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摩拊搏拊填拊节拊鞭拊棰拊收拊妪拊
击拊慰拊掌拊伛拊俞拊铿拊循拊 

词语解释:摩拊  拼音:mó fǔ
抚摩;安抚。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池龙少女游览水滨,忽见释种,恐不得当也,变为人形,即而摩拊。”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驯鸠》:“明日,笼以授 宣 ,自是不復出,驯狎左右,以手摩拊皆不动。” 明 袁宗道 《叙守考绩序》:“公摩拊小民,如慈母之哺婴孺。” 清 唐孙华 《秣陵太守行》:“心似寒泉彻底清,只把穷黎手摩拊。”
词语解释:击拊  拼音:jī fǔ
见“ 击石拊石 ”。
词语解释:击石拊石  拼音:jī shí fǔ shí
敲打石磬。《书·益稷》:“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蔡沉 集传:“重击曰击,轻击曰拊。石,磬也。”《列子·黄帝》:“ 尧 使 夔 典乐,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簫韶》九成,凤凰来仪,此以声致禽兽者也。” 明 冯梦龙 《智囊补·语智·裴楷等》:“ 武帝 即位,有猛虎入 建康 郭,象入 江陵 。上意不悦,以问羣臣。无敢对者。 王莹 曰:‘昔击石拊石,百兽率舞。陛下膺録御图,虎象来格。’”亦省作“ 击拊 ”。 唐 杜甫 《朝享太庙赋》:“升降之际,见玉柱生芝;击拊之初,觉《钧天》合律。”《新唐书·礼乐志十一》:“宰相 张濬 为脩奉乐县使,求知声者,得处士 萧承训 等,校石磬,合而击拊之,音遂谐。”
词语解释:搏拊  拼音:bó fǔ
(1).古乐器名。《书·益稷》:“戞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 孔 传:“搏拊以韦为之,实之以糠,击之以节乐。”《释名·释乐器》:“搏拊,以韦盛糠,形如皷,以手拊拍之也。”《明史·乐志一》:“﹝ 洪武 ﹞二十六年又定殿中韶乐:簫十二,笙十二……柷一,敔一,搏拊二。”
(2).拍击。谓鼓掌。 汉 马融 《长笛赋》:“失容坠席,搏拊雷抃。”
(3).亦作“ 搏抚 ”。弹奏。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窗棂小妇》:“三僧同榻,二僕在门外,已灭烛就枕, 湍 善鼓琴,暗中搏拊不止,二僧亦未交睫。” 清 葆光子 《物妖志·音乐·琴》:“携古琴过此,寳惜甚至,因搏抚之际,误触坠砌下石上。”
词语解释:慰拊  拼音:wèi fǔ
见“ 慰抚 ”。
词语解释:慰抚  拼音:wèi fǔ
亦作“ 慰拊 ”。
(1).安抚;抚慰。《汉书·匡衡传》:“每有水旱,风雨不时,连乞骸骨让位,上輒以詔书慰抚,不许。” 宋 费衮 《梁溪漫志·东坡卜居阳羡》:“ 坡 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嫗之旧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嫗。’” 金 王若虚 《病中》诗:“三时劳慰拊,甚愧古人真。”《水浒传》第一○七回:“ 卢俊义 慰抚劝劳,就令 武顺 镇守城池。”
(2).谓安慰抚摩。 梅阡 《春夜》:“五月的夜风,飘着道边槐花的清芬,轻轻地吹拂着路人的面颊与发鬓,吹拂着人们的胸襟,温柔的慰抚,有如慈母的双手。”
词语解释:填拊  拼音:tián fǔ
见“ 填抚 ”。
词语解释:填抚  拼音:tián fǔ
亦作“ 填拊 ”。 镇定安抚。填,通“ 镇 ”。《荀子·君道》:“其德音足以填抚百姓,其知虑足以应待万变。”《史记·萧相国世家》:“ 汉王 引兵东定 三秦 , 何 以丞相留收 巴 蜀 ,填抚諭告,使给军食。”《新唐书·李景让传》:“母欲息众讙,召 景让 廷责曰:‘尔填抚方面而轻用刑,一夫不寧,岂特上负天子,亦使百岁母衔羞泉下,何面目见先大夫乎?’” 宋 曾巩 《王制二》:“填拊方夏,实諉在王,时其勉之。” 王闿运 《黄淳熙传》:“ 湖南 巡抚 骆秉章 ,用 左宗棠 言,广用奇吏,填抚府县。”
词语解释:掌拊  拼音:zhǎng fǔ
古代用以护手持弓的用具。《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夫 匈奴 者……其耒耜则弓矢鞌马,播种则扞弦掌拊。” 李周翰 注:“扞弦、掌拊,用之蔽手以持弓者也。”
词语解释:节拊  拼音:jié fǔ
抚摩骨节。《淮南子·泰族训》:“四枝节族,毛蒸理泄,则机枢调利,百脉九窍,莫不顺比,其所居神者,得其位也,岂节拊而毛脩之哉!”
词语解释:伛拊  拼音:yǔ fǔ
怜爱抚养。傴,通“ 嫗 ”。《庄子·人间世》:“且昔者 桀 杀 关龙逢 , 紂 杀王子 比干 ,是皆修其身以下傴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傴拊,谓怜爱之也。” 成玄英 疏:“傴抚,犹爱养也。” 唐 柳宗元 《天对》:“ 汤 奋 癸 旅,爰以傴拊。”
词语解释:鞭拊  拼音:biān fǔ
亦作“鞕拊”。 鞭杖。古代刑罚之一种。《隶释·汉太尉刘宽碑》:“故能去鞭拊,如获其情;弗用刑,如弭其姦。”
词语解释:俞拊  拼音:yú fǔ
即 俞跗 。相传为 黄帝 时的良医。《汉书·艺文志》:“《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二十三卷。”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黄帝 时医也。”《汉书·艺文志》:“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 岐伯 、 俞拊 ,中世有 扁鹊 、 秦和 ,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 汉 兴有 仓公 。今其技术晻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详“ 俞跗 ”。
词语解释:俞跗  拼音:yú fū
传说为 黄帝 时良医。《鹖冠子·世贤》:“ 卓襄王 问 庞煖 曰:‘夫君人者亦为其国乎?’ 庞煖 曰:‘王独不闻 俞跗 之为医乎?已成必治,鬼神避之。’”《淮南子·人间训》:“是故人皆轻小害、易微事以多悔,患至而后忧之。是犹病者已惓而索良医也,虽有 扁鹊 俞跗 之巧,犹不能生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闻上古之时,医有 俞跗 ,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鑱石撟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皆曰 俞跗 、 扁鹊 、 和 、 缓 、 仓公 之流,必能治病,何不勿死?”
词语解释:棰拊
鞭策
词语解释:铿拊  拼音:kēng fǔ
指弹奏。 唐 高彦休 《唐阙史·李可及戏三教》:“有太常寺乐官 尉迟璋 者,善习古乐,为法曲,簫磬琴瑟,戞击鏗拊,咸得其妙。”
词语解释:收拊  拼音:shōu fǔ
收纳抚慰。 宋 曾巩 《谢章学士书》:“以材计其多寡,则文武之士以百千数,待明公之推察而收拊之。”
词语解释:循拊  拼音:xún fǔ
安抚;抚慰。《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巨盗始平,疲瘵之民,疮痍之卒,尚未循拊,而首访妇人,非所以副惟新之望也。” 林百举 《悲愤》诗之七:“循拊遗黎古贵和,三章约法问如何。”
词语解释:妪拊  拼音:yù fǔ
抚恤。 明 归有光 《送同年李观甫之任江浦序》:“岂不谓荒莱之土之所当垦治歟?彫瘵之民之所当嫗拊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