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抑扬 拼音:yì yáng
(1).按下与上举。 汉 贾谊 《新书·容经》:“手有抑扬,各尊其纪。” 唐 刘蕡 《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对策》:“谋不足以翦除奸兇,而诈足以抑扬威福。” 宋 苏轼 《昭灵侯庙碑》:“开闔抑扬,孰知其功。”
(2).浮沉,进退。《汉书·艺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譁众取宠。” 晋 左思 《吴都赋》:“览将帅之拳勇,与士卒之抑扬。” 唐 司空图 《连珠》之三:“盖闻济世者材,存神者道,各繫遭逢之运,并著抑扬之效。”
(3).谓声音高低。 唐 庄若讷 《湘灵鼓瑟》诗:“帝子鸣金瑟,餘声自抑扬。”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韵》:“梵音论讽虽一音,而一音之中,自有抑扬高下。”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五章三:“抑扬是指整个一句或一短语的音调的逐渐向上或向下。”
(4).谓文气起伏。《西京杂记》卷四:“及其序 屈原 、 贾谊 ,辞旨抑扬,悲而不伤,亦近代之伟才。” 南朝 梁 萧统 《〈陶渊明集〉序》:“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与之京。” 宋 苏轼 《与二郎侄书》:“汝只见爷伯而今平淡,一向只学此样,何不取旧日应举时文字看,高下抑扬,如龙蛇捉不住,当且学此。”
(5).褒贬。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士於难分之中,而无取舍之恨者,使臧否区分,抑扬咸允。” 唐 刘知几 《史通·浮词》:“至於本事之外,时寄抑扬,此乃得失禀於片言,是非由於一句,谈何容易,可不慎歟!” 章炳麟 《复仇是非论》:“若以种族革命为復仇之非行,国与国之相战争者,何以不为復仇之非行?於此则退之,於彼则进之,抑扬之论非有比例可知也。”
(6).谓称扬。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大伽蓝》:“惟论师雅量清高,抑扬大义。”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壁记》:“而近时作记,多措浮词,褒美人才,抑扬功阀,殊失记事之本意。”
(7).谓贬抑。《南史·梁纪下论》:“慕名好事,崇尚浮华,抑扬 孔 墨 ,流连 释 老 。” 清 陈鳣 《对策》卷四:“ 班 荀 二体,角力争先,或病其索然无意味,未免抑扬过当。”
(8).控驭自如貌。《梁书·武帝纪上》:“驱率貔貅,抑扬霆电。” 唐 李百药 《谒汉高祖庙》诗:“抑扬驾人杰,叱咤掩时雄。”
(9).扬扬自得貌。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下:“ 九龄 洎 裴耀卿 罢免之日,自中书至 月华门 将就班列,二人鞠躬卑逊, 林甫 处其中,抑扬自得。”词语解释:抑抑 拼音:yì yì
(1).慎审貌;谦谨貌。《诗·小雅·宾之初筵》:“其未醉止,威仪抑抑。” 毛 传:“抑抑,慎密也。” 马瑞辰 通释:“此传慎密犹慎审也。” 宋 苏轼 《赐冯京乞依职任官例祗赴六参不允诏》:“虽抑抑自警,知卿有 卫武 之风,而僕僕亟拜,非朕待 子思 之意。” 清 黄景仁 《将为北行留赠沉枫墀》诗:“君才十倍我,抑抑善谦退。”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抑抑冲怀,弥殷臧写。”
(2).美好貌;轩昂貌。《诗·大雅·假乐》:“威仪抑抑,德音秩秩。” 毛 传:“抑抑,美也。” 马瑞辰 通释:“抑,通作‘懿’。”《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抑抑 陆生 ,知言之贯。” 张铣 注:“抑抑,昂藏貌。” 唐 苏源明 《小洞庭洄源亭宴四郡太守诗序》:“抑抑焉,堂堂焉,奚一人之富有,而羣后之缉熙也。” 清 钱谦益 《湖广提刑许府君墓志铭》:“大冠将将,褒衣抑抑。”
(3).忧郁貌。 宋 陈傅良 《寄题陈同甫抱膝亭》诗:“此意太劳劳,此身长抑抑。” 林纾 《祭高梧州文》:“爱女药母,劙臂溃烂。抑抑继逝,吾家几涣。”词语解释:抑郁 拼音:yì yù
忧愤烦闷。《汉书·司马迁传》:“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鬱而无谁语。”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五:“其母嘆曰:‘ 苏学士 知贡举,而汝不知名,復何望哉!’抑鬱而卒。”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论心》:“似兄这般才藻,取功名如拾芥,何必抑鬱。”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 瑞贞 抑郁地低下头来。”词语解释:抑亦 拼音:yì yì
副词,表示推测,可译为“也许”、“或许”例如:抑亦人谋也。——《三国志·诸葛亮传》词语解释:抑搔 拼音:yì sāo
按摩抓搔。《礼记·内则》:“疾痛苛痒,而敬抑搔之。” 唐 刘禹锡 《鉴药》:“涉旬而苛痒絶焉,抑搔罢焉。” 明 唐顺之 《杨孺人旌节碑铭》:“至于頮盥、櫛沐、扶抱、吮摩、抑搔、便液之事,必自亲之,一不以属僕人。” 清 赵执信 《海鸥小谱·少年游序》:“方余病中,汤药洗沐,抑搔扶掖,无不曲体,而周至者。”词语解释:抑按 拼音:yì àn
按压。 汉 蔡邕 《琴赋》:“扺掌反覆,抑按藏摧。”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或徘徊顾慕,拥鬱抑按。”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人事》:“ 绍钦 促令登,薪火盛,僧欲下。 绍钦 遣左右以杖抑按,焚之而退。”词语解释:抑塞 拼音:yì sāi
(1).压抑;阻塞。《宋书·谢方明传》:“而守宰不明,与夺乖舛,人事不至,必被抑塞。” 唐 元稹 《祈雨九龙神文》:“凡天降疵厉,必因於人……或予政之抑塞和令开洩闭藏耶?”《剪灯新话·秋香亭记》:“苍头以二物进,女怪其无书,具述生意以告,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辞。”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何曾没有生机?--只是横遭抑塞!”
(2).抑郁,郁闷。 唐 杜甫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王郎 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清 刘大櫆 《左仲孚诗序》:“抑塞之情抒,而忿憾无聊不平之气寖以微矣。” 茅盾 《追求》二:“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他盼望立刻涌出一个亲人在他面前,让他尽情诉说胸中的抑塞。”词语解释:抑末 拼音:yì mò
(1).谓抑制商贾。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凡为治之大体,莫善於抑末而务本。”《宋书·武帝纪中》:“公抑末敦本,务农重积。”
(2).《论语·子张》:“ 子夏 之门人小子,当洒埽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言 子夏 弟子,但对宾客、修威仪礼节之事则可,然此但是人之末事耳,不可无其本。”后因以“抑末”指末事。 清 王韬 《择友说》:“呜呼!论交在今日抑末矣。”亦指卑微。 梁启超 《论立法权》第二节:“然 汉 制有议郎,有博士,专司讨议。但其秩抑末,其权抑微矣。”词语解释:抑首 拼音:yì shǒu
(1).俯首,低头。《晏子春秋·谏下十五》:“ 公 曰:‘昔 仲父 之霸何如?’ 晏子 抑首而不对。”《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 唐 韩愈 《唐朝散大夫赠司勋员外郎孔君墓志铭》:“从史为不法,君阴争,不从,则於会肆言以折之。从史羞,面颈发赤,抑首伏气,不敢出一语以对。”
(2).按其首。《大戴礼记·曾子疾病》:“ 曾子 疾病, 曾元 抑首, 曾华 抱足。” 王聘珍 解诂:“抑,按也。”词语解释:抑岂 拼音:yì qǐ
犹难道。 明 刘基 《春秋明经·杞子来朝公子遂帅师入杞》:“ 鲁 之於 杞 ,有婚姻之好焉,诲之以文告,加之以训辞,抑岂不可?而公子遂帅师入其国,则太甚矣。”词语解释:抑志 拼音:yì zhì
抑制自己的志向。《楚辞·离骚》:“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宋 刘敞 《离忧赋》:“卒抚心以抑志兮,谅投艰以遗大。” 明 刘基 《述志赋》:“将抑志以从俗兮,非余心之所怡。”词语解释:抑遏 拼音:yì è
抑制;遏止。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抑遏 刘馥 ,相厚益隆。”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二:“父曰:‘真 严挺之 之子!’而每抑遏,恐小其器耳。” 明 归有光 《与沉敬甫书》之四:“人须当任性,何可强自抑遏,以求人道好。” 郁达夫 《薄奠》下:“我被众人的目光鞭挞不过,心里起了一种不可抑遏的反抗和诅咒的毒念。”词语解释:抑逼 拼音:yì bī
强迫。 唐 韩愈 《辞唱歌》:“抑逼教唱歌,不解看艷词。坐中把酒人,岂有欢乐姿?”《元典章·户部五·房屋》:“成交之时,初非抑逼,亦无兢意。”词语解释:抑绝 拼音:yì jué
遏止,断绝。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上》:“欲以隔塞聪明,抑絶论议之官,桀黠无所畏忌。” 唐 李翱 《再请停率修寺观钱状》:“岂不欲发明化源,抑絶小道?” 宋 欧阳修 《论吕夷简仆人受官札子》:“朝廷不能自信,则谁肯信而行之?然多因小人侥倖而不加抑絶,所与之恩虽少,所损之体则多。”词语解释:抑且 拼音:yì qiě
况且;而且。《水浒传》第二十回:“又説 梁山泊 好汉,十分英雄了得……抑且水路难认,港汊多杂,以此不能取胜。”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非武备》:“不惟智勇过人,抑且纪律严明。” 李大钊 《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从前农业经济时代,把他们包容在一个大家族里,于经济上很有益处,现在不但无益,抑且视为重累了。”词语解释:抑压 拼音:yì yā
见“ 抑厌 ”。
词语解释:抑厌 拼音:yì yàn
亦作“ 抑压 ”。 压制。《汉书·冯奉世传》:“ 奉世 图难忘死,信命殊俗,威功白著,为世使表,独抑厌而不扬,非圣主所以塞疑厉节之意也。” 唐 李德裕 《论侍讲奏孔子门徒事状》:“阴附者羽翼自生,中立者抑压不进。” 宋 真德秀 《谢除学士表》:“自古豪英之才,当今文学之士,或抑厌草茅之下,或陆沉州县之中。”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能说会道,无论在哪方面都喜欢炫耀自己,抑压同位的人。”词语解释:抑绌 拼音:yì chù
见“ 抑黜 ”。
词语解释:抑黜 拼音:yì chù
亦作“ 抑絀 ”。 贬废;排斥。《汉书·李寻传》:“是时 哀帝 初立, 成帝 外家 王氏 未甚抑黜。”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论》:“ 董仲舒 推崇 孔氏 ,抑絀百家。”《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 玄 以 爽 抑絀,内不得意。”《宋书·沉怀文传》:“ 孝建 以来,抑黜诸弟。”《北史·外戚传·高肇》:“好改先朝旧制,减削封秩,抑黜勋人,由是怨声盈路矣。”词语解释:抑损 拼音:yì sǔn
(1).谦逊;谦让。《晏子春秋·杂上二五》:“﹝御者﹞妻曰:‘……今子长八尺,迺为人僕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 周 承之弊,故大国方五百里,所以崇宠诸侯而自抑损也。” 宋 苏轼 《赐皇叔改封徐王颢上表辞免册礼允诏》:“既殿文邦,宜膺盛礼,而抑损之志,逡巡不居。”
(2).限制;减省。《汉书·谷永传》:“抑损椒房玉堂之盛宠,毋听后宫之请謁。”《新唐书·岑文本传》:“ 魏王 泰 有宠,侈第舍,冠诸王。 文本 上疏,劝崇节俭,陈嫡庶分,宜有抑损。”《资治通鉴·唐则天后光宅元年》:“中宫威权太重,宜稍抑损。”
(3).贬低;贬损。《三国志·魏志·卫臻传》:“时羣臣并颂 魏 德,多抑损前朝。 臻 独明禪授之义,称扬 汉 美。” 孙中山 《檀香山兴中会成立宣言》:“盖我 中华 受外国欺凌,已非一日,皆由内外隔絶,上下之情罔通;国体抑损而不知,子民受制而无告。”词语解释:抑挫 拼音:yì cuò
抑制折挫。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昔 赤壁 之役,遭离疫气,烧舡自还,以避恶地,非 周瑜 水军所能抑挫也。”《北史·唐邕传》:“ 邕 政颇严酷,然抑挫豪强,公事甚理。”《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四》:“今后应新授官朝谢后,可準例上事,司长不得輒以私事阻滞。其本官亦不得因遭抑挫,託故请假。”词语解释:抑畏 拼音:yì wèi
谦抑敬畏。《书·无逸》:“厥亦惟我 周 太王 王季 ,克自抑畏。” 孔 传:“言能以义自抑,畏敬天命。” 唐 韩仪 《授成汭上谷郡王制》:“藴雄特之标,中能抑畏;抱介洁之操,外富通明。” 明 徐渭 《陈山人墓表》:“山人虽外豪宕,然事父母至抑畏。”词语解释:抑噫 拼音:yì yī
悲叹。 唐 孟郊 《雨中寄孟刑部几道联句》:“商听饶清耸,闷怀空抑噫。”词语解释:抑勒 拼音:yì lè
(1).强逼;压制。 宋 范仲淹 《奉乞罢陕西近里州军营田》:“官吏不能体朝廷之意,将远年瘠薄无人请佃逃田,抑勒近邻人户分种,或令送纳租课。” 元 曾瑞 《哨遍·麈腰》套曲:“望得些风流意,拘鈐寂寞,抑勒孤悽。” 孙中山 《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据无上之威权,施非理之抑勒。”
(2).勒索;克扣。 宋 苏轼 《论给田募役状》:“委是良田,方得收买。如官价低小,即听卖与其餘人户,不得抑勒。”《明史·外国传四·琉球》:“时贡使所携土物,与 闽 人互市者,为奸商抑勒,有司又从而侵削之。”《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其给纳常钱,有所抑勒,令提举司觉察,奏劾。”词语解释:抑退 拼音:yì tuì
黜退;贬退。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君秉国之均,正色处中,纤毫之恶,靡不抑退。”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官司虽见其疎,岂可便行抑退。”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重厚》:“登崇重厚之臣,抑退轻浮之士,此移风易俗之大要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罢免 郭子仪 ,改用资望较次的 李光弼 ,升进 仆固怀恩 ,又为抑退 李光弼 作了准备。”词语解释:抑屈 拼音:yì qū
(1).压抑委屈。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不为上所知,贬黜抑屈,不恚下位。”《后汉书·彭宠传》:“而其妻素刚,不堪抑屈,固劝无受召。”《周书·艺术传·姚僧垣》:“多时抑屈,今日始来。竟不可治,意实未尽。” 冰心 《到青龙桥去》:“在我心中,数年来潜在的隐伏着不能言说的怜悯和抑屈!”
(2).冤枉,冤屈。《新唐书·百官志二》:“有 鱼保宗 者,上书请置匭以受四方之书……白匭曰‘申冤’,在西,陈抑屈者投之。”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一:“有 常州 善拳寺 僧 冲伟 执状立桥称抑屈者。”《元典章·礼部五·医学》:“官吏以邻封往来为念,暗令仵作行人会情符合尸悵,申復上司,其间抑屈万端。”词语解释:抑废 拼音:yì fèi
(1).谓遭受压抑和废黜。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一》:“ 王莽 篡 汉 , 刘氏 抑废,常有兴復之志。”
(2).废弃。《三国志·魏志·常林传》“諡曰 贞侯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顾尔幼昏,未知臧否,若将逐俗,抑废吾志,私称从令,未必为孝。”词语解释:抑微 拼音:yì wēi
微小。 梁启超 《论立法权》第二节:“ 汉 制有议郎,有博士,专司讨议。但其秩抑末,其权抑微矣。”词语解释:抑强扶弱
谓压制强暴,扶助弱小。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本事》:“ 勾践 之时,天子微弱,诸侯皆叛,於是 勾践 抑彊扶弱,絶恶反之於善。”《三国志·魏志·王修传》:“为治,抑彊扶弱,明赏罚,百姓称之。”亦作“ 抑强扶弱 ”。 明 刘基 《忧怀》诗:“抑强扶弱须天讨,可恠无人借箸筹。” 陶成章 《浙案纪略》上卷第三章第一节:“其族姪 嘉益 ,秉心强直,最喜抑强扶弱。”词语解释:抑远 拼音:yì yuǎn
谓抑制感情,与之疏远。《汉书·谷永传》:“勤三纲之严,修后宫之政,抑远骄妬之宠,崇近婉顺之行。” 宋 叶适 《朝请高公墓志铭》:“ 宣仁后 临朝九年,尤抑远外家,不私以官。”词语解释:抑配 拼音:yì pèi
强行摊派。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南郊大赦天下制》:“已后官司应有市糴者,各须先付价直,不得赊取抑配。” 宋 苏辙 《论雇河夫不便札子》:“兼访闻河上人夫,亦自难得,名为和雇,实多抑配。”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大学·补传五》:“若 王介甫 散青苗钱,当其始散,或踊跃而愿得之,迨其既散,或亦因之而获利,未尝一出於抑配。”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官府还向商行抑配科差,或借口军需,向商人借钱。”词语解释:抑扬顿挫 拼音:yì yáng dùn cuò
形容音乐、舞姿和文章气势等高低停折,和谐而有节奏。 晋 陆机 《遂志赋》序:“昔 崔篆 作诗以明道述志,而 冯衍 又作《显志赋》…… 崔 蔡 冲虚温敏,雅人之属也; 衍 抑扬顿挫,怨之徒也。”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补遗》:“马谓其舞不中节,抑扬顿挫,犹存故态。” 宋 陈亮 《复杜伯高书》:“两赋反覆不能去手,意广而调高,节明而语妥,铺敍端雅,抑扬顿挫,而卒归于质重。”《老残游记》第二回:“只是到后来,全用轮指,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心,恍若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 鲁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词语解释:抑悒 拼音:yì yì
忧郁。 茅盾 《〈呼兰河传〉序》:“从我在 重庆 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 上海 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词语解释:抑摧 拼音:yì cuī
谓受压抑挫辱。 汉 蔡邕 《琴操·龙蛇歌》:“龙得升天,安厥房户。虵独抑摧,沉滞泥土。”词语解释:抑折 拼音:yì shé
克制。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朕恐怀骄矜,恆自抑折,日旰而食,坐以待晨。”词语解释:抑掠 拼音:yì lüè
强夺。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始则自衣服饮食之微,横加抑掠,继而施强夺诬告之事,加以楚毒。”词语解释:抑断 拼音:yì duàn
(1).阻绝。《后汉书·申屠刚传》:“今朝廷……数下詔书,张设重法,抑断诽谤,禁割论议,罪之重者,乃至腰斩。”
(2).敬慎。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无抑断之威仪,每脱易而不思者,轻人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讥惑》:“抑断之仪废,简脱之俗成。”词语解释:抑枉 拼音:yì wǎng
(1).冤枉。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被抑枉而自诬,事无苦而振慑者,怯人也。”《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乃冶铜匭为一室,署东曰‘延恩’,受干赏自言;南曰‘招諫’,受时政失得;西曰‘申寃’,受抑枉所欲言;北曰‘通玄’,受讖步祕策。”
(2).抑制邪辟。 唐 柳宗元 《惩咎赋》:“刚柔弛张兮,出入纶经。登能抑枉兮,白黑浊清。”词语解释:抑或 拼音:yì huò
还是,或者。《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引《〈玉版〉帖跋文》:“或於 明 时即有《玉版》之完本行世邪?抑或得之临本之最善者邪?” 清 刘鹗 《〈老残游记续集〉自序》:“人生果如梦乎?抑或 蒙叟 之寓言乎,吾不能知。” 巴金 《家》三:“不知是他没有听见,抑或是他听见了故意装着未听见的样子,总之,他并不动一下。”词语解释:抑引 拼音:yì yǐn
(1).谓抑制情欲而导之以善。 三国 魏 嵇康 《难张辽叔〈自然好学论〉》:“六经以抑引为主,人性以从欲为欢。”《南齐书·孝义传论》:“浇风一起,人伦毁薄,抑引之教徒闻,珪璋之璞罕就。”
(2).压缩与引伸。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徵圣》:“故知繁略殊形,隐显异术,抑引随时,变通会适。”词语解释:抑情 拼音:yì qíng
克制感情。 汉 班昭 《东征赋》:“酌罇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欲坐望显报者,或抑情忍欲,割弃荣愿。” 明 高明 《琵琶记·风木馀恨》:“事当逆来顺受,抑情就礼通古今。”词语解释:抑止 拼音:yì zhǐ
制止;遏止。 汉 扬雄 《长杨赋》:“抑止丝竹晏衍之乐,憎闻 郑 卫 幼眇之声。”《隋书·裴仁基传》:“ 仁基 见强寇在前,士卒劳敝,所得军资,即用分赏。监军御史 萧怀静 每抑止之,众咸怨怒。” 明 唐顺之 《萧孺人墓志铭》:“ 王仲卿 戇而狂,好数言事,其妻每抑止之。” 萧红 《手》:“她好像是害怕,好像微微有点抑止着呼吸,就如同让她去接触黑色的已经死掉的鸟类似的。”词语解释:抑捽 拼音:yì zuó
犹迫害。《旧唐书·崔纵传》:“ 万年 丞 源邃 为京兆尹 李济运 所抑捽至死, 纵 劾奏不行。”词语解释:抑抗 拼音:yì kàng
(1).缩小与夸张。《后汉书·班固传论》:“若 固 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信哉其能成名也。” 李贤 注:“抑,退也;抗,进也。”
(2).夸张。《三国志·魏志·荀彧传》“不出十日,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困也”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于是 徐州 未平, 兖州 又叛,而云十万之众,虽是抑抗之言,要非寡弱之称。”词语解释:抑曲 拼音:yì qǔ
卑躬屈节。《元典章·户部二·使臣》:“累年以来,朝廷使臣……每到外路,挟恃威势,颐指风使。外路官司,抑曲将迎,恐咈其意。”词语解释:抑菌作用 拼音:yì jūn zuò yòng
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词语解释:抑籴 拼音:yì dí
强行收购粮食。《宋史·食货志上三》:“ 元符 以后,有低价抑糴之弊,詔禁止之。”词语解释:抑留 拼音:yì liú
强行留住。《宋史·外国传六·于阗》:“ 于闐 、 大食 、 拂菻 等国贡奉,般次踵至,有司惮於供賚,抑留边方,限二岁一进。”《历史研究》1974年第1期:“为了稳住和抑留 华北 敌人,就地加以各个歼灭。”词语解释:抑譬 拼音:yì pì
宽解晓喻。《梁书·臧盾传》:“ 盾 居丧五年,不出庐户,形骸枯顇,家人不復识。乡人 王端 以状闻, 高祖 嘉之,敕累遣抑譬。”《南史·袁昂传》:“葬讫,更制服庐于墓次,从兄 彖 常抚视抑譬之。”词语解释:抑贬 拼音:yì biǎn
贬低。《汉书·师丹传》:“ 丹 不深惟褒广尊亲之义而妄称説,抑贬尊号,亏损孝道,不忠莫大焉。”词语解释:抑耗 拼音:yì hào
损伤。 唐 柳宗元 《种树郭槖驼传》:“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词语解释:抑沈 拼音:yì shěn
(1).压抑沉沦。《楚辞·天问》:“ 比干 何逆,而抑沉之?”
(2).抑郁。 汉 王昭君 《怨诗》:“志念抑沉,不得頡頏。” 三国 魏 曹植 《种葛篇》:“恩纪旷不接,我情遂抑沉。”词语解释:抑沦 拼音:yì lún
谓受压抑而沉沦。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德清行高者,怀英逸而抑沦;有财有力者,躡青云以官躋。”词语解释:抑没 拼音:yì méi
隐没。《后汉书·和帝殇帝纪赞》:“抑没祥符,登显时德。”《梁书·何敬容传》:“及 敬容 为宰相,谓 何 姓当为其祸,故抑没宗族,无仕进者。”词语解释:抑齐 拼音:yì qí
惩治。《晋书·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祗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词语解释:抑隐 拼音:yì yǐn
手指按笛孔之貌。《文选·马融〈长笛赋〉》:“笢笏抑隐,行入诸变。” 李善 注:“笢笏抑隐,手循孔之貌。”词语解释:抑阻 拼音:yì zǔ
阻挠;阻止。 孙中山 《与海外国民党同志书》:“当此新文化倡导正盛之时,乃受该书馆所抑阻。”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七章第五节:“广开言路,不论官民一律得上书言事,严禁官吏抑阻。”词语解释:抑顿 拼音:yì dùn
抑制,压制。 晋 葛洪 《抱朴子·仁明》:“ 孟生 方欲抑顿贪残,褒隆仁义,安得不勤勤谆谆独称仁邪?”词语解释:抑黜 拼音:yì chù
亦作“ 抑絀 ”。 贬废;排斥。《汉书·李寻传》:“是时 哀帝 初立, 成帝 外家 王氏 未甚抑黜。”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论》:“ 董仲舒 推崇 孔氏 ,抑絀百家。”《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 玄 以 爽 抑絀,内不得意。”《宋书·沉怀文传》:“ 孝建 以来,抑黜诸弟。”《北史·外戚传·高肇》:“好改先朝旧制,减削封秩,抑黜勋人,由是怨声盈路矣。”词语解释:抑讳 拼音:yì huì
隐瞒。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并奏 应琚 贪功啟衅,掩败为捷,不令 傅灵安 与闻边务及抑讳阵亡将吏各状。 应琚 恐。”词语解释:抑阏 拼音:yì è
犹抑遏。 宋 蔡襄 《士伸知己赋》:“噂决辨以旁肆,愚抑閼而箝声。”词语解释:抑买 拼音:yì mǎi
强行购买。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 贞元 末,以宦者为使,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文献通考·市籴一》:“舶至抽解和卖入官外,违法抑买,许蕃商越诉,计贜坐罪。”词语解释:抑夺 拼音:yì duó
剥夺;强行夺取。《汉书·王莽传中》:“ 莽 即真,尤备大臣,抑夺下权。”《新唐书·张廷珪传》:“今 河南 牛疫,十不一在,詔虽和市,甚于抑夺。” 宋 王禹偁 《罔极赋》:“被朝恩之抑夺,履人事而悽迷。” 章炳麟 《訄书·商鞅》:“其説以为自 汉 以降,抑夺民权,使人君纵恣者,皆 商鞅 法家之説为之倡。”词语解释:抑割 拼音:yì gē
犹抑制。《三国志·魏志·陈群传》:“愿陛下抑割无益有损之事,但悉听羣臣送葬。”《晋书·孝友传·桑虞》:“汝毁瘠如此,必至灭性,灭性不孝,宜自抑割。”《隋书·孝义传·田德懋》:“春日暄和,气力何似?宜自抑割,以礼自存也。”词语解释:抑制 拼音:yì zhì
(1).约束;压制。《汉书·霍光传》:“ 霍氏 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 宋 叶适 《祭陈同甫文》:“气足盖物,力足首事;天所畀也,孰可抑制?” 巴金 《家》三五:“ 觉民 看见这个情形,抑制不住感情的爆发,他要向祖父的身上扑过去。”
(2).生理学名词。大脑皮层的两种基本神经活动过程之一。在外部或内部刺激下产生的阻止皮层的兴奋和器官机能的活动。睡眠就是大脑皮层全部处于抑制的现象。词语解释:抑削 拼音:yì xuē
抑制削弱。 唐 陈子昂 《申宗人冤狱书》:“古者 吴起 事 楚 ,抑削庶族,以尊 楚 君。”词语解释:抑厌 拼音:yì yàn
亦作“ 抑压 ”。 压制。《汉书·冯奉世传》:“ 奉世 图难忘死,信命殊俗,威功白著,为世使表,独抑厌而不扬,非圣主所以塞疑厉节之意也。” 唐 李德裕 《论侍讲奏孔子门徒事状》:“阴附者羽翼自生,中立者抑压不进。” 宋 真德秀 《谢除学士表》:“自古豪英之才,当今文学之士,或抑厌草茅之下,或陆沉州县之中。”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能说会道,无论在哪方面都喜欢炫耀自己,抑压同位的人。”词语解释:抑卑 拼音:yì bēi
贬低。《荀子·强国》:“﹝ 子发 ﹞堕兴功之臣,耻受赏之属,无僇乎族党而抑卑其后世。” 杨倞 注:“虽无刑戮之耻,而后世亦抑损卑下,无以光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