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九屑入声 [shuō yuè][yè,呜咽][详注1][xiè][详注2][详注3][详注4][duō duo][nà nè][biē biě][dié shé][jié][jié xié][xiè][pì piē][详注5][dié][duō][lié][jué guì][miè mò]丿[xiè][详注6][同谲][dié]


注1:泄 《广韵》《集韵》私列切《正韵》先结切,音薛。与渫同。除去也。详渫字注。
注2:缀 竹劣切,音掇。《仪礼·士丧礼》缀足用燕几。《注》缀犹拘也。 又《礼·乐记》礼者,所以缀淫也。《注》缀,犹止也。 又《广韵》陟劣切《集韵》枺劣切,音辍。义同。
注3:凸 《通俗文》肉凸曰瘤。又《唐韵》《集韵》《韵会》徒结切,音迭。高也。
注4:茁 又《韵补》侧劣切,音拙。《苏轼诗》韭芽戴土拳如蕨,霜叶露芽寒更茁。
注5:覈 《集韵》奚结切,音页。邀也。又恨竭切,音纥。与麧同。麦糠中不破者。《前汉·陈平传》亦食糠覈耳。
注6:准 《唐韵》职悦切《集韵》《韵会》《正韵》朱劣切,音拙。《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注》服虔曰:准,颊权也。文颖曰:准,鼻也。
末字词组
横截割截分截九截迫截打截崭截盗截
直截斩截阑截脔截齐截漕截简截堵截
有截隔截阻截邀截齐截截搭截围追堵截土埋半截
一截中截凉了半截髡截下半截把截禽截 
剪截遮截馘截遏截上半截拦截刻截 
裁截断截脍截逼截下截整整截截罗截 
截截径截肃截末截钞截断截截剿截 
半截要截翻截追截抄截查截瞑截 

词语解释:横截  拼音:héng jié
(1).横穿,横插。 汉 扬雄 《雍州牧箴》:“ 黑水 、 西河 ,横截 崑崙 。” 清 翟灏 《通俗编·地理》:“俗人指説道路曰横截过去。” 鲁迅 《呐喊·一件小事》:“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
(2).横渡。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 江夏 、 襄阳 诸军,横截 湘 沅 ,以临 豫章 。” 宋 苏轼 《水龙吟》词:“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
(3).横阻。《晋书·王濬传》:“ 吴 人於 江 险磧要害处,并以铁锁横截之。”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梁山 即所谓 天门山 也。二山横截 江 中,东西对峙。”
词语解释:直截  拼音:zhí jié
(1).简单明白。《朱子语类》卷四:“恐 孟子 见得人性同处,自是分晓直截,却于这些子未甚察。” 明 唐顺之 《答马巡抚书》:“向尝请教於 思质公 ,而公之论尤更明快直截,僕辈亦同此意。”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本是明白直截,后人却截出此句,就自己学术上説,反説 老子 説得不是。” 赵树理 《老定额》:“ 李大亨 这会可真要直截说问题了。”
(2).简直。《朱子语类》卷三四:“ 夷 齐 兄弟所处无非天理, 蒯 輒 父子所向无非人欲,二者相去,奚啻珷玞美玉,直截天渊矣。” 清 蒋景缄 《侠女魂·足冤》:“目今不知又看了那种邪説,直截不成人了。”《文明小史》第十六回:“我半天一口痰不敢吐,直截把我瘪得要死。”
词语解释:有截  拼音:yǒu jié
齐一貌;整齐貌。有,助词。《诗·商颂·长发》:“苞有三蘖,莫遂莫达,九有有截。 韦顾 既伐, 昆吾 夏桀 。” 郑玄 笺:“九州齐一截然。”又:“相士烈烈,海外有截。” 郑玄 笺:“截,整齐也。” 唐 白居易 《刑礼道策》:“方今华夷有截,内外无虞,人思休和。”后人割取《诗》句“有截”二字代称九州,天下。《北齐书·文苑传·樊逊》:“后服之徒,既承风而慕化,有截之内,皆蹈德而咏仁。” 唐 杜牧 《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出镇全蜀诗十八韵》:“无私天雨露,有截 舜 衣裳。”
词语解释:一截  拼音:yī jié
(1).表数量。犹一段。事物的一部分。《朱子语类》卷二七:“﹝君子﹞只是理会箇义,却不曾理会下面一截利;小人却见得下面一截利,却不理会事之所宜。”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仙佛到极处与儒者略同,但有了上一截,遗了下一截,终不似圣人之全然。”
(2).表数量。长条形之物的一部分。 毛泽东 《念奴娇·昆仑》词:“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 欧 ,一截赠 美 ,一截还东国。” 冉丹 《沙姆》:“那长长的黑影就象一截柱子迅速地向前移去。”
词语解释:剪截  拼音:jiǎn jié
删削。《书序》:“芟夷烦乱,翦截浮辞,举其宏纲,撮其机要。”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歷代规謩,前王典故,莫不芟夷翦截,允执厥中。”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爰逮中叶,文籍大备,必翦截今文,摸拟古法,事非改辙,理涉守株。”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八:“若夫乐章,则翦截古人语,亦无害,但要能使用耳。”
词语解释:裁截  拼音:cái jié
(1).切割成段。 唐 白居易 《东溪种柳》诗:“乘春持斧斫,裁截而树之。”
(2).切截整齐。 郭沫若 《万引》:“ 欧 美 的书,最新流行的装订是不加裁截。这种装订的起源大约是因为书太行销了,连裁截的余暇也没有罢。”
(3).剪裁截取。 郭沫若 《雄鸡集·〈红楼梦〉第二十五回的一种解释》:“我看这并不是不能解答的问题。这是由于作者把凑集在一齐的材料或者生活经验,有意地加以裁截,把它分开来叙述了。”
词语解释:截截  拼音:jié jié
(1).巧辩貌。《书·秦誓》:“惟截截善諞言,俾君子易辞。” 孔颖达 疏:“截截犹察察,明辩便巧之意。”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笑彼纷纷乳臭,标胜气于眉稜;亦且截截諞言,夸清班于颊舌。”
(2).整齐貌。 宋 王浍 《河之坊》诗:“河之坊矣,截截其平。” 明 冯惟敏 《不伏老》第一折:“东文场,西文场,齐截截,分定了一二三场。”
词语解释:半截  拼音:bàn jié
一半;半段。《朱子全书》卷十:“圣人説话,开口见心,必不只説半截,藏着半截。”《红楼梦》第三一回:“话説 袭人 见了自己吐的鲜血在地,也就冷了半截。”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正对着客厅的门,是一个半圆式的廊庑,上半截满嵌着玻璃,挂着淡黄色的软沙帘子。”
词语解释:割截  拼音:gē jié
(1).割断;截断。《南史·江淹传》:“夜梦一人自称 张景阳 ,谓曰:‘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 淹 探怀中得数尺与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尽!’”
(2).谓从中截取。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五经中额》:“其间淹通博洽者,固不乏人,而浮夸躁进之徒,剽窃拟题,购求坊刻,割截成篇。”
(3).制克。 汉 王充 《论衡·谴告》:“凡物能相割截者,必异性者也;能相奉成者,必同气者也。”
词语解释:斩截  拼音:zhǎn jié
(1).坚定不移貌;干脆利落貌。《朱子语类》卷六九:“只是见得这箇道理合当恁地,便只斩截恁地做将去否?” 明 李贽 《四书评·论语·颜渊》:“‘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斩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三回:“他説得这么斩截,我才答应了他。” 叶圣陶 《平常的故事》:“他叫 仁地 到里边来坐一坐,再也料不到他回答得那么斩截。”
(2).清楚明白貌。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官常二》:“至於钱穀帐目,册档文卷,则宜处处斩截,时时日日,皆可交代。”
(3).比喻文风峻刻峭拔。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理学一》:“是以 象山 之文,亦皆劲健斩截。”
词语解释:隔截  拼音:gé jié
隔断。 晋 陆云 《答车茂安书》:“断遏海浦,隔截曲隈。”
词语解释:中截  拼音:zhōng jié
从中间截断。例如:何不以锯中截而入?——三国·邯郸淳《笑林》
词语解释:遮截  拼音:zhē jié
犹拦截。《后汉书·乌桓传》:“ 乌桓 寇 云中 ,遮截道上商贾车牛千餘两。” 宋 李纲 《论淮西军变札子》:“密諭邻境诸帅出兵遮截,邀击於要害之地, 琼 必成擒。”
词语解释:断截  拼音:duàn jié
(1).切断;截断。《汉书·谷永传》:“发人冢墓,断截骸骨,暴扬尸柩。”《三国志·魏志·田豫传》:“单将鋭卒,深入虏廷,胡人众多,钞军前后,断截归路。”
(2).禁绝。《隋书·高祖纪下》:“抄掠人畜,断截樵苏,市井不立,农事废寝。”
词语解释:径截  拼音:jìng jié
(1).直接拦取。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径截輜重,横攻士卒。”
(2).犹便捷。 明 张居正 《议处就教举人疏》:“以后年分俱照例施行,如此,则举人不敢侥倖於径截之途,而国学由此充实。”
词语解释:要截  拼音:yào jié
拦截;截击。《明史·流贼传·李自成》:“会天大雨,道泞,粮车不进。 自成 遣轻骑出 汝州 ,要截粮道。”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中途败 乌拉 要截之兵。”
词语解释:分截  拼音:fēn jié
分割;割裂。《朱子语类》卷六八:“若如此説,则义在利之外,分截成两段了。”
词语解释:阑截  拼音:lán jié
拦截;阻挡。《朱子语类》卷二七:“问‘几諫’。曰:‘几,微也,只是渐渐细密諫,不恁峻暴,硬要阑截。’”
词语解释:阻截  拼音:zǔ jié
拦截。《说唐》第四回:“还是 李道宗 胆大,喝道:‘你这般该死的男女,岂不知咱家是 陇西 李 府,敢来阻截道路!’” 左齐 《唤醒了山城》:“但在有利时机,我们又向尾追阻截之敌,狠狠地打上一棍子,使敌人不敢冒进、穷追。”
词语解释:凉了半截  拼音:liáng le bàn jié
比喻非常失望。例如:他听了,一下凉了半截。
词语解释:馘截  拼音:guó jié
割下敌人的耳朵。指诛戮。《晋书·刘琨传》:“是岁, 元帝 转 琨 为侍中、太尉,其餘如故,并赠名刀。 琨 答曰:‘谨当躬自执佩,馘截二虏。’”
词语解释:脍截  拼音:kuài jié
割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膾截耳。”
词语解释:肃截  拼音:sù jié
谓严加整治。
词语解释:翻截  拼音:fān jié
翻捣。 清 林则徐 《会奏销化烟土已将及半情形折》:“復雇人夫多名,各执铁锄木爬,立於跳板之上,往来翻截,务使颗粒悉化。”
词语解释:九截  拼音:jiǔ jié
犹九州。 南朝 梁 萧纲 《七励》:“九截同文,八极齐轨。”
词语解释:脔截  拼音:luán jié
碎割。《魏书·刘昱传》:“闔门婴稚,莫不臠截。”《太平广记》卷一三一引 隋 无名氏《祥异记·元稚宗》:“便取 稚宗 ,皮剥臠截,具如治诸牲兽之法。”
词语解释:邀截  拼音:yāo jié
(1).阻拦袭击。《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单步负粮,经远深入,贼地多马,邀截无常。”《周书·晋荡公护传》:“汝叔将兵邀截,吾及汝等,还得向营。”《清史稿·邦交志二》:“里( 三元里 )民愤起,号召各乡壮勇,四面邀截, 英 兵死者二百餘。”
(2).指拦路抢劫。 元 无名氏 《飞刀对箭》第一折:“将各处进贡,都邀截了。”《西游记》第九七回:“又见行李沉重,白马快走,人心不足,故又来邀截。”
词语解释:髡截  拼音:kūn jié
亦作“髠截”。
(1).犹髡刖。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城阳景王祠》:“主者髡截,嘆无反已。”
(2).砍去。 宋 王禹偁 《滁州五伯马进传》:“ 进 之子生而无臂,若髠截然。”
词语解释:遏截  拼音:è jié
邀截;拦截。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伯美》:“﹝ 伯美 ﹞且谓前奏稽迟,是必贼 蒙 使其兄司农丞 革 ,坐局行賕,遏截御笔之所致。” 元 郝经 《班师议》:“伺隙而进,如遏截於 江 黄 津渡。”
词语解释:逼截  拼音:bī jié
阻截,拦阻。《朱子语类》卷四二:“若是有头无尾底人,便是忠也不久,所以 孔子 先将箇无倦逼截它。”
词语解释:末截  拼音:mò jié
(1).最后一段。如:吃甘蔗,从梢到本,末截滋味最佳。
(2).末期,末代。 郭沫若 《念奴娇·小汤山》词:“遥指頽楼思往事,人道胜朝末截, 那拉 常游。浴宫已毁,独乐亡家国。”
词语解释:追截  拼音:zhuī jié
追赶堵截。 明 瞿式耜 《飞报大捷疏》:“死虏败遁,我兵追截,大获全胜。”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贼夺门出,官兵追截。”
词语解释:迫截  拼音:pò jié
局促,不舒展。《朱子语类辑略》卷五:“先生因学者少宽舒意,曰:‘公读书,恁地縝密,固是好。但恁地迫截成一团,此气象最不好。’”
词语解释:齐截  拼音:qí jié
(1).谓齐心一致。《红楼梦》第一一○回:“大娘婶子们可怜我罢!我上头捱了好些説,为的是你们不齐截,叫人笑话,明儿你们豁出些辛苦来罢!”一本作“ 齐集 ”。
(2).整齐。如:这高粱长得真齐截;字写得齐截。
(3).齐全;齐备。如:今天到会的人很齐截;东西都齐截了。
词语解释:齐截截  拼音:qí jié jié
整齐貌。 明 冯惟敏 《不伏老》第一折:“东文塲,西文塲,齐截截,分定了一二三塲。”
词语解释:下半截  拼音:xià bàn jié
指人体或物体的下半段。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一折:“那个出家人做保人,上起刑法来,我儿也,直把你打掉下半截来。”《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那老树上半截剩了一个梢儿活着,下半截都空了。”
词语解释:上半截  拼音:shàng bàn jié
上半段;前半部分。《水浒传》第四二回:“那大汉上半截不着一丝,露出鬼怪般肉。”《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路旁有棵多年的乾老树,那老树上半截,剩了一个梢儿活着,下半截都空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我又问了 继之 他所谈的上半截,方才知道是 苟才 那年带了大儿子到 杭州 去就亲,听来的一段故事。”
词语解释:下截  拼音:xià jié
谓事物或人体的下半部分。《朱子全书》卷十六:“独是 范纯夫 不如此説, 苏氏 亦不如此説,自以‘唐棣之华’为下截。”《水浒传》第二一回:“解了下面裙子,袒开胸前,脱下截衬衣。”《金瓶梅词话》第四回:“若不听我説,打下你这个小贱人下截来。”
词语解释:钞截  拼音:chāo jié
抄掠拦劫。《三国志·魏志·陈羣传》:“斜谷阻险,转运必见钞截。”
词语解释:抄截  拼音:chāo jié
包抄堵击。谓绕道攻击拦阻对方。《晋书·阎鼎传》:“ 鼎 得书,便欲诣 洛 ,流人谓北道近 河 ,惧有抄截,欲南自 武关 向 长安 。”《宋书·刘勔传》:“界上之人,唯视强弱,王师至境,必壶浆候涂,裁见退军,便抄截蜂起。”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我们现在所取的路线便是要去抄截 唐生智 ,从弦线上去追踪第四军。”
词语解释:打截  拼音:dǎ jié
抢劫。 明 无名氏 《东平府》第二折:“本是箇山寨上打截人,扮做箇村庄里买办叟。”
词语解释:漕截  拼音:cáo jié
见“ 漕赠 ”。
词语解释:漕赠  拼音:cáo zèng
亦称“ 漕截 ”。 旧时指于征收漕粮正税外所加收的赠贴。《清会典事例·户部·赠贴银米》:“各省漕粮,旧係军民交兑,运军需索,多为民累。后改为官收官兑,因酌定赠贴,随漕徵给。各省名目不同,多寡不一。 山东 、 河南 谓之润耗, 江苏 、 安徽 谓之漕赠, 浙江 谓之漕截。”
词语解释:搭截  拼音:dā jié
见“ 搭截题 ”。
词语解释:搭截题  拼音:dā jié tí
清 代科举考试八股文,有取经文中某段末句和下一段的首句;或上句的后半句或末一字和下句的上半句或第一字,连接起来作试题的,称“搭截题”。亦省作“ 搭题 ”、“ 搭截 ”。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法时帆谑语》:“某司空督学 中州 时,好出搭题以防勦袭之弊,致经文多割裂, 法时帆 学士心恶其行。”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题难,故少困於搭截,知作法而忘义理;额隘,故老逐於科第,求富贵而废学业。” 鲁迅 《书信集·致徐懋庸》:“ 邱先生 的批评,见过了,他是曲解之后,做了搭题,比太阳社时代毫无长进。”
词语解释:把截  拼音:bǎ jié
把守堵截。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二:“又令入内西头侍奉官、走马承受公事 石全正 把截十二盘路口。”《西游记》第六一回:“我领西天 大雷音寺 佛老亲言,在此把截,谁放你也?”
词语解释:拦截  拼音:lán jié
阻拦;阻断。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 红娘 ,你好不分晓,甚把我拦截?”《水浒传》第一一○回:“即目前面 大江 拦截,须用水军船隻向前。” 清 黄宗羲 《答董吴仲论学书》:“中和兼致者,有前乎意之工夫,有后乎意之工夫,而意拦截其间……破除拦截,方可言前后内外浑然一体也。”《新华文摘》1981年第8期:“由于我空军及时拦截,敌机的空袭没有给车上人员造成伤亡。”
词语解释:整整截截  拼音:zhěng zhěng jié jié
端方严肃貌。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八:“入其门,升其堂,整整截截,动有条理。”
词语解释:断截截  拼音:duàn jié jié
形容剪裁利索。 明 邵璨 《香囊记·闻讣》:“断截截把金刀翦裁,密纤纤缀续针和黹。”
词语解释:查截  拼音:zhā jié
(1).检查扣留。如:海关查截了一批走私货物。
(2).谓按期检查结算。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三连串票》:“排里临限,无凭查截,势必问之流水。”
(3). 清 代征收银粮所用三连串票之一。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比较》:“花户照限完纳,即将三连串中查截一票付排里交总书登簿,如排里催足本限之银,总书算清,即给归农票免比。”
词语解释:崭截  拼音:zhǎn jié
亦作“崭巀”。
(1).犹言凿削。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饭餘往 西巖 。巖在 西方丈 西,数峯如崭截,岿嵬磊砢相倚,仰观凛凛。”
(2).形容山势陡峭直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嵩山日记》:“崖石之阴森崭嶻者,俱散成霞綺。”
(3).比喻性格严峻,苛刻。 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林东城墓志铭》:“吾友 东城 林 君,古所谓敦行君子也……行必愜乎人之所安,故不为嵬崖崭嶻之行。”
词语解释:简截  拼音:jiǎn jié
简单直截。 鲁迅 《准风月谈·冲》:“‘冲’是最爽利的战法,一队汽车,横冲直撞,使敌人死伤在车轮下,多么简截。” 朱自清 《威尼斯》:“建筑也是新式,简截不啰嗦,痛快之至。” 老舍 《牺牲》:“只设想他一生下来便是 美国 博士,虽然是简截的办法,但是太不成话。”
词语解释:围追堵截  拼音:wéi zhuī dǔ jié
一种作战方法。意为把军队分成几路同时进行包围式的追击,将敌人堵截成几块,加以消灭
词语解释:禽截  拼音:qín jié
擒拿,截获。《三国志·吴志·朱治传》:“征讨夷 越 ,佐定东南,禽截 黄巾 餘类 陈败 、 万秉 等。”
词语解释:刻截  拼音:kè jié
割断。《北史·奚康生传》:“行刑人注刀数下,不死,於地刻截。”
词语解释:罗截  拼音:luó jié
寻找等候。《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华山畿十六》:“摩可儂,巷巷相罗截,终当不置汝。”
词语解释:剿截  拼音:jiǎo jié
犹斩断。《魏书·肃宗纪》:“今茅轂扼腕,爪牙叹愤,并欲摧挫封豕,剿截长蛇,使人神两泰,幽明献吉。”
词语解释:瞑截  拼音:míng jié
暗中截取。 明 程羽文 《鸳鸯牒》:“ 苏若兰 迴文一锦,瞑截天孙,正索解人不可得。”
词语解释:盗截  拼音:dào jié
非法截留。亦指非法截留的财物。《北史·宋游道传》:“ 天保 元年,以 游道 兼太府卿,乃於少府覆检主司盗截,得鉅万计。”
词语解释:堵截  拼音:dǔ jié
阻挡,拦截。 明 唐顺之 《海贼分道侵突疏》:“及游击 丘陞 等斩获堵截,俱经总督及抚按诸臣节次具。” 清 林则徐 《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折》:“在 伶仃洋 一带,按月轮流堵截,无论内地何项船隻,驶进夷路,概行追击。” 周士第 《赵义中的二十五师》:“敌人从各个方面调兵堵截。”
词语解释:土埋半截  拼音:tǔ mái bàn jié
形容岁数大,死期将近。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二:“我跟你六婶子都是土埋半截的人了,还能带家当进棺材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