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药入声 [yuè,哀乐][ě è,善恶][yuē][同着][jiáo jiào jué][ruò][sháo][jué xué][duó,测度][mò][zhuó bó][lüè][gě gè]崿[chāo chuò chuo][háo hé][肉膜,名词][tuò][bó][zé zuó][nüè yào][zhuó][屐、鞋][bó bo][lào luò][详注1][chāo zhuō,明亮][详注2][gè luò][详注3][nuò][lì luò][zuò]礿[sháo][hè][cuò,名词][gē kǎ luò][zhuó què][luò gé][详注4][详注5][zhuó jué][详注6][同托][详注7][音鹊。馺也。《类篇》行貌。]笿


注1:穫 音濩。《说文》刈谷也。草曰刈,谷曰穫。《易·无妄》不耕穫,不菑畬。《诗·豳风》八月其穫。 又陨穫,困迫失志貌。《礼·儒行》不陨穫于贫贱。《注》陨如萚之陨而飘零,穫如禾之穫而枯槁。
注2:格 《唐韵》古落切《集韵》《韵会》《正韵》葛鹤切,音各。树枝也。《集韵》《韵会》历各切,音洛。篱落也。《前汉·鼌错传》谓之虎落。《扬雄·羽猎赋》谓之虎路。通作格。 又《类篇》曷各切,音鹤。格泽,妖星也。见《史记·天官书》。
注3:熇 《广韵》呵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音郝。与謞同。《尔雅·释训》謞謞,崇谗慝也。《疏》引《诗》多将熇熇,多行惨毒之恶。謞熇音义同。《释文》謞虚各切。
注4:泽 《集韵》《韵会》《正韵》达各切,音铎。格泽,星名,音鹤铎。《史记·天官书》格泽,星如炎火之状。
注5:昔 《集韵》仓各切,音错。粗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注》昔读为交错之错,谓牛角粗理错也。 又《韵补》叶息约切。《左思·咏史诗》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注6:躇 《集韻》《韻會》敕略切,音鄀。《公羊傳·宣七年》躇階而走。《註》躇,猶超遽不順以次。《釋文》與踱同。
注7:嫋 《集韵》《韵会》日灼切《正韵》如灼切,音弱。长貌。《司马相如·上林赋》妩媚姌嫋。
共347,分5页显示   1  2  3  4  5 下一页
首字词组
托根托契托心托化托风托疾托性托称
托身托名托地托醉托植托寄托依托病
托孤托幽托体托好托阴托词托分托景
托后托质托生托故托情托里托福托法
托宿托物托人托死托荫托爱托承托重
托迹托钵托子托辞托居托载托世托食
托意托言托信托庇托腮托形托养托舍
托兴托交托灵托附托旧托音托寓托思
托乘托天托梦托便托处托国托书托始
托命托讽托足托大托躯托叉托配托志

词语解释:托根  拼音:tuō gēn
附着生根。比喻置足,寄身。《晋书·文苑传·赵至》:“又北土之性,难以託根;投人夜光,鲜不按劒。” 宋 张舜民 《岩花》诗:“託根何太远,得地亦相宜。” 明 张居正 《送大曹长旸谷南先生赴留都考功序》:“杞梓楩柟,託根於沃阜,高者千仞,大者百围,庙堂之栋,於彼资焉。”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明潞王画兰石刻》:“天涯芳草泣王孙,何处春风可託根。”
词语解释:托身  拼音:tuō shēn
栖身;寄身。《淮南子·主术训》:“然民有掘穴狭庐,所以託身者,明主弗乐也。” 南朝 齐 谢朓 《蒲生行》:“蒲生广湖边,託身洪波侧。” 明 徐渭 《荷赋》:“且吾子既不染於污泥矣,又何广狭之差别?纵遭时有偶与不偶,何託身有屑与不屑?” 邹鲁 《中国同盟会》:“是故我国民之为 满洲 将士者,须以大义自持,知託身 满洲 政府之下,乃由一时之束缚,常怀脱离独立之志。”
词语解释:托孤  拼音:tuō gū
谓以遗孤相托。多指君主把遗孤托付给大臣。《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先主 病篤,託孤於丞相 亮 ,尚书令 李严 为副。” 唐 贾岛 《哭卢仝》诗:“ 长安 有交友,託孤遽弃移。” 金 赵秉文 《蜀汉正名论》:“ 曹氏 欺孤问鼎,何尝一事而出於诚?使有 孔明 ,不为用也。至於託孤,曰:‘尔无负我。’庸愚皆知笑之。”参见“ 託孤寄命 ”。
词语解释:托孤寄命  拼音:tuō gū jì mìng
《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邢昺疏:"可以托六尺之孤者,谓可委托以幼少之君也。若周公、霍光也;可以寄百里之命者,谓君在亮阴,可当国摄君之政令也。"后以"托孤寄命"指受遗命托付辅助幼君;或君主居丧时,受命摄理朝政。亦泛指付托以非常之重任。
词语解释:托后  拼音:tuō hòu
托付以身后大事。指使承继帝位或继承职权,辅佐大政。《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不然,空使谤议上及山陵,下流后世,远闻百蛮,近布海内,甚非先帝託后之意也。”《后汉书·刘表传》:“及 表 病甚, 琦 归省疾,素慈孝, 允 等恐其见 表 而父子相感,更有託后之意。”《三国志·魏志·徐宣传》:“ 高祖 用 陈平 之智而託后於 周勃 也。”
词语解释:托宿  拼音:tuō sù
寄托;寄宿。《庄子·天运》:“古之至人,假道於仁,託宿以义,以游逍遥之墟。” 成玄英 疏:“古之真人,和光降迹,逗机而行博爱,应物而用人羣,何异乎假借涂路,寄託宿止,暂时游寓,盖非真实。” 汉 扬雄 《太玄赋》:“忽万里而一顿兮,过列仙以託宿。”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四:“云家止数里外,归省父母,值风雨不可前,愿容託宿。” 明 许自昌 《水浒记·召衅》:“清宵杳,沉沉漏高,暂託宿,听鸡报。” 清 厉鹗 《夜宿松寥阁用萨天锡韵》:“平生託宿处,奇胜此堪数。”
词语解释:托迹  拼音:tuō jì
亦作“ 託跡 ”。 寄托形迹;寄身。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託迹 黄 老 ,辞世却粒。”一本作“ 託跡 ”。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初秋寓怀》:“託跡同 吴 燕,依仁似 越 禽。” 宋 苏轼 《与蔡景繁书》:“自闻车马出使,私幸得託迹部中,欲少布区区。” 明 陈子龙 《送杨伯祥还豫章》诗:“君归读书云壑里,託跡何须混鹿豕。” 清 汪懋麟 《〈净业堂诗〉序》:“君少负才气,不遇於时,託迹於小官。”
见“ 託迹 ”。
词语解释:托意  拼音:tuō yì
寓意;寄情。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本事》:“外者,非一人所作,颇相覆载,或非其事,引类以託意。” 金 王丹桂 《望蓬莱·寄桃林口王都监》词:“切恐灵机迷爱欲,不辞荒拙缀狂篇。缀意在毫牋。” 明 陈子龙 《岁暮遣怀》诗之一:“惟应勉寂寞,託意丘中琴。”
词语解释:托兴  拼音:tuō xīng
因外物而触动感情;借外物以抒写感情。 唐 李白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诗:“心中与之然,託兴每不浅;何当造幽人,灭跡栖絶巘。” 宋 刘攽 《雕虫小技壮夫不为赋》:“若乃託兴禽鸟,致情芻蕘,上则恢张乎宫室,下则吟咏其笙簫。” 明 宋濂 《谢翱传》:“每慕 屈平 ,託兴远游,自号 晞髮子 。”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古人词大率无题者多。 唐 五代 人多以调为词,自增入《闺情》《闺思》等题,全失古人託兴之旨。”
词语解释:托乘  拼音:tuō chéng
比喻得人援引。《楚辞·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託乘而上浮?” 王逸 注:“将何引援而升云也。” 洪兴祖 补注:“乘,时证切。” 晋 陆云 《移书太常府荐张赡》:“诚严穴耀颖之秋,河津託乘之日也。” 宋 胡宿 《送致政秘丞》诗:“径为天上乘槎客,厌作河滨託乘人。”
词语解释:托命  拼音:tuō mìng
安身;寄托性命、命运。《史记·李斯列传》:“ 斯 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託命哉!’” 唐 韦瓘 《周秦行记》:“余曰:‘臣家 宛下 。将归,失道。恐死豺虎,敢乞託命。’” 孙中山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一:“军阀政府託命於外人,而其恶益著,民众之恶之亦益深。”
词语解释:托契  拼音:tuō qì
寄托交情;彼此信赖投合。 晋 陶潜 《扇上画赞·周阳珪》:“饮 河 既足,自外皆休。缅怀千载,託契孤游。” 唐 温庭筠 《投宪丞启》:“运租船上,便获甄才;避雨林中,俄闻託契。” 元 范梈 《赋赠邓提举之官江浙》:“託契自有初,相晞在结髮。”
词语解释:托名  拼音:tuō míng
(1).寄托名声。《汉书·韦玄成传》:“古之辞让,必有文义可观,故能垂荣於后。今子独坏容貌,蒙耻辱,为狂痴,光曜晻而不宣。微哉!子之所託名也。”
(2).谓借重他人或他事以扬名。《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既出,往造 河南 尹 羊陟 ,不得见。 壹 以公卿中非 陟 无足以託名者,乃日往到门。” 宋 曾巩 《拟辞免修五朝国史状》:“况以文字薄技,得因圣 宋 大典,託名万世,学士大夫,莫不愿备其任。”
(3).依仗名分。 汉 班昭 《女诫·和叔妹》:“若夫惷愚之人,於嫂则託名以自高,於妹则因宠以骄盈。”
(4).假借名义。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吴泰伯传》:“二人託名採药於 衡山 ,遂之 荆蛮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瑜 曰:‘不然。 操 虽託名 汉 相,其实 汉 贼也。’”《佛说恒水经》:“四辈人託名为弟子,不能奉持明戒,不欲学问,心意犹豫,恐不得道故,是为前却弟子。” 明 沉德符 《野获编·佞幸·诈称佞倖》:“佞倖用事,奸人辈因而矫詔託名,无忌惮至此,今古盖一辙云。”
词语解释:托幽  拼音:tuō yōu
谓寄身于深邃幽隐之境。《管子·形势解》:“故曰,虎豹託幽,而威可载也。” 唐 陈昌言 《赋得玉水记方流》:“明媚如怀玉,奇姿自託幽。”
词语解释:托质  拼音:tuō zhì
寄身;托体。 唐 袁不约 《胡越同舟赋》:“殊方何远,合志何深,因託质於刳木,遂忘言於断金。” 前蜀 韦庄 《又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趋时慙艺薄,託质仰恩深。” 宋 马令 《南唐书·女宪传·昭惠周后》:“婢子多幸,託质君门,冒宠乘华,凡十载矣。”《景德传灯录·无业国师》:“随念受生轻重五阴,向驴胎马腹里託质。”
词语解释:托物  拼音:tuō wù
(1).谓假借事物。《韩非子·饰邪》:“凡败法之人,必设诈託物以来亲,又好言天下之所希有,此暴君乱主之所以惑也。”
(2).引申为寄情意于事物。 元 王恽 《李夫人画兰歌》:“ 淡轩 託物明孤洁,五十年来抱霜节。” 元 姚燧 《赫羲亭记》:“年甚盛,其事业方水涌而山出,非宦成退居,託物以怡老,玩心败縑坏楮之间者也。”
词语解释:托钵  拼音:tuō bō
(1).手托钵盂。佛教戒律规定僧人到斋堂用膳或向施主家乞求布施,都手托钵盂。《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目连 蒙佛勑,遂即託鉢持盂,寻觅阿孃。”
(2).指乞食。《廿载繁华梦》第三四回:“纵或不然,妾寧沿门託鉢,以全终始,方称妾心。”
词语解释:托言  拼音:tuō yán
(1).谓寄托话语。 晋 陆机 《文赋》:“或託言於短韵,对穷迹而孤兴。” 顾施祯 疏解:“或不能宏壮而寄言于短韵,则对穷迹而孤兴,一无生发。”
(2).假称;推说。《晋书·贾谧传》:“自是 充 意知女与 寿 通,而其门阁严峻,不知所由得入。乃夜中阳惊,託言有盗,因使循墙以观其变。”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则又託言风水不利,发取其棺及甃甓之属尽卖之。” 清 汪懋麟 《〈陈学士诗集〉序》:“故有身处贵盛,四体彊壮,必託言疾病穷老,以为非是不可以言工。”
(3).嘱托之言。 宋 陈傅良 《祭张忠甫文》:“唯是 子凡 ,昔在寝闈,受君託言,永矢弗隳。” 清 李调元 《祭叔其胜文》:“闻叔之亡,屡念七弟,感叔託言,酸鼻泗涕。”
词语解释:托交  拼音:tuō jiāo
谓托身于友;结交。 唐 李白 《结客少年场行》:“託交从 剧孟 ,买醉入 新丰 。” 元 戴表元 《感物》诗之二:“託交何必深,寡求永相亲。” 明 方孝孺 《与邵真斋书》之三:“古之善医以济物为心者,虽道路暂遇之人犹为诊治,况辱託交甚久如区区兄弟者,而可拒而不赴乎?”
词语解释:托天  拼音:tuō tiān
(1).靠天。谓寄希望于天。《史记·吕太后本纪》:“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 吕氏 絶理兮,託天报仇。”
(2).寄托于天空。《隋书·天文志上》:“日託天而旋,可谓至高矣。”
词语解释:托讽  拼音:tuō fěng
亦作“ 託风 ”。 寄托讽喻。《汉书·叙传下》:“寓言淫丽,託风始终。” 颜师古 注:“寓,寄也。风读曰讽。”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阮步兵》:“沉醉似埋照,寓辞类託讽。”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 宗衮 著《尊号録》一篇,繫以赞曰:‘损之又损,天下归仁。’盖託讽焉。”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如 王碧山 《咏萤》《咏蝉》诸篇,低回深婉,託讽於有意无意之间,可谓精於比义。”
词语解释:托心  拼音:tuō xīn
(1).犹委心。谓将心交托他人。《三国志·蜀志·张嶷传》“慷慨壮烈,士人咸多贵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 《益都耆旧传》:“时车骑将军 夏侯霸 谓 嶷 曰:‘虽与足下疎阔,然託心如旧,宜明此意。’” 唐 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授縞紵以託心,示兹诚之不谬。”
(2).犹寄情。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顾兹梧而兴虑,思假物以託心。” 清 王夫之 《拟阮步兵〈述怀〉》诗之四十:“託心浩淼间,古今谁久留。”
词语解释:托地  拼音:tuō dì
依托大地。《荀子·赋》:“託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木果异事》:“ 元丰 间,禁中有果名鸭脚子者,四大树皆合抱。其三在 翠芳亭 之北,岁收实至数斛,而託地阴翳,无可临玩之所。其一在 太清楼 之东,得地显旷,可以就赏,而未尝着一实。”
词语解释:托体  拼音:tuō tǐ
(1).寄附躯体。 汉 蔡邕 《为陈留太守上孝子状》:“乌以反哺,託体太阳;羔以跪乳,为贄国卿。”《新唐书·后妃传上·文德长孙皇后》:“妾託体紫宫,尊贵已极,不愿私亲更据权于朝。 汉 之 吕 霍 ,可以为诫。”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上:“弱质託体君子,今将娩矣。”
(2).比喻文学艺术上的师承渊源。 清 汪懋麟 《史淑时诗序》:“其七言歌行,託体 长吉 ,而音情駘荡又类 鲍明远 。” 清 周寿昌 《〈渐西村人初集〉叙》:“ 寿昌 偏耆攷订,少而学诗,託体不尊,老尤浅率。”
词语解释:托生  拼音:tuō shēng
(1).寄生。《庄子·天地》:“託生与民并行而不知其所之,汒乎淳备哉!”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曰:“寄生於世,与民大同。” 清 王夫之 《拟阮步兵〈述怀〉》诗之十八:“託生各有时,春秋殊畛域。” 清 唐孙华 《憎蝇》诗:“适从何处来,营营此遽集;託生近厕牏,翻飞驀几席。”
(2).释、道谓死后投胎,转生世间。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是以如来利见 迦维 ,託生王室。”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百生千刼,愿我託生为猫儿, 阿武 为老鼠,吾扼其喉,以报今日足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廓尔喀之降》:“﹝ 达赖 ﹞每将死则自言其往生处,其弟子如言物色之,得婴儿即奉以归,谓前喇嘛所託生也。”
词语解释:托人  拼音:tuō rén
(1).付托于他人。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伤哉!曩以天下自任,今以爱子託人。”
(2).犹假手。利用别人。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序》:“常笑 淮南 之假手,每嗤 不韦 之託人。”
(3).请托他人。 宋 苏轼 《与子由书》:“ 八郎 续亲极好,但吾儕难自言,可託人与説。” 清 吴振臣 《宁古塔纪略》:“至次年,必照样还清;有他故,亦必託人寄到。”《糊涂世界》卷二:“那外科先生四处託人求情,并情愿把医治小姐的药费一概报效,算做赎罪。”
词语解释:托子  拼音:tuō zǐ
用以承垫杯碗等,起平稳、隔热作用的器皿。形状多种。始用于 唐 ,流行至今。《景德传灯录·松山和尚》:“一日命 庞居士 喫茶,居士举起托子云:‘人人尽有分,因什么道不得?’” 清 褚人穫 《坚瓠二集·托子》:“席上,诸公只服褙子, 文龙 以失礼居末座。供茶, 文龙 故以托子堕地,诸公戏以失礼。 文龙 曰:‘先生失衣,学生落托。’众为一笑。”
词语解释:托信  拼音:tuō xìn
托递书信。 宋 张耒 《周氏行》:“谩説鲤鱼能託信,祗应明月见人愁。”
词语解释:托灵  拼音:tuō líng
犹托体。《魏书·彭城王勰传》:“况臣託灵先皇,联暉陛下,诚应竭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参见“ 託体 ”。
词语解释:托体  拼音:tuō tǐ
(1).犹委身。委托身体。《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既然委身於君子,岂再托体於他人。”
(2).犹出身。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托体皇枝贵,承休圣善祥。”
(3).谓一切行动所依靠的根本。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雍也篇三二》:“将吝於施而鲜所济者,亦可谓之仁与?亦失圣人之旨矣! 子贡 所云者,体不立而托体必小。”
词语解释:托梦  拼音:tuō mèng
(1).寄情梦中。《艺文类聚》卷十八引 汉 蔡邕 《检逸赋》:“昼骋情以舒爱,夜託梦以交灵。” 汉 王粲 《杂诗》:“回身入空房,託梦通精诚。” 南朝 梁 沉约 《太尉王俭碑》:“公高卧闲宇,独咤虚室,眷龙言以託梦,咏日角以兴言。”
(2).迷信谓梦中鬼神或亡灵现形,有所嘱托。 三国 魏 曹植 《髑髅说》:“叩遗骸而叹息,哀白骨之无灵;慕 严周 之适 楚 ,儻託梦以通情。” 元 揭傒斯 《四友诗》:“宾客一以散,託梦与招魂。”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毓昌》:“或云公柩归时,其家已释然,公託梦於其叔,言其屈枉。”
词语解释:托足  拼音:tuō zú
(1).使足有所凭借。借指驱驰、驰骋。《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今有马於此,形容似驥也。然驱之不往,引之不前,虽臧获不託足以旋其軫也。”《汉书·贾山传》:“为驰道之丽至於此,使其后世曾不得邪径而託足焉。”
(2).立足;安身。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吾本谓度 江 託足无所。尔家有相,尔等并罗列吾前,復何忧!” 清 袁枚 《新齐谐·绿毛怪》:“一日,有 陕 客贩羊千头,日暮无託足所,求宿庙中。”
词语解释:托化  拼音:tuō huà
(1).释、道谓化形托生。 南朝 梁 僧祐 《释迦谱》卷一:“玄符冥契,託化释种,名兆於未形之前,跡孚於既生之后。”《真君传》:“託化人间,示陈孝弟之教。” 元 郑廷玉 《忍字记》楔子:“我佛发大慈悲,罚往下方 汴梁 刘氏 门中,投胎託化为人,乃 刘均佐 是也。”
(2).指僧人死去。《景德传灯录·慧可大师》:“自 少林 (指 达磨 )託化西归,大师继阐玄风,博求法嗣。”
词语解释:托醉  拼音:tuō zuì
假托酒醉;假醉。《晋书·庾纯传》:“昔 广汉 陵慢宰相,获犯上之刑; 灌夫 託醉肆忿,致诛毙之罪。” 宋 苏轼 《上吕相公书》:“若今后实醉不醒而杀,其情可悯,可以原贷;若託醉而杀,自是谋杀,有勘司在。” 明 吴应箕 《秃笔赋》:“ 阮 託醉而佞工, 董 奋笔而直著。”
词语解释:托好  拼音:tuō hǎo
谓结为姻好。 南朝 宋 何承天 《木瓜赋》:“愿佳人之予投,思同归以託好。”参见“ 託姻 ”。
词语解释:托姻  拼音:tuō yīn
托附结为婚姻。
词语解释:托故  拼音:tuō gù
借口某种原因。《元史·食货志四》:“随朝官吏每月给俸,如告假事故,当官立限者全给,违限託故者追罚。”《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王美娘 闻他气质不好,不愿相接,託故推辞,非止一次。” 朱自清 《阿河》:“第二天我便託故离开了那别墅。”
词语解释:托死  拼音:tuō sǐ
道教称修道者死去为魂魄升仙而去,遗下躯壳,并非真死。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张子房服金丹而死》:“ 梁 陶宏景 《真誥·稽神枢》第四篇云:‘服金丹而告终者, 臧延甫 、 张子房 、 墨狄子 是也。’按其意并谓是尸解,託死非真死也。”
词语解释:托辞  拼音:tuō cí
(1).谓以言辞嘱托。 汉 刘向 《说苑·善说》:“中士可以託辞,下士可以託财。”
(2).犹设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 庄姬 託辞於龙尾, 臧文 谬书於羊裘。”
(3).饰词,找借口。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尚主,辞以昔尝赐姓,其餘皆託辞以拒之。” 清 杨恩寿 《坦园日记》卷七:“十六日,阴。 文安 招饮,已赴矣,因有恶客,託辞而遁。” 王西彦 《古屋》第四部二:“她託辞把两个小孩子带往母亲家里,自己便和 秦一冰 远远地跑了开去。”
(4).谓借文辞表达。 宋 李觏 《前进士廖君墓表》:“以石表未立,捧其乡先生屯田郎中 李公 之状来, 覯 尝辱君游,谨撮其要,託辞左方。”
词语解释:托庇  拼音:tuō bì
亦作“ 託芘 ”。
(1).谓靠树木庇荫。 宋 强至 《横溪回道中作》诗:“冒暑走山曲,敝盖无文阴;託庇何局促,因思古贤宰。”
(2).比喻依赖他人或某种力量庇护。 宋 郑刚中 《别方安托书》之二:“託芘之久,语离之遽,怀此高谊,虽言何安。” 明 范景文 《与友书》:“且闻龙门日峻,辱在知契,谊当相体,即託庇实宏,而门外自远。” 瞿秋白 《乱弹·新英雄》:“第三,请看《申报》的第一次报告罢:‘我军为尊重条约,下令不得冲过租界,否则託庇租界之敌,昨晚当可一总解决。’”
词语解释:托附  拼音:tuō fù
(1).受托。 晋 常璩 《华阳国志·李特雄寿势志》:“臣託附深重,忘疲病之秽,实感殊遇。”一本作“托附”。
(2).依附。 北魏 温子昇 《为广阳王渊上书灵太后》:“往者 元乂 执权,移天徙日,而 徽 託附,无翼而飞。”《旧唐书·李迥秀传》:“然颇託附权倖,倾心以事 张易之 、 昌宗 兄弟,由是深为讜正之士所讥。” 宋 苏轼 《与人书》:“示諭《燕子楼记》,某於公契义如此,岂復有所惜?况得託附老兄与此胜境,岂非不肖之幸!”
词语解释:托便  拼音:tuō biàn
谓趁他人之便请求帮忙。 唐 顾云 《上盐铁路纲判官启》:“儻蒙少借餘光,微均美荫,庶使因风託便,不藉於冥鸿;假雾成斑,无惭於豹隐。” 明 邵璨 《香囊记·寄书》:“[外]乡关万里隔风烟。[生]一纸音书託便传。” 清 杨恩寿 《坦园日记》卷四:“廿二日,晴。作家书,託便寄去。”
词语解释:托大  拼音:tuō dà
(1).谓身居高位而不被事务牵缠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时人目 庾中郎 善於託大,长於自藏。” 刘孝标 注引《名士传》:“ 敳 虽居职任,未尝以事自婴,从容博畅,寄通而已。” 清 卢存心 《蜡谈》:“口吃而不语,可谓善於自藏;才拙而能行,寧非长於託大。”
(2).谓妄自尊大。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他可不託大,不嫌贫。” 朱自清 《民众文学谈》:“他们託大惯了。”
(3).指因骄傲而疏忽大意。《三国演义》第七十回:“虽然如此,未可託大,可使 魏延 助之。”
词语解释:托风  拼音:tuō fēng
见“ 託讽 ”。
词语解释:托讽  拼音:tuō fěng
谓托物以寄讽谕之意。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 延年 《五君》忽自秀於它作,如‘沉醉似埋照,寓辞类托讽’。”按,《文选·颜延之〈五君咏〉》作“託讽”。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若 权文公 所论‘池塘’、‘园柳’二语,托讽深重,为 广州 之祸张本。”
词语解释:托植  拼音:tuō zhí
犹托根。 唐 李德裕 《牡丹赋序》:“予观前贤之赋草木者多矣,靡不言託植之幽深,採斸之莫致,风景之妍丽,追赏之欢愉,至於体物,良有未尽。”
词语解释:托阴  拼音:tuō yīn
见“ 託荫 ”。
词语解释:托荫  拼音:tuō yīn
犹托庇。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今幸托荫得一官,将拮据营窀穸矣。”
词语解释:托情  拼音:tuō qíng
(1).寄情。 晋 孙绰 《庾公诔》:“咨予与公,风流同归,拟量託情,视公犹师。” 南朝 梁 任昉 《奉敕示七夕诗启》:“窃惟帝迹多绪,俯同不一,託情风什,希世罕工。” 清 陈维崧 《妇人集》:“昭阳 李夫人 游心元虚,託情道味,赋诗不多,殊復令人咨赏,可谓德音。”
(2).以私情央求他人协助或宽容。《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安老爷 又是个古板的人,在他跟前没有一毫的趋奉,此外又不曾有个致意託情的。”
词语解释:托荫  拼音:tuō yīn
亦作“ 託阴 ”。
(1).置身幽隐之处。 汉 严遵 《座右铭》:“夫疾行不能遁影,大音不能掩响,默然託荫,则影响无因;常体卑弱,则祸患无萌。”《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汉 崔琦 《七蠲》:“爰有梧桐,产乎玄谿,傅根朽壤,託阴生危。”《艺文类聚》卷三九引 晋 张华 《朽社赋》:“朱夏当阳,蓊蔼萧森,征夫云会,行旅归心,輶轩停盖,轻舆託阴。”
(2).托庇。 宋 张舜民 《梁才甫自湖南移使广西》诗:“回想託荫无多日,早至 瀟 湘 欲重陪。”
(3).引申指托胎、投生。《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经》:“上从 兜率 降人间,託荫王宫为生相。”《敦煌变文集·八相变》:“时当七月中旬,託荫 摩耶 腹内。”《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盖缘恶增深,未得於人道,託阴王城内,化为女狗之身。”
词语解释:托居  拼音:tuō jū
寄身;栖止。 宋 刘攽 《回长官某员外启》:“从事侯藩,託居仁里,聆素誉于乡彦,辱雅游于中华。” 明 徐渭 《荷赋》:“余应之曰:‘何子见之不广也!吾闻自子之先,以至於子,皆得以君子名者,岂以託居之广大而顾盻之光荣乎?’”
词语解释:托腮  拼音:tuō sāi
凝思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倚定门儿手托腮,闷答孩地愁满怀,不免入书斋。”
词语解释:托旧  拼音:tuō jiù
攀旧交情。《太平广记》卷四七一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邓元佐》:“因謁 长城 宰,延挹托旧,畅饮而别。”
词语解释:托处  拼音:tuō chǔ
安身;栖止。《汉书·贾山传》:“为宫室之丽至於此,使其后世曾不得聚庐而託处焉。” 元 王恽 《太乙三代度师先考王君墓表》:“至於聚庐託处,似疎而亲,师弟子之两间,传度授受,实有父子之义焉。” 元 姚燧 《袁公神道碑》:“邻境闻之,逾河而西,虽有良田美业不恤,愿託处深谷者不可胜计。”
词语解释:托躯  拼音:tuō qū
托身。《艺文类聚》卷十八引 晋 左芬 《齐杞梁妻赞》:“哀崩高城,诉情穹旻,遂赴 淄川 ,託躯清津。”《艺文类聚》卷八一引 晋 傅咸 《芸香赋》:“携昵友以逍遥兮,览伟草之敷英;慕君子之弘覆兮,超託躯於朱庭。”参见“ 託身 ”。
词语解释:托身  拼音:tuō shēn
(1).寄身;安身。 唐 刘长卿 《小鸟篇上裴尹》:“衔花纵有报恩时,择木谁容托身处。” 宋 孔平仲 《西行》诗:“鞅掌未能逃物役,乾坤何处托身安。” 明 宋濂 《瑞安吴门三贞母墓版文》:“为汝之计,莫若托身势家而心存 吴氏 。” 郑振铎 《海燕》:“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
(2).犹托生。 清 李渔 《蜃中楼·结蜃》:“有两个顽仙,一双玄女,偶犯小过,謫落人间。那顽仙托身,一个姓 柳 ,一个姓 张 。”参见“ 托生 ”。
词语解释:托疾  拼音:tuō jí
托病。《后汉书·党锢传·何颙》:“及 董卓 秉政,逼 顒 以为长史,託疾不就。”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因诗辱》:“ 刘 虑遭毒手,託疾而归。”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拜命仅期月,即託疾引去矣。”
词语解释:托寄  拼音:tuō jì
(1).付托。《晋书·张华传》:“会帝问 华 :‘谁可託寄后事者?’”
(2).指所受付托。 唐 白居易 《为人上宰相书》:“相公宠擢之荣,託寄之重,自国朝已来,三者兼之甚鲜矣。”
(3).谓寄托情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孙兴公 作《庾公誄》,文多託寄之辞。” 元 欧阳玄 《墨梅赋》:“彼翰墨之託寄,亦何异乎《风》《骚》。”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 唐 、 五代 及两 宋 词人,皆文章尔雅……甚至名伎高僧,顽仙艷鬼,託寄深远,属引湛冥。”
(4).委托寄送。 清 杨恩寿 《坦园日记》卷七:“初十日,适有便赴 粤西 ,託寄家书。”
词语解释:托词  拼音:tuō cí
饰词;借词推托。 唐 张说 《赠户部尚书河东公杨君神道碑》:“其孤 濯 注 等衔恤靡诉、託词畴识,感称伐之垂文,哀劬劳之罔极。” 明 海瑞 《教约》:“今后生员之家,值冠婚等事,敢不行禀,併不依礼而行者,痛治之,其以父兄託词者尤可恶。”
词语解释:托里  拼音:tuō lǐ
(1).衣服、冠、履的衬里。亦指器物的夹层。 唐 韩偓 《屐子》诗:“六寸肤圆光緻緻,白罗绣屧红托里。”亦指衬托其里。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瑠璃瓶》:“ 徽宗 尝以北流离胆瓶十付小璫,使命匠范金托其里……见锡工釦陶器精甚,试以一授之曰:‘为我托里。’”
(2).中医学名词。指补中扶本以增强抵抗力的疗法。《医宗金鉴·产后痈疽·发无定处下》:“瘀血稽留成痈疽,势溃,托里不宜缓。”注:“法宜大补,扶助根本。” 清 林则徐 《密陈夷务不能歇手片》:“然惟脓溃,而后疾去。果其如法医治,托里扶元,迟则恐毒内陷。”
词语解释:托爱  拼音:tuō ài
犹言承蒙厚爱。 明 海瑞 《复张笔峰侍郎书》:“託爱谨奉恳,解户生不改復矣,决矣。”
词语解释:托载  拼音:tuō zǎi
搭乘,搭载。 宋 刁约 《春集东园》诗:“託载东城隅,选胜名园地;不问主人来,聊适寻春意。” 宋 曾巩 《祭袁太监文》:“先人不幸,託载公舟。我生方屯,戴德莫酬。”
词语解释:托形  拼音:tuō xíng
寄托形体。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 彭生 託形於玄豕, 如意 假貌於苍狗。” 宋 张舜民 《鲸鱼》诗:“託形天地间,独尔有含蓄,大者不能容,小者又何益?” 明 孙肩 《甲乙杂箸·与二胜和尚》:“恨同 弱水 难航,况是 茂陵 善病。託形蓬下,自计为足,引领天地,应嗤我拙。”
词语解释:托音  拼音:tuō yīn
寄意于音声。《诗·周南·关雎序》“风,风也,教也” 唐 陆德明 释文:“ 刘氏 云:‘动物曰风,託音曰讽。’” 宋 胡宿 《上蔡龙图书》:“流水託音,久莫驰于尺记;高山仰听,未始忘于寸心。” 清 朱筠 《泛舟赋》:“玩志託音,何所暂依。”
词语解释:托国  拼音:tuō guó
谓以国事付托;受国事付托。《史记·黥布列传》:“ 随何 曰:‘大王与 项王 俱列为诸侯,北乡而臣事之,必以 楚 为彊,可以託国也。’” 唐 吕温 《诸葛武侯庙记》:“於戏!以 武侯 之才,知己託国。土虽狭,国以勤俭富;民虽寡,兵以节制强。 魏武 既没, 晋宣 非敌,而戎马荐驾,不復中原。”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秦始皇三》:“ 秦始皇 之宜短祚也不一,而莫甚於不知人。非其不察也,惟其好諛也。託国於 赵高 之手,虽中主不足以存,况 胡亥 哉!”
词语解释:托叉  拼音:tuō chā
古代武器之一。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擒虎》:“杀虎所执兵,刚叉、托叉相半。刚叉三出尖刃,托叉歧出无刃。”《水浒传》第三七回:“船上有三箇人,一条大汉手裡横着托叉,立在船头上。”
词语解释:托性  拼音:tuō xìng
赋性;禀性。 南朝 齐 萧子良 《游后园》诗:“託性本禽鱼,栖情閒物外。”《梁书·武帝纪上》:“禀灵造化,贤愚之情不一;託性五常,强柔之分或舛。”
词语解释:托依  拼音:tuō yī
依托。 唐 韩愈 《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四旁多长枝,羣鸟所託依。”一本作“托依”。
词语解释:托分  拼音:tuō fēn
犹托迹。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一:“适彼 沅 湘 ,託分渔父。优哉游哉,爰居爰处。” 南朝 梁 沉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卑尚幽栖,屏弃情累,留爱巖壑,託分鱼鸟。”
词语解释:托福  拼音:tuō fú
客套话。谓依赖别人的福气,使自己幸运。《瞎骗奇闻》第七回:“早有伙计在柜檯里招呼道:‘大爷,你老人家好呵。’ 赵泽长 连忙道:‘託福,託福,诸位都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承记掛,多谢!我託福还好。”
词语解释:托承  拼音:tuō chéng
凭借、承袭。《后汉书·公孙瓒传》:“今车骑将军 袁绍 ,託承先轨,爵任崇厚,而性本淫乱,情行浮薄。”
词语解释:托世  拼音:tuō shì
谓寄迹人世。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年期奄冉而不久,託世飘迅而不再。” 清 吴锡麒 《有感》诗之一:“危身因象齿,託世只牛毛。”
词语解释:托养  拼音:tuō yǎng
赖以养生。 南朝 齐 谢朓 《游山诗》:“託养因支离,乘閒遂疲蹇。”
词语解释:托寓  拼音:tuō yù
(1).寄居。《墨子·非儒下》:“ 周公旦 非其人也邪?何为舍亓家室而託寓也?”
(2).寄托本意。《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依类託寓,諭以封峦。”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寓,寄也。峦,山也。言依事类託寄,以喻封禪者。” 宋 宋祁 《上苑牡丹赋》:“託寓虽细,貺施甚明。”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 李商隐 作《无题》诗五首,格新意杂,託寓不一,难於命题,故曰‘无题’。”
词语解释:托书  拼音:tuō shū
托递书信。 明 李鹤鸣 《重刻〈黄文献公集〉后叙》:“敢輒託书 张副宪 ,用载赞我 虞子 ,以所刊去别为一卷繫集后,且期得报,乃以叙復。”
词语解释:托配  拼音:tuō pèi
托附婚配。《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 和帝 葬后,宫人并归园,太后赐 周 、 冯贵人 策曰:‘朕与贵人託配后庭,共欢等列,十有餘年。’”
词语解释:托称  拼音:tuō chēng
假称;诡说。《晋书·马隆传》:“ 魏 兖州 刺史 令狐愚 坐事伏诛,举州无敢收者。 隆 以武吏,託称 愚 客,以私财殯葬。” 明 王祎 《婺州路均役记》:“而又富民之田,又不肯自名其税,假立名户,託称兄弟所分,与女子所受,及在城异乡人之业。”《廿载繁华梦》第四回:“竟託称问候 马子良 的消息,直往南海馆来找 周庸祐 。”
词语解释:托病  拼音:tuō bìng
借口生病。《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 康 以太后久临朝政,心怀畏惧,託病不朝。” 宋 刘安世 《奏乞发遣赵令耦对狱事》:“今 杭州 见勾干照人已不少待, 令耦 至,方能勘结,岂容託病端坐於家。”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一·京考官被劾》:“夫省亲者,背亲为不孝;养病者,託病为不忠。”
词语解释:托景  拼音:tuō jǐng
犹托形。 晋 陆机 《行思赋》:“越河山而託景,眇四载而远期。” 南朝 梁 沉约 《为安陆王谢荆州章》:“臣託景宸区,早延休宠。”
词语解释:托法  拼音:tuō fǎ
(1).谓凭借刑法。《韩诗外传》卷三:“ 赐 闻之,託法而治谓之暴,不戒致期谓之虐,不教而诛谓之贼。”
(2).指烘托映衬的艺术手法。 明 王思任 《〈徐文长先生佚稿〉序》:“读其诗,点法、倒法、託法、藏法,漉趣织神,每在人意中攘脆争可,巧迸口头,必不能出者,而 文长 一语呵下,题事了然。”
词语解释:托重  拼音:tuō zhòng
(1).谓托付以辅弼重任;倚重。《晋书·儒林传·徐邈》:“帝嘉其谨密,方之於 金 霍 ,有託重之意,将进显位,未必行而帝暴崩。” 宋 陈傅良 《缴奏张子仁除节度使状》:“陛下方将召见闕庭,行采微、杕杜之礼。曾未及讲, 挺 復致仕。故尤以为传闻失实,屏申奏而不信。岂非託重於 挺 ,爱之欲其生乎?”
(2).承受重担。 明 杨涟 《劾史继偕疏》:“即有赤心急公二三相臣,为皇上分忧託重,已是整理费手。”
词语解释:托食  拼音:tuō shí
(1).谓聊以生活,无权无势。《管子·国蓄》:“无壤之有,号有百乘之守,而实无尺壤之用,故谓之託食之君。”《魏书·天象志三》:“明年三月,又诛 晋 豫州 刺史 诸葛长人 ,其君託食而已。”
(2).犹寄食。 宋 欧阳修 《与赵康靖公书》之三:“往时闻 鄆 学可居,所资差厚,可以託食。”
词语解释:托舍  拼音:tuō shè
犹寄居。《管子·山权数》:“ 东海 之子类於龟,託舍於 若 。” 尹知章 注:“犹寄居也。” 王闿运 《上征赋》:“日曖曖而将雨兮,及 石马 而託舍。”
词语解释:托思  拼音:tuō sī
寄托思念。 明 杨静 《怀人》诗:“閒来託思在天涯,落落河山重可嗟。”
词语解释:托始  拼音:tuō shǐ
缘起;开端。《公羊传·隐公二年》:“始灭,昉乎此乎?前此矣。前此则曷为始乎此?託始焉尔。曷为託始焉耳?《春秋》之始也。” 何休 注:“《春秋》託王者始起所当诛也。” 元 黄溍 《平江西虹桥记》:“则夫可以修废举坠,而出於有司常事之外者,其屡书不一书,尚託始於兹桥也。” 蔡元培 《图画》:“ 中国 之图画术託始於 虞夏 ,备於 唐 ,而极盛於 宋 。”
词语解释:托志  拼音:tuō zhì
寄托情志。 晋 慧远 《万佛影铭》:“ 远 昔寻先师,奉侍歷载,虽啟蒙慈训,託志玄籍,每想奇闻,以篤其诚。”《〈参同契〉自序》“循游寥廓,与鬼为隣” 宋 朱熹 注:“循游寥廓者,游心旷渺,託志虚无。” 元 袁裒 《求志赋》:“古人以赋託志,或比拟贤哲,或寓情幽怨,或述己出处,若愍志、復志、述志之类非一。”
共347,分5页显示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