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典故、词汇
词牌
韵典(诗韵全璧)
词林正韵
简繁体互转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用典分析
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请选择
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
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
一董
二肿
三讲
四纸
五尾
六语
七麌
八荠
九蟹
十贿
一轸
十二吻
十三阮
十四旱
十五潸
十六铣
十七筱
十八巧
十九皓
二十哿
二十一马
二十二养
二十三梗
二十四迥
二十五有
二十六寝
二十七感
二十八俭
二十九豏
一送
二宋
三绛
四寘
五未
六御
七遇
八霁
九泰
十卦
十一队
十二震
十三问
十四愿
十五翰
十六谏
十七霰
十八啸
十九效
二十号
二十一个
二十二祃
二十三漾
二十四敬
二十五径
二十六宥
二十七沁
二十八勘
二十九艳
三十陷
一屋
二沃
三觉
四质
五物
六月
七曷
八黠
九屑
十药
十一陌
十二锡
十三职
十四缉
十五合
十六叶
十七洽
总目
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下载平水韵表
(2011-11-5)
十四盐
平声
帘
檐
添
纤
嫌
尖
兼
严
廉
厌
[同恹]
髯
甜
潜
盐
蟾
签
炎
瞻
奁
淹
沾
占
[zhān,占卜]
恬
拈
钳
缣
黏
觇
阎
谦
楠
铦
镰
粘
忺
歼
砭
黔
襜
渐
[音尖。流入也,浸也。]
钤
餍
佥
憸
蒹
幨
崦
詹
苫
恹
燖
[详注1]
腌
挦
鹣
阽
痁
暹
鲇
灊
阉
熸
櫩
噞
濂
椠
掂
谵
锨
蚺
鬑
湉
蔪
餂
蔹
棎
枮
鬵
酟
碱
孅
锓
瀸
臁
蛅
憛
襳
嵰
韱
讝
磏
裣
薕
岒
熑
壛
蠊
劆
搛
敁
鐱
稴
譣
黇
菾
殗
彡
忴
黚
嬚
嬐
扲
嶦
櫼
讇
螊
幓
螹
鋑
厃
顃
鳹
蚙
薝
瘎
玪
钐
硽
肷
耹
秥
鳒
煘
溓
[nián]
篺
衻
槏
虃
檶
霑
佔
胋
簷
撍
针
[详注2]
偣
仱
馦
闫
冿
婖
噡
呥
覝
妗
[详注3]
詀
[详注4]
誗
鋓
鑯
慊
[详注5]
注1:
燖
《集韵》慈盐切《韵会》昨盐切,音潜。《玉篇》本作燂。《集韵》沈肉於汤也。或作爓煔。《仪礼·聘礼注》肤豕肉也。惟燖者有肤。《释文》燖,刘音寻。一本作爓,音潜。 又《广韵》徐盐切《集韵》徐廉切,音阎。《广韵》本作燖。详燖字注。
注2:
针
《广韵》巨淹切《集韵》《韵会》其淹切,音钳。人名。《诗·秦风》子车针虎。《左传·隐八年》陈针子送女。《注》针子,陈大夫。又《庄三十二年》命僖叔待於针巫氏。《注》针巫氏,鲁大夫。又《僖二十八年》针庄子为坐。《释文》针,其廉反。 又地名。《左传·成六年》侵宋师於针。《释文》针,其廉反。
注3:
妗
音襜。𡝫妗,善笑貌。 又《集韵》馨兼切,音莶。义同。 又《广韵》《集韵》,音欦。美也。一曰女轻薄貌。
注4:
詀
《集韵》他兼切,帖平声。《扬子·方言》謰謱,拏也。南楚或谓之詀啼。 又《广韵》《集韵》丁兼切,点平声。转语也。一曰巧言。 又《集韵》处占切,音襜。亦多言也。
注5:
慊
《集韻》苦兼切,音謙。意不足也。又《集韻》賢兼切,音嫌。《說文》疑也。或省作兼。或通作嫌。《前漢·趙充國傳》婾得避慊之便。《師古註》慊,亦嫌字。又《集韻》離鹽切,音廉。《說文》帷也。或从巾从廉。
辩音释义
首字词组
末字词组
末字诗句
末字诗句
信手拈
坐旁设酒随时饮,床上堆书信手拈。
——宋·陆游
【春日】
不易拈
轻醇酒面斟来凸,举盏长忧不易拈。
——宋·邵雍
【年老逢春十三首 其七】
岂堪拈
揽来真可数,消去岂堪拈。
——宋·晁补之
【和关彦远雪】
客分拈
半酣诗兴动,写韵客分拈。
——宋·赵汝燧
【夏夜与东叔昆仲小酌】
轻拢拈
春葱指甲轻拢拈。五彩条垂双袖卷。
——宋·晏殊
【木兰花/玉楼春】
始一拈
昨日林僧至,茶杯始一拈。
——宋·翁卷
【暮春病归】
酒屡拈
更阑堲频折,乐极酒屡拈。
——宋·高斯得
【次韵王秉纯投赠三十韵】
玉瓶拈
见说东皇思柄用,姓名已向玉瓶拈。
——宋·姚勉
【送周县尉满秩归】
且强拈
节到勿空过,杯行且强拈。
——宋·苏辙
【九日三首】
吾为拈
君看数珠轮,此句吾为拈。
——宋·李流谦
【挽沈夫人】
懒重拈
清薰一枕暑初炎,彩索年符懒重拈。
——宋·陈杰
【端午命童采药】
先生拈
我来一瓣香,敬为先生拈。
——宋·金履祥
【题钓台】
未妨拈
倚赖宗盟慰牢落,得闲诗笔未妨拈。
——宋·陈造
【春雨赠陈主管】
兔毫拈
一自韩孟归去后,谁人敢把兔毫拈。
——明·唐寅
【高山奇树图】
还倒拈
拈起绣针还倒拈。
——元·查德卿
【一半儿】
遗不拈
平铺老藓柔可坐,谁藉绿罽遗不拈。
——宋·韩维
【孔先生以仙长老山水略录见约同游作诗答之】
髯苏拈
眼中诗友金坡贤,瓣香直为髯苏拈。
——近现代·金天羽
【艺林九友歌】
随挦拈
君如白石审乐谱,慢词小令随挦拈。
——近现代·陈宝琛
【题张韵舫眠琴小筑填词图】
急须拈
听说河豚新入市,蒌蒿荻笋急须拈。
——清·朱彝尊
【鸳鸯湖棹歌 其一十五】
句里拈
全家先遁无人觉,惟有诚斋句里拈。
——宋·舒邦佐
【送孙宪就任除秘监赴召】
笔未拈
心传家法书仍在,腹有成章笔未拈。
——宋·曾协
【次韵谢郑仲南惠诗二首 其二】
卷轴拈
日暖正风恬,闲将卷轴拈。
——近现代·赵清源
【杂诗并序 盐 其一十四】
复谁拈
额内珠存虽本有,眼中金落复谁拈。
——宋·韩维
【送芳公长老归法云】
不用拈
荆山美玉何须辨,赤水玄珠不用拈。
——宋·释子淳
【颂古一○一首】
亦懒拈
偶为寻幽出,扶筇亦懒拈。
——宋·葛起文
【游黄山寺】
短筇拈
昨夜一番乡屋梦,寒梅香处短筇拈。
——宋·张即之
【腊八日早漫成】
逐便拈
几案随宜设,诗书逐便拈。
——唐·元稹
【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
亦倦拈
庭闲人静鸟窥帘,坐对文书亦倦拈。
——宋·王之道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 其六】
亦恶拈
才高柳絮虽难到,此语于今亦恶拈。
——宋·王之道
【和张文纪咏雪二首 其二】
还重拈
多情于此更情多,一枝嗅罢还重拈。
——宋·刘光祖
【踏莎行】
脱怕拈
笺启来慵拆,衣冠脱怕拈。
——宋·司马光
【西台诗二十四韵】
著手拈
明珠自得非他得,懒更骊腮著手拈。
——宋·冯时行
【有感】
亦须拈
诗债恼人眠不得,夜寒残管亦须拈。
——宋·王之道
【和张文纪咏雪二首 其一】
指不拈
气寒鼻莫嗅,血冻指不拈。
——唐·韩愈
【苦寒】
物不拈
一双十指玉纤纤,不是风流物不拈。
——唐·秦韬玉
【咏手】
不许拈
晓
鹊频惊喜,疏蝉不许拈。
——唐·张籍
【和李仆射西园】
轻轻拈
轻罗碎剪,缝个小梅花,灯闪闪,夜沈沈,玉指轻轻拈。
——宋·无名氏
【蓦山溪】
不曾拈
短歌新曲无心理,凤箫龙管不曾拈。
——宋·无名氏
【昼锦堂】
暖未拈
恨入椒觞暖未拈。
——宋·无名氏
【一剪梅】
倍深拈
精义无穷在邺签,更须于易倍深拈。
——宋·吴潜
【饯赵物斛三首 其一】
君一拈
重来诘玄秘,试与君一拈。
——宋·何梦桂
【和耜岩赞易传来韵】
线休拈
水香玉色难裁剪,更绣针、茸线休拈。
——宋·王沂孙
【高阳台】
静慵拈
小圆珠串静慵拈。
——宋·张先
【江城子】
又怕拈
纴得金针又怕拈。
——宋·孙道绚
【南乡子】
试重拈
平生受用语,祖道试重拈。
——宋·刘克庄
【送强甫赴漳粹二首 其一】
大王拈
他日嵩高咏申甫,一香先为大王拈。
——宋·华岳
【再祷梅山】
隔袖拈
彩选骰儿隔袖拈。
——宋·吕渭老
【浣溪沙】
恶诗拈
城中旗傍盛,不欠恶诗拈。
——宋·刘克庄
【送魏录事】
叶可拈
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复纤纤。
——唐·杜甫
【绝句漫兴九首 其八】
忌轻拈
斯言忌轻拈,或能惹讥诤。
——宋·张镃
【衰疾几半月梅已空杏花亦烂漫矣忽往一观成古诗三十韵】
裹手拈
骰子逡巡裹手拈,无因得见玉纤纤。
(牧)
——唐·张祜
【妓席与杜牧之同咏】
园重拈
傍东园重拈,表春余朵。
——近现代·庞俊
【三姝媚】
信口拈
即景为题信口拈,山庄乐事实无厌。
——清·乾隆
【即景】
以后拈
不忍以后拈,而况用齿啮。
——宋·邵雍
【秋怀三十六首 其二十一】
笑自拈
轻纨笑自拈,扑蝶鸳鸯径。
——宋·陈允平
【侧犯】
手可拈
青青琉璃手可拈,寒花多在雨中添。
——宋·陈岩
【琉璃滩】
自连拈
普庵三颂自连拈,寄与提纲本手钳。
——宋·释印肃
【睹弟子作颂题窗乃续韵警之】
线倦拈
想闲窗、针线倦拈,寂寞细拈酴醾嗅。
——宋·杨无咎
【琐窗寒】
试出拈
玉麈无心试出拈,山房春静燕窥檐。
——宋·蒲寿宬
【题赠枯崖】
惯白拈
临济惯白拈,普化惯掣颠。
——宋·释宝印
【颂古十八首 其一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