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三职入声 [shí,知识][shí sì,饮食]亿[sè sāi,闭塞][nì][详注1][详注2][fú][pì][yì]


注1:螣 音特。《诗·小雅》去其螟螣。《传》食叶曰螣。《陆玑疏》螣,蝗也。《许慎云》吏乞贷则生螣。
注2:冒 mò,《集韵》《韵会》《正韵》密北切,音默。《增韵》贪也。《左传·昭三十一年》贪冒之民。又犯也。《前汉·卫青传》直冒汉围。又单于名。《史记·匈奴传》及冒顿立,攻破月氏。
末字词组
掩抑菀抑摈抑蹂抑违抑攘抑敛抑譬抑
抑抑低抑贬抑诋抑黜抑控抑愊抑裁抑
怨抑损抑厌抑遮抑检抑枉抑悲抑剪抑
郁抑排抑诎抑陵抑捽抑拫抑禁抑厄抑
摧抑顿抑降抑晦抑沮抑挤抑困抑勒抑
谦抑幽抑退抑翦抑撝抑忍抑穷抑矫抑
挫抑阻抑阏抑遏抑巽抑忧抑窒抑奄抑
压抑屈抑防抑逼抑抚抑拥抑訾抑 
愤抑冤抑卑抑欠抑灭抑挠抑警抑 
按抑淹抑谨抑平抑滞抑沈抑制抑 

词语解释:掩抑  拼音:yǎn yì
(1).遮盖;遮挡。《陈书·废帝纪》:“贼竪皆亡,祅徒已散,日望惩改,犹加掩抑,而悖礼忘德,情性不悛,乐祸思乱,昬慝无已。”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旋拂轻容写洛神》词:“掩抑薄寒施软障,抱持纤影藉芳茵,未能无意下香尘。”
(2).压制。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掩抑其言则专蔽,诱掖其説则侵诬。”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前辈文人相奖借》:“ 欧阳公 不得不收 东坡 ,所谓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者,其实掩抑渠不得也。”
(3).指压倒,盖过。 宋 叶适 《虎长老修双峰》诗:“ 雁荡 初传晚 唐 世,掩抑众岳夸神灵。”
(4).形容声音低沉。 南朝 齐 王融 《咏琵琶》:“掩抑有奇态,悽愴多好声。”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清 吴伟业 《王郎曲》:“摧藏掩抑未分明,拍数移来发曼声。”
(5).指说话的语调低沉。 老舍 《赵子曰》第二十:“作官的时候出锋头是心里的劲儿,越吞吐掩抑越见长处。”
(6).形容心情抑郁。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周丞相对敭》:“既而龙姿掩抑,泪落衣襟。” 宋 范成大 《拟古》诗:“弯环楼前月,掩抑楼上人。人月不得语,相看两凝顰。”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二:“欢笑时,即含顰凝睇,掩抑若悲。” 冰心 《我的邻居》:“我呢,不知道怎样劝她,也想她在家里整天的凄凉掩抑,在这朗阔的野外,让她恣情的一恸,倒也是一种发泄。”
(7).谓性情拘谨。 宋 秦观 《送钱秀才序》:“客闻而笑之曰:‘子二人者……今者室居而舆出,非澹泊之事不治,掩抑若处子,又何拘也。’”
(8).犹抑扬。 宋 陈善 《扪虱新话·为文要得顿挫之法》:“予因学琴,遂得为文之法,文章妙处,在能掩抑顿挫,令人读之亹亹忘倦。”
词语解释:抑抑  拼音:yì yì
(1).慎审貌;谦谨貌。《诗·小雅·宾之初筵》:“其未醉止,威仪抑抑。” 毛 传:“抑抑,慎密也。” 马瑞辰 通释:“此传慎密犹慎审也。” 宋 苏轼 《赐冯京乞依职任官例祗赴六参不允诏》:“虽抑抑自警,知卿有 卫武 之风,而僕僕亟拜,非朕待 子思 之意。” 清 黄景仁 《将为北行留赠沉枫墀》诗:“君才十倍我,抑抑善谦退。”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抑抑冲怀,弥殷臧写。”
(2).美好貌;轩昂貌。《诗·大雅·假乐》:“威仪抑抑,德音秩秩。” 毛 传:“抑抑,美也。” 马瑞辰 通释:“抑,通作‘懿’。”《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抑抑 陆生 ,知言之贯。” 张铣 注:“抑抑,昂藏貌。” 唐 苏源明 《小洞庭洄源亭宴四郡太守诗序》:“抑抑焉,堂堂焉,奚一人之富有,而羣后之缉熙也。” 清 钱谦益 《湖广提刑许府君墓志铭》:“大冠将将,褒衣抑抑。”
(3).忧郁貌。 宋 陈傅良 《寄题陈同甫抱膝亭》诗:“此意太劳劳,此身长抑抑。” 林纾 《祭高梧州文》:“爱女药母,劙臂溃烂。抑抑继逝,吾家几涣。”
词语解释:怨抑  拼音:yuàn yì
怨恨抑郁。 前蜀 杜光庭 《第二上表》:“致一境之生灵,衔积年之怨抑。” 宋 周邦彦 《月下笛》词:“谁知怨抑?静倚官桥吹笛。” 叶圣陶 《倪焕之》二:“他想自己是到了登场的时刻了,装扮好了,怀着怯弱的怨抑的心情踅上去。”
词语解释:郁抑  拼音:yù yì
(1).阻遏。《北史·文苑传序》:“道轗軻而未遇,志鬱抑而不申。” 清 方文 《疽叹》诗:“二疽但属厥阴经,肝火鬱抑气血停。”
(2).忧愤郁结;忧懑压抑。 唐 陈玄祐 《离魂记》:“女闻而鬱抑。” 宋 司马光 《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臣之寸诚,无由披露,鬱抑愤懣,自谓终天。”《黑籍冤魂》第八回:“母亲鬱抑而亡。”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鼓励以方’则野无鬱抑之士。”
词语解释:摧抑  拼音:cuī yì
挫折压制。《三国志·魏志·田豫传》:“﹝ 田豫 ﹞为校尉九年,其御夷狄,恆摧抑兼并,乖散彊猾。” 宋 陈亮 《陈春坊墓碑铭》:“整齐事务,摧抑侥倖。”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工匠见知》:“又以掀翻大狱,疑刑官皆比周挠法,立意摧抑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民气不靖之不宜再事摧抑》:“毋论民间平日本视军界为畏途,经以此次之摧抑,以讹传讹,将百征而无一应也。”
词语解释:谦抑  拼音:qiān yì
犹谦逊。 唐 沉传师 《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游道林岳麓寺题示》诗:“含香珥笔皆眷旧,谦抑自忘臺省尊。”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宰相对联》:“然词旨谦抑,胜 张 之夸詡多矣。”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六:“ 王灵仙 便谦抑地把功德都推在老佛的身上,说明了自己的清高。”
词语解释:挫抑  拼音:cuò yì
摧挫;抑制。《后汉书·史弼传》:“ 弼 为政特挫抑彊豪,其小民有罪,多所容贷。” 唐 韩愈 《咏雪赠张籍》:“千株照曜开,松篁遭挫抑。”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海忠介被纠》:“ 海忠介 抚 江 南,立意挫抑豪强。” 清 刘大櫆 《张讷堂诗序》:“盖天所以挫抑之,使其胸中浩然之气,藴而不出。”
词语解释:压抑  拼音:yā yì
(1).沉着;沉郁。 唐 李商隐 《唐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其详缓柔润,压抑趋儒,如以一国买人一笑,如以万世换人一朝。”
(2).压低;抑制。 宋 梅尧臣 《伤骥》诗:“驰骋心独存,压抑头不起。” 徐迟 《牡丹》七:“那压抑在她内心多少年的痛苦,第一次被唤醒。”
词语解释:愤抑  拼音:fèn yì
悲愤抑郁。 唐 司空图 《注〈愍征赋〉后述》:“且凡禀精英之气,是或有智谋超出羣辈,一旦愤抑,肆其笔舌,亦犹武人逞怨於锋刃也。”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四:“ 朱 甚喜,忽忆《荆州》词,以谓语意愤抑悽惋,殆非龙宫嫻雅出尘态度。”
词语解释:按抑  拼音:àn yì
(1).按捺;抑制。《北史·叱罗协传》:“ 明帝 知其材识庸浅,每按抑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惩淫》:“强自按抑,燥渴愈急。” 郭沫若 《南冠草》第二幕:“[ 王聚星 ](按抑之)姨妈,你忍耐一下吧,你听我说啦。”
(2).弹琴时按弦的指法。 宋 苏舜钦 《演化挥琴因作歌以写其意》:“按抑不知声在指,指自不知心所起。” 宋 苏轼 《听僧昭素琴》诗:“至和无攫醳,至平无按抑。”
词语解释:菀抑  拼音:wǎn yì
枯萎。菀,通“ 苑 ”。 宋 梅尧臣 《送韩仲文奉使》诗:“礼成復命日,菀抑舒杨条。”按,此言 韩氏 冬日出使,至枯杨抽条时礼成复命。
词语解释:低抑  拼音:dī yì
(1).谓文辞收敛含蓄,不露锋芒。 唐 韩愈 《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诗:“《望秋》一章已惊絶,犹言低抑避谤谗。”
(2).指声音低沉而压抑。 郭沫若 《哀感》:“他的声音怎么那样的低抑,他的表情怎么那样的悲戚!” 吴组缃 《山洪》十四:“再爬了一大段路,新娘忽然低抑的惊叫起来。”
词语解释:损抑  拼音:sǔn yì
见“ 损挹 ”。
词语解释:损挹  拼音:sǔn yì
亦作“ 损抑 ”。 谦虚退让。《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陛下情存损挹,推而不居。”《宋书·王僧绰传》:“从兄 微 ,清介士也,惧其太盛,劝令损抑。”《梁书·夏侯详传》:“ 详 於其地起臺榭,延僚属,以表损挹之志。”《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建隆二年》:“王位崇,不宜自损抑。”
词语解释:排抑  拼音:pái yì
(1).排斥贬抑。《魏书·广阳王渊传》:“ 定襄 陵庙之至重, 平城 守国之要镇,若计此而论,功亦何负於 秦 楚 ?但以嫉臣之故,便欲望风排抑。” 唐 刘知几 《史通·曲笔》:“ 魏收 以 元氏 出於边裔,见侮诸华,遂高自标举,比 桑乾 为 姬 汉 之国;曲加排抑,同 建鄴 於蛮貊之邦。” 明 黄绾 《明道编》卷一:“凡与其意不合者,輒不论其贤、其是、其诚,概加毁訕排抑而卑小之。” 清 冯班 《钝吟杂录·家戒下》:“ 子路 不知是何等人, 曾子 畏他; 宋 儒却为要尊 曾子 ,苦苦排抑他。”
(2).排遣克制。《太平广记》卷一五二引 唐 无名氏《德璘传》:“有渔人语 德璘 曰:‘向者贾客巨舟,已全家殁於 洞庭 耳。’ 德璘 大骇,神思恍惚,悲婉久之,不能排抑。”
词语解释:顿抑  拼音:dùn yì
困顿抑郁。 宋 叶适 《故大宗丞兼权度支郎官高公墓志铭》:“而干敏强力,老练世故,审动而果,虑远而成,惜不究其伐而顿抑以穷死。”
词语解释:幽抑  拼音:yōu yì
犹郁抑。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潜遁幽抑之士,其谁不有望於世?” 清 冒襄 《寒夜听白三弹琵琶歌》:“顿挫瀏灕得至性,幽抑怨断传深情。” 朱自清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我从前有一位朋友,吹箫极悲酸幽抑之致,我最不能忘怀!”
词语解释:阻抑  拼音:zǔ yì
阻止抑制。《旧唐书·裴延龄传》:“今希旨自默,浸以成风,奬之使言,犹惧不既,若又阻抑,谁当贡诚。” 清 王韬 《睦邻》:“勿外示以覊縻,勿内行以阻抑。” 叶圣陶 《倪焕之》二一:“不过另有一种不愿意详说的心情阻抑着他,使他只能概括地回答。”
词语解释:屈抑  拼音:qū yì
(1).枉屈;压抑。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伯美》:“欲乞敷奏施行,俾元来屈抑,稍得暴白於四方。”《明史·伍文定传》:“曾未见有鸣其不平,伸其屈抑者。” 清 王韬 《原才》:“夫天地生才而国家非惟不能用,又从而摧残屈抑之,以自斵其元气,国家何由而盛歟?” 李大钊 《由纵的组织向横的组织》:“被压服在下级地位的个性,都为自居于上级地位者所束缚、践踏、屈抑、凌虐。”
(2).退让;屈服。 明 方孝孺 《戆窝记》:“ 汉 汲长孺 、 吴 张子布 辈皆负气自高,昌言倨色,不少屈抑以取合当世。”《明史·文苑传三·蔡羽》:“或谓其诗似 李贺 。 羽 曰:‘吾诗求出 魏 晋 上,今乃为 李贺 邪!’其不肯屈抑如此。” 郭沫若 《历史人物·隋代大音乐家万宝常》:“就在至尊的天子之前,都是不肯屈抑的。”
词语解释:冤抑  拼音:yuān yì
犹冤屈。 汉 东方朔 《七谏·怨世》:“独冤抑而无极兮,伤精神而寿夭。”《新唐书·杨瑒传》:“所论者民冤抑也,位高下乎何取?” 明 沉鲸 《双珠记·处分后事》:“梦魂颠倒,冤抑无门告。”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人是大抵自以为衔些冤抑的。”
词语解释:淹抑  拼音:yān yì
埋没压抑。 宋 岳珂 《桯史·选人戏语》:“遂相与嘆咤,以选调为淹抑。” 金 王若虚 《君事实辨下》:“且士之进退自有命存,纵其淹抑终身,亦当委顺。” 明 归有光 《赠戚汝积分教大梁序》:“以余之无似不足为道,而 汝积 抱有用之才,淹抑至此。” 清 王士禛 《居易录》卷下:“明年会试,应将 云南 、 四川 各加中二名, 广西 、 贵州 各加中一名,庶人材不致淹抑。”
词语解释:摈抑  拼音:bìn yì
排斥贬抑。 唐 刘知几 《史通·模拟》:“ 譙周 撰《古史考》,思欲摈抑 马 《记》,师放 孔 《经》。”《旧唐书·陆贽传》:“用之而不当功过,则姦妄宠荣而忠实摈抑。”
词语解释:贬抑  拼音:biǎn yì
压低和抑制。《旧唐书·文苑传上·刘延祐》:“足下春秋甫尔,便擅大名,宜稍自贬抑,无为独出人右也。”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近世故加贬抑,似非篤论。” 徐特立 《抗战五个年头中的教育》:“同时又反对贬抑自己,忘记了革命的创造性。”
词语解释:厌抑  拼音:yàn yì
压制。《后汉书·卢植传》:“古文科斗,近於为实,而厌抑流俗,降在小学。”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李文字》:“ 李文安 公讳 杰 ,以宗伯乞休归,会 刘瑾 诛,詔起才望为 瑾 厌抑者,吏部首荐公。”
词语解释:诎抑  拼音:qū yì
犹压抑。 清 王夫之 《显考武夷府君行状》:“会 胡公 不善事上官,学使者惎之,故相詘抑。” 清 毛奇龄 《〈长生殿院本〉序》:“才人不得志於时,所至詘抑,往往借《鼓子》《调笑》为放遣之音。”
词语解释:降抑  拼音:jiàng yì
谦逊退让。 宋 叶适 《〈沉子寿文集〉序》:“今 子寿 专自降抑,未尝以色辞忤物;为前辈,悒然务出诸生后,己之所工,反求中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后以故诣 金陵 ,遇 餘杭生 於旅次,极道契阔,深自降抑,然鬢毛斑矣。”
词语解释:退抑  拼音:tuì yì
退让谦抑。 宋 欧阳修 《与富文忠公彦国书》:“公以避灾为意,思欲深自退抑,此与上待元老之意本不相为谋也。”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序》:“ 契丹 愿听盟约,逡巡退抑,不自矜伐。”
词语解释:阏抑  拼音:è yì
抑制。 郭希仁 《钱君定三传》:“十九日 鄂省 反正消息入 秦 ,军士激昂,不可閼抑。”
词语解释:防抑  拼音:fáng yì
预防抑制。《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皇太后﹞孝悌慈仁,允恭节约,杜絶奢盈之源,防抑逸欲之兆。”
词语解释:卑抑  拼音:bēi yì
谦恭忍让。 宋 苏洵 《上皇帝书》:“臣愚以为州县之吏事太守,可恭逊卑抑不敢抗而已,不至於通名赞拜趋走其下风。”
词语解释:谨抑  拼音:jǐn yì
恭谨谦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锦瑟》:“生斤斤自守,不敢少致差跌,但伪作騃钝。积二年餘,赏给倍於常廪,而生谨抑如故。”
词语解释:蹂抑  拼音:róu yì
践踏压制。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而贵族乳臭之子,据尊势,行无道,以役使诛戮,一切被其蹂抑,无所控诉。”
词语解释:诋抑  拼音:dǐ yì
抵毁、贬损。
词语解释:遮抑  拼音:zhē yì
拦阻;抑止。《新唐书·卓行传·阳城》:“太学诸生 何蕃 、 季偿 、 王鲁卿 、 李讜 等二百人顿首闕下,请留 城 ……守闕下数日,为吏遮抑不得上。”《明史·倪元璐传》:“而今起用之旨再下,谬悠之谭不已,将毋门户二字不可重提耶?用更端以相遮抑耶?”
词语解释:陵抑  拼音:líng yì
欺凌;欺压。 康有为 《礼运注》:“岿者巍也,女子虽弱,而巍然自立不得陵抑。”
词语解释:晦抑
隐藏;隐瞒
词语解释:翦抑
削弱;压制
词语解释:遏抑  拼音:è yì
阻止抑制。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圣人‘六经’之教,原本人情,而后之儒者,乃不能因其势而利导之,百计禁止遏抑,务以成 周 之蒭狗,茅塞人心,是何异壅川使之不流,无怪其决裂溃败也。” 梁启超 《说动》:“用人不问贤不肖,而多方遏抑少年意气之论兴,柄权则皆頽暮矣。” 邹韬奋 《大众生活社致北平全体学生一封信》:“潜藏在大众血流里的忿怒此后是再也遏抑不住,每一颗灼热的心,在现在都爆射出要求御侮救亡的愤火。”
词语解释:逼抑  拼音:bī yì
逼迫压抑。 明 无名氏 《广客谈》:“民为逼抑者,遂自杀於 清风堂 堦下。”
词语解释:欠抑  拼音:qiàn yì
恭顺貌。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范允谦》:“游遇豪贵人, 牧之 欠抑唯诺,阳嗛不敢言。”
词语解释:平抑  拼音:píng yì
抑制而使之平。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四节:“朝廷设平准官,说是要平抑天下的物价,不让富商大贾牟大利。” 单于越 等《解放后的上海工业》:“运用千钧大力……把米价平抑下来。”
词语解释:违抑  拼音:wéi yì
犹违拗。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盖诡道强达,阳作违抑之言,皆 仲尼 所为破律应煞者也。”
词语解释:黜抑  拼音:chù yì
贬斥抑制。《明史·刘綎传》:“ 綎 为将,数被黜抑,性骄恣如故。”
词语解释:检抑  拼音:jiǎn yì
约束抑制。《新唐书·后妃传上·文德长孙皇后》:“后尝采古妇人事著《女则》十篇,又为论斥 汉 之 马后 不能检抑外家,使与政事,乃戒其车马之侈,此谓开本源,恤末事。”
词语解释:捽抑  拼音:zuó yì
揪住往下按。《汉书·贾谊传》:“其有大辠者,闻命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上不使捽抑而刑之也。” 颜师古 注:“捽,持头髮也。抑,谓按之也。”《资治通鉴·唐昭宗景福二年》:“ 全忠 夫人 张氏 闻之,使 友裕 单骑诣 汴州 见 全忠 ,泣涕拜伏於庭。 全忠 命左右捽抑,将斩之。”
词语解释:沮抑  拼音:jǔ yì
阻遏抑制。 唐 张九龄 《上姚令公书》:“为君侯之计,谢媒介之徒,即虽有所长,一皆沮抑,专谋选众之举,息彼訕上之失。” 宋 陈亮 《廷对策》:“十年之间,羣起而沮抑之,未能止其偏,去其伪。” 清 唐甄 《潜书·思愤》:“古之人沮抑志奋,困阨学成。”
词语解释:撝抑  拼音:huī yì
见“ 撝挹 ”。
词语解释:撝挹  拼音:huī yì
亦作“ 撝抑 ”。 谦抑;谦让。《晋书·桓彝传》:“ 彝 上疏深自撝挹,内外之任并非所堪。”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功成弗有,固秉撝挹。”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慎终》:“ 房玄龄 因进曰:‘陛下撝挹之志,推功羣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然故人偶至必延接盘桓,撝抑过於平日。”
词语解释:巽抑  拼音:xùn yì
恭顺谦让。 宋 叶适 《承事郎致仕黄君墓志铭》:“君自少时,顺悌长老无违行,虽已肃文,尤巽抑。”
词语解释:抚抑  拼音:fǔ yì
按压。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荒唐·异蝇》:“儒生 张益 夜卧一室,见二蝇飞集几上,忽变为人,将 张 抚抑,遂不能语。”
词语解释:灭抑  拼音:miè yì
死亡。《淮南子·本经训》:“则兵革兴而分争生,民之灭抑夭隐,虐杀不辜,而刑诛无罪,於是生矣。” 高诱 注:“抑,没也。谓民有灭没夭折之痛。”参见“ 灭没 ”。
词语解释:灭没  拼音:miè mò
(1).《列子·说符》:“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后以“灭没”形容马跑得极快。《淮南子·兵略训》:“剽疾轻悍,勇敢轻敌,疾若灭没,此善用轻出奇者也。” 唐 李白 《天马歌》:“嘶青云,振緑髮,兰筋权奇走灭没。”
(2).死亡。《淮南子·本经训》“民之灭抑夭隐” 汉 高诱 注:“抑,没也。谓民有灭没夭折之痛。”
(3).湮没;隐没。 清 侯方域 《郑氏东园记》:“夫是园之在 沉氏 以前者,岁久灭没,无故老知其谁氏矣。”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六:“但我是把我自己的意见灭没了,一意地当了个苍蝇,附随在他们的尾巴上。”
词语解释:滞抑  拼音:zhì yì
受压制。《新唐书·李安期传》:“比见公卿有所荐进,皆劾为朋党,滞抑者未申,而主荐者已訾,所以人人争噤默以避嚣谤。”
词语解释:攘抑  拼音:rǎng yì
排除抑止。《宋书·徐羡之傅亮等传论》:“及逢权定之机,当震主之地,甫欲攘抑后祸,御蔽身灾。使 桐宫 有卒迫之痛, 淮王 非中雾之疾。”
词语解释:控抑  拼音:kòng yì
抑制。 清 恽敬 《读〈孟子〉二》:“且时至 战国 ,人益夸诞巧强,不可控抑,其视 孔子 博文约礼之教,必以为卑陋迂小而不为。”
词语解释:枉抑  拼音:wǎng yì
冤屈。 宋 范仲淹 《再奏辩滕宗谅张亢》:“如别有缘由,亦具分析闻奏,候到,见得别无枉抑,便可取旨断遣。”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鬼怪·马仲良户部》:“然此妇何不祸彼夫妇,以伸枉抑,而现形怖人,卒陷无辜於贬窜,殆亦前生冤对云。”
词语解释:拫抑  拼音:hén yì
排斥压制。《新唐书·裴度传》:“始,议者谓 度 无奥援,且久外,为姦憸拫抑,虑帝未能明其忠。”
词语解释:挤抑  拼音:jǐ yì
排斥压制。《新唐书·李晟传》:“通王府长史 丁琼 者,尝为 延赏 挤抑。”
词语解释:忍抑  拼音:rěn yì
忍耐抑制。 姚雪垠 《长夜》二四:“于是坟园中暂时地静下来,只剩下孩子们的忍抑不住呼唤妈妈的颤栗哭声。”
词语解释:忧抑  拼音:yōu yì
心情郁抑。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忧抑之极,恨不翻飞,且望宽情,无至憔悴。” 郭沫若 《今昔集·钓鱼城访古》:“ 花苗 人甚忧抑,其音乐亦甚凄凉,与 彝族 人的剽悍,完全不同。”
词语解释:拥抑  拼音:yōng yì
阻遏;压制。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众流灌溉以环近,诸堤拥抑以接远。”《隋书·北狄传·突厥》:“异域殊方,被其拥抑,放听復旧。”《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 世充 立三牌於府门外……一求身有寃滞,拥抑不申者。”
词语解释:挠抑  拼音:náo yì
阻挠抑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四川铁路案清方档案》:“再 川省 军事, 端方 遥居 重庆 ,不肯来省会同协商, 尔丰 每有咨商调遣,輒被挠抑,一军两帅,已觉无所适从。”
词语解释:沈抑  拼音:shěn yì
亦作“沉抑”。
(1).犹言退隐。《管子·宙合》:“贤人之处乱世也,知道之不可行,则沉抑以辟罚,静默以侔免。”
(2).犹抑郁。《楚辞·九章·惜诵》:“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也。”《后汉书·冯衍传下》:“心怫鬱而紆结兮,意沉抑而内悲。” 明 杨慎 《思友赋·寄杨用修》:“志沉抑而慊慊兮,魂离散而难收。” 郭沫若 《孔雀胆》第三幕:“ 阿盖 将室中椅凳之类略加整饬,各自坐于靠左壁之一凳上,十分沉抑。”
(3).谓受压抑而致埋没。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逸才沉抑则与凡庸为伍。” 宋 陆游 《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 天圣 以前,选用人才,多取北人, 寇凖 持之尤力,故南方士大夫,沉抑者多。”《明史·张四维传》:“於是 四维 稍汲引海内正人为 居正 所沉抑者。虽未即尽登用,然力反前事,时望颇属焉。”
(4).指声音低沉。 瞿秋白 《〈赤都心史〉序》:“人生的经过,受环境万千现象变化的反映……于心灵的圣钟里动种种音响,铿锵递转,激扬沉抑。” 郭沫若 《橄榄·人力以上》:“沉抑的声调在寥寂的夜气中分外响得凄凉。”
词语解释:敛抑  拼音:liǎn yì
抑制。 明 徐渭 《拟上督府书》:“深自敛抑,未尝有一言以闻於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 十娘 虽谦驯,但善怒,颇不善 崑生 所为,而 崑生 不以 十娘 故敛抑之。” 叶圣陶 《悲语》诗:“一个朋友的妻死了,他敛抑着悲痛对我说:‘现在换衣服常常要找寻了!’”
词语解释:愊抑  拼音:bì yì
见“ 愊臆 ”。
词语解释:愊臆  拼音:bì yì
亦作“ 愊亿 ”。亦作“ 愊忆 ”。亦作“ 愊抑 ”。
(1).愤怒、悲伤、忧愁之气郁结胸中。《方言》第十三“臆,满也” 晋 郭璞 注:“愊臆,气满之也。”《汉书·陈汤传》:“﹝ 陈汤 ﹞策虑愊亿,义勇奋发。” 颜师古 注:“愊亿,愤怒之貌也。”《后汉书·冯衍传下》:“讲圣哲之通论兮,心愊忆而纷紜。” 李贤 注:“愊忆,犹鬱结也。”《文选·潘岳〈夏侯常侍诔〉》:“望子旧车,览尔遗衣,愊抑失声,迸涕交挥。” 李周翰 注:“愊抑,哀愤也。”
(2).形容声音的悲哀。 明 张煌言 《闻孤鸟有作》诗:“孤鸟孤鸟声愊忆,风雨中宵我心惻。”
(3).忠诚。 宋 叶适 《陈秀伯墓志铭》:“ 徐乐 、 严安 ,愊臆见收;有嘉 秀伯 ,良亦其儔。”
词语解释:悲抑  拼音:bēi yì
忧郁。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一幕:“ 聂嫈 歌罢,不胜悲抑。” 叶紫 《星》第二章:“她幽幽地,悲抑地,向他哀求道:‘你去……去!’”
词语解释:禁抑  拼音:jìn yì
抑制。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禁抑宗藩》:“上习知其弊,即位后,禁抑宗藩,不许交通外吏,除岁时朝见外,不许私謁邸第。”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假如在 英国 当时定要施行一种防遏大地产制的法律,在 法国 当时定要施行一种禁抑小财产制的法律,恐怕没有什么效果。” 叶圣陶 《倪焕之》二:“一阵故作禁抑,其实并不轻微的欢呼声出自许多学生的嘴里。”
词语解释:困抑  拼音:kùn yì
(1).困苦抑郁。 明 高攀龙 《刘伯先南征会业序》:“不佞观于古圣贤,当其大任未受之时,所以困抑万状,至近世公卿盖多不然。”
(2).犹压抑。《明史·卢象昇传赞》:“ 卢象昇 在 庄烈帝 时,岂非不世之才,乃困抑之以至死,何耶?”
词语解释:穷抑  拼音:qióng yì
穷困受压抑。《战国策·齐策六》:“使 管仲 终穷抑,幽囚而不出,惭耻而不见,穷年没寿,不免为辱人贱行矣。” 鲍彪 注:“抑,按也。人所按,故为困。”
词语解释:窒抑  拼音:zhì yì
阻遏;抑制。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有所奬励於此,则所窒抑於彼。”
词语解释:訾抑  拼音:zī yì
攻讦和贬低。《魏书·逸士传·李谧》:“余恐为 郑 学者,苟求必胜,竞生异端以相訾抑。”
词语解释:警抑  拼音:jǐng yì
以谦抑自戒。 元 王恽 《黄石公说》:“又尝读公遗书,皆明哲警抑之道,殆 黄 老 氏之精英者也。”
词语解释:制抑  拼音:zhì yì
强制;抑制。《百喻经·出家凡夫贪利养喻》:“昔有国王,设於教法:诸有婆罗门等,在我国内,制抑洗浄。不洗浄者,驱令策使种种苦役。”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精神鬱勃,莫可制抑。”
词语解释:譬抑  拼音:pì yì
劝止。《梁书·南平元襄王伟传》:“所生母 陈太妃 寝疾, 伟 及 临川王 宏 侍疾,并衣不解带。及太妃薨,毁顿过礼,水浆不入口累日, 高祖 每临幸譬抑之。”
词语解释:裁抑  拼音:cái yì
(1).制止;遏止。《后汉书·党锢传序》:“是以圣人导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与,节其所偏。”《东周列国志》第五回:“主公若欲传位於 吁 ,便当立为世子。如其不然,当稍裁抑之,庶无骄奢淫佚之祸。”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二篇第四章:“在教职员固归咎于学生不良,欲裁抑之,而不知教职员之自身,已早以其不良之习气影响学生而潜化之矣。”
(2).制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举人勒停会试》:“今年署礼部事,侍郎 李廷机 上疏,谓举人在籍恣肆,作奸犯科,无法惩创,请将最不肖者,勒停会试,以示裁抑。上允之。”
(3).削减,抑损。 宋 苏辙 《乞裁损待高丽事件札子》:“臣欲乞凡馆待送遗并量加裁抑。”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 武帝 为了提高皇帝的威权,有意裁抑丞相的职权。”
词语解释:剪抑  拼音:jiǎn yì
削弱;压制。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华亭故相被胁》:“时 海忠介 抚 江 南,以翦抑豪强为己任。” 清 戴震 《原善》卷中:“能苟焉以求静,而欲之翦抑窜絶,君子不取也。”
词语解释:厄抑  拼音:è yì
压制;扼杀。 罗正纬 《滦州革命纪实初稿》:“轰烈一时之 滦州 革命,虽厄抑而陷于悲惨,然民军之气已壮,帝制之魂已夺,功炳千秋,名昭万世矣。”
词语解释:勒抑  拼音:lè yì
强行压抑物价
勒榨抑制
词语解释:矫抑  拼音:jiǎo yì
纠正抑止。《尹文子·大道下》:“凡能用名、法、权、术,而矫抑残暴之情,则己无事焉。”
词语解释:奄抑  拼音:yǎn yì
掩蔽抑没。奄,通“ 掩 ”。 宋 陈亮 《酌古论三·邓艾》:“然史氏不能少发之,而二子之志奄抑不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