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柴扉 拼音:chái fēi
柴门。亦指贫寒的家园。 南朝 梁 范云 《赠张徐州稷》诗:“还闻稚子説,有客款柴扉。” 唐 李商隐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之二:“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西游记》第六七回:“长老欣然促马,至庄门外下马,只见那柴扉紧闭。” 清 吴伟业 《和王太常西田杂兴韵》:“乱后归来桑柘稀,牵船补屋就柴扉。” 洪深 《申屠氏》第三本:“ 方蛟 叫门,柴扉半启,走出一个庄客。”词语解释:荆扉 拼音:jīng fēi
柴门。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白日掩荆扉,对酒絶尘想。”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沉沦穷巷,芜没荆扉。” 唐 岑参 《西掖省即事》诗:“官拙自悲头白尽,不如巖下偃荆扉。” 宋 陆游 《野兴》诗:“从今谢人事,终日掩荆扉。” 清 黄景仁 《步从云溪归偶作》诗:“太息归荆扉,灯火惨不红。”词语解释:岩扉 拼音:yán fēi
(1).岩洞的门。 唐 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巖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唐 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诗:“白石巖扉碧蘚滋,上清沦謫得归迟。”
(2).借指隐士的住处。 宋 陆游 《开元暮归》诗:“茹芝却粒平生事,回首巖扉一愴神。”词语解释:黄扉 拼音:huáng fēi
(1).古代丞相、三公、给事中等高官办事的地方,以黄色涂门上,故称。《南史·梁武陵王纪传》:“ 武帝 诸子罕登公位,唯 纪 以功业显著,先启黄扉。” 唐 唐彦谦 《贺李昌时禁苑新命》诗:“黄扉议政参元化,紫殿称觴拂寿星。” 明 杨珽 《龙膏记·开阁》:“黄扉霞彩,平泉波影,緑树阴浓掩映。”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旧黄扉,新丞相,喜一旦趾高气扬,廿四考中书模样。”
(2).指丞相、三公、给事中等官位。《旧唐书·郭承嘏传》:“ 文宗 谓宰臣曰:‘ 承嘏 久在黄扉,欲优其禄俸,暂令廉问近关。而諫列拜章,惜其称职,甚美事也。’乃復为给事中。” 宋 黄朝英 《靖康缃素杂记》卷一:“给事舍人曰黄扉。” 元 蒋子正 《山房随笔》:“乙亥纠义兵勤王,终以罔功,患难倚之为重。虽名为相,黄扉之贵,万钟之奉,无有也。” 明 无名氏 《赠书记·恃权抄没》:“衮衣玉带位黄扉,执掌朝纲恁敢欺。”
(3).指宫门。 唐 陈子昂 《唐故循州司马申国公高君墓志铭》:“含章丹穴,籍宠黄扉。” 唐 王维 《工部杨尚书夫人墓志铭》:“朝含香兮礼闈,夕青琐兮黄扉。” 赵殿成 笺注:“黄扉犹黄闥,禁门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本朝 汉 臣入相,或迴翔部寺,或敭歷省臺,及身侍黄扉,大抵皤髮耆硕矣。”词语解释:窗扉 拼音:chuāng fēi
亦作“窻扉”。 窗。《西京杂记》卷一:“有四玉镇皆达照无瑕缺,窗扉多是緑琉璃。”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倚弓於玉女窻扉,繫马於凤凰楼柱。” 宋 陆游 《金错刀行》:“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词语解释:竹扉 拼音:zhú fēi
用竹子编造的门。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崔商》:“不三四里,忽有人居,石桥竹扉,板屋茅舍,延流詰曲,景象殊迴。” 宋 王庭珪 《题郭秀才钓亭》诗:“他年欲访沙头路,会自携竿扣竹扉。” 明 高启 《何隐君小墅》诗:“移家营别墅,一逕竹扉开。”词语解释:朱扉 拼音:zhū fēi
红漆门。 南朝 陈 徐伯阳 《日出东南隅行》:“朱城璧日啟朱扉,青楼含照本暉暉。” 宋 柳永 《凤栖梧》词之三:“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夜过岳庙,朱扉严闭。”词语解释:禅扉 拼音:chán fēi
(1).禅房。 唐 戴叔伦 《越溪村居》诗:“年来晚客寄禪扉,多话贫居在翠微。”
(2).指佛寺之门。 清 陈维崧 《花心动》词:“叩罢禪扉谁应?剩花底经幡,烟中斋磬。” 清 唐孙华 《同宪尹步至虎丘禅院观玉兰花》诗:“觅径入禪扉,幽芬袭几席。”词语解释:圜扉 拼音:huán fēi
狱门。亦借指为牢狱。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稀鸣桴於砥路,鞠茂草於圜扉。” 唐 骆宾王 《狱中书情通简知己》诗:“圜扉长寂寂,疏网尚恢恢。” 陈熙晋 笺注:“圆扉,狱户以圆木为扉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凌华》:“ 华 昔日曾宰 剧县 ,甚著能绩,后有缺行败其成功,謫官圜扉,伺其修省。” 明 沉鲸 《双珠记·刑逼成招》:“我身居囹圄,役在圜扉。” 明 张煌言 《祭四叔父文》:“今逆虏弃天经,斁人彝,株连波累,致叔父毕命圜扉。”词语解释:山扉 拼音:shān fēi
山野人家的柴门。 南朝 陈后主 《晚宴文思殿》诗:“荷影侵池浪,云色入山扉。” 唐 于季子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山扉野径朝花积,帐殿帷宫夏叶连。” 清 洪亮吉 《九井山读书歌》:“君不见山扉尝关山径阻,九井九龙称地主。”词语解释:郊扉 拼音:jiāo fēi
(1).郊外住宅的门户。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岁华春有酒,初服偃郊扉。” 明 华察 《秋日观稼楼晓望》诗:“流水映郊扉,炊烟散林屋。”
(2).指郊外住宅。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四:“郊扉存晚计,幕府愧羣材。”词语解释:松扉 拼音:sōng fēi
松门;柴门。 唐 皮日休 《冬晓章上人院》诗:“松扉欲启如鸣鹤,石鼎初煎若聚蚊。” 宋 孙觌 《春事》诗:“茆栋依林出,松扉傍水斜。” 明 文徵明 《煎茶诗赠履约》:“酒客不通尘梦醒,卧看春日下松扉。”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延客开松扉,书堂散诵读。”词语解释:金扉 拼音:jīn fēi
华贵的门户。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遂排金扉而北入,宵靄靄而晻曖。” 唐 李频 《寄远》诗:“槐欲成阴分袂时,君期十日復金扉。” 前蜀 毛文锡 《纱窗恨》词:“后园里看百花发,香风拂,绣户金扉。”词语解释:北扉 拼音:běi fēi
(1).谓监狱。北寺的代称。 唐 杜牧 《华清宫三十韵》:“北扉闲木索,南面富循良。”
(2).北向的门。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 唐 制……又学士院北扉者,为其在浴堂之南,便於应召。”因以“北扉”为学士院的代称。 宋 苏辙 《谢翰林学士宣召状》之二:“今臣与兄 軾 皆尘西掖,继入北扉,曾未三年,遍经两制。”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续编〉小引》:“昔吾家 存中 ,身处北扉,淹该絶世,故《笔谈》一书,传诵至今。”
(3).借指学士。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外国·朝鲜国诗文》:“我之衔命者,才或反逊之,前辈一二北扉,遭其姗侮非一,大为皇 华 之辱。”词语解释:门扉 拼音:mén fēi
门扇。《宋书·符瑞志上》:“ 西明门 地陷,水涌出,毁门扉閾。” 宋 叶适 《刘建翁墓志铭》:“余亦笑曰:‘轿虽大不数寸,公门扉无乃太狭乎,而不知变耶?’” 李劼人 《死水溦澜》第五部分一:“门扉上是彩画得很讲究的 秦 军 胡 帅,或是直书‘只求心中无愧,何须门上有神’,以表示达观。”词语解释:启扉
开门词语解释:板扉 拼音:bǎn fēi
板门。《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徘徊半晌,去白板扉上题四句诗。” 清 方文 《访吴锦雯不遇留此》诗之一:“板扉深巷掩,霉雨暮天寒。”词语解释:天扉 拼音:tiān fēi
(1).天门。《旧唐书·音乐志三》:“式乾路,闢天扉。迴日驭,动云衣。”
(2).帝王宫殿的门。借指朝廷。 唐 韩愈 《送区弘南归》诗:“业成志树来頎頎,我当为子言天扉。”词语解释:林扉 拼音:lín fēi
指山林中的屋舍。 清 方文 《庐山诗·圆通寺》:“ 欧公 闢浮屠,晚乃好緇衣。偶与 訥公 语,中宵坐林扉。” 清 方文 《庐山诗·初度》诗之二:“何时脱尘网,躬稼老林扉。”词语解释:扣扉 拼音:kòu fēi
敲门。 南朝 梁元帝 《秋兴赋》:“听夜籤之响殿,闻悬鱼之扣扉。”《隋书·食货志》:“人愁不堪,离弃室宇,长吏扣扉而达曙,猛犬迎吠而终夕。” 金 元好问 《宿张靖田家》诗:“儿童闻扣扉,租吏有餘警。”词语解释:瑶扉 拼音:yáo fēi
玉饰的门。 宋 吴文英 《宴清都·饯荣王仲亨还京》词:“尘街堕珥,瑶扉乍钥,綵绳双罥。”《宋史·乐志十五》:“荣追褘翟盛威仪,遗像掩瑶扉。”词语解释:石扉 拼音:shí fēi
石洞的口。形似大门敞开,故称。亦借指隐者所居之门。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明 孙一元 《归云庵》诗:“沙清竹碧鸥出飞,野老候余开石扉。”词语解释:轩扉 拼音:xuān fēi
门窗。 宋 刘子翚 《过报德庵》诗:“茶烟日月静,石壁轩扉古。”词语解释:禁扉 拼音:jìn fēi
宫内之门。 唐 郑畋 《五月一日紫宸候对时属禁直穿内而行因书六韵》:“禁扉犹鏁钥,宫妓已妆梳。”词语解释:扃扉 拼音:jiōng fēi
闭门。 隋 李播 《周天大象赋》:“方卷舌以幽居,且扃扉而絶駟。”词语解释:野扉 拼音:yě fēi
谓山居的门扇。借指隐居之处。 唐 白居易 《将归一绝》:“欲去公门返野扉,预思泉竹已依依。”词语解释:泉扉 拼音:quán fēi
墓门。亦指阴间。 唐 姚合 《庄恪太子挽词》之二:“《薤露》歌连哭,泉扉夜作晨。” 明 高明 《琵琶记·感格坟成》:“只见松柏森森绕四围,孤坟新土掩泉扉。”词语解释:户扉 拼音:hù fēi
门。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簷宇特起三层,榱柱栋梁,户扉寮牖,金银彫鏤以饰之,珠玉厕错以填之。”词语解释:圆扉 拼音:yuán fēi
狱门。《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稀鸣桴於砥路,鞠茂草於圆扉。” 吕向 注:“圆扉,狱也。” 唐 刘长卿 《罪所上御史惟则》诗:“误因微禄滞 南昌 ,幽繫圆扉昼夜长。” 宋 王禹偁 《南郊大礼》诗之八:“万国稊航归大国,一声雷雨破圆扉。”参见“ 圆门 ”。
词语解释:圆门 拼音:yuán mén
狱门。《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抱痛圆门,含愤狱户。” 吕延济 注:“圆门亦狱门。”词语解释:玉女扉 拼音:yù nǚ fēi
画有仙女的门窗。 唐 宋之问 《奉和幸大荐福寺》诗:“殿饰金人影,窗摇玉女扉。” 唐 李商隐 《对雪》诗之一:“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闈。”词语解释:丹扉 拼音:dān fēi
涂红漆的门扇。 三国 魏 曹植 《五游咏》:“閶闔启丹扉,双闕曜朱光。” 唐 杨衡 《游峡山寺》诗:“宝殿敞丹扉,灵幡垂絳旒。”词语解释:画扉 拼音:huà fēi
有彩绘的门扇。 唐 王建 《题石瓮寺》诗:“天子亲题诗总在,画扉长锁碧龕中。”词语解释:村扉 拼音:cūn fēi
农家的门扇。 唐 元稹 《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诗:“村扉以白板,寺壁耀赬糊。”词语解释:宸扉 拼音:chén fēi
宫门。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宸扉既闢,一宇宙而来王;圣籙潜躋,贰乾坤而作帝。”词语解释:玄扉 拼音:xuán fēi
佛法之门,指佛教。《梁书·沉约传》:“归妙軫於一乘,啟玄扉於三达。”词语解释:书扉 拼音:shū fēi
书的扉页词语解释:心扉 拼音:xīn fēi
指人的内心。 郭沫若 《前茅·力的追求者》:“别了,虚无的幻美!别要再来私扣我铁石的心扉!” 郭小川 《祝酒歌》:“一杯酒,开心扉;豪情,美酒,自古长相随。”词语解释:叩门扉
敲打门扉词语解释:茅扉 拼音:máo fēi
茅舍的门。 唐 刘长卿 《正朝览镜作》诗:“憔悴逢新岁,茅扉见旧春。”词语解释:霞扉 拼音:xiá fēi
犹朱门。 唐 王諲 《对向街开门判》:“霞扉昼敞,临大道之青楼;画栱云构,接 长杨 之綺陌。”词语解释:芦扉 拼音:lú fēi
(1).芦草编织的门扇。 清 方文 《夜泊牛渚》诗之一:“客来争貰酒,灯火乱芦扉。” 苏曼殊 《遯迹记》:“板桥垂柳,半露芦扉。”
(2).亦作“ 芦菲 ”。用芦苇编成的席子。 高晓声 《陈奂生转业》二:“困在芦扉上,还怕滚到地下去吗?”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一节:“许多木桩排列成长方形,中间架设横梁,上面铺垫几层竹席和芦菲。”词语解释:阊扉 拼音:chāng fēi
即 阊门 。 宋 苏舜钦 《游山》诗:“上春游南峯,步自 閶扉 西。”此处指 苏州 城西门。参见“ 閶门 ”。
词语解释:阊门 拼音:chāng mén
(1).城门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城西。古时 阊门 高楼阁道,雄伟壮丽。 唐 代 阊门 一带是十分繁华的地方,地方官吏常在此宴请和迎送宾客,许多诗人都有诗词吟诵。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闔庐 冢在 閶门 外,名 虎丘 。” 唐 杜甫 《壮游》诗:“嵯峨 閶门 北,清庙映迴塘。” 元 陈深 《次韵子封承之游桃花坞》:“ 閶门 行乐送韶华,闲访城阴野老家。” 清 陈维崧 《菩萨蛮·吴门将归为姜学在题岁寒图》词:“濒行不折 閶门 柳,殷勤祇劝 皋桥 酒。”参阅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宋 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门名》。
(2).城门名。 扬州 城西门。《旧唐书·敬宗纪》:“ 扬州 城内,旧漕河水浅,舟船涩滞,输不及期程。今从 閶门 外古 七里港 开河。”词语解释:牢扉 拼音:láo fēi
狱门。借指监狱。《旧唐书·崔隐甫传》:“由是自中丞、侍御史已下,各自禁人,牢扉常满。”词语解释:灵扉 拼音:líng fēi
天门。 清 龚自珍 《梦玉人引》词:“十丈银河,挽来注向灵扉。”词语解释:扇扉 拼音:shàn fēi
门扇。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湿馀水》:“有石室三层,其户牖扇扉悉石也。”词语解释:席扉 拼音:xí fēi
即席门。喻家贫。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 长卿 所以解犊鼻而拥朱旄, 曲逆 所以下席扉而享茅土。”词语解释:纶扉 拼音:lún fēi
犹内阁。 明 清 时称宰辅所在之处为“纶扉”。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 弘 成 以前,内阁尚参用外秩,如 陈山 以举人, 杨士奇 以荐辟……皆入纶扉,五十年以来,遂顓用词臣矣。” 清 龚自珍 《上大学士书》:“其不在内廷之大学士,著常川到阁,以重纶扉,以符体制。”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 赵仁圃 ﹞平生爱时文,虽入纶扉,犹手校 成 宏 诸大家,孜孜不倦。”词语解释:琼扉 拼音:qióng fēi
玉饰的门扉。 南朝 齐 谢朓 《思归赋》:“朝霞之采可嚥,琼扉之饰方宣。” 唐 王勃 《梓州郪县灵瑞寺浮图碑》:“琼扉暮敞,挂明月於金铺;绣桷晨开,落繁星於玉砌。” 宋 周邦彦 《汴都赋》:“琼扉涂丹,金铺鏤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