“ 拔赵易汉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惜伪古文罅漏太多,弥缝匪易,虽盛气强词,仍不能拔 赵 帜而立赤帜也。”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所以他们的组织专争取同伍的人,埋头苦干,意欲将新军中除 满 人与官长外,全体运动成熟,一举而拔 赵 易 汉 。”亦省作“ 拔帜 ”。 南朝 陈 张正见 《赋得韩信诗》:“ 淮阴 总 汉 兵, 燕 齐 擅远声。沉沙拥急水,拔帜上危城。” 唐 魏徵 《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至於三令五申之法,七纵七擒之功,出天入地之奇,拔帜拥沙之策,莫不动如神化,应变无穷。” 明 何景明 《淮阴侯》诗:“大将登臺贵,三军拔帜豪。” 清 赵翼 《前接雨村观察续寄诗话有书报谢兹又接来书并诗四章再次寄答》之四:“擣虚拔帜晨趋壁,救败量沙夜唱筹。”
词语解释:拔士  拼音:bá shì
(1).选拔人才。《后汉书·许劭传》:“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若 樊子昭 、 和阳士 者,并显名於世。故天下言拔士者,咸称 许郭 。”
(2).考选士人。谓担任考官。 明 袁宏道 《〈西京稿〉序》:“余适以拔士入 秦 ,不同职而同具,盖于此道列戟矣。场屋后, 徽之 偕余入 韦曲 ,寄宿 玄奘塔 下。”
词语解释:拔取  拼音:bá qǔ
(1).谓拔毛取血。《国语·楚语下》:“是以先王之祀也……毛以示物,血以告杀,接诚拔取以献具,为齐敬也。” 韦昭 注:“拔毛取血,献其备物也。”
(2).选取,选拔。《儒林外史》第七回:“ 周司业 知道是 广东 拔取的,如今中了,来京会试,便叫快请进来。”《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方今朝廷正在整飭文风,自然要向清真雅正一路拔取人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比如你今番跟他去看卷子,只要能放出眼光,拔取几个真才。”
词语解释:拔葵  拼音:bá kuí
见“ 拔葵去织 ”。
词语解释:拔葵去织  拼音:bá kuí qù zhī
《史记·循吏列传》:“﹝ 公仪休 ﹞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讎其货乎?’”后以“拔葵去织”为居官不与民争利的典故。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濯裘布被,拔葵去织。”《宋书·谢庄传》:“臣愚谓大臣在禄位者,尤不宜与民争利,不审可得在此詔不?拔葵去织,实宜深弘。”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拔园葵而去织妇,无三惑而絶四知。”《新唐书·苏良嗣传》:“ 公仪休 一诸侯相,拔葵去织,未闻天子卖果蔬与人争利。”亦省作“ 拔葵 ”。《南史·范泰传》:“王者不言有无,诸侯不説多少,食禄之家不与百姓争利,故拔葵所以明政。” 宋 苏轼 《和阳行先》:“拔葵终相 鲁 ,辟穀会封 留 。”
词语解释:拔本  拼音:bá běn
(1).拔除根本。《国语·晋语二》:“夫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既不忠信,而留外寇,寇知其衅而归图焉。已自拔其本矣,何以能久?吾不去,惧及焉。”参见“ 拔本塞原 ”。
(2).逐步拔还本钱。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轮船招商局》:“俟 光绪 六年起,缓息拔本,匀分五期,每年缴还一期。”
词语解释:拔本塞原  拼音:bá běn sè yuán
亦作“ 拔本塞源 ”。
(1).比喻背弃根本。《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晋书·慕容垂载记》:“大夫死王事,国君死社稷,将军欲裂冠毁冕,拔本塞源者,自可任将军兵势,何復多云。”《北齐书·段韶传》:“ 尒朱 狂狡,行路所见,裂冠毁冕,拔本塞源, 邙山 之会,搢绅何罪,兼杀主立君,不脱旬期,天下思乱,十室而九。”
(2).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多用于坏事。《旧唐书·李绅传》:“ 张又新 等谋逐 绅 ……众问计於 遇 。 遇 曰:‘上听政后,当开 延英 ,必有次对官,欲拔本塞源,先以次对为虑,餘不足恃。’羣党深然之。” 明 王廷相 《与彭宪长论学书》:“﹝ 董子 ﹞惜非命世之才、之识,亦不能拔本塞源,使 仲尼 之道独昭日星之天也。” 清 林则徐 《致沉鼎甫函》:“窃念 则徐 自戌冬被命以来,明知入於坎窞,但既辞不获免,惟有竭其愚悃,冀为中原除此巨患,拔本塞源。” 郭沫若 《盲肠炎·为“五卅”惨案怒吼》:“‘五卅’的诸位烈士,给了我们一声警钟,使我们翻然醒悟了起来。我们现在的要求,难道不应该从拔本塞源做起吗?”
词语解释:拔足  拼音:bá zú
(1).犹快步。表示急切之情。 晋 陆云 《盛德颂》:“拔足崇长揖之宾,吐飡纳献规之容。”
(2).犹出身。《隋书·炀帝纪下》:“设官分职,罕以才授,班朝治人,乃由勋叙,莫非拔足行阵,出自勇夫,斆学之道,既所不习,政事之方,故亦无取。”
词语解释:拔白  拼音:bá bái
(1).拔去白发。 汉 应璩 《杂诗》之三:“麤丑人所恶,拔白自洗苏。” 宋 陈师道 《绝句》之三:“作意买山还得笑,多方拔白却成斑。”
(2).从箭囊中拔箭在手。白,指白羽箭。《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帝﹞又虚设鎧马斋仗千人,皆张弓拔白,出东掖门。”
(3).东方发白,破晓。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一折:“从天未拔白,酒旗挑在歌楼外。”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四折:“我从未拔白悄悄出城来,恐怕外人知大惊小怪。” 清 洪昇 《长生殿·絮阁》:“一夜无眠乱愁搅,未拔白潜踪来到。”
词语解释:拔蒲  拼音:bá pú
乐府《西曲歌》名。悉用铃鼓,无弦有吹。《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拔蒲》 郭茂倩 题解引 南朝 陈智匠 《古今乐录》:“拔蒲,倚歌也。”按,古辞二曲,无名氏作。其一云“拔蒲五湖中”,其二云“与君同拔蒲”,故名。 唐 张祜 《拔蒲歌》:“拔蒲来,领郎镜湖边,郎心在何处,莫趁新莲去。拔得无心蒲,问郎看好无。”
词语解释:拔脚  拼音:bá jiǎo
(1).摆脱。《晋书·庾亮传》:“兄弟不幸,横陷此中,自不能拔脚於风尘之外,当共明目而治之。” 清 黄景仁 《送陈理堂学博归江南》诗:“拔脚輭红君竟得,不辞典尽鷫鸘裘。”
(2).急急起步。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好,那么我走。[拔脚就走。]” 沉从文 《阿金》:“ 阿金 一望到那个大酒糟鼻子,连话也不多听,就回头拔脚走了。”
词语解释:拔立  拼音:bá lì
耸立;挺立。 宋 王禹偁 《送进士郝太冲序》:“大丈夫处世,当拔立羣萃,求明天子之知,恶能与闒茸辈丛试於礼闈哉!” 茅盾 《子夜》一:“光秃秃的平地拔立的路灯杆,无穷无尽地,一杆接一杆地,向 吴老太爷 脸前打来,忽地又没有了。”
词语解释:拔尤  拼音:bá yóu
选取特异者。语出 唐 韩愈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东都 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 明 版插画,颇有千篇一律之观,倘非拔尤绍介,易令读者生厌。”
词语解释:拔城  拼音:bá chéng
(1).攻取城池。 明 唐顺之 《重修解州关侯庙开颜楼记》:“然使侯为摧锋拔城之将,孰与使侯为伏剑死绥之将也。” 郭希仁 《从戎纪略》:“敌人直薄城下,聚伏北门外 娘娘庙 及 西关庙 中,豫备拔城。”
(2).弃城。 唐 刘禹锡 《顺阳歌》:“曾闻 天宝 末,胡马西南騖。城守 鲁将军 ,拔城从此去。”
词语解释:拔河  拼音:bá hé
我国传统的一项体育运动。人数相等的两队,分别握住长绳两端,双方用力拉绳,把绳上系着的标志拉过规定界线为胜。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拔河》:“拔河,古谓之牵鉤……今民则用大麻絙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繫小索数百条挂於胸前,分二朋,两向齐挽,当大絙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名曰拔河。”《新唐书·中宗纪》:“ 景龙 三年……及皇后幸 玄武门 ,观宫女拔河,为宫市以嬉。” 宋 梅尧臣 《江学士画鬼拔河篇》:“分明八鬼拔河戏,中建二旗观却前。”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八章:“这一下,油纸伞变成降落伞,两人紧紧的把它拉住,像跟顽皮的风拔河。”
词语解释:拔身  拼音:bá shēn
脱身。《晋书·周虓传》:“ 虓 厉志贞亮,无愧古烈,未及拔身,奄陨厥命。” 唐 李华 《寄赵七侍御》诗:“ 茂挺 独先觉,拔身渡京虹。”自注:“ 萧天宝 末知乱弃官,往 江 东殯葬先人。”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缴奏私书论》:“君子不幸识一小人,必使终身为其所累,不许之拔身自救,此何圣人所创之法也哉。”
词语解释:拔茹  拼音:bá rú
见“ 拔茅连茹 ”。
词语解释:拔茅连茹  拼音:bá máo lián rú
比喻递相推荐引进。语出《易·泰》:“拔茅茹以其汇。” 王弼 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 朱熹 本义:“三阳在下,拔茅连茹之象。” 明 李贽 《续藏书·逊国名臣·文学博士方公》:“拔茅连茹,随汇并进。” 清 钱谦益 《寿房海客十四韵》:“排格引绳良已甚,拔茅连茹亦奚慙。”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四章:“若使女子平等就学,岂遂无人?安得以数人稍能深思创作之故,遂拔茅连茹,贵其不辨菽麦之同类而贱其聪慧明敏之女子哉!” 茅盾 《幻灭》:“铲除封建思想的呼声喊得震天价响,然而亲戚故旧还不是拔茅连茹地登庸了么?”亦省作“ 拔茅 ”、“ 拔茹 ”。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拔茅之义圮,而负乘之羣兴。” 宋 王禹偁 《留别仲咸》诗之一:“头白忽抛攀桂伴,道消休话拔茅心。” 明 李东阳 《次韵答方石先生》之二:“拔茅已慰朝端望,附驥方慙榜下名。” 明 唐顺之 《谢欧阳石江巡抚书》:“惟当寧信明公之激扬,而知其顾盼必能得士,偶因拔茹及此汇征,虽荐人常恐其知。在明公絶不以言于口,而受知思所以报。”
词语解释:拔营  拼音:bá yíng
(1).指部队出发。 清 王逋 《蚓庵琐语》:“住三日拔营,进北门,出南门。”《花月痕》第四六回:“ 包起 归营,便传令陆师拔营,进勦 宿松 、 太湖 。”《清史稿·礼志九》:“五漏交,御营鸣鐘,前营角声起。初严,外营蓐食治装;再严,前军拔营;三严,左右军、后军发輜重,从征官竢旌门外。”
(2).犹扎营。 清 吴伟业 《临淮老妓行》:“翻身归去遏南兵,退驻 淮阴 正拔营。”
词语解释:拔距  拼音:bá jù
亦作“ 拔拒 ”。 比腕力。一说,跳跃。古代的一种练武活动。《汉书·甘延寿传》:“少以良家子善骑射为羽林,投石拔距絶於等伦,尝超踰羽林亭楼,由是迁为郎。”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投石,以石投人也。拔距,即下超踰羽林亭楼是也。’…… 师古 曰:‘投石, 应 説是也。拔距者,有人连坐相把据地,距以为坚而能拔取之,皆言其有手掣之力,超踰亭楼,又言其趫捷耳,非拔距也。今人犹有拔爪之戏,盖拔距之遗法。’” 晋 左思 《吴都赋》:“袒裼徒搏,拔距投石之部。” 唐 皮日休 《〈鹿门隐书〉序》:“然后世之君,犹有喜角觝而忘政,爱拔拒而过贤者。” 宋 司马光 《李牧》诗:“椎牛饗壮士,拔距养奇才。” 清 赵翼 《行园即景》诗:“海上漫传着翅人,军前已掩拔距卒。”
词语解释:拔滞  拼音:bá zhì
提拔怀才不遇的人。《晋书·李特载记》:“时 罗尚 贪残,为百姓患,而 特 与 蜀 人约法三章,施捨振贷,礼贤拔滞,军政肃然。” 清 戴名世 《〈傅天集〉序》:“今天子仁圣,迈於 成周 ,搜奇拔滞,鑾舆所至,无遗贤焉。”
词语解释:拔心草  拼音:bá xīn cǎo
即卷施草。又名宿莽。《尔雅·释草》:“卷施草,拔心不死。” 郭璞 注:“宿莽也。” 郝懿行 义疏:“《类聚》八十一引《南越志》云:‘ 寧乡县 草多卷施,拔心不死, 江 淮 间谓之宿莽。’” 唐 骆宾王 《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诗:“芳沼徒游比目鱼,幽径还生拔心草。”参见“ 卷施 ”。
词语解释:卷施  拼音:juàn shī
亦作“ 卷葹 ”。 草名。又名“宿莽”。《尔雅·释草》:“卷施草,拔心不死。” 郭璞 注:“宿莽也。” 郝懿行 义疏:“凡草通名莽,惟宿莽是卷施草之名也……按施,《玉篇》作葹。” 晋 郭璞 《卷施赞》:“卷施之草,拔心不死。 屈平 嘉之,讽咏以比。” 唐 李白 《寄远》诗之九:“卷葹心独苦,抽却死还生。” 鲁迅 《书信集·致陶元庆》:“卷葹是一种小草,拔了心也不死,然而什么形状,我却不知道。”
词语解释:拔除  拼音:bá chú
拔掉,除去。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二章:“不应去效法江湖走方郎中,不求拔除病根,但得一时不痛就算医好。”
词语解释:拔意  拼音:bá yì
高超的意想。 唐 孟郊 《生生亭》诗:“徒夸远方岫,曷若中峯灵。拔意千餘文,浩言永堪铭。”
词语解释:拔群  拼音:bá qún
见“ 拔群出萃 ”。
词语解释:拔群出萃  拼音:bá qún chū cuì
高出众人。多指才能。《晋书·夏侯湛传》:“弱年而入公朝,蒙蔽而当显举,进不能拔羣出萃,却不能抗排当世。”亦省作“ 拔羣 ”。《宋书·王华传》:“若才实拔羣,进宜尚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唯《七厉》敍贤,归以儒道,虽文非拔羣,而意实卓尔矣。” 宋 苏轼 《书唐氏六家书后》:“ 欧阳率更 书妍紧拔羣,尤工於小楷, 高丽 遣使购其书。”
词语解释:拔解  拼音:bá jiě
唐 宋 科举制,应进士第,不经外府考试,而直接送礼部考试的谓之“拔解”。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京兆府考而升者,谓之等第。外府不试而贡者,谓之拔解。”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令狐綯 罢相,其子 滈 进士,在父未罢相前拔解及第。”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晁以道 与其弟 季比 同应举, 以道 独拔解。”
词语解释:拔赵旗  拼音:bá zhào qí
同“ 拔赵帜易汉帜 ”。 五代 王仁裕 《贺王溥入相》诗:“一战文场拔 赵 旗,使调金鼎佐无为。”
词语解释:拔脱  拼音:bá tuō
(1).拔去,拉开。 唐 李商隐 《娇儿》诗:“凝走弄香奩,拔脱金屈戍。”
(2).超度;解救。《敦煌歌辞总编·归去来·宝门开》:“拔脱众生出爱河,出爱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 颠当 泣求拔脱。 嫦娥 乃掐其耳,逾刻释手, 颠当 憮然为间,忽若梦醒,据地自投,欢喜欲舞。”
词语解释:拔扈  拼音:bá hù
专横,拔,通“ 跋 ”。《诗·大雅·皇矣》“无然畔援” 汉 郑玄 笺:“畔援,犹拔扈也。”《文选·张衡〈西京赋〉》:“緹衣韎韐,睢盱拔扈。” 李善 注:“拔与跋古字通。”
词语解释:拔俊  拼音:bá jùn
亦作“ 拔儁 ”。
(1).选拔俊才。《三国志·吴志·步骘传》:“方今王化未被於 汉 北, 河洛 之滨尚有僭逆之丑,诚擥英雄拔俊任贤之时也。” 唐 陈子昂 《上薛令文章启》:“吾当拔俊赏奇,使拾遗补闕。”
(2).犹拔萃。 清 姚鼐 《祭张少詹曾敞友文》:“君企古人,欲以义振,两试翰林,辞成拔儁。”参见“ 拔萃 ”。
词语解释:拔萃  拼音:bá cuì
(1).犹出众。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出於其类,拔乎其萃。” 晋 葛洪 《抱朴子·备阙》:“若以所短弃所长,则逸儕拔萃之才不用矣。” 唐 王勃 《与契苾将军书》:“但恐位早先达,才非拔萃,虚承厚睠,不副高闻。” 郭沫若 《蒲剑集·庄子与鲁迅》:“他不仅是一位出类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位拔萃的文学家。”
(2).谓超越。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摘抄》:“因编《琵琶记》,用雪 蔡伯喈 之耻,其曲调拔萃前人。”
(3). 唐 代考选科目之一。《新唐书·选举志下》:“选未满而试文三篇,谓之宏辞,试判三条,谓之拔萃,中者即授官。” 唐 韩愈 《李公墓志铭》:“其后比以书判拔萃,选为 万年 尉。”
(4). 清 代用以代称拔贡。 清 蕊珠旧史 《京尘杂录·辛壬癸甲录》:“ 海盐 朱九 朵山 以癸酉拔萃为户部郎。” 清 黄遵宪 《岁暮怀人》诗之二七:“拔萃簪花十五餘,倾城看杀好头颅。”
(5).犹精选。 夏衍 《论〈十五贯〉的改编》:“这个本子除去为了要用形象来介绍剧情,改作和保留了‘鼠祸’、‘受嫌’、‘被冤’三折之外,主要是保留了被拔萃在《缀白裘》中的几个最精彩的折子。”
词语解释:拔寨  拼音:bá zhài
亦作“ 拔砦 ”。 拔起营寨,全军出发。《宋史·杨存中传》:“ 麟 在 顺昌 , 孔彦舟 方围 光州 ,闻之皆拔砦遁去,北方大恐。”《三国演义》第九八回:“且説 魏延 受了密计,当夜二更拔寨,急回 汉中 。”《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次日,拔寨都起,行了数日,直到 乌蛮 界上。”
词语解释:拔识  拼音:bá shí
提拔赏识。《子华子·晏子》:“昔先大夫 中行文子 之在位也,拔识俊良,振其淹滞。” 宋 张淏 《云谷杂记·韩荆州》:“ 韩朝宗 , 思復 之子也,喜拔识后进。”
词语解释:拔都  拼音:bá dōu
亦作“ 拔突 ”。 蒙古语。意为勇士。 元 虞集 《淮阳献武王庙堂之碑》:“ 宪宗皇帝 尝赐名曰 拔突 。拔突者,国语勇敢无敌之名也。”《元史·张拔都传》:“﹝ 拔都 ﹞流矢中颊不少却。帝闻而壮之,赐名 拔都 。”
词语解释:拔突  拼音:bá tū
见“ 拔都 ”。
词语解释:拔都  拼音:bá dōu
亦作“ 拔突 ”。 蒙古语。意为勇士。 元 虞集 《淮阳献武王庙堂之碑》:“ 宪宗皇帝 尝赐名曰 拔突 。拔突者,国语勇敢无敌之名也。”《元史·张拔都传》:“﹝ 拔都 ﹞流矢中颊不少却。帝闻而壮之,赐名 拔都 。”
词语解释:拔拒  拼音:bá jù
见“ 拔距 ”。
词语解释:拔距  拼音:bá jù
亦作“ 拔拒 ”。 比腕力。一说,跳跃。古代的一种练武活动。《汉书·甘延寿传》:“少以良家子善骑射为羽林,投石拔距絶於等伦,尝超踰羽林亭楼,由是迁为郎。”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投石,以石投人也。拔距,即下超踰羽林亭楼是也。’…… 师古 曰:‘投石, 应 説是也。拔距者,有人连坐相把据地,距以为坚而能拔取之,皆言其有手掣之力,超踰亭楼,又言其趫捷耳,非拔距也。今人犹有拔爪之戏,盖拔距之遗法。’” 晋 左思 《吴都赋》:“袒裼徒搏,拔距投石之部。” 唐 皮日休 《〈鹿门隐书〉序》:“然后世之君,犹有喜角觝而忘政,爱拔拒而过贤者。” 宋 司马光 《李牧》诗:“椎牛饗壮士,拔距养奇才。” 清 赵翼 《行园即景》诗:“海上漫传着翅人,军前已掩拔距卒。”
词语解释:拔高  拼音:bá gāo
谓对某些人物、作品或成绩等有意识地加以抬高。 任斌武 《无声的浩歌》:“而上级机关也就喜欢这种‘拔高’的典型,还闭着眼睛发来了贺电呢!这里还有多少党的作风!” 何满子 《文学呈臆编·马克思主义的艺术一元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文学上的两大基本倾向之说,一方面是将自然主义拔高为‘现实主义’,或将现实主义贬抑为自然主义。”
词语解释:拔迹  拼音:bá jì
谓跃居显位。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昂昂 子敬 ,拔迹草莱。”《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振景拔迹,顾邈同列。” 吕延济 注:“言振其光景,拔迹越众。”《晋书·邵续郭默等传论》:“ 默 既拔迹危亡,参陪朝伍,忿因眦睚,祸及诛夷,非夫狂悖,岂宜至此!”
词语解释:拔还  拼音:bá huán
分期抽出部分归还。 清 薛福成 《酌议北洋海防水师章程》:“又招商局应缴官本一百七十八万两,已定议分五年拔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如果事情成功,我便要了,也照着分六个月拔还,每月还二百文罢。”
词语解释:拔奇  拼音:bá qí
(1).选拔奇才。《汉武故事》:“上喜接士大夫,拔奇取异,不问僕隶,故能得天下奇士。”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拔奇夷难,迈德振民。”《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拔奇取异,兴微继絶,望侧阶而容贤,候景风而式典。” 李善 注引 晋 王隐 《晋书》:“ 羊祜 曰:‘吾不能取异於屠钓,拔奇於版筑,岂不愧知人之难哉!’”
(2).挺拔奇特。 明 高启 《游灵岩记》:“ 吴城 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峯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 灵巖 居其间,拔奇挺秀,若不肯与众峯列。”
词语解释:拔毒  拼音:bá dú
吸出患者身中的毒气。中药有“拔毒膏”、“拔毒散”等。
词语解释:拔哨
偷偷溜走
词语解释:拔难  拼音:bá nán
脱离险境。《北齐书·暴显传》:“ 显 率左右二十餘骑突出贼营,拔难归国。”《周书·蔡祐传》:“后始拔难西归,赐爵 平舒县伯 ,除 岐 夏 二州刺史。”
词语解释:拔赏  拼音:bá shǎng
犹鉴赏。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卫夫人帖非真迹》:“臣昔不能拔赏,随时所贵,规摹 子敬 ,多歷年所。”
词语解释:拔刀相助  拼音:bá dāo xiāng zhù
拔出刀来助战。多指见义勇为。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四折:“﹝ 董卓 ﹞差 李肃 擒拏 吕布 ……连 李肃 也不忿其事,因此拔刀相助,得成大功。”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一折:“纔分娩一命归阴,著 程婴 将他掩护……肯分的遇著将军,满望你拔刀相助。”《西游记》第五八回:“ 沙僧 在旁,不敢下手,见他们战此一场,诚然难认真假;欲待拔刀相助,又恐伤了真的。”《说唐》第六三回:“ 唐璧 道:‘不敢,弟念昔日与 竇千岁 情谊,恨被 唐 家所灭,难得 刘王爷 与主报仇,兴兵到此,故尔拔刀相助。’”
词语解释:拔钉  拼音:bá dīng
比喻清除厌恶或成为障碍的人。参见“ 拔钉钱 ”。
词语解释:拔钉钱  拼音:bá dīng qián
五代 赵在礼 所征的人头税,是 赵 复职后对人民称其去职为“拔钉”的报复性措施。后用以代称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新五代史·杂传八·赵在礼》:“ 在礼 在 宋州 ,人尤苦之;已而罢去, 宋 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既而復受詔居职,乃籍管内,口率钱一千,自号‘拔钉钱’。” 清 赵翼 《回粤途次口占》之二:“昔到曾怜悬磬室,再来忍敛拔钉钱。”
词语解释:拔队  拼音:bá duì
拉出队伍。指部队拔离驻地。 郭希仁 《从戎纪略》:“ 井崧生 所统游击队扎 茅津 , 毅 军恐两面受敌,乃拔队远遁。” 章裕昆 《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凡马、步、砲、工、輜等军,闻 中和门 外砲声,即由原驻地拔队,依左列命令进攻。”
词语解释:拔贡  拼音:bá gòng
科举制度中选拔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 清 制,初定六年一次, 乾隆 七年改为每十二年(即逢酉岁)一次,由各省学政选拔文行兼优的生员,贡入京师,称为拔贡生,简称拔贡。同时,经朝考合格,入选者一等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县,三等任教职;更下者罢归,谓之废贡。参阅 清 福格 《听雨丛谈》卷五、《清史稿·选举志一》
词语解释:拔赵易汉  拼音:bá zhào yì hàn
见“ 拔赵帜易汉帜 ”。
词语解释:拔赵帜易汉帜  拼音:bá zhào zhì yì hàn zhì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 韩信 率 汉 军击 赵 ,将至 井陉口 ,先挑选轻骑二千,人持一赤帜,抄小路埋伏于 赵 营附近。接着背水列阵以诱 赵 。 赵 军出击, 汉 军佯败而走, 赵 军果空营追击。“ 信 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 赵 空壁逐利,则驰入 赵 壁,皆拔 赵 旗,立 汉 赤帜二千。” 赵 军进击不能胜,欲回营,见营中尽是 汉 军赤帜,大惊,“以为 汉 皆已得 赵王 将矣”,于是溃不成军,终于为 信 所灭。后遂用以为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人妖》:“妻与生用拔 赵 帜易 汉 帜计,笑而行之。”亦作“ 拔赵帜立赤帜 ”、“ 拔赵易汉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惜伪古文罅漏太多,弥缝匪易,虽盛气强词,仍不能拔 赵 帜而立赤帜也。”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所以他们的组织专争取同伍的人,埋头苦干,意欲将新军中除 满 人与官长外,全体运动成熟,一举而拔 赵 易 汉 。”亦省作“ 拔帜 ”。 南朝 陈 张正见 《赋得韩信诗》:“ 淮阴 总 汉 兵, 燕 齐 擅远声。沉沙拥急水,拔帜上危城。” 唐 魏徵 《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至於三令五申之法,七纵七擒之功,出天入地之奇,拔帜拥沙之策,莫不动如神化,应变无穷。” 明 何景明 《淮阴侯》诗:“大将登臺贵,三军拔帜豪。” 清 赵翼 《前接雨村观察续寄诗话有书报谢兹又接来书并诗四章再次寄答》之四:“擣虚拔帜晨趋壁,救败量沙夜唱筹。”
词语解释:拔轴法  拼音:bá zhóu fǎ
古代建筑打地基的一种方法。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八:“ 麟州 据 河 外,扼 西夏 之衝,但城中无井,惟有一沙泉,在城外,其地善崩,俗谓之抽沙…… 熙寧 中, 吕公弼 帅 河东 ,令勾当公事 邓子乔 往相其地, 子乔 曰:‘古有拔轴法,谓掘去抽沙,而实以炭末,墐土即其上,可以筑城,城亦不復崩矣。’”
词语解释:拔赵帜立赤帜  拼音:bá zhào zhì lì chì zhì
见“ 拔赵帜易汉帜 ”。
词语解释:拔赵帜易汉帜  拼音:bá zhào zhì yì hàn zhì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 韩信 率 汉 军击 赵 ,将至 井陉口 ,先挑选轻骑二千,人持一赤帜,抄小路埋伏于 赵 营附近。接着背水列阵以诱 赵 。 赵 军出击, 汉 军佯败而走, 赵 军果空营追击。“ 信 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 赵 空壁逐利,则驰入 赵 壁,皆拔 赵 旗,立 汉 赤帜二千。” 赵 军进击不能胜,欲回营,见营中尽是 汉 军赤帜,大惊,“以为 汉 皆已得 赵王 将矣”,于是溃不成军,终于为 信 所灭。后遂用以为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人妖》:“妻与生用拔 赵 帜易 汉 帜计,笑而行之。”亦作“ 拔赵帜立赤帜 ”、“ 拔赵易汉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惜伪古文罅漏太多,弥缝匪易,虽盛气强词,仍不能拔 赵 帜而立赤帜也。”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所以他们的组织专争取同伍的人,埋头苦干,意欲将新军中除 满 人与官长外,全体运动成熟,一举而拔 赵 易 汉 。”亦省作“ 拔帜 ”。 南朝 陈 张正见 《赋得韩信诗》:“ 淮阴 总 汉 兵, 燕 齐 擅远声。沉沙拥急水,拔帜上危城。” 唐 魏徵 《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至於三令五申之法,七纵七擒之功,出天入地之奇,拔帜拥沙之策,莫不动如神化,应变无穷。” 明 何景明 《淮阴侯》诗:“大将登臺贵,三军拔帜豪。” 清 赵翼 《前接雨村观察续寄诗话有书报谢兹又接来书并诗四章再次寄答》之四:“擣虚拔帜晨趋壁,救败量沙夜唱筹。”
词语解释:拔赵帜易汉帜  拼音:bá zhào zhì yì hàn zhì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 韩信 率 汉 军击 赵 ,将至 井陉口 ,先挑选轻骑二千,人持一赤帜,抄小路埋伏于 赵 营附近。接着背水列阵以诱 赵 。 赵 军出击, 汉 军佯败而走, 赵 军果空营追击。“ 信 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 赵 空壁逐利,则驰入 赵 壁,皆拔 赵 旗,立 汉 赤帜二千。” 赵 军进击不能胜,欲回营,见营中尽是 汉 军赤帜,大惊,“以为 汉 皆已得 赵王 将矣”,于是溃不成军,终于为 信 所灭。后遂用以为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人妖》:“妻与生用拔 赵 帜易 汉 帜计,笑而行之。”亦作“ 拔赵帜立赤帜 ”、“ 拔赵易汉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惜伪古文罅漏太多,弥缝匪易,虽盛气强词,仍不能拔 赵 帜而立赤帜也。”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所以他们的组织专争取同伍的人,埋头苦干,意欲将新军中除 满 人与官长外,全体运动成熟,一举而拔 赵 易 汉 。”亦省作“ 拔帜 ”。 南朝 陈 张正见 《赋得韩信诗》:“ 淮阴 总 汉 兵, 燕 齐 擅远声。沉沙拥急水,拔帜上危城。” 唐 魏徵 《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至於三令五申之法,七纵七擒之功,出天入地之奇,拔帜拥沙之策,莫不动如神化,应变无穷。” 明 何景明 《淮阴侯》诗:“大将登臺贵,三军拔帜豪。” 清 赵翼 《前接雨村观察续寄诗话有书报谢兹又接来书并诗四章再次寄答》之四:“擣虚拔帜晨趋壁,救败量沙夜唱筹。”
词语解释:拔钉子  拼音:bá dīng zi
比喻除掉个别严重影响全局开展的重大障碍或阻力等。 华山 《太行山的英雄们》:“没有片刻的休息,刚刚离开那条支离破碎的 正太路 ,×团又转到 榆 辽 公路上去‘拔钉子’。”
词语解释:拔赵帜  拼音:bá zhào zhì
同“ 拔赵帜易汉帜 ”。 清 林寿图 《送彭仁山副戎屯华阴》诗:“奋然鼓勇拔 赵 帜,不则严仗完 燕 城。”
词语解释:拔钉钱  拼音:bá dīng qián
五代 赵在礼 所征的人头税,是 赵 复职后对人民称其去职为“拔钉”的报复性措施。后用以代称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新五代史·杂传八·赵在礼》:“ 在礼 在 宋州 ,人尤苦之;已而罢去, 宋 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既而復受詔居职,乃籍管内,口率钱一千,自号‘拔钉钱’。” 清 赵翼 《回粤途次口占》之二:“昔到曾怜悬磬室,再来忍敛拔钉钱。”
词语解释:拔萃出群  拼音:bá cuì chū qún
见“ 拔萃出类 ”。
词语解释:拔萃出类  拼音:bá cuì chū lèi
同“ 出类拔萃 ”。 谓高出众人。《三国志·吴志·程普黄盖传论》:“ 陈表 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北史·儒林传序》:“于时,旧儒多已凋亡,惟 信都 刘士元 、 河间 刘光伯 拔萃出类,学通南北,博极古今,后生钻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夫宇宙绵邈,黎献纷杂,拔萃出类,智术而已。”亦作“ 拔萃出羣 ”、“ 拔类超羣 ”。《后汉书·蔡邕传》:“曾不能拔萃出羣,扬芳飞文。” 元 汤式 《一枝花·劝妓女从良》套曲:“任待要片时间拔类超羣,则除是三般儿结果收因。”
词语解释:拔萃出群  拼音:bá cuì chū qún
见“ 拔萃出类 ”。
词语解释:拔萃出类  拼音:bá cuì chū lèi
同“ 出类拔萃 ”。 谓高出众人。《三国志·吴志·程普黄盖传论》:“ 陈表 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北史·儒林传序》:“于时,旧儒多已凋亡,惟 信都 刘士元 、 河间 刘光伯 拔萃出类,学通南北,博极古今,后生钻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夫宇宙绵邈,黎献纷杂,拔萃出类,智术而已。”亦作“ 拔萃出羣 ”、“ 拔类超羣 ”。《后汉书·蔡邕传》:“曾不能拔萃出羣,扬芳飞文。” 元 汤式 《一枝花·劝妓女从良》套曲:“任待要片时间拔类超羣,则除是三般儿结果收因。”
词语解释:拔萃出类  拼音:bá cuì chū lèi
同“ 出类拔萃 ”。 谓高出众人。《三国志·吴志·程普黄盖传论》:“ 陈表 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北史·儒林传序》:“于时,旧儒多已凋亡,惟 信都 刘士元 、 河间 刘光伯 拔萃出类,学通南北,博极古今,后生钻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夫宇宙绵邈,黎献纷杂,拔萃出类,智术而已。”亦作“ 拔萃出羣 ”、“ 拔类超羣 ”。《后汉书·蔡邕传》:“曾不能拔萃出羣,扬芳飞文。” 元 汤式 《一枝花·劝妓女从良》套曲:“任待要片时间拔类超羣,则除是三般儿结果收因。”
词语解释:拔虎须  拼音:bá hǔ xū
比喻鲁莽、冒险的行为。《水浒传》第十一回:“泼贼,杀不尽的强徒,将俺行李那里去!洒家正要捉你,这廝们,倒来拔虎鬚。”
词语解释:拔置  拼音:bá zhì
提拔安插;提拔放置。《明史·陆粲传》:“曩自小臣赞大礼,拔置近侍,不三四年位至宰弼。” 清 李渔 《凰求凤·翻卷》:“虽涉风流,无伤名教,请从次甲,拔置巍科。”
词语解释:拔节  拼音:bá jié
稻、麦、高粱、玉米等禾本科植物到一定发育阶段时,主茎的各节长得很快,叫做“拔节”。《抗日歌谣·高粱出了苗》:“高粱出了苗,炸了大铁桥;高粱拔节响,炸了 日 机场。”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九章:“过了清明节,稻地青稞和旱地小麦,都拔节了。”
词语解释:拔补  拼音:bá bǔ
提拔补官。《花月痕》第四六回:“次日 小岑 復 汉阳 ,也是 包起 、 柳青 之力。 剑秋 大喜,都拔补了营官。”
词语解释:拔群出萃  拼音:bá qún chū cuì
高出众人。多指才能。《晋书·夏侯湛传》:“弱年而入公朝,蒙蔽而当显举,进不能拔羣出萃,却不能抗排当世。”亦省作“ 拔羣 ”。《宋书·王华传》:“若才实拔羣,进宜尚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唯《七厉》敍贤,归以儒道,虽文非拔羣,而意实卓尔矣。” 宋 苏轼 《书唐氏六家书后》:“ 欧阳率更 书妍紧拔羣,尤工於小楷, 高丽 遣使购其书。”
词语解释:拔罐子  拼音:bá guàn zi
指用减少杯罐内空气以产生负压并使其吸附体表的治疗方法。古称角法、火罐气。又称“拔火罐儿”
词语解释:拔缝  拼音:bá fèng
木器拼接处裂了缝。《红楼梦》第四六回:“我才进大门时,见小子们抬车,説:‘太太的车拔了缝,拿去收拾去了。’”如:木料没干透,做家具容易拔缝。
词语解释:拔茅连茹  拼音:bá máo lián rú
比喻递相推荐引进。语出《易·泰》:“拔茅茹以其汇。” 王弼 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 朱熹 本义:“三阳在下,拔茅连茹之象。” 明 李贽 《续藏书·逊国名臣·文学博士方公》:“拔茅连茹,随汇并进。” 清 钱谦益 《寿房海客十四韵》:“排格引绳良已甚,拔茅连茹亦奚慙。”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四章:“若使女子平等就学,岂遂无人?安得以数人稍能深思创作之故,遂拔茅连茹,贵其不辨菽麦之同类而贱其聪慧明敏之女子哉!” 茅盾 《幻灭》:“铲除封建思想的呼声喊得震天价响,然而亲戚故旧还不是拔茅连茹地登庸了么?”亦省作“ 拔茅 ”、“ 拔茹 ”。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拔茅之义圮,而负乘之羣兴。” 宋 王禹偁 《留别仲咸》诗之一:“头白忽抛攀桂伴,道消休话拔茅心。” 明 李东阳 《次韵答方石先生》之二:“拔茅已慰朝端望,附驥方慙榜下名。” 明 唐顺之 《谢欧阳石江巡抚书》:“惟当寧信明公之激扬,而知其顾盼必能得士,偶因拔茹及此汇征,虽荐人常恐其知。在明公絶不以言于口,而受知思所以报。”
词语解释:拔迥  拼音:bá jiǒng
挺拔高远。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九鲤湖日记》:“忽有亭突踞危石,拔迥凌虚,无与为对。”
词语解释:拔选  拼音:bá xuǎn
选拔。《新唐书·陆贽传》:“劳神於拔选,端拱於委任。”
词语解释:拔辖投井  拼音:bá xiá tóu jǐng
谓殷勤留客饮酒。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拔辖投井,於是口涌鼻溢,濡首及乱。”参见“ 投辖 ”。
词语解释:投辖  拼音:tóu xiá
《汉书·陈遵传》:“ 遵 耆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輒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辖,车轴两端的键。后以“投辖”指殷勤留客。 唐 杜甫 《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诗:“甘从投辖饮,肯作致书邮。” 明 徐渭 《吴宣府新膺总督》诗:“最怜投辖相知客,不得随车负此情。” 清 曹寅 《西池集饮喜晤陈心简》诗:“非干投辖数,所恨识君迟。”
词语解释:拔群出萃  拼音:bá qún chū cuì
高出众人。多指才能。《晋书·夏侯湛传》:“弱年而入公朝,蒙蔽而当显举,进不能拔羣出萃,却不能抗排当世。”亦省作“ 拔羣 ”。《宋书·王华传》:“若才实拔羣,进宜尚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唯《七厉》敍贤,归以儒道,虽文非拔羣,而意实卓尔矣。” 宋 苏轼 《书唐氏六家书后》:“ 欧阳率更 书妍紧拔羣,尤工於小楷, 高丽 遣使购其书。”
词语解释:拔葵去织  拼音:bá kuí qù zhī
《史记·循吏列传》:“﹝ 公仪休 ﹞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讎其货乎?’”后以“拔葵去织”为居官不与民争利的典故。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濯裘布被,拔葵去织。”《宋书·谢庄传》:“臣愚谓大臣在禄位者,尤不宜与民争利,不审可得在此詔不?拔葵去织,实宜深弘。”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拔园葵而去织妇,无三惑而絶四知。”《新唐书·苏良嗣传》:“ 公仪休 一诸侯相,拔葵去织,未闻天子卖果蔬与人争利。”亦省作“ 拔葵 ”。《南史·范泰传》:“王者不言有无,诸侯不説多少,食禄之家不与百姓争利,故拔葵所以明政。” 宋 苏轼 《和阳行先》:“拔葵终相 鲁 ,辟穀会封 留 。”
词语解释:拔腿  拼音:bá tuǐ
快速起步;迈步。《花城》1981年第2期:“ 金德 忽然一阵激动,丢下了面盒,拔腿飞奔着冲进了他的阁楼里。”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二章:“她忽然拔腿从后面追上来。”
词语解释:拔舍  拼音:bá shè
在草野息宿。拔,通“ 茇 ”。《左传·僖公十五年》:“ 秦 获 晋侯 以归, 晋 大夫反首拔舍从之。” 杜预 注:“反首,乱头髮下垂也。拔草舍止,坏形毁服。”《汉书·刑法志》:“春振旅以搜;夏拔舍以苗;秋治兵以獮;冬大閲以狩,皆於农隙以讲事焉。” 颜师古 注:“拔舍,草止,不妨农也。” 王先谦 补注:“拔,当为‘茇’。”
共157,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