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共156,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抱瓮抱道抱素抱拙抱桥抱案抱屈抱恩
抱膝抱朴抱树抱椠抱牍抱官囚抱风抱戴
抱病抱一抱独抱疴抱怀抱惭抱珥抱撮
抱关抱玉抱犊抱才抱衾裯抱佛脚抱拥抱肚
抱疾抱节抱膝吟抱卵抱节君抱琵琶抱气抱疹
抱负抱影抱冰抱志抱怨抱木抱牒抱同
抱璞抱衾抱冤抱鸡抱弄抱璧抱罪抱围
抱恨抱愁抱器抱饥渴抱布抱德抱蜀抱痛
抱子抱持抱材抱神抱愤抱瘵抱蓄抱不平
抱石抱痾抱真抱柱抱腰抱直抱恙抱出笼

词语解释:抱瓮  拼音:bào wèng
见“ 抱瓮灌园 ”。
词语解释:抱瓮灌园  拼音:bào wèng guàn yuán
传说 孔子 的学生 子贡 ,在游 楚 返 晋 过 汉阴 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瓮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见《庄子·天地》。后以“抱瓮灌园”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谈义》:“投竿垂饵,晦幽蹟於 渭 滨;抱瓮灌园,絶机心於 汉 渚。”亦省作“ 抱瓮 ”。《初学记》卷七引 晋 孙楚 《井赋》:“抱瓮而汲,不设机引,絶彼淫饰,安此璞慎。” 唐 李白 《赠张公洲革处士》诗:“抱瓮灌秋蔬,心闲游天云。” 宋 王安石 《绝句》:“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瓮区区老此身。” 清 陈梦雷 《灌园即事》诗:“偶尔荷锄忘读史,恰当抱瓮喜逢宾。”
词语解释:抱膝  拼音:bào xī
以手抱膝而坐。有所思貌。《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 躬耕垄亩,好为《梁父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每晨夕从容,常抱膝长啸。” 唐 白居易 《邯郸冬至夜思家》诗:“ 邯郸 驛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宋 文天祥 《楼桑》诗:“天下 卧龙 人,多少空抱膝。” 清 萧芷厓 《冬日村居》诗之一:“小窗时抱膝,闲捡旧农书。”
词语解释:抱病  拼音:bào bìng
有病在身;患病。 唐 沉佺期 《初达驩州》诗:“夜则忍飢卧,朝则抱病眠。”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九·苏小小考》:“有苍头至,云 盼奴 于月前已抱病殁。” 温见 《寄锺寒云》诗:“十年同抱病,万里各求生。” 冰心 《寄小读者》一:“我以抱病又将远行之身,此三两月内,自分已和文字绝缘。”
词语解释:抱关  拼音:bào guān
监门。借指小吏的职务。亦借指职位卑微。《史记·魏公子列传》:“ 嬴 乃 夷门 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 嬴 於众人广坐之中。”《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论》:“朝有世及之私,下多抱关之怨。” 晋 陶潜 《读史述九章·韩非》:“君子失时,白首抱关。” 宋 苏轼 《次韵胡完夫》:“青山别泪尚斕斑,十载江湖困抱关。” 明 刘基 《又次韵和新罗严上人》:“见説抱关堪避世,稗官犹可学 虞初 。”参见“ 抱关击柝 ”。
词语解释:抱关击柝  拼音:bào guān jī tuò
守门打更的小吏。《荀子·荣辱》:“故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以为寡。” 杨倞 注:“抱关,门卒也,击柝,击木所以警夜者。”《意林》卷六引 晋 顾夷 《义记》:“国无道而尸大位,可耻也;国有道而有抱关击柝,亦耻也。” 宋 王安石 《谢执政启》:“盖闻抱关击柝,所以待士之为贫。”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胥吏》:“天下之吏,既为无赖子所据,而佐贰又为吏之出身,士人目为异途,羞与为伍……非如 孔 孟 之时,委吏乘田,抱关击柝之皆士人也。”
词语解释:抱疾  拼音:bào jí
抱病。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序:“吾抱疾多年,不復为文。” 唐 徐夤 《旅次寓题》诗:“途穷怜抱疾,世乱耻登科。” 明 高启 《卧病东馆简诸友生》诗:“抱疾卧东城,文墨成久荒。”
词语解释:抱负  拼音:bào fù
(1).手抱肩负。《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世无 周公 抱负之辅,恐危社稷。”《后汉书·儒林传序》:“四方之士……自是莫不抱负坟策,云会京师。” 宋 苏轼 《京师哭任遵圣》诗:“平生惟一子,抱负珠在掌。” 明 李东阳 《赠淑人孙母钱氏墓志铭》:“生五子六女,皆自抱负。”
(2).谓前后毗连。 唐 韩愈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左 淮 右 河 ,抱负 齐 楚 。”
(3).志向。 宋 楼钥 《绩溪县尉楼君墓志铭》:“念吾兄抱负不凡,不见於用。” 元 雅琥 《上执政四十韵》:“稻粱犹不足,抱负岂能伸?”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五章:“我们每个青年都有着雄伟的抱负,都热望着祖国的富强和个人有远大的前途。”
词语解释:抱璞  拼音:bào pú
(1). 春秋 时, 楚 人 卞和 献璞玉于 厉王 ,玉工说:“石也。” 厉王 以 和 为诳,断其左足。 武王 时复献之,又以为石,断其右足。 文王 即位, 和 抱璞哭泣于 楚山 之下,泪尽继之以血。 文王 乃使玉工剖其璞,得美玉。见《韩非子·和氏》。后因以“抱璞”喻怀才不遇。 汉 东方朔 《七谏》:“ 和 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晋书·应詹传》:“四门开闢,英彦鳧藻,收春华於京輦,採秋实於巖藪,而 泓 抱璞 荆山 ,未剖 和 璧。”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赠处》:“双璧产 荆山 ,望如虹,气如烟,悠悠抱璞空流怨。” 郁达夫 《杂感》诗之一:“俊逸灵奇宰相才, 卞和 抱璞古今哀。”亦作“ 抱玉 ”、“ 抱璧 ”。 汉 王充 《论衡·讲瑞》:“美玉隐在石中, 楚王 、令尹不能知,故有抱玉泣血之痛。” 宋 梅尧臣 《汝南江邻几云鄎南并淮浮光山有张隐居故江有慕之作予辄次其韵》:“且奉采兰养,应无抱玉啼。” 明 何景明 《种麻篇》:“断金俟同志,抱玉难自宣。” 明 王錂 《春芜记·说剑》:“自笑投珠,谁怜抱璧双刖。”
(2). 战国 齐宣王 欲用 颜斶 , 斶 辞曰:“夫玉生於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大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 斶 愿得归。”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以“抱璞”指保持本色,不为爵禄所惑。 汉 蔡邕 《释诲》:“僕不能参迹于若人,故抱璞而优游。” 宋 王禹偁 《圣人无名赋》:“惟澹惟默,固抱璞以含章;不识不知,岂命氏而考姓。”
词语解释:抱恨  拼音:bào hèn
心中存有恨事。《汉书·王嘉传》:“死者不抱恨而入地,生者不衔怨而受罪。” 唐 杜甫 《负薪行》:“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长咨嗟。”《三国演义》第四一回:“今老母已丧,抱恨终天,身虽在彼,誓不为设一谋。” 巴金 《家》三二:“他觉得无论如何应该给 觉民 帮忙,否则会造成一件抱恨终身的事。”
词语解释:抱子  拼音:bào zǐ
(1).犹言生子。《诗·大雅·抑》:“借曰未知,亦既抱子。” 马瑞辰 通释:“此诗‘抱子’……犹言生子也。”
(2).下蛋时期的母鸡。 周立波 《懒蛋牌子》:“老太太用手指头探探抱子(母鸡)尾巴的下边,瞧瞧有不有硬硬的鼓鼓的东西,要是有,就把它关在里屋红漆躺箱里,叫它下蛋。”
词语解释:抱石  拼音:bào shí
(1).怀抱石头。谓投水或被投水而死。《韩诗外传》卷一:“ 申徒狄 非其世……遂抱石而自沉於河。” 元 柯丹邱 《荆钗记·祭江》:“指望松萝相倚,谁想你抱石含寃!” 明 张煌言 《吊熊雨殷相公》诗:“半壁雄才终抱石,三台杀气已成虹。”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轶事》:“生负气出门,进退无所,躑躅于 利涉桥 上,将为抱石之谋。”
(2).犹抱璞。 唐 李白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诗:“抱石耻献玉,沉泉笑探珠。”参见“ 抱璞 ”。
词语解释:抱璞  拼音:bào pú
(1). 春秋 时, 楚 人 卞和 献璞玉于 厉王 ,玉工说:“石也。” 厉王 以 和 为诳,断其左足。 武王 时复献之,又以为石,断其右足。 文王 即位, 和 抱璞哭泣于 楚山 之下,泪尽继之以血。 文王 乃使玉工剖其璞,得美玉。见《韩非子·和氏》。后因以“抱璞”喻怀才不遇。 汉 东方朔 《七谏》:“ 和 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晋书·应詹传》:“四门开闢,英彦鳧藻,收春华於京輦,採秋实於巖藪,而 泓 抱璞 荆山 ,未剖 和 璧。”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赠处》:“双璧产 荆山 ,望如虹,气如烟,悠悠抱璞空流怨。” 郁达夫 《杂感》诗之一:“俊逸灵奇宰相才, 卞和 抱璞古今哀。”亦作“ 抱玉 ”、“ 抱璧 ”。 汉 王充 《论衡·讲瑞》:“美玉隐在石中, 楚王 、令尹不能知,故有抱玉泣血之痛。” 宋 梅尧臣 《汝南江邻几云鄎南并淮浮光山有张隐居故江有慕之作予辄次其韵》:“且奉采兰养,应无抱玉啼。” 明 何景明 《种麻篇》:“断金俟同志,抱玉难自宣。” 明 王錂 《春芜记·说剑》:“自笑投珠,谁怜抱璧双刖。”
(2). 战国 齐宣王 欲用 颜斶 , 斶 辞曰:“夫玉生於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大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 斶 愿得归。”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以“抱璞”指保持本色,不为爵禄所惑。 汉 蔡邕 《释诲》:“僕不能参迹于若人,故抱璞而优游。” 宋 王禹偁 《圣人无名赋》:“惟澹惟默,固抱璞以含章;不识不知,岂命氏而考姓。”
词语解释:抱道  拼音:bào dào
持守正道。《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寧 抱道怀真,潜翳海隅,比下徵书,违命不至。” 宋 王得臣 《麈史·国政》:“ 得臣 切以为忠贤之臣,抱道履节,孰不欲遭时奋取功业,措天下於 泰山 之安而身享令名哉?”
词语解释:抱朴  拼音:bào pǔ
亦作“ 抱朴 ”。
(1).持守本真,不为外物所诱惑。《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后汉书·儒林传下·谢该》:“猥使良才抱朴而逃,踰越山河,沉沦 荆 楚 ,所谓往而不反者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白岸亭诗》:“未若长疎散,万事恒抱朴。” 清 谭献 《明诗》:“有道术者,依仁据义,履中蹈和,则上合六义;怀才抱朴,言志永言,则旁通九流。”
(2).抱住树皮。《文选·王褒〈洞箫赋〉》:“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 李善 注引《苍颉篇》:“朴,木皮也。”
词语解释:抱一  拼音:bào yī
道家谓专精固守不失其道。一,指道。《老子》:“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汉 贾谊 《新书·道术》:“言行抱一谓之贞,反贞为伪。” 晋 孙绰 《喻道论》:“耳絶淫声,口忘甘苦,意放休戚,心去於累,胷中抱一。” 宋 谢翱 《琼花引》:“孤贞抱一不再识,夜归 閬风 晓无蹟。”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 中国 则於修身齐家治国之外,又以平天下为一大问题。如 孔 学之大同太平, 墨 学之禁攻寝兵, 老 学之抱一为式, 邹衍 之终始五德,大抵向此问题而试研究也。”
词语解释:抱玉  拼音:bào yù
(1).见“ 抱璞 ”。
(2).谓怀抱德才,深藏不露。语本《老子》:“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三国 魏 嵇康 《古意》诗:“安得反初服,抱玉宝六奇。”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抱玉者联肩,握珠者踵武。”
词语解释:抱璞  拼音:bào pú
(1). 春秋 时, 楚 人 卞和 献璞玉于 厉王 ,玉工说:“石也。” 厉王 以 和 为诳,断其左足。 武王 时复献之,又以为石,断其右足。 文王 即位, 和 抱璞哭泣于 楚山 之下,泪尽继之以血。 文王 乃使玉工剖其璞,得美玉。见《韩非子·和氏》。后因以“抱璞”喻怀才不遇。 汉 东方朔 《七谏》:“ 和 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晋书·应詹传》:“四门开闢,英彦鳧藻,收春华於京輦,採秋实於巖藪,而 泓 抱璞 荆山 ,未剖 和 璧。”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赠处》:“双璧产 荆山 ,望如虹,气如烟,悠悠抱璞空流怨。” 郁达夫 《杂感》诗之一:“俊逸灵奇宰相才, 卞和 抱璞古今哀。”亦作“ 抱玉 ”、“ 抱璧 ”。 汉 王充 《论衡·讲瑞》:“美玉隐在石中, 楚王 、令尹不能知,故有抱玉泣血之痛。” 宋 梅尧臣 《汝南江邻几云鄎南并淮浮光山有张隐居故江有慕之作予辄次其韵》:“且奉采兰养,应无抱玉啼。” 明 何景明 《种麻篇》:“断金俟同志,抱玉难自宣。” 明 王錂 《春芜记·说剑》:“自笑投珠,谁怜抱璧双刖。”
(2). 战国 齐宣王 欲用 颜斶 , 斶 辞曰:“夫玉生於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大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 斶 愿得归。”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以“抱璞”指保持本色,不为爵禄所惑。 汉 蔡邕 《释诲》:“僕不能参迹于若人,故抱璞而优游。” 宋 王禹偁 《圣人无名赋》:“惟澹惟默,固抱璞以含章;不识不知,岂命氏而考姓。”
词语解释:抱节  拼音:bào jié
坚守节操。 明 何景明 《明妃引》:“古来抱节本难遇,况復蛾眉人所姤。” 清 姚椿 《〈乔处士遗集〉序》:“当 明 末造时,东南人士,多以文学抱节终老,或名著当世,或日久迺显。”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 蒋竹山 词极穠丽,其人则抱节终身。”
词语解释:抱影  拼音:bào yǐng
见“ 抱景 ”。
词语解释:抱景  拼音:bào jǐng
亦作“ 抱影 ”。
(1).守着影子。形容孤独。 汉 严忌 《哀时命》:“廓抱景而独倚兮,超永乎故乡。” 晋 左思 《咏史》之八:“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 南朝 宋 王微 《杂诗》:“朱火独照人,抱景自愁怨。” 唐 褚亮 《晚别乐记室彦》诗:“抱影同为客,伤情共此时。” 宋 周邦彦 《法曲献仙音》词:“向抱影凝情处,时闻打窗雨。”
(2).具有光彩形象。《文选·陆机〈文赋〉》:“抱景者咸叩,怀响者毕弹。”景,一本作“ 暑 ”。 吕延济 注:“谓物有抱光景者,必以思叩触之,而求其文理。”
词语解释:抱衾  拼音:bào qīn
见“ 抱衾裯 ”。
词语解释:抱衾裯  拼音:bào qīn dāo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按,《小星》序谓“夫人无妬忌之行,惠及贱妾,进御於君”。后因以“抱衾裯”为侍寝。亦借指作妾。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觅鸾》:“有个女冠 鱼玄机 ,本係豪家之女,来抱衾裯;出为道院之仙,偏嫌脂粉。”亦省作“ 抱衾 ”。《明史·孙如游传》:“祖宗以来,岂无抱衾之爱,而终引去席之嫌,此礼所不载也。” 清 洪昇 《长生殿·献发》:“娘娘呵,生性娇痴,多习惯,未免嫌疑生抱衾。”
词语解释:抱愁  拼音:bào chóu
心怀忧愁。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三:“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 唐 施肩吾 《及第后过扬子江》诗:“忆惜将贡年,抱愁此 江 边。” 元 吴师道 《落花行》:“抱愁无语还空闺,拂釵揽袖香依依。”
词语解释:抱持  拼音:bào chí
抱着;抱住。《汉书·王莽传下》:“ 莽 就车,之 渐臺 ,欲阻池水,犹抱持符命、威斗。”《南史·谢晦传》:“帝将自登岸,诸将諫不从。 晦 抱持帝,帝曰:‘我斩卿。’”《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 角哀 抱持( 伯桃 )大哭曰:‘吾二人死生同处,安可分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所蓄犬,忽人立怒号,两爪抱持啮妇面。”
词语解释:抱痾  拼音:bào kē
亦作“ 抱疴 ”。 抱病。 宋 梅尧臣 《谢王汝州复劝饮》诗:“不死常抱痾,於身寧自贵。” 清 吴嘉纪 《七歌》之二:“我昔抱疴母在时,千里就医不相离。” 清 黄周星 《补张灵〈崔莹合传〉》:“忽抱疴,数日不起。”
词语解释:抱素  拼音:bào sù
保持淳朴的本质。《汉书·礼乐志》:“易乱除邪,革正异俗,兆民反本,抱素怀朴。”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九:“ 唐 李嗣真 论 右军 书……《逍遥篇》《孤鴈赋》,跡远趣高,有拔俗抱素之像。”
词语解释:抱树  拼音:bào shù
《晋书·王祥传》:“ 祥 性至孝。早丧亲,继母 朱氏 不慈……有丹柰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 祥 輒抱树而泣。”后以“抱树”为至孝的典故。 唐 李商隐 《〈会昌一品集〉序》:“有抱树辞荣之节,有漆身报德之风。”
词语解释:抱独  拼音:bào dú
(1).独行自得。 宋 黄庭坚 《奉和文潜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吾友 陈师道 ,抱独门扫轨。”
(2).精神专一。 明 吕坤 《与总河刘晋川论道脉图》:“抱独者,守一也;天地间惟一无对,故曰独,非惟我独尊之谓。”
词语解释:抱犊  拼音:bào dú
比喻隐居。 唐 王维 《送友人归山歌》之一:“入云中兮养鷄,上山头兮抱犊。” 赵殿成 笺注引《元和郡县志》:“ 抱犊山 在 沂州 承县 北六十里,壁立千仞……昔有遁隐者,抱一犊于其上垦种,故以为名。”
词语解释:抱膝吟  拼音:bào xī yín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 躬耕垄亩,好为《梁父吟》” 裴松之 注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每晨夕从容,常抱膝长啸。”后以“抱膝吟”指高人志士的吟咏抒怀。 宋 朱熹 《伏读二刘公瑞岩留题感事兴怀》诗:“谁将健笔写崖阴,想见当年抱膝吟。”《红楼梦》第三八回:“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清 黄遵宪 《上海喜晤陈伯严》诗:“横流何处安身好,从子商量抱膝吟。”
词语解释:抱冰  拼音:bào bīng
(1).喻刻苦自励。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越王 念復 吴 讎非一旦也,苦身劳心,夜以接日,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之以水;冬常抱冰,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於户,出入尝之。” 唐 元稹 《冬白紵》诗:“共笑 越王 穷惴惴,夜夜抱冰寒不睡。”
(2).喻廉洁。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令丞承风,饮水抱冰。”参见“ 抱冰公事 ”。
词语解释:抱冰公事  拼音:bào bīng gōng shì
旧时官场谓清苦的差事。 宋 陶穀 《清异录·官志》:“ 蒙州 立山县 丞 晁觉民 自中原避兵南来,因仕霸朝,食料衣服,皆市于邻邑,一吏专主之;既回,物多毫末,皆置诸狱。当其役者曰:‘又管抱冰公事也。’”
词语解释:抱冤  拼音:bào yuān
感到冤枉。
词语解释:抱器  拼音:bào qì
《易·繫辞下》:“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后以“抱器”喻怀才待时,不苟求名利。 唐 唐彦谦 《楼上偶题》诗:“可能前岭空乔木,应有怀才抱器人。” 宋 苏舜钦 《投匦疏》:“此非唯藴才抱器者幸甚,实亦天下之幸甚也。” 清 玉瑟斋主人 《血海花·嚼血》:“正是抱器待时,怀才未试。” 黄人 《〈清文汇〉序》:“当定鼎之时,山泽遗耇,抱器陈畴,綦多宾服。”
词语解释:抱材  拼音:bào cái
见“ 抱才 ”。
词语解释:抱才  拼音:bào cái
亦作“ 抱材 ”。 怀才。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真文忠公谥议》:“ 靖逸 抱才,蓄学含章,退处著书,以待来世。” 明 刘基 《送谢教授序》:“不得一命,则抱材而无所施。”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谕复敞天燕方永年诗》之二:“备閲诗章识抱才,果然王佐出尘埃。”
词语解释:抱真  拼音:bào zhēn
保持真性。《三国志·蜀志·郤正传》“ 雍门 援琴而挟説” 裴松之 注引 汉 桓谭 《新论》:“臣之所能令悲者,先贵而后贱,昔富而今贫,摈压穷巷,不交四邻;不若身材高妙,怀质抱真,逢谗罹谤,怨结而不得信。”《参同契》卷下:“惟昔圣贤,怀玄抱真。” 清 朱彝尊 《兴化李先生清寿诗》:“年今八十能抱真,齿儿髮秀目緑筋。”
词语解释:抱拙  拼音:bào zhuō
持守愚拙。谓不投机取巧。《古尊宿语录》:“ 云峯 悦禪师 语録《颂古》:‘抱拙 少林 已九年, 赵州 忽长庭前柏,可怜无限守株人,寥寥坐对千峯色。’” 元 揭傒斯 《题〈渊明抚松图〉》诗:“抱拙辞下邑,旷然获所安。” 清 宗元豫 《七夕集晓榭》诗:“白头甘抱拙,那望鹊桥迴。”
词语解释:抱椠  拼音:bào qiàn
见“ 抱槧怀铅 ”。
词语解释:抱椠怀铅  拼音:bào qiàn huái qiān
同“ 握铅抱槧 ”。 宋 沉遘 《谢两府三启》:“然且抱槧怀铅,出入乎承明之署;荷囊持槖,上下乎太微之廷。”亦省作“ 抱槧 ”。 宋 梅尧臣 《正仲见赠依韵和答》:“平生好《书》《诗》,一意在抱槧。” 明 文徵明 《送卢师陈奉使紫荆关》诗:“岂若抱槧人,终年守金闺。”参见“ 握铅抱槧 ”。
词语解释:抱疴  拼音:bào kē
见“ 抱痾 ”。
词语解释:抱痾  拼音:bào kē
亦作“ 抱疴 ”。 抱病。 宋 梅尧臣 《谢王汝州复劝饮》诗:“不死常抱痾,於身寧自贵。” 清 吴嘉纪 《七歌》之二:“我昔抱疴母在时,千里就医不相离。” 清 黄周星 《补张灵〈崔莹合传〉》:“忽抱疴,数日不起。”
词语解释:抱才  拼音:bào cái
亦作“ 抱材 ”。 怀才。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真文忠公谥议》:“ 靖逸 抱才,蓄学含章,退处著书,以待来世。” 明 刘基 《送谢教授序》:“不得一命,则抱材而无所施。”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谕复敞天燕方永年诗》之二:“备閲诗章识抱才,果然王佐出尘埃。”
词语解释:抱卵  拼音:bào luǎn
孵卵。谓母禽伏于蛋上,孵出小雏。亦借用于其他动物。 五代 伊用昌 《湖南闯斋吟》:“鷄能抱卵心常听,蝉到成形壳自分。”《景德传灯录·侍郎问广慧和尚语》:“如鷄抱卵,若是抛离起去,暖气不接,便不成种子。”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池塘里的败荷还挺剩些残茎,是虾蟆抱卵的时候了。”
词语解释:抱志  拼音:bào zhì
胸怀大志。《晋书·慕容暐载记》:“此则鬱概待时之雄,抱志未申之杰,必岳峙 灞上 ,云屯 陇 下。” 唐 元稹 《遣兴》之五:“寄言抱志士,日月东西跳。” 宋 曾巩 《乞出知颍州状》:“虽有爱君嚮国之心,託势疎远,无路自通,期於抱志没齿而已。”
词语解释:抱鸡  拼音:bào jī
(1).孵化小鸡。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竹破还将竹补宜,抱鸡须用卵为之。”
(2).抱着鸡去和别人的鸡斗。 唐 于鹄 《公子行》:“马上抱鸡三市鬭,袖中携剑五陵游。”
(3).喻唆使别人争吵。谚语:抱鸡鸡不斗,气杀抱鸡人。
词语解释:抱饥渴  拼音:bào jī kě
形容心情迫切得如饥似渴。 唐 韩愈 《招扬之罘》诗:“作诗招 之罘 ,晨夕抱飢渴。”
词语解释:抱神  拼音:bào shén
持守精神。《庄子·在宥》:“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 成玄英 疏:“抱守精神,境不能乱。”
词语解释:抱柱  拼音:bào zhù
(1).《庄子·盗跖》:“ 尾生 与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后以“抱柱”为坚守信约的典故。《玉台新咏·古诗〈穆穆青风至〉》:“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 唐 李白 《长干行》之一:“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臺。” 陈去病 《惜别词》:“而今抱柱空遗恨,流水悠悠岂復情。”
(2).比喻死守陈规而不知变通。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苏东坡诗》:“若反以新为嫌,是必拾人牙后,人云亦云;否则,抱柱守株,不敢踰限一步,是尚得成家哉!”
词语解释:抱桥  拼音:bào qiáo
抱柱。 宋 刘筠 《又赠荷花一绝》:“风波若未乖前约,一死何曾更抱桥。”参见“ 抱柱 ”。
词语解释:抱柱  拼音:bào zhù
(1).《庄子·盗跖》:“ 尾生 与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后以“抱柱”为坚守信约的典故。《玉台新咏·古诗〈穆穆青风至〉》:“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 唐 李白 《长干行》之一:“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臺。” 陈去病 《惜别词》:“而今抱柱空遗恨,流水悠悠岂復情。”
(2).比喻死守陈规而不知变通。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苏东坡诗》:“若反以新为嫌,是必拾人牙后,人云亦云;否则,抱柱守株,不敢踰限一步,是尚得成家哉!”
词语解释:抱牍  拼音:bào dú
抱持案牍。谓办理公文。 宋 黄庭坚 《僧景宣相访寄法王航禅师》诗:“抱牘稍退鳧鶩行,倦禪时作橐驼坐。” 明 袁宏道 《与皇甫二泉书》:“抱牘之苦,甚於抱病;簿领之趣,恶於药饵。”
词语解释:抱怀  拼音:bào huái
存于心中;怀抱。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二族俱荣,流祚后嗣,以明雅素中诚之效,抱怀数年,未得散意。” 郭沫若 《沸羹集·论读经》:“但是读者的范围却只应该限于抱怀着这种目的的人,而不能使任何人都必读,而且也不能读。”
词语解释:抱衾裯  拼音:bào qīn dāo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按,《小星》序谓“夫人无妬忌之行,惠及贱妾,进御於君”。后因以“抱衾裯”为侍寝。亦借指作妾。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觅鸾》:“有个女冠 鱼玄机 ,本係豪家之女,来抱衾裯;出为道院之仙,偏嫌脂粉。”亦省作“ 抱衾 ”。《明史·孙如游传》:“祖宗以来,岂无抱衾之爱,而终引去席之嫌,此礼所不载也。” 清 洪昇 《长生殿·献发》:“娘娘呵,生性娇痴,多习惯,未免嫌疑生抱衾。”
词语解释:抱节君  拼音:bào jié jūn
(1).指竹子。以其劲直有节,故称。 宋 苏轼 《此君庵》诗:“寄语庵前抱节君,与君到处会相亲。”参见“ 此君 ”。
(2).即竹夫子。夏天床席间取凉的竹笼。 明 杨维桢 《竹夫人传》:“夫人 竹氏 ……自号 抱节君 ,其先为 孤竹君 之子。”
词语解释:此君  拼音:cǐ jūn
《晋书·王徽之传》:“﹝ 徽之 ﹞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 徽之 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后因作竹的代称。 唐 岑参 《范公丛竹歌》:“此君託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唐 白居易 《东楼竹》诗:“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 宋 苏轼 《於潜僧绿筠轩》诗:“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 扬州 鹤?” 宋 姜夔 《念奴娇·谢人惠竹榻》词:“梅风吹溽,此君直恁清苦。”
词语解释:抱怨  拼音:bào yuàn
(1).心怀怨恨。《晋书·刘毅传》:“诸受枉者,抱怨积直,独不蒙天地无私之德,而长壅蔽於邪人之銓。” 唐 骆宾王 《畴昔篇》:“ 邹衍 衔悲繫 燕 狱, 李斯 抱怨拘 秦 桎。” 宋 范仲淹 《再奏辩滕宗谅张亢》:“陛下深居九重,当须察此物情,知其艰苦,岂可使狱吏为功,而劳抱怨。”
(2).埋怨。 元 杨显之 《潇湘雨》楔子:“船便开,倘若有些不测,只不要抱怨我。”《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刘千户 不想自儿死生有命,到抱怨先生带累了。”《红楼梦》第一回:“主僕三人,日夜作些针綫,帮着父亲用度。那 封肃 虽然每日抱怨,也无可奈何了。” 杨朔 《海市·王禄小记》:“有时干脆不回家,守着电镐睡,惹得妻子抱怨他不懂情意。”
词语解释:抱弄  拼音:bào nòng
怀抱逗弄。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僕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於书屏下。” 唐 元稹 《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孝女视膳,令妇执笄。封燔茅社,抱弄荃蓀。”按,荃荪,香草,喻子孙。 明 高攀龙 《缪仲湻六十序》:“又三年,余以使事至家,得仲儿,日抱弄之。”
词语解释:抱布  拼音:bào bù
《诗·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后因以“抱布”指自媒。 汉 焦赣 《易林·蒙之困》:“氓伯以婚,抱布自媒,弃礼急情,卒罹祸尤。”亦用以斥责买卖婚姻。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以彼行媒,同之抱布。”按: 王源 嫁女收聘钱五万用以买妾,故 沉约 斥为行同商贾。参见“ 抱布贸丝 ”。
词语解释:抱布贸丝  拼音:bào bù mào sī
以物易物。商品交换的一种形式。《诗·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汉 桓宽 《盐铁论·错币》:“各以其所有易所无,抱布贸丝而已。”
词语解释:抱愤  拼音:bào fèn
亦作“ 抱忿 ”。 心怀忧愤或愤怒。 唐 皮日休 《悼贾文》:“当抱愤于渺藩兮,曾无足以少休。” 华亭过客 《〈廿载繁华梦〉序》:“每拔剑以唾壶,因人抱忿;或废书而陨涕,为古担忧。” 曹亚伯 《武昌起义》:“因未得万全之策,致暂缓挞伐之师,而兵心抱愤,跃跃欲试,势又不能復缓时日。”
词语解释:抱腰  拼音:bào yāo
(1).接生。《水浒传》第二四回:“ 王婆 笑道:‘老身为头的是做媒,又会做牙婆,也会抱腰。’”
(2).方言。撑腰。 叶圣陶 《城中·晨》:“女娘们同男人家吵嘴,动不动就说要到 上海 ,什么话!可是有呜呜呜叫着的轮船替她们抱腰,让她们说来挺硬。”
词语解释:抱案  拼音:bào àn
抱持案牍。谓办理公文。 明 宋濂 《京畿乡试策问》:“今世之吏,数倍於前,事繁政紊,案牘纷然…… 刘炫 所谓老吏抱案而没者也。”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总统更移,自臺阁以至抱案之吏,无不随之更调。”
词语解释:抱官囚  拼音:bào guān qiú
谓做官不自由有如囚犯。指贪恋禄位的人。 宋 黄庭坚 《四休居士》诗:“富贵何时润髑髏,守钱奴与抱官囚。” 元 张国宾 《罗李郎》第一折:“假若便功名成就,算来则是抱官囚。”
词语解释:抱惭  拼音:bào cán
抱愧。 清 戴名世 《〈中西经星同异考〉序》:“而后乃敢序 定九 之书,乃皆以饥寒餬口於四方,东西奔走,不能合併,至於今而此志未遂,所为诵 宁人 之言而抱惭不能自已也。”
词语解释:抱佛脚  拼音:bào fó jiǎo
唐 孟郊 《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谓年老方信佛,求佛保佑。后因称事前无准备而临事慌忙应付为抱佛脚。 宋 刘攽 《中山诗话》:“ 王丞相 喜谐謔,一日,论沙门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对曰:‘急则抱佛脚。’ 王 曰:‘投老欲依僧,是古诗一句。’客曰:‘急则抱佛脚,是俗谚全语。上去投,下去脚,岂不的对也。’ 王 大笑。” 明 张谊 《宦游纪闻》:“﹝人有犯罪应诛者﹞恐急,奔往某寺中抱佛脚……故俗谚云:‘閒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清 李渔 《怜香伴·贿荐》:“[浄]如今遇着个作孽的宗师,忽然要来岁考……[末丑] 周相公 原来在此抱佛脚。”
词语解释:抱琵琶  拼音:bào pí pá
语出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后因以比喻女子改嫁或移情他人。 清 李渔 《蜃中楼·义举》:“若不是逼抱琵琶,怎显他节操冰霜。”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诗曰:‘含顰忆昔侍尊前,丽服明妆似水仙。今日相逢卿老矣,不堪回首问当年。不抱琵琶过别船,芳心与石一般坚。’”
词语解释:抱木  拼音:bào mù
木名。附水松根而生,若寄生然,故名。木质柔韧,可制木履。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抱香履》:“抱木生於水松之旁,若寄生然,极柔弱,不胜刀锯,乘湿时刳而为履,易如削瓜,既乾而韧,不可理也……出 扶南 、 大秦 诸国。” 清 李调元 《南越笔记·粤中多尚屐》:“抱木附水松根而生,香而柔韧可作履。”
词语解释:抱璧  拼音:bào bì
(1).见“ 抱璞 ”。
(2).《左传·哀公十七年》:“﹝ 卫庄公 ﹞入于 戎州 己氏 。初,公自城上见 己氏 之妻髮美,使髡之,以为 吕姜 髢。既入焉,而示之璧,曰:‘活我,吾与女璧。’ 己氏 曰:‘杀女,璧其焉往?’遂杀之,而取其璧。”后因以“抱璧”指怀宝招祸。 宋 李清照 《投翰林学士綦崈礼启》:“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璧之将往,决欲杀之。”
词语解释:抱璞  拼音:bào pú
(1). 春秋 时, 楚 人 卞和 献璞玉于 厉王 ,玉工说:“石也。” 厉王 以 和 为诳,断其左足。 武王 时复献之,又以为石,断其右足。 文王 即位, 和 抱璞哭泣于 楚山 之下,泪尽继之以血。 文王 乃使玉工剖其璞,得美玉。见《韩非子·和氏》。后因以“抱璞”喻怀才不遇。 汉 东方朔 《七谏》:“ 和 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晋书·应詹传》:“四门开闢,英彦鳧藻,收春华於京輦,採秋实於巖藪,而 泓 抱璞 荆山 ,未剖 和 璧。”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赠处》:“双璧产 荆山 ,望如虹,气如烟,悠悠抱璞空流怨。” 郁达夫 《杂感》诗之一:“俊逸灵奇宰相才, 卞和 抱璞古今哀。”亦作“ 抱玉 ”、“ 抱璧 ”。 汉 王充 《论衡·讲瑞》:“美玉隐在石中, 楚王 、令尹不能知,故有抱玉泣血之痛。” 宋 梅尧臣 《汝南江邻几云鄎南并淮浮光山有张隐居故江有慕之作予辄次其韵》:“且奉采兰养,应无抱玉啼。” 明 何景明 《种麻篇》:“断金俟同志,抱玉难自宣。” 明 王錂 《春芜记·说剑》:“自笑投珠,谁怜抱璧双刖。”
(2). 战国 齐宣王 欲用 颜斶 , 斶 辞曰:“夫玉生於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大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 斶 愿得归。”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以“抱璞”指保持本色,不为爵禄所惑。 汉 蔡邕 《释诲》:“僕不能参迹于若人,故抱璞而优游。” 宋 王禹偁 《圣人无名赋》:“惟澹惟默,固抱璞以含章;不识不知,岂命氏而考姓。”
词语解释:抱德  拼音:bào dé
持守德行。《文子·守静》:“养生以经世,抱德以终年,可谓能体道也。”《庄子·徐无鬼》:“抱德煬和以顺天下。”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抱德肥遯,扬清 渭 波。”
词语解释:抱瘵  拼音:bào zhài
抱病。 唐 韦应物 《移疾会诗客元生与释子法朗因贻诸祠曹》诗:“抱瘵知旷职,淹旬非乐閒。”
词语解释:抱直  拼音:bào zhí
坚持正道。 五代 齐己 《风骚旨格》:“诗有四十门……十二曰抱直。诗云:须知三尺剑,只为不平人。”
词语解释:抱屈  拼音:bào qū
遭受或感到委屈。《敦煌曲子词·望江南》:“每恨六蕃生留滞,只缘当路寇讎多,抱屈争那何。”《镜花缘》第六五回:“可惜今年殿试都不能躬逢其盛……诸位姊妹未免抱屈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苏相国》:“其劾 杨天相 诬盗案事,众皆为 杨 抱屈。” 吴组缃 《山洪》二五:“现在 双全官 对 寿官 这样愤不可遏,不留情的加以抨击,他很有点为 寿官 抱屈。”
词语解释:抱风  拼音:bào fēng
犹捕风。比喻无效行动。 汉 桓宽 《盐铁论·遵道》:“文繁於春华,无效於抱风。”
词语解释:抱珥  拼音:bào ěr
太阳两旁半环形的光圈。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天文·中宫宿》:“阴阳交合,盛为雷,激为电……立为虹蜺,离为背矞,分为抱珥。此十四变皆轩辕主之。”参见“ 抱戴 ”。
词语解释:抱戴  拼音:bào dài
(1).怀恩戴德。《三国志·魏志·公孙渊传》“诱致其使,悉斩送 弥 晏 等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载 渊 上表曰:“唯陛下……推今亮往,察臣本心,长令抱戴,衔分三泉。”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二》:“ 婴 曰:‘苟赦其罪,得全首领,以就农亩,则抱戴没齿,爵位非望也。’”
(2).太阳周围的光圈。古代以为是祥瑞的征兆。《孝经援神契》:“王者德及于天则日抱戴,斗极明。”旧注:“在上曰戴,在旁曰抱。”《旧唐书·玄宗纪上》:“上还斋宫,庆云见,日抱戴。”参见“ 抱珥 ”。
词语解释:抱拥  拼音:bào yōng
拥抱。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獭》:“老獭适至,抱拥而去。” 郭沫若 《落叶·第十五信》:“我现在想回去了,回到我那被抱拥在寥寂的寥寂的山中的自然美里的家,远远地远远地离开了俗世的我的家。”
词语解释:抱气  拼音:bào qì
罩在太阳上面的云气。《元史·世祖纪十四》:“日食时,左右有珥,上有抱气。”《清史稿·天文志十三》:“﹝ 康熙 ﹞五年五月乙巳兼抱气。”参见“ 抱珥 ”、“ 抱戴 ”。
词语解释:抱牒  拼音:bào dié
犹抱牍。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幕议》:“[末]莲花幕下寄閒身。[外]抱牒曾陪史院人。”
词语解释:抱罪  拼音:bào zuì
对自己的错误心怀愧疚;负疚。《后汉书·蔡邕传》:“抱罪怀瑕,与下同疾,纲网弛纵,莫相举察。”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常惧颠沛,抱罪黄壚。”
词语解释:抱蜀  拼音:bào shǔ
抱持祠器。《管子·形势》:“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又《形埶解》:“人主立其度量,陈其分职,明其法式,以莅其民,而不以言先之,则民循正。所谓‘抱蜀’者,祠器也。故曰:‘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
词语解释:抱蓄  拼音:bào xù
谓所怀的才能。 宋 司马光 《和之美二贫诗》:“满腹岂无才,抱蓄未有施。”
词语解释:抱恙  拼音:bào yàng
抱病。 明 唐顺之 《咨总督都御史胡》:“贵院以抱恙初愈不及自行,本司监督以往。” 清 李渔 《凰求凤·假病》:“儿夫抱恙妻难代,愁与闷,一齐来。” 孙中山 《入京宣言》:“至于救国之道多端,当向诸君缕述,惟今以抱恙,不得不稍俟异日。”
词语解释:抱恩  拼音:bào ēn
怀念恩惠。《西京杂记》卷四引 汉 路乔如 《鹤赋》:“赖吾王之广爱,虽禽鸟兮抱恩。”
词语解释:抱戴  拼音:bào dài
(1).怀恩戴德。《三国志·魏志·公孙渊传》“诱致其使,悉斩送 弥 晏 等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载 渊 上表曰:“唯陛下……推今亮往,察臣本心,长令抱戴,衔分三泉。”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二》:“ 婴 曰:‘苟赦其罪,得全首领,以就农亩,则抱戴没齿,爵位非望也。’”
(2).太阳周围的光圈。古代以为是祥瑞的征兆。《孝经援神契》:“王者德及于天则日抱戴,斗极明。”旧注:“在上曰戴,在旁曰抱。”《旧唐书·玄宗纪上》:“上还斋宫,庆云见,日抱戴。”参见“ 抱珥 ”。
词语解释:抱珥  拼音:bào ěr
太阳两旁半环形的光圈。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天文·中宫宿》:“阴阳交合,盛为雷,激为电……立为虹蜺,离为背矞,分为抱珥。此十四变皆轩辕主之。”参见“ 抱戴 ”。
词语解释:抱戴  拼音:bào dài
(1).怀恩戴德。《三国志·魏志·公孙渊传》“诱致其使,悉斩送 弥 晏 等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载 渊 上表曰:“唯陛下……推今亮往,察臣本心,长令抱戴,衔分三泉。”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二》:“ 婴 曰:‘苟赦其罪,得全首领,以就农亩,则抱戴没齿,爵位非望也。’”
(2).太阳周围的光圈。古代以为是祥瑞的征兆。《孝经援神契》:“王者德及于天则日抱戴,斗极明。”旧注:“在上曰戴,在旁曰抱。”《旧唐书·玄宗纪上》:“上还斋宫,庆云见,日抱戴。”参见“ 抱珥 ”。
词语解释:抱撮  拼音:bào cuō
抱持拨弄。 唐 顾况 《李供奉弹箜篌歌》:“起坐可怜能抱撮,大指调絃中指拨。”
词语解释:抱肚  拼音:bào dù
即兜肚。 清 唐训方 《里语徵实》卷中上:“以布斜束胸腹间曰抱肚。 唐 天宝 间, 杨贵妃 私通 安禄山 ,被爪伤乳。妃恐帝见之,乃绣胸服掩蔽,曰訶子,即今之抱肚。 宋 王荆公 所赐玉带,阔十四折,号玉抱肚,今曲名中有《玉抱肚》。”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秋鸿 、 巧云 来……復以手製抱肚遗生。” 沉从文 《边城》二:“在鞋尖上用红绿丝线挑绣双凤,或为情人水手作绣花抱肚。”
词语解释:抱疹  拼音:bào zhěn
抱病。 宋 梅尧臣 《得曾巩秀才所附滁州欧阳永叔书答意》诗:“相望未得亲,终朝如抱疹。”
词语解释:抱同  拼音:bào tóng
覆盖屋脊的瓦。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瓦》:“其垂于檐端者有‘滴水’,下于脊背者有‘云瓦’,瓦掩覆脊者有‘抱同’。”
词语解释:抱围  拼音:bào wéi
两臂合抱的周围。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前面》一:“院子里有一株柳树,成为被考古家所酷爱的古董,大约有一百多年了,树干大到两抱围,还充满着青春的生命力。”
词语解释:抱痛  拼音:bào tòng
心怀伤痛。 南朝 梁 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而下官抱痛圆门,含愤狱户,一物之微,有足悲者。” 明 刘基 《书苏伯修御史断狱记后》:“而衔寃抱痛之民,莫不伸眉引项,若槁叶之待滋润。” 明 李贽 《与耿司寇告别书》:“苟万分一有失人之悔,则终身抱痛,死且不瞑目矣。” 南荃居士 《海侨春传奇》:“似这等抱痛衔哀那处言,比似个丧家孤犬。”
词语解释:抱不平  拼音:bào bù píng
(1).见他人受不公平待遇而愤慨。 清 李玉 《清忠谱·义愤》:“二位相公来得正好, 周爷 被逮,我们众百姓都抱不平!”川剧《乔老爷奇遇》第七场:“你哥哥仗势力要把 黄小姐 霸占,抱不平我才男扮女解人危难。”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知识阶级》:“为什么要欢迎呢?因为他确能替平民抱不平,把平民的苦痛告诉大众。”
(2).用于自己受不公平待遇而愤慨。 清 黄钧宰 《金壶泪墨·离恨天杂记》:“生意殊抱不平,谓苟合私盟尚多容纳,於一妓乎何有,何独於我而严之。”
词语解释:抱出笼
本指刚出笼的小鸡,喻不老练、不在行的人
共156,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