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吊拷绷扒耳扒柴扒棚扒掤扒绷扒  
吊拷掤扒蛆扒铁扒搅蛆扒絣扒牛扒  

词语解释:吊拷绷扒
同“ 弔拷絣把 ”。亦作“吊拷绷扒”。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四折:“他将你孩儿拖到官中,受尽三推六问,弔拷綳扒,便打死孩儿也不肯认。”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三折:“不知谁人杀了员外,有他娘子将小人告到官中,三推六问,吊拷綳扒,打的小人受不过,只得屈招了。”
词语解释:吊拷掤扒  拼音:diào kǎo bīng bā
同“ 弔拷絣把 ”。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二折:“由你由你,既待捨死忘生,怕什么弔拷掤扒。”
词语解释:耳扒  拼音:ěr bā
即耳挖。 朱自清 《小舱中的现代》:“竹耳扒,破费你老人家一个板;只当空手要的!”参见“ 耳挖 ”。
词语解释:耳挖  拼音:ěr wā
掏耳垢的用具。常以竹、木、牛角或金属制成。有时也作为饰物,其末并可用来剔牙。《儒林外史》第十八回:“三公子恐怕鸭子不肥,拔下耳挖来戳戳脯子上肉厚,方才叫 景兰江 讲价钱买了。”亦称“ 耳挖子 ”。《红楼梦》第二八回:“只见 凤姐儿 在门前站着,蹬着门槛子,拿耳挖子剔牙。”《官场现形记》第十三回:“这时候他娘儿两个头上的金簪子、银耳挖子,统通被差上拿去,説是贼贜,要交给老爷的。”
词语解释:蛆扒  拼音:qū bā
搅粪蛆的无齿耙。比喻无端惹事、挑拨是非之人。 元 无名氏 《村乐堂》第三折:“休那里括剌剌,叫吖吖,合毒药则是你箇蛆扒。”
词语解释:柴扒  拼音:chái bā
搂柴草的竹制器具。《说唐》第二一回:“ 程 母道:‘我有一条旧布裙子,你拿去当几十个铜钱吧……买些竹子回来,待我做几个柴扒,拿去卖卖,也可将就度日。’” 沉从文 《贵生》:“春秋二季答谢土地,村中人合伙唱戏,他扮 王大娘 补缸匠,卖柴扒的 程咬金 。”
词语解释:铁扒  拼音:tiě bā
铁耙。《元典章新集·刑部·毁伤眼目》:“ 曹辛三 将叔 曹庆二 两脚用铁扒砍伤脚跟,左脚被伤筋断。”
词语解释:棚扒  拼音:péng bā
见“ 棚朳 ”。
词语解释:棚朳  拼音:péng bā
亦作“ 棚扒 ”。亦作“ 棚琶 ”。 捆绑。 元 睢玄明 《耍孩儿·咏鼓》套曲:“鼕鼕的打得我难存济,紧紧的棚朳的我没奈何。”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他将你棚扒吊栲施呈尽。” 明 汤显祖 《牡丹亭·仆侦》:“拖番 柳秀才 ,和俺姑娘行了杖。棚琶拶压,不怕不招。”
词语解释:搅蛆扒  拼音:jiǎo qū bā
詈词。犹言心肠狠毒的女人。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一折:“哥哥也!喒须是官宦家,怎么好人家娶这等搅蛆扒。”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三折:“这的是谁做就死寃家,哎,都是那搅蛆扒。”参见“ 搅肚蛆肠 ”。
词语解释:搅肚蛆肠  拼音:jiǎo dù qū cháng
形容心肠狠毒。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四折:“原来是搅肚蛆肠的老虔婆,将瓦罐都打破。”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一折:“普天下有的婆娘,谁不待要佔些独强,几曾见这狗行狼心,搅肚蛆肠。”
词语解释:掤扒  拼音:bīng bā
谓绳捆索绑。 宋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十一出:“谁知命运遭乖蹇,今朝受刑宪。免教受掤扒,感恩即非浅。”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他将你掤扒吊栲施呈尽。”《水浒传》第五一回:“看见儿子吃他掤扒在那里,便哭起来。”
词语解释:絣扒  拼音:bīng bā
亦作“ 絣把 ”。 剥去衣服捆绑起来。絣,通“ 绷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有刑罚,徒流绞斩,吊拷絣把,设而不用,束杖理民宽雅。”《水浒传》第五一回:“这一班禁子人等,都是和 雷横 一般的公人,如何肯絣扒他?”
词语解释:绷扒  拼音:bēng bā
剥去衣服,用绳子绑缚起来。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二折:“我则索从头儿认下,禁不的这吊拷与綳扒。” 明 沉自徵 《鞭歌妓》:“但轻呵跪罚,重呵便綳扒,休使您巧搊扎。”参见“ 綳扒弔拷 ”。
词语解释:牛扒  拼音:niú bā
油炸牛排骨。 黄谷柳 《虾球传·做了“马仔”》:“半点钟后,他又向一艘 法国 商船的厨役收买了一大桶吃剩的牛扒,才花了两块钱。”原注:“ 粤 方言。大排骨。牛扒即炸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