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纷拏 拼音:fēn ná
见“ 纷挐 ”。
词语解释:纷挐 拼音:fēn ná
亦作“ 纷拏 ”。亦作“ 纷拿 ”。
(1).混乱貌;错杂貌。 汉 王逸 《九思·悼乱》:“嗟嗟兮悲夫,殽乱兮纷挐。” 汉 王粲 《闲邪赋》:“情纷拏以交横,意惨悽而增悲。”《旧唐书·孝友传·崔沔》:“于是羣议纷挐,各安积习,太常礼部奏依旧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大》:“居无何,闻人声纷拏。”
(2).混战;互相扭扯。《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时已昏, 汉 匈奴 相纷挐,杀伤大当。”《文选·傅毅〈舞赋〉》:“简惰跳踃,般纷挐兮。” 李善 注:“纷挐,相著牵引也。” 宋 王□ 《道山清话》:“ 司马君实 与 吕吉甫 在讲筵因论变法事,至於上前纷拏。”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四:“两傍居者,但见此人独行踽踽,自为纷挐辨鬭之状。”
(3).繁盛貌。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二:“当春天地争奢华, 洛阳 园苑尤纷挐。”《白雪遗音·马头调·渔家乐》:“江岸晚,渔灯远对明月掛,烟云更纷拿。”词语解释:蟠拏 拼音:pán ná
亦作“ 蟠挐 ”。 屈曲作攫拿状。亦比喻曲附牵连。 唐 陈子昂 《谏用刑书》:“莫不穷捕考讯,枝叶蟠拏,大或流血,小御魑魅。” 宋 文同 《秦王卷衣》诗:“铜螭逐银猊,压屋矜蟠拏。” 明 高启 《游天平山记》:“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搏若噬,蟠拏撑拄,不可名状。”词语解释:腾拏 拼音:téng ná
拽拉腾空貌。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处士 李璞 一日登楼,见 淮 滩雷雨中一龙腾拏而上。” 沉砺 《再迭前韵示剑华》:“青萍欲作腾拏势,黄鵠何妨燕雀讥。”词语解释:龙拏 拼音:lóng ná
龙腾起捉物貌。形容山势起伏蜿蜒。 唐 崔橹 《过南县麻姑山》诗之一:“盘疑虎伏形难写,展认龙拏势未迴。”词语解释:盘拏 拼音:pán ná
形容纡曲强劲。 唐 杜甫 《李潮八分小篆歌》:“八分一字直百金,蛟龙盘拏肉屈强。” 明 李东阳 《左阙雪后行古柏下有作》诗:“苍然古柏势横空,数尺盘拏成百折。” 清 姚莹 《论诗绝句》之三六:“ 立夫 长句势盘拏,矫健如龙出 渥洼 。”词语解释:抓拏 拼音:zhuā ná
以手取物。词语解释:烦拏 拼音:fán ná
亦作“ 烦挐 ”。 牵缠;纷乱。《楚辞·九辩》:“叶菸邑而无色兮,枝烦挐而交横。” 朱熹 集注:“烦挐,扰乱也。” 唐 寒山 《诗》之二二五:“是渠作障碍,使你事烦拏。” 清 朱彝尊 《寄酬张五处士兄彦之》诗:“ 五茸 多富室,算緡苦烦挐。”词语解释:攫拏 拼音:jué ná
亦作“ 攫挐 ”。
(1).以爪相持。《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奔虎攫挐以梁倚,仡奋舋而轩鬐。”挐,一本作“ 拏 ”。 吕延济 注:“攫,举爪也;拏,以手持也。若举爪持梁以相倚也。”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田道人》:“於稜叶三四尺下得磐石,嶙峋嵌空,纵广数尺,若爪所攫拏而穿者。”
(2).猎取;捕捉。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诗:“屋鼠从穿穴,林狙任攫拏。” 清 唐孙华 《猛虎行》:“白昼频看恣攫挐,岂惟月黑忧搪突。”
(3).争夺。 汉 扬雄 《解嘲》:“攫拏者亡;默默者存。”《汉书·扬雄传下》作“攫挐”。 唐 李德裕 《论侍讲奏孔子门徒事状》:“今侍讲欲以奔走权势之徒,攫拏名利之辈,比方 孔 门上哲,实罔圣听。”
(4).张牙舞爪。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十:“隐隐见虬龙攫拏以去。” 清 归庄 《题福源寺罗汉松》诗:“大十二围高难度,攫拏天际如虬龙。”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名惊四海如云龙,攫拏不定光影同。”词语解释:杖拏 拼音:zhàng ná
(1).持桨。《庄子·渔父》:“﹝渔父﹞方将杖拏而引其船,顾见 孔子 ,还乡而立。” 郭庆藩 集释引 司马彪 曰:“拏,橈也。”
(2).借指渔父。 北周 庾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九:“ 汉阴 逢荷篠, 緇 林见杖拏。”词语解释:撑拏 拼音:chēng ná
亦作“撑拏”。 伸展拏攫。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功德寺》:“ 功德寺 前古木三四十围,半朽腐,若虬蛟出穴,爪鬣撑拏,大皆三四十围。”词语解释:访拏 拼音:fǎng ná
见“ 访拿 ”。
词语解释:访拿 拼音:fǎng ná
亦作“ 访拏 ”。 搜捕。 明 海瑞 《兴革条例·刑属》:“然人人心恶之,在背后称恶人则指之,甚则遭访拏陷刑辟不得其死。”《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除责令地方,一面收贮,一面访拿外, 李知县 斋戒了到城隍庙,虔诚祈祷。”《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潘三哥 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词语解释:防拏 拼音:fáng ná
防备和捉拿。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新译英国政府刊布中国革命蓝皮书》:“ 瑞澂 电奏,探知革党潜匿於 武昌 ,定期十九日夜间起事,正飭防拏。”词语解释:军拏 拼音:jūn ná
战事连续不断。《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阴阳不和,五穀踊贵,皆军容事,宰相何与哉!且军拏不散,故天降之沴。”词语解释:饬拏 拼音:chì ná
饬令捉拿。 清 林则徐 《密拏汉奸札稿》:“有经密查暗访得其踪跡者,现俱开出姓名,间有访知住址,合急黏单密札飭拏。”词语解释:凤跱龙拏 拼音:fèng zhì lóng ná
形容书法气势雄壮。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笔迹遒利,凤跱龙拏。”词语解释:交拏 拼音:jiāo ná
谓交织混杂。 宋 朱熹 《致仕谢表》:“当彼忠佞交拏之际,既皆判别而不疑。” 清 曹寅 《中台》诗:“清暘晃雪岭,宝网纷交拏。”词语解释:严拏 拼音:yán ná
见“ 严拿 ”。
词语解释:严拿 拼音:yán ná
亦作“ 严拏 ”。 从速捕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印官亲验》:“差老成妥役,立限严拿,并提取凶器。”《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吴煦档案中的太平天囯史料选辑·饬洋泾浜居民迁移告示》:“况係军务大事,倘有抗违不遵,定即严拏究办。”词语解释:龙盘虎拏 拼音:lóng pán hǔ ná
虬曲苍劲貌。 明 何景明 《古松歌》:“龙盘虎拏终有神,白骨苍鳞半枯死。”词语解释:钵拏
亦作“钵那”。 钱。梵语的音译。据说八十枚贝珠为一钵拏,十六钵拏为一迦利沙钵拏。《大宝积经·菩萨藏会·大自在天授记品》:“定应以此五百羯利沙鉢那,贸花散奉放光如来。”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一:“羯利沙鉢那,亦作迦利沙鉢拏,声之转也。鉢拏,此云铜钱,十六鉢拏为一迦利沙鉢拏。”词语解释:搜拏 拼音:sōu ná
犹搜捕。 清 林则徐 《晓谕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倘仍执迷不悟,匿具不缴,则是玩法抗违,惟有挨查牌甲,责令举首,一面严密搜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安庆马炮营起义清方档案》:“午后,挑选可靠营兵,暂编两队,出城分投搜拏。”词语解释:捕拏 拼音:bǔ ná
见“ 捕拿 ”。
词语解释:捕拿 拼音:bǔ ná
亦作“ 捕拏 ”。 捉拿。《清会典·刑部三·尚书侍郎职掌三》“捕盗”注:“邻境州县,遇移关一到,亦协力捕拏。”《儒林外史》第十回:“只有他领着南 赣 数郡一齐归降,所以朝廷尤把他罪状的狠,悬赏捕拿。” 鲁迅 《而已集·略谈香港》:“他忙了一路,替我计画,禁止上陆时如何脱身,到埠捕拿时如何避免。”词语解释:擒拏 拼音:qín ná
见“ 擒拿 ”。
词语解释:擒拿 拼音:qín ná
亦作“ 擒拏 ”。
(1).捉拿。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一折:“[ 蒯越 云]得令,领着公子言语,擒拏 刘备 ,走一遭去。”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三折:“若是被告发,被擒拏,怕不要偿命。”《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回:“ 白乙丙 曰:‘正要独手擒拿你,方是英雄。’”
(2).谓诱人上钩。《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 王赛儿 本是有名的上厅行首,又见 七郎 有的是银子,放出十分擒拿的手段来。”
(3).利用反关节和点穴的方法,使对手失去反抗能力的技击术。词语解释:推拏 拼音:tuī ná
亦作“ 推拿 ”。
(1).按摩。《官场现形记》第三九回:“替他推拏了半天,也没下什么药。” 张重光 《坐写字间的人》一:“送文件去了?汇报什么去了?还是推拿去了?”参见“ 按摩 ”。
(2).中医正骨手法之一。包括推法和拿法。《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手法释义》:“推拿法:推者,谓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拿者,或两手一手捏定患处,酌其宜轻宜重,缓缓焉以復其位也。”
词语解释:按摩 拼音:àn mó
亦作“ 按磨 ”。
(1).用手在人身上推、按、捏、揉,以促进血液循环,通经络,调整神经功能。《素问·血气形志》:“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韩诗外传》卷十:“ 子同 药, 子明 灸阳, 子游 按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外治法》:“按摩法: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摩者,谓徐徐揉摩之也……按其经络,以通鬱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百喻经·师患脚付二弟子喻》:“其师患脚,遣二弟子,人当一脚,随时按摩。” 宋 陆游 《闲中作》诗:“呼童按摩罢,倚壁欠伸餘。”
(2).指一般的揉摩。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 赵得宝 怯痛地叫了一声,他的左手连忙去按摩着右胳臂。”词语解释:拘拏 拼音:jū ná
见“ 拘拿 ”。
词语解释:拘拿 拼音:jū ná
亦作“ 拘挐 ”。亦作“ 拘拏 ”。 逮捕,捉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徵》:“若拘挐欠户,另票遣差,乃又串同来役,立即锁驰。” 清 沉曰霖 《晋人麈·等第黄莺儿》:“听传言,唬落魂,拘拿发落难逃盾。”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 赵尔丰 性情暴戾,素号屠伯,拘拏正绅,激成巨变。”词语解释:指拏 拼音:zhǐ ná
提供拿获罪犯的线索。 清 林则徐 《晓谕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现有妥线分报查访,一得确信,即往严搜。破获者儘法痛办,指拏者优加奬赏。”词语解释:把拏 拼音:bǎ ná
牵引;把握。《说文·豕部》:“豝,牝豕也。从豕巴声。一曰:一岁能相把拏也。”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一折:“不由我心中自警,百般的把拏不定。”词语解释:查拏 拼音:zhā ná
见“ 查拿 ”。
词语解释:查拿 拼音:zhā ná
亦作“ 查拏 ”。 搜查捕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部文行提》:“凡旗下人,称逃人在某处首告者,移咨该抚行查,或径行地方官查拿。” 清 林则徐 《密拿汉奸札稿》:“现在新令极严,查拏不容不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一回:“上臺便通行了公事,到各府、厅、州、县,一律严密查拿。”词语解释:缉拏 拼音:jī ná
见“ 缉拿 ”。
词语解释:缉拿 拼音:jī ná
亦作“ 缉拏 ”。 搜捕。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销差》:“凡事非重大,亦非上件,若原告逃逸者,宜径註销,不必缉拿,致票久留原差之手。” 清 袁枚 《新齐谐·城隍神酗酒》:“神大怒曰:‘阴司大例,凡阳间公文到来,所拏之人,我阴司协同缉拏。’”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八:“而 清 朝反动政府,也对他严加迫害,在他的名字 孙文 的‘文’字旁边加上三点水,改作‘孙汶’,把他当作海寇来缉拿。”词语解释:一地里胡拏 拼音:yī dì lǐ hú ná
见“ 一地胡拿 ”。
词语解释:一地胡拿 拼音:yī dì hú ná
一味胡闹。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三折:“总便有万千不是,看寡人也合饶过他一地胡拿。”亦作“ 一地里胡拏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因姐姐闭月羞花,真假?这其间性儿难按纳,一地里胡拏。”词语解释:一拏 拼音:yī ná
一把。《金瓶梅词话》第二四回:“我不説你罢,你汉子有一拏小米数儿。”词语解释:呶拏 拼音:náo ná
喧闹。 唐 陆龟蒙 《〈怪松图赞〉序》:“号呼呶拏,发越赴诉,然后大奇出于文彩,天下指之为怪。”词语解释:纠拏 拼音:jiū ná
纠缠盘曲。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山间巨松皆五鬣,耸干参天,而老龙鳞颇无大者,遂以纠拏见奇。”词语解释:坐拏 拼音:zuò ná
一种有毒的草。苗可入药,性辛热,主治风痹,损伤等。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坐拏能懵人,食其心则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坐拏草》﹝集解﹞引 苏颂 曰:“生 江西 及 滁州 。六月开紫花结实。采其苗入药……气味辛热有毒。主治风痹,壮筋骨,兼治打扑伤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