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九屑入声 [shuō yuè][yè,呜咽][详注1][xiè][详注2][详注3][详注4][duō duo][nà nè][biē biě][dié shé][jié][jié xié][xiè][pì piē][详注5][dié][duō][lié][jué guì][miè mò]丿[xiè][详注6][同谲][dié]


注1:泄 《广韵》《集韵》私列切《正韵》先结切,音薛。与渫同。除去也。详渫字注。
注2:缀 竹劣切,音掇。《仪礼·士丧礼》缀足用燕几。《注》缀犹拘也。 又《礼·乐记》礼者,所以缀淫也。《注》缀,犹止也。 又《广韵》陟劣切《集韵》枺劣切,音辍。义同。
注3:凸 《通俗文》肉凸曰瘤。又《唐韵》《集韵》《韵会》徒结切,音迭。高也。
注4:茁 又《韵补》侧劣切,音拙。《苏轼诗》韭芽戴土拳如蕨,霜叶露芽寒更茁。
注5:覈 《集韵》奚结切,音页。邀也。又恨竭切,音纥。与麧同。麦糠中不破者。《前汉·陈平传》亦食糠覈耳。
注6:准 《唐韵》职悦切《集韵》《韵会》《正韵》朱劣切,音拙。《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注》服虔曰:准,颊权也。文颖曰:准,鼻也。
首字词组
截断截蒲截割截头渡截教截途截止截长补短
截流截取截拔截发留宾截指截获截爪截阻
截肪截路截拨截串截替截至截票截齐
截镫截头截尾截头路截绝截趾适履截断众流截火
截发截嶭截拿截夺截近截日截杀截瘫
截舌截了截发锉稿截刻截胫剖心截辕杜辔截止时间截搭题
截然截句截战截击截立截稿截剃截镫留鞭
截道截留截拦截削截剪截然不同截鹤续凫截铁斩钉
截截截住截发锉稿截肢截辱截没截面 

词语解释:截断  拼音:jié duàn
(1).切断。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术解》:“ 郭 曰:‘命驾西出数里,得一柏树,截断如公长,置牀上常寝处,灾可消矣。’” 唐 白居易 《太湖石》诗:“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水浒传》第一一七回:“溪西岸边,抢出三千军来,截断 宋 兵。” 沉从文 《过岭者》:“总部和各区的联络,业已完全截断。”
(2).打断。《朱子语类》卷三四:“那人正説得好,自家便从中截断,如云已自理会得、不消説之类。” 茅盾 《子夜》十四:“他忽然不耐烦地截断 屠维岳 的说话。” 丁玲 《粮秣主任》:“司机 老罗 把我的思想截断了。”
词语解释:截流  拼音:jié liú
(1).横渡;横流。 唐 孟浩然 《和李侍御渡松滋江》:“截流寧假楫,掛席自生风。”《太平广记》卷一九二引 唐 胡璩 《谭宾录·白孝德》:“ 孝德 挟二矛,策马截流而渡。”
(2).堵截流水。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其水自西而东,向洞内流,截流之后,循洞右行,路復平旷,洞愈洪阔。”
(3).今指修筑堤坝时,为使水流改道而在原水道中断流的措施。 碧野 《彩石斑斓》:“大江截流要做许多准备工作。”
词语解释:截肪  拼音:jié fáng
切开的脂肪。喻颜色和质地白润。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大理书》:“窃见玉书称美玉,白如截肪,黑譬纯漆,赤拟鸡冠,黄侔蒸栗。” 唐 白居易 《文柏床》诗:“玄班状狸首,素质如截肪。”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 政和 中, 蔡太师 在 钱塘 ,一日中使赐茶药,亦於合中得大玉环,径七寸,色如截肪。”
词语解释:截镫  拼音:jié dèng
见“ 截鐙留鞭 ”。
词语解释:截镫留鞭  拼音:jié dèng liú biān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截镫留鞭》:“ 姚崇 牧 荆州 ,受代日,闔境民泣,抚马首截鐙留鞭,以表瞻恋。”后用为对离职官吏表示挽留惜别的套语。亦省作“ 截鐙 ”。 宋 苏轼 《循守临行出小鬟复用前韵》:“ 岭 梅不用催归骑,截鐙须防旧所临。”
词语解释:截发  拼音:jié fà
见“ 截髮留宾 ”。
词语解释:截发留宾  拼音:jié fà liú bīn
晋 陶侃 少家贫。一日大雪,同郡孝廉 范逵 往访, 陶 母 湛氏 剪发卖以治馔款客,并剉碎草荐以供其马。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后以“截髮留宾”为贤母好客的典故。《隋唐演义》第四回:“只他母亲 寧夫人 ,他娘子 张氏 ,也都有截髮留宾、剉荐供马的气概。”亦作“ 截髮剉藳 ”。 明 徐渭 《寿史母序》:“ 陶侃 之母贫约无他营也,截髮剉藳,以易其供,以给其秣。”亦省作“ 截髮 ”、“ 截髢 ”。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父母》:“称人母喜延宾客云截髮。” 清 陈维崧 《瑞鹤仙·邹程邨母夫人寿》词:“犹忆曾陪 董相 ,閒过 邹阳 。贤哉 湛 母,截髢亲为置食。”
词语解释:截舌  拼音:jié shé
搬弄是非。《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 孙雪娥 道:‘娘,你看他嘴似 淮 洪也一般,随问谁也辩他不过,明在汉子跟前截舌儿,转过眼就不认了。’”
词语解释:截然  拼音:jié rán
(1).整齐貌;整肃貌。《诗·商颂·长发》“九有有截” 汉 郑玄 笺:“故天下归乡 汤 ,九州齐一截然。”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 万历 间, 刘綎 以兵五千,戍 全罗 二载,海外截然。”
(2).态度严正貌。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辨》:“故予不自量度,輒定诗之宗旨,且借禪以为喻,推原 汉 魏 以来,而截然谓当以盛 唐 为法。”《朱子语类》卷六九:“义是处事截然方正,各得其宜。” 清 王夫之 《文学刘君昆映墓志铭》:“迨其以贫易操,则截然拒絶於一旦,乃至相遇而不与揖。” 沙汀 《淘金记》十八:“‘根本就没有这回事!’他又截然地加上一句。”
(3).界限分明貌。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序》:“其后 幽 、 镇 、 魏 不悦於政,相扇继变……惟 鄆 也,截然中居,四邻望之,若防之制水,恃以无恐。”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吾子又谓此亦毫釐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即于情事截然絶不相关之处,亦有连环细笋伏于其中,看到后来方知其妙。”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我当然不是提倡迷信,偶像崇拜和小孩子扮演神仙故事,截然的是两件事。”
词语解释:截道  拼音:jié dào
(1).拦路。《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后时彼国大旷野中有恶师子,截道杀人,断絶王路。”
(2).拦路打劫。 梁斌 《播火记》三九:“ 春兰 听那声音好耳熟,她大声喊起来:‘截道啦!有贼哟!’”
词语解释:截截  拼音:jié jié
(1).巧辩貌。《书·秦誓》:“惟截截善諞言,俾君子易辞。” 孔颖达 疏:“截截犹察察,明辩便巧之意。”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笑彼纷纷乳臭,标胜气于眉稜;亦且截截諞言,夸清班于颊舌。”
(2).整齐貌。 宋 王浍 《河之坊》诗:“河之坊矣,截截其平。” 明 冯惟敏 《不伏老》第一折:“东文场,西文场,齐截截,分定了一二三场。”
词语解释:截蒲  拼音:jié pú
谓截取蒲叶写字。事本《汉书·路温舒传》:“父为里监门,使 温舒 牧羊, 温舒 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牒者,叶也。短简编牒,如叶在枝, 温舒 截蒲,即其事也。” 唐 李瀚 《蒙求》诗:“ 文寳 缉柳, 温舒 截蒲。”
词语解释:截取  拼音:jié qǔ
(1).割取,切取。《百喻经·为妇贸鼻喻》:“我今寧可截取其鼻,著我妇面上,不亦好乎?”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蕃薯》:“ 中国 人截取其蔓咫许以来,种之下地,数日即荣。”
(2).谓剪裁摄取。 郁达夫 《十三夜》:“我看我们同时代者的画,也着实看得不少了,可是能达到像他这样的调和谐整地截取自然的地步的,却也不多。”
(3). 清 制,根据官员食俸年限及科分、名次,核定其截止期限,由吏部予以选用,称为截取。又举人于中式后经过三科,由本省督抚给咨赴吏部候选,亦称截取。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 咸丰 初,任 清 政府吏部郎中。 咸丰 二年截取知府。”《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其中有位候补知府乃是一位太史公截取出来的。”参阅《清会典事例·吏部·科道郎中截取》
词语解释:截路  拼音:jié lù
拦路。《红楼梦》第六九回:“ 张华 因有几两银子在身上,逃去第三日,在 京口 地界,五更天,已被截路打闷棍的打死了。”
词语解释:截头  拼音:jié tóu
(1).齐头。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鼻偃唇轩,眉麄眼大,担一柄截头古定刀。”
(2).古 天竺 国名。 晋 法显 《佛国记》:“有国名 竺刹尸罗 。 竺刹尸罗 , 汉 言 截头 也。佛为菩萨时,於此处以头施人,故因以为名。”
词语解释:截嶭  拼音:jié niè
高峻貌。 宋 苏舜钦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长川奔浑走一气,巨镇截嶭上赤霄。”参见“ 巀嶭 ”。
词语解释:巀嶭  拼音:jié niè
(1).亦作“ 嶻嶭 ”。山名。一名 嵯峩山 ,又名 慈峩山 。在今 陕西省 泾阳 、 三原 、 淳化 三县交界处。传说 黄帝 曾铸鼎于此。《汉书·地理志上》:“ 池阳 , 惠帝 四年置, 巀嶭山 在北。”巀,一本作“ 嶻 ”。 颜师古 注:“ 嶻嶭 ,即今俗呼 嵯峨山 是也。” 汉 扬雄 《长杨赋》:“左 太华 而右 襃斜 ,椓 嶻嶭 而为弋,紆 南山 以为罝。” 唐 陆龟蒙 《和古杉三十韵》:“恐是 夸娥 怒,教临 嶻嶭 衰。”
(2).亦作“ 嶻嶭 ”。高峻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九嵕 巀嶭, 南山 峩峩。”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作“嶻嶭”。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嶻嶭,高峻貌也。” 宋 欧阳修 《和韩学士襄州闻喜亭置酒》诗:“嶻嶭高城 汉水 边,登临谁与共躋攀。”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剑石铭》:“铭曰:鍊质鸿濛,挺锋巀嶭,正一之气,勿壅勿遏。”
词语解释:截了
结了
词语解释:截句  拼音:jié jù
(1).截取文句。《宋史·选举志二》:“学校、场屋,并禁断章截句,破坏义理,及《春秋经》越年牵合。”
(2).即绝句。《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只见内中有一幅双红笺纸,题着一首七言截句。”参见“ 絶句 ”。
词语解释:绝句  拼音:jué jù
1.诗体名。每首四句,每句五字者称五绝,七字者称七绝。亦有每句六字者。或用平韵,或用仄韵。绝句有近体绝句和古体绝句两种。近体绝句始于 唐 ,产生于律诗之后,盖截律诗之半而成,故又名“截句”。古体绝句实为最简短之古诗,产生于律诗之前,《玉台新咏》已载有《古绝句》。 唐 以后诗人所作古体绝句一般即称古风。
2.指截去上下文的断句。 宋 王溥 《唐会要·选部下》:“﹝ 开元 ﹞十六年十二月,国子祭酒 杨瑒 奏:‘今之举明经者,主司不详其述作之意,每至帖试,必取年头月尾,孤经絶句,自今以后,考试者尽帖平文,以存大典。’”
3.犹断句。谓根据文意读断句逗。《朱子语类》卷五二:“ 伊川 以‘至大至刚以直’为絶句,如何?” 清 俞樾 《群经平议·论语一》“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当於‘心’字絶句。”
词语解释:截留  拼音:jié liú
(1).拦取。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截镫留鞭》:“ 姚元崇 初牧 荆州 ,三年,受代日,闔境民吏泣拥马首,遮道不使去,所乘之马鞭鐙,民皆截留之,以表瞻恋。” 端木蕻良 《被撞破了的脸孔》:“都让他们截留了,我们没有搪瓷罐子。”
(2).留下应解往他处的款项、物资或人员等。 宋 叶梦得 《奏截留福建枪杖手第二状》:“曾权截留 邵武军 枪杖手八百二十五人,相兼使用。” 宋 陆游 《蜡弹省札》:“土地所出,并许截留,充赏给军兵禄养官吏等用,更不上供。”《清会典事例·户部·漕运》:“ 康熙 二十三年题准,截留 武清 、 永平 等处漕米。”
词语解释:截住  拼音:jié zhù
使停止或阻止移动、进程或前进;停止或阻止发展。例如:这女孩被松树截住没有摔下去。
将球阻停或接住使它靠近或抵住地面的动作或情况
词语解释:截割  拼音:jié gē
割裂。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五:“以题从法者,豫拟一法,截割题理而入其中,如舞文之吏,俾民手足无措。”
词语解释:截拔
截留调拔
词语解释:截拨  拼音:jié bō
截留调拨。 宋 叶适 《应诏条奏六事》:“又有特养之大者,御前之军,屯驻四处,铸兵买马,截拨纲运,貲力竭矣。”
词语解释:截尾  拼音:jié wěi
截去身体某部的末端;特指去掉马或羔羊的尾部。例如:截尾的羔羊干净,在市场上有较高的价值。
词语解释:截拿  拼音:jié ná
截拦捉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七回:“巡捕房问了备细,便发了一个电报到 香港 去,叫截拿他两个人。”
词语解释:截发锉稿  拼音:jié fā cuò gǎo
见"截发留宾"。
词语解释:截战  拼音:jié zhàn
拦住厮杀。《清史稿·辅国公巴赛传》:“敌伏山谷,突起截战, 蒙古 兵溃。”
词语解释:截拦  拼音:jié lán
从半途拦劫或阻拦。 叶君健 《自由》十七:“他是截拦皇帝的一个七品官的枪支起家的。” 吴组缃 《山洪》三:“‘你好好的惹他做什么?你这个小把戏!’奶奶提着软弱的嗓子赶紧截拦着。”
词语解释:截发锉稿  拼音:jié fà cuò gǎo
见“ 截髮留宾 ”。
词语解释:截发留宾  拼音:jié fà liú bīn
晋 陶侃 少家贫。一日大雪,同郡孝廉 范逵 往访, 陶 母 湛氏 剪发卖以治馔款客,并剉碎草荐以供其马。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后以“截髮留宾”为贤母好客的典故。《隋唐演义》第四回:“只他母亲 寧夫人 ,他娘子 张氏 ,也都有截髮留宾、剉荐供马的气概。”亦作“ 截髮剉藳 ”。 明 徐渭 《寿史母序》:“ 陶侃 之母贫约无他营也,截髮剉藳,以易其供,以给其秣。”亦省作“ 截髮 ”、“ 截髢 ”。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父母》:“称人母喜延宾客云截髮。” 清 陈维崧 《瑞鹤仙·邹程邨母夫人寿》词:“犹忆曾陪 董相 ,閒过 邹阳 。贤哉 湛 母,截髢亲为置食。”
词语解释:截头渡  拼音:jié tóu dù
没有渡船的渡口。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三折:“来到此间,是一个截头渡了。怎生得一个船来,渡我过去纔好。”
词语解释:截发留宾  拼音:jié fà liú bīn
晋 陶侃 少家贫。一日大雪,同郡孝廉 范逵 往访, 陶 母 湛氏 剪发卖以治馔款客,并剉碎草荐以供其马。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后以“截髮留宾”为贤母好客的典故。《隋唐演义》第四回:“只他母亲 寧夫人 ,他娘子 张氏 ,也都有截髮留宾、剉荐供马的气概。”亦作“ 截髮剉藳 ”。 明 徐渭 《寿史母序》:“ 陶侃 之母贫约无他营也,截髮剉藳,以易其供,以给其秣。”亦省作“ 截髮 ”、“ 截髢 ”。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父母》:“称人母喜延宾客云截髮。” 清 陈维崧 《瑞鹤仙·邹程邨母夫人寿》词:“犹忆曾陪 董相 ,閒过 邹阳 。贤哉 湛 母,截髢亲为置食。”
词语解释:截串  拼音:jié chuàn
亦作“ 截票 ”。 旧时征收田赋的缴款凭证。分为两半,一留官府,一给纳税户。后改为三联,一留官府,一给差役,一给纳税户,称三连串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三连串票》:“串票者,纳粮花户执之以为据者也。然花户有执,而排里临限,无凭查截,势必问之流水,未免号杂而难稽,故截串之不可不并设也。” 清 黄六鸿 《截票免比》:“连二免比票,一截票存算,一归农免比,合缝用印……查比之日,总书将所存截票存算票根,粘入限簿。”
词语解释:截头路  拼音:jié tóu lù
断头路,前面走不通的路。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我随后赶来,到这渡头。原来是个截头路。”
词语解释:截夺  拼音:jié duó
在路上截人抢取财物
词语解释:截刻  拼音:jié kè
指伤残肌体的肉刑,如黥、劓、宫、刖之类。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论》:“今不忍截刻之惨,而安勦絶之悲,此皆治体之所先,而有国所宜改者也。”
词语解释:截击  拼音:jié jī
拦击。《明史·项忠传》:“乘溪涨半渡截击,擒 李原 、 小王洪 等,贼多溺死。” 周恩来 《关于粉碎第四次“围剿”的电报》:“上次东出 邵武 引敌,因我恐敌截击,回师过早。”
词语解释:截削  拼音:jié xuē
切削;切割。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计 汉 土识字者十人而三,则七人无选举之柄,行之若截削省要者,卒之苟偷一时,势不足以经远。”
词语解释:截肢  拼音:jié zhī
医学名词。指四肢的某一部分发生严重病变或受到创伤而无法医治时,把这一部分肢体割掉,以防止危及全身。
词语解释:截教  拼音:jié jiào
章回小说《封神演义》中虚构的一种宗教。与阐教对立。《封神演义》第四七回:“道兄,你乃阐教 玉虚 门下之士,我乃截教门人。”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八篇:“此后多説战争,神佛错出,助 周 者为阐教即道、释,助 殷 者为截教。”
词语解释:截指  拼音:jié zhǐ
砍下手指。表示坚决之意。 鲁迅 《二心集·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不错, 中 外古今的小说太多了,里面有‘舆榇’,有‘截指’,有‘哭秦庭’,有‘对天立誓’。”
词语解释:截替  拼音:jié tì
犹代替,接替。《水浒传》第十三回:“ 梁中书 见了大喜,叫军政司便呈文案来,教 杨志 截替了 周谨 职役。”
词语解释:截绝  拼音:jié jué
灭絶。 宋 曾巩 《说非异》:“为 老子 学,捶提仁义,截絶礼法,乱人伦,耗桑农之务,其源不可不深为制。”
词语解释:截近  拼音:jié jìn
犹言直接了当。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六十回:“你那些过去的事, 老武 早知道了。不用说那些,你截近些说碉堡上的事吧!” 王汶石 《风雪之夜·大木匠》:“你说得截近些,别扯得太远!”
词语解释:截胫剖心  拼音:jié jìng pōu xīn
砍断足胫,剖开心胸。《书·泰誓下》:“﹝ 紂 ﹞斮朝涉之脛,剖贤人之心。” 孔 传:“﹝ 紂王 ﹞冬月见朝涉水者,谓其脛耐寒,斩而视之; 比干 忠諫,谓其心异於人,剖而观之。酷虐之甚。”后以“截脛剖心”为暴君酷虐残民之典。《晋书·石季龙载记上》:“亡君之驭海内也,倾宫琼树,象箸玉杯,截脛剖心,脯肾刳孕,故其亡也忽焉。”
词语解释:截立  拼音:jié lì
犹分明。 明 李东阳 《明故嘉议大夫陈公神道碑铭》:“平居细事多不经意,或遭嘲謔,无所校;至分别义利,则界限截立。”
词语解释:截剪  拼音:jié jiǎn
犹删削。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书》之作,本出《尚书》。 孔父 截翦浮词,裁成雅誥。”
词语解释:截辱  拼音:jié rǔ
截肢与凌辱。《太平广记》卷三三○引 唐 戴孚 《广异记·华妃》:“ 庆王 梦妃被髮裸形,悲泣而来,曰:‘盗发吾冢,又加截辱。孤魂幽枉,如何可言!’”
词语解释:截途  拼音:jié tú
当道,拦路。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截途而 魏 师惊,写状而 林邑 却。”
词语解释:截获  拼音:jié huò
中途取得。 钱一平 《紧急关头》:“当 顾顺章 进一步出卖 上海 党中央机关的电报飞到 南京 国民党中统特务机关总部时,却被我爸爸截获了。”
词语解释:截至  拼音:jié zhì
截止到某个时候。例如:报名日期截至本月底止。
词语解释:截趾适履  拼音:jié zhǐ shì lǚ
犹削足适履。比喻本末倒置或勉强凑合。 刘师培 《〈古书疑义举例〉补》:“盖古代书籍,以便于记诵为主,故记数之词,往往举成数以为主。若强为之解,徒见其截趾适履耳。”
词语解释:截日  拼音:jié rì
即日。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景定行公田》:“公田之制,非 理宗 之本意,稔祸召怨,最为民苦,截日住罢。”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四折:“我为你截日离了官司,再不当火院家私。”
词语解释:截辕杜辔  拼音:jié yuán dù pèi
犹拦驾。语本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截来辕於谷口,杜妄轡於郊端。” 宋 王禹偁 《拟留侯与四皓书》:“以凡干圣人之所议,望先生无截辕杜轡之虞。发函一披,则万国幸甚。”
词语解释:截稿  拼音:jié gǎo
截止发排稿件。
词语解释:截然不同  拼音:jié rán bù tóng
谓不同之处非常分明。《瀛奎律髓》卷二九选 杜甫 《江汉》诗, 清 纪昀 评曰:“末二句语气截然不同。” 鲁迅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 柯灵 《香雪海·春节书红》:“人驾驭时间还是时间驾驭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时代的分野。”
词语解释:截没  拼音:jié méi
截留吞没。《魏书·谷洪传》:“ 洪 性贪奢……时 显祖 舅 李峻 等初至京师,官给衣服, 洪 輒截没。”《魏书·祖莹传》:“ 李崇 为都督北讨,引 莹 为长吏。坐截没军资,除名。”
词语解释:截止  拼音:jié zhǐ
限至某时停止。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似不如改为正月十五截止,一面即出书,希酌。”
词语解释:截爪  拼音:jié zhǎo
割去两只前足的三爪或趾底的肉球,使之不能追逐鹿
词语解释:截票  拼音:jié piào
见“ 截串 ”。
词语解释:截串  拼音:jié chuàn
亦作“ 截票 ”。 旧时征收田赋的缴款凭证。分为两半,一留官府,一给纳税户。后改为三联,一留官府,一给差役,一给纳税户,称三连串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三连串票》:“串票者,纳粮花户执之以为据者也。然花户有执,而排里临限,无凭查截,势必问之流水,未免号杂而难稽,故截串之不可不并设也。” 清 黄六鸿 《截票免比》:“连二免比票,一截票存算,一归农免比,合缝用印……查比之日,总书将所存截票存算票根,粘入限簿。”
词语解释:截断众流  拼音:jié duàn zhòng liú
喻识见玄远,超情越识。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禪宗论 云间 有三种语:其一为随波逐浪句,谓随物应机,不主故常;其二为截断众流句,谓超出言外,非情识所到;其三为函盖乾坤句,谓泯然皆契,无间可伺。其深浅以是为序。余尝戏谓学子言, 老杜 诗亦有此三种语……以‘百年地僻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为截断众流句。”《朱子语类》卷七六:“如復其天地之心神者,妙万物而为言,此截断众流句。” 王闿运 《〈八代文粹〉序》:“要以截断众流,归之淳雅,使词无鄙语,学有本根。”
词语解释:截杀  拼音:jié shā
拦住攻杀。《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曹仁 大败,夺路而走, 刘封 又引一军截杀一阵。”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截矶》:“谁知 马阮 闻信,调了 黄得功 在 坂磯 截杀。”
词语解释:截止时间  拼音:jié zhǐ shí jiān
最后时刻。例如:直到最后截止时间才交税。
词语解释:截剃  拼音:jié dí
见“ 截髮留宾 ”。
词语解释:截发留宾  拼音:jié fà liú bīn
晋 陶侃 少家贫。一日大雪,同郡孝廉 范逵 往访, 陶 母 湛氏 剪发卖以治馔款客,并剉碎草荐以供其马。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后以“截髮留宾”为贤母好客的典故。《隋唐演义》第四回:“只他母亲 寧夫人 ,他娘子 张氏 ,也都有截髮留宾、剉荐供马的气概。”亦作“ 截髮剉藳 ”。 明 徐渭 《寿史母序》:“ 陶侃 之母贫约无他营也,截髮剉藳,以易其供,以给其秣。”亦省作“ 截髮 ”、“ 截髢 ”。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父母》:“称人母喜延宾客云截髮。” 清 陈维崧 《瑞鹤仙·邹程邨母夫人寿》词:“犹忆曾陪 董相 ,閒过 邹阳 。贤哉 湛 母,截髢亲为置食。”
词语解释:截鹤续凫  拼音:jié hè xù fú
《庄子·骈拇》:“长者不为有餘,短者不为不足。是故鳧脛虽短,续之则忧;鹤脛虽长,断之则悲。”后因以“截鹤续鳧”比喻事物勉强相代,失其本性。 元 耶律楚材 《为石璧寺请信公庵主开堂疏》:“窃以 达摩 昔年莽卤,截鹤续鳧, 天寧 今日顢頇,证龟作鳖。”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卑唐》:“至於 有唐 ,虽设书学,士大夫讲之尤甚。然纘承 陈 隋 之餘,缀其遗绪之一二,不復能变,专讲结构,几若算子。截鹤续鳧,整齐过甚。”参见“ 断鹤续鳧 ”。
词语解释:断鹤续凫  拼音:duàn hè xù fú
截下鹤的长腿接到野鸭的短腿上。比喻强做违反规律的事。语本《庄子·骈拇》:“长者不为有餘,短者不为不足。是故鳧脛虽短,续之则忧,鹤脛虽长,断之则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陆判》:“断鹤续鳧,矫作者妄;移花接木,创始者奇。”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真理无差,而凡夫断鹤续鳧以求通达。是皆迷之为患也。”
词语解释:截面  拼音:jié miàn
即剖面。物体切断后呈现出的表面。如:横截面。
词语解释:截长补短  拼音:jié cháng bǔ duǎn
(1).截取有馀,以补不足。《金史·白撒传》:“又召在京军官於 上清宫 ,平日防城得功者如内族 按出虎 、 大和儿 、 刘伯纲 等皆随召而出,截长补短假借而用,得百餘人。”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一章:“以四洲海陆截长补短计之, 亚细亚 东西可七千英里,南北可五千三百英里。”
(2).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上》:“然 李 近体足自名家, 杜 诸絶殊寡入彀。截长补短,盖亦相当。”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分土》:“昔云,截长补短,犹可以为善国。” 清 钱谦益 《注杜诗略例》:“余于三家( 赵次公 、 蔡梦弼 、 黄鹤 )截长补短,略存什一而已。”
词语解释:截阻  拼音:jié zǔ
拦阻。 郭沫若 《北伐途次》十四:“我们这一方面有第八军派了一部分队伍由 白沙洲 绕道渡 江 ,已经取得 汉阳 早迟要向 武胜关 进军,以截阻北洋军队的来援。”
词语解释:截齐  拼音:jié qí
形容异常整齐。 叶圣陶 《某镇纪事》:“站岗警察拦住两旁的人,要站成截齐的一线。” 叶圣陶 《晨》:“她梳个油光的头,截齐的前刘海……谁不要多看她几眼。”
词语解释:截火  拼音:jié huǒ
指烟抽到中途断火熄灭。 金大为 《吉林特产·蛟河晒烟》:“ 蛟河 晒烟的特点是:叶大肉厚,味香醇,耐潮湿,不截火,不走味。”
词语解释:截瘫  拼音:jié tān
医学名词。下肢全部或部分瘫痪。
词语解释:截搭题  拼音:jié dā tí
旧时考试将经书语句截断牵搭作为题目,叫截搭题。《冷眼观》第二二回:“ 小雅 君自是做截搭题的能手,不然,何以能把各种话都消纳无形,联合一气呢?”
词语解释:截镫留鞭  拼音:jié dèng liú biān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截镫留鞭》:“ 姚崇 牧 荆州 ,受代日,闔境民泣,抚马首截鐙留鞭,以表瞻恋。”后用为对离职官吏表示挽留惜别的套语。亦省作“ 截鐙 ”。 宋 苏轼 《循守临行出小鬟复用前韵》:“ 岭 梅不用催归骑,截鐙须防旧所临。”
词语解释:截铁斩钉  拼音:jié tiě zhǎn dīng
同“ 斩钉截铁 ”。 比喻坚定不移,或果断干脆。佛教禅宗比喻截断妄想。《古尊宿语录》卷二二:“有时拏云擭浪,游戏自如:有时截铁斩钉,纪干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