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典故、词汇
词牌
韵典(诗韵全璧)
词林正韵
简繁体互转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用典分析
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请选择
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
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
一董
二肿
三讲
四纸
五尾
六语
七麌
八荠
九蟹
十贿
一轸
十二吻
十三阮
十四旱
十五潸
十六铣
十七筱
十八巧
十九皓
二十哿
二十一马
二十二养
二十三梗
二十四迥
二十五有
二十六寝
二十七感
二十八俭
二十九豏
一送
二宋
三绛
四寘
五未
六御
七遇
八霁
九泰
十卦
十一队
十二震
十三问
十四愿
十五翰
十六谏
十七霰
十八啸
十九效
二十号
二十一个
二十二祃
二十三漾
二十四敬
二十五径
二十六宥
二十七沁
二十八勘
二十九艳
三十陷
一屋
二沃
三觉
四质
五物
六月
七曷
八黠
九屑
十药
十一陌
十二锡
十三职
十四缉
十五合
十六叶
十七洽
总目
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下载平水韵表
(2011-11-5)
六语
上声
许
侣
暑
举
所
渚
汝
阻
绪
旅
俎
序
黍
鼠
语
[yǔ,语言]
雨
处
[chǔ chú,居住、处理,动形词]
煮
屿
吕
伫
杼
墅
杵
去
[详注1]
醑
炬
拒
女
楚
贮
与
[yǔ,给予]
础
楮
距
叙
龉
纻
膂
溆
筥
予
[yǔ,赐予]
苧
苎
咀
圄
御
[详注2]
糈
圉
巨
簴
籞
羜
褚
虡
莒
钜
柜
[jǔ]
鱮
沮
梠
作
[详注3]
苣
稆
敔
籹
芧
跙
宁
[zhù]
岨
湑
衙
抒
谞
秬
弆
儢
篽
稰
濋
鼁
詝
茹
哆
[duō]
讵
纾
岠
駏
峿
詓
椇
榉
洰
癙
眝
粔
蓹
魣
角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
鮔
齼
歫
螶
眍
諿
麮
豦
袓
紶
龃
楀
唹
铷
憷
怇
昛
坾
鐻
[详注4]
挔
藇
柠
姖
垿
耟
絽
蚷
郘
汿
肗
潻
盨
注1:
去
墟上声。《集韵》彻也。又藏也。《前汉·苏武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注》去,收藏也。又《集韵》或作弆。《前汉·陈遵传》遵善书,与人尺牍,皆藏弆以为荣。《注》弆,亦藏也。
注2:
御
《类篇》偶举切,驭上声。止也。《左传·襄四年》季孙不御。《注》御,止也。《释文》御,鱼吕反。 又鲁邑名。《左传·襄二十二年》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注》御叔,鲁御邑大夫。《释文》御,鱼吕反。
注3:
作
zuò,音阻。《韩愈·处州孔子庙碑》惟此庙学,邺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注4:
鐻
音巨。与簴同。钟鼓之柎也。《史记·秦始皇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辩音释义
首字词组
末字词组
末字诗句
末字典故词语
末字诗句
不吾拒
有心不吾来,无以不吾拒。
——宋·郭印
【前十三章未见营创之意因成古风】
谁敢拒
大雄孤顶曾遐举,遍索诸方谁敢拒。
——宋·释重显
【送百丈专使】
妨而拒
来自来耳,吾何妨而拒。
——宋·王安石
【白鹤吟示觉海元公】
辄违拒
德非与天通,造请辄违拒。
——宋·李薰
【丙寅岁秋再抵长松奉等慈师入城作诗记一时事】
应不拒
惟有退身可自如,造物哀怜应不拒。
——宋·李廌
【赠卜者张生歌张历阳人也】
难多拒
先生欲独醒,儿意难多拒。
——宋·杨万里
【寒食对酒】
门者拒
平生不解谒贵人,况乃令严门者拒。
——宋·张耒
【寄子由先生】
天不拒
向来天藏在何处?遭公拈出天不拒。
——宋·杨万里
【题严州新堂】
谁得拒
功名有命不可求,白发无私谁得拒。
——宋·张耒
【感春】
傥可拒
暄晴幸未阕,飘落傥可拒。
——宋·曾巩
【桐树】
起相拒
可怜鼠子不知逃,犹复持矛起相拒。
——宋·张耒
【八盗】
何敢拒
髯孙且惧促达走,贼操游魂何敢拒。
——宋·李訦
【谒丞相祠观八阵图】
闭门拒
帽尘便可临水濯,里斗何妨闭门拒。
——宋·曾巩
【南源庄】
矜郑拒
辕门外建严中权,何人蛇势识常山,未数鱼丽矜郑拒。
——宋·张演
【奉陪安抚大卿登八陈台览观忠武侯诸葛公遗像偶成长句】
有从拒
宁知一笑适,亦自有从拒。
——宋·赵蕃
【得晴欲过江访梅已忽病作天亦复阴怅然有赋】
敢屡拒
束薪固图售,求益敢屡拒。
——宋·赵蕃
【书事】
莫追拒
荣枯虽异撰,去来莫追拒。
——宋·郑清之
【江汉亭百韵】
无敢拒
龙兮丧其魄,听命无敢拒。
——宋·袁燮
【题豢龙图】
终无拒
出言每不忌,逆耳终无拒。
——宋·项安世
【送黄司户改官东归】
敢固拒
云师匪云怠,风伯敢固拒。
——宋·赵蕃
【趣章永丰祈雨】
不瞋拒
列壑攒峰无耸峭,叠颖飞柯不瞋拒。
——宋·郑若冲
【纪梦】
有迎拒
意合无古今,投闇有迎拒。
——宋·陈师道
【和黄预感秋】
公勿拒
甚爱问孝书,请学公勿拒。
——宋·陆游
【记东村父老言】
尝旅拒
将军义勇名,蜂蚁尝旅拒。
——宋·苏籀
【将军一首】
无吾拒
今当问其家,借赏无吾拒。
——宋·梅尧臣
【同道损世则元辅游西湖于卞氏借双鹤以观】
仍旅拒
笔研久荒秽,肩腕仍旅拒。
——宋·岳珂
【山居作报书竟夜有感戏成】
者必拒
其可者则与,不可者必拒。
——宋·陈淳
【矩子名字义】
许慈拒
初无班嗣嗤,更免许慈拒。
——宋·宋庠
【献臣学士与余通书因成感咏】
何能拒
目成便已心相许,我独何能拒?
——近现代·茅于美
【虞美人】
郁相拒
云树森已重,时明郁相拒。
——唐·祖咏
【渡淮河寄平一】
他亦拒
君贤他见容,不贤他亦拒。
——唐·寒山
【诗三百三首 其一四九】
已见拒
此意未获骋,叉戟已见拒。
——宋·方回
【春寒纪异】
无从拒
插莳复耕耘,酷日无从拒。
——宋·尤概
【夏日观农】
躬摚拒
羁怀日淩谇,旅病躬摚拒。
——近现代·黄侃
【陋巷 辛酉五月在汉口委巷中作】
谁能拒
大江东去,浩荡谁能拒!
——近现代·熊亨瀚
【观涛】
犹抵拒
鸣弦霹雳越幽阻,往往依林犹
抵
拒。
——唐·韦庄
【南阳小将张彦硖口镇税人场射虎歌】
将汝拒
莫戏酒家胡,投梭将汝拒。
——近现代·金天羽
【端阳至矣开笈得钟进士四图奇趣满抱乘醉命笔匪云讽议聊致轩渠 沽酒图 其四】
暧相拒
回首望归途,连山暧相拒。
——唐·刘知几
【次河神庙虞参军船先发余阻风不进寒夜旅泊】
还不拒
韩公既去岂能追,孟子有来还不拒。
——宋·王安石
【秋怀】
蛟龙拒
隐约一水中分,金鳌戴甲,力与蛟龙拒。
——元·朱晞颜
【念奴娇】
难力拒
初犹忍恋纵追螫,俄困薰灼难力拒。
——宋·王洋
【邻僧以木龛养蜂一日坠地僧见密燎烟薰蜂蜂大骇散因割取几尽适睹此事感而有作】
东吴拒
堪笑亡国危机,沉江铁锁,欲把东吴拒。
——元·朱晞颜
【念奴娇】
勿我拒
君今得妙诀,授我勿我拒。
——宋·熊禾
【题林氏药圃】
兮谁拒
集雁兮中洲,作之屏兮蜀之左,内讧兮外阻,谁御兮谁拒。
——宋·程公许
【述九颂·固屏】
吾违拒
范围吾职分,往往吾违拒。
——宋·魏了翁
【阁学袁侍郎以朝鲤豢龙两图见寄索和·豢龙】
来不拒
见说户庭来不拒,傥分半席待樗庵。
——宋·刘克庄
【寄题徐仲晦须友堂二首 其二】
不我拒
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
——宋·苏轼
【登州海市】
公莫拒
把盏祝公公莫拒,缁衣心为好贤倾。
——宋·王安石
【次韵公辟正议书公戏语申之以祝助发一笑】
莫敢拒
临盟争长莫敢拒,吴竟为先晋次之。
——宋·高斯得
【莫恃势行】
辄所拒
不敢辄所拒,勉勉作此辞。
——宋·梅尧臣
【方在许昌幕内弟滁州谢判官有书邀余诗送近闻欧阳永叔移守此郡为我寄声也】
不迎拒
花竹不迎拒,鱼鸟无瑕疵。
——近现代·李宣龚
【题鉴园图】
初微拒
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
——唐·元稹
【会真诗三十韵】
吾不拒
物来吾不拒,随件以诗收。
——宋·曾丰
【别林和卿二首 其一】
不敢拒
重增吾赧不敢拒,且置缣箱何所为。
——宋·梅尧臣
【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
忧世拒
轮囷忧世拒,抚事转冲冲。
——宋·魏了翁
【袁侍郎挽诗】
既旅拒
有唐藩方既旅拒,中朝独仰江淮租。
——宋·魏了翁
【送张总卿护饷益昌】
逢峻拒
前若逢峻拒,后如近使倾。
——宋·包恢
【四明决狱由宁海道中】
不汝拒
父母不汝拒,汝志诚少匹。
——宋·王淹
【寄仲子】
留后拒
岷峨崔嵬留后拒,滟滪突兀催前驱。
——宋·叶适
【魏华甫鹤山书院】
犹旅拒
黠羌犹旅拒,猃狁方繁炽。
——宋·司马光
【景福东厢诗·观试骑射】
常反拒
闭门常反拒,醉帻任攲斜。
——宋·司马光
【君倚示诗有归吴这兴为诗三十二韵以赠】
张九拒
鱼鳞张九拒,鹤翅拥三
边
。
——唐·王绩
【句】
抬日拒
修罗抬日拒,楼至拔霜锋。
——唐·元稹
【度门寺】
将棘拒
缺篱将棘拒,倒石赖藤缠。
——唐·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
监
李宾
客
一百韵】
不容拒
人情不容拒,羔雁间豆篚。
——宋·方回
【生日病腹疾书事】
无以拒
抟击腾掷也,朝飞暮噪无以拒,逢之兮屏气。
——唐·阎朝隐
【鹦鹉猫儿篇】
消垒拒
自此河山消垒拒,至今民俗荷庸勋。
——宋·陈份
【郭将军庙】
傲且拒
凛然傲且拒,霜天肩正差。
——宋·杜范
【三用韵谢孙花翁赵宽堂赵贵方见和】
半来拒
半降半来拒,蛮意犹狐疑。
——宋·欧阳修
【南獠】
勿苦拒
人情勿苦拒,舆马幸整暇。
——宋·敖陶孙
【送王郎】
无追拒
儒家自昔无追拒,贱子经年赖琢磨。
——宋·项安世
【送张司户】
不尔拒
吾则不尔拒,岁寒永相望。
——宋·巩丰
【哀吕东莱】
前谁拒
濯濯前谁拒,堂堂彼自倾。
——宋·石延年
【曹太尉西征】
不可拒
繁霜不可拒,慎勿爱空名。
——宋·宋祁
【木芙蓉盛开四解】
俗驾拒
门岂俗驾拒,室无哀筝弹。
——宋·李弥正
【和祝镒韵】
屡见拒
凌兢螳臂屡见拒,我但怜子心难得。
——宋·张耒
【围棋歌戏江瞻道兼呈蔡秘校】
相撑拒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魏晋·蔡琰
【悲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