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落拓 拼音:luò tuò
亦作“ 落托 ”。
(1).贫困失意,景况凄凉。 唐 李郢 《即目》诗:“落拓无生计,伶俜恋酒乡。” 宋 陆游 《醉道士》诗:“落托在人间,经旬不火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生往,令适卒,落拓不得归。” 魏金枝 《奶奶》:“后来竟将长衫之类不常应用的东西,叫茶房送到当铺里去,成为不得不然的落拓了。”
(2).冷落;寂寞。《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懊侬歌之十》:“揽裳未结带,落托行人断。” 元 杨暹 《刘行首》第四折:“淡饭粗衣,山中活计。落托清閒,倒大幽微。”
(3).放浪不羁。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然落拓之子,无骨骾而好随俗者,以通此者为亲密,距此者为不泰。”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四二:“琴剑酒棋龙鹤虎,逍遥落托永无忧。” 明 徐复祚 《投梭记·赴宴》:“况从来落拓脱形骸,酸秀才,又何必边幅好丰裁。”词语解释:开拓 拼音:kāi tuò
(1).扩展疆土。《后汉书·虞诩传》:“先帝开拓土宇,劬劳后定,而今惮小费,举而弃之。” 宋 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近岁边臣建开拓之议,皆行嶮侥倖之人,欲以天下安危试之一掷,事成则身蒙其利,不成则陛下任其患,不可听也。” 徐迟 《地质之光》:“ 李四光 早就看清楚了,帝国主义要开拓殖民地,需要地质学家当急先锋。”
(2).泛指扩大、扩充。《后汉书·翟酺传》:“ 酺 免后,遂起太学,更开拓房室,学者为 酺 立碑铭于学云。”《旧唐书·王忠嗣传》:“当要害地开拓旧城,或自创制,斥地各数百里。” 明 方孝孺 《与赵伯钦书》:“足下在太学与天下英俊相讲切,言道理文章者如林,日有所得,以开拓其智识。” 李广田 《〈朱自清选集〉序》:“年岁大了,经验多了,情感渐渐收敛,理智渐渐开拓,于是心平气和。”
(3).开创。《三国志·魏志·杨阜传》:“陛下奉 武皇帝 开拓之大业,守 文皇帝 克终之元绪。”《北史·崔浩传》:“昔 太祖 道武皇帝 应期受命,开拓洪业,诸所制置,无不循古。” 杨朔 《迎春词》:“他在熟睡着,他的思想却万分清醒地活跃着,正引导着整个地球上的人民炸山辟路,不断开拓着人类历史的春天。”
(4).开发;开垦。《南齐书·州郡志下》:“开拓夷荒,稍成郡县。”《清史稿·食货志一》:“当 顺 康 间,直省大吏以开拓为功,其报垦田总额,多者如 河南 ,至万九千三百六十一顷,少者如 山东 ,百二十顷有奇。” 续范亭 《五百字诗》:“首长都动手,战士一齐忙。有荒勤开拓,无荒重改良。”
(5).开辟。 叶紫 《丰收》三:“新的出路,还是欲靠父子们自己努力地开拓出来。” 田野 《火烧岛》:“但是,对于那慷慨而又从容地在荆棘中开拓着道路的革命者, 火烧岛 也不过只是 火烧岛 而已。”
(6).采掘矿物前进行的修建巷道等工序的总称。词语解释:恢拓 拼音:huī tuò
(1).拓展,开拓扩展。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恢拓境宇,振大 汉 之天声。”《明史·土司传序》:“迨有 明 踵 元 故事,大为恢拓,分别司郡州县,额以赋役,听我驱调,而法始备矣。”
(2).发扬;弘扬。 唐 刘禹锡 《为淮南杜相公论西戎表》:“择奉义之臣,恢拓皇威;选谨边之将,积粟塞下。” 清 刘大櫆 《方庭粹六十寿序》:“尝竭力以养其两弟,幸其成长,俾得同心以恢拓先人之遗业。”词语解释:展拓 拼音:zhǎn tuò
(1).开辟,扩充。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汴梁杂事》:“ 汴 之外城, 周世宗 时所筑, 神宗 又展拓,其高际天,坚壮雄伟。” 明 文徵明 《记长洲县重修儒学》:“歷 元 及国朝数有建置,而踵其庳陋,无所展拓。”《清史稿·礼志二》:“﹝ 乾隆 ﹞十四年,展拓两郊坛宇,更新幄次。”
(2).豁达,开阔。《朱子语类》卷一○一:“ 张思叔 敏似 和靖 , 伊川 称其朴茂,然亦狭,无展拓气象。” 清 陈光淞 《庸盦笔记·幽怪一·江南某生神游兜率天宫》按语:“前后约六千餘字,融会贯通,思议展拓超迈,均为前人所未及。”
(3).施展,作为。 宋 文天祥 《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使二公得尽展拓,又未知孰后孰前也。”词语解释:充拓 拼音:chōng tuò
扩充开拓。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箇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完是他本体。” 明 唐顺之 《与项瓯东郡守书》:“兄得之资禀者,持守有餘而充拓未至。”词语解释:横拓 拼音:héng tuò
横行,放纵。 汉 王充 《论衡·对作》:“案《六略》之书万三千万,增善消恶,割截横拓,驱役游慢,期便道善,归正道焉。”词语解释:防拓 拼音:fáng tuò
亦作“ 防托 ”。 防御,抵拒。 宋 范仲淹 《奏陕西主帅带押蕃落使》:“如抚驭之间,恩威得所,大可防托边界。” 宋 司马光 《陈述古札子》:“闻副总管 刘几 称,西人点集,将谋入寇,请出兵防托。”《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至有雇人应名,更相为代,官中了不可别,每遇上州防拓,多结众逃避,以此州郡徒有人数,若倚以战,适足败事。”《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宝祐五年》:“去秋已闻此言,屡令 徐敏子 严为防拓,又行下 邕 宜 ,守险要以备不虞。”词语解释:雄拓 拼音:xióng tuò
雄奇开阔。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从其右歷级下,又入下洞,是为 栖霞洞 。洞雄拓,门亦西北向。”词语解释:一拓 拼音:yī tuò
谓一经触按。传说 唐 大历 四年, 回纥 请婚, 崇徽 公主 赴可汗廷,道经 汾州 ,以手掌托石壁,遂留有痕迹。后因以入诗。 唐 李山甫 《阴地关崇徽公主手迹》诗:“一拓纤痕更不收,翠微苍蘚几经秋。”词语解释:闿拓 拼音:kǎi tuò
开展。《晋书·纪瞻传》:“然后廓然既变,清浊及陈,二仪著象,阴阳交泰,万物始萌,六合闓拓。”词语解释:阔拓 拼音:kuò tuò
阔绰铺张。 明 周履靖 《锦笺记·婆奸》:“规模阔拓,决肯撒漫钱财。”词语解释:阐拓 拼音:chǎn tuò
犹开拓。《三国志·魏志·明帝纪论》:“于时百姓彫弊,四海分崩,不先聿脩显祖,阐拓洪基,而遽追 秦皇 、 汉武 ,宫馆是营,格之远猷,其殆疾乎!”词语解释:写拓 拼音:xiě tuò
指书法真迹和拓本。词语解释:乌金拓 拼音:wū jīn tuò
1.一种拓本,纸色黑而有光泽。词语解释:临拓 拼音:lín tuò
摹拓。词语解释:饼拓 拼音:bǐng tuò
即馎饦。 宋 黄庭坚 《读方言》诗:“今年美牟麦,厨饌丰饼拓。”参见“ 餺飥 ”。
词语解释:馎饦 拼音:bó tuō
汤饼的别名。古代一种水煮的面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饼法》:“餺飥,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爱,亦自滑美殊常。”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汤饼, 唐 人谓之‘不托’,今俗谓之餺飥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杜小雷》:“一日,将他适,市肉付妻,令作餺飥。”词语解释:蝉翅拓 拼音:chán chì tuò
一种色淡而纹皱的碑帖拓本。词语解释:邓拓 拼音:dèng tuò
(1912-1966)新闻工作者。原名子健,福建闽侯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曾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晋察冀日报》社长、新华社晋察冀分社社长。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著有《燕山夜话》、《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词语解释:张拓 拼音:zhāng tuò
张扬,扩展。《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逊 徐整部伍,张拓声势,步趣船, 魏 人不敢逼。”词语解释:椎拓 拼音:zhuī tuò
同“ 椎搨 ”。 清 龚自珍 《辨仙行》:“大篆古文上帝珍,帝命勒之天上珉,椎拓万本赐解人。”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关于石刻事, 王冶秋 兄亦已有信来,日内拟即汇三十元去,托其雇工椎拓。”词语解释:醉落拓 拼音:zuì luò tuò
词牌名。即《一斛珠》调见 宋 黄庭坚 《山谷琴趣外篇》。参阅《词谱》十二。词语解释:鹤拓 拼音:hè tuò
唐 时 南诏 的别名。 唐 胡曾 《代高骈回云南牒》:“不知 鹤拓 ,唯认 苴咩 ,尚呼 南詔 之佳名,岂见大朝之美号。”《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 南詔 ,或曰 鹤拓 ,曰 龙尾 ,曰 苴咩 ,曰 阳剑 。” 清 顾炎武 《李生符自南中归檇李三年矣追惟壮游兼示旧作》诗:“一卷别南中,孤帆自归去。文飞 鹤拓 云,墨染 且兰 树。”词语解释:改拓 拼音:gǎi tuò
谓扩展改建。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东岳庙》:“ 朝阳门 外二里许, 延祐 中建庙,以祀 东岳 天齐仁圣帝 。 明 正统 中,改拓其宇,两廡设地狱七十二司,殿后为穿堂寝殿。”词语解释:排拓 拼音:pái tuò
开拓。《花月痕》第二回:“﹝ 韦痴珠 ﹞忽想起 陶然亭 ,地高境旷,可以排拓胸襟。”词语解释:摸拓 拼音:mō tuò
见“ 摸搨 ”。词语解释:摹拓 拼音:mó tuò
见“ 摹搨 ”。词语解释:响拓 拼音:xiǎng tuò
见“ 响搨 ”。词语解释:模拓 拼音:mó tuò
亦作“ 模搭 ”。亦作“ 模搨 ”。 把金石等器物上的图画、文字照原样印下来。 宋 梅尧臣 《观邵不疑学士所藏名书古画》诗:“其餘又莫究,模搭似未备。” 宋 曹士冕 《法帖谱系·乌镇本》:“旧传 湖州 乌镇 张 氏以絳、阁二帖鋟木家塾,或遇良工模拓,亦有可观。”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禹九州图》:“此图未知今尚在否,果得而模搨之。”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介绍德国作家版画展》:“世界上版画出现得最早的是 中国 ,或者刻在石头上,给人模拓,或者刻在木板上,分布人间。”词语解释:传拓 拼音:chuán tuò
流传和模拓。词语解释:向拓 拼音:xiàng tuò
复制古人书画墨迹之法。将古字画贴在窗户上,用白纸覆在上面,就明处勾勒出原笔画,再以浓墨填充。词语解释:誊拓 拼音:téng tuò
1.谓影摹。词语解释:宏拓 拼音:hóng tuò
宏大开阔。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其南即为 传衣寺 ,寺基开爽,规模宏拓。”词语解释:碑拓 拼音:bēi tuò
拓印的碑帖。 阿英 《胡沙随笔·卖碑记》:“到了 苏州 的 日本 人;很欢喜在戎马仓皇之中,到 寒山寺 去走动走动,并且很热心的购求《枫桥夜泊》诗的碑拓。”词语解释:石拓 拼音:shí tuò
将薄纸铺在石碑或石器上,轻拍轻打,使纸在碑或器的凹下处也凹下,再用蘸墨布团全面轻按,凹下处无墨,文字、图形便显示纸上,此种操作过程或成品,均称石拓。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关于 贯休和尚 的罗汉像,我认为倒是石拓的好,亲笔画似乎过于怪异。”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如 最澄 携归品中有《书法目录》,包括 王羲之 《十八帖》……等 唐 代石拓和真迹共十七种。”词语解释:增拓 拼音:zēng tuò
增加、扩充。 清 唐孙华 《东林寺》诗:“刹竿无倾頽,莲宇復增拓。”《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且其时 英 人初欲殖势力於东方,故谋助兵平乱,冀藉此以增拓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