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戛玉 拼音:jiá yù
亦作“戞玉”。 敲击玉片。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唐 崔致远 《石峰》诗:“点苏寒影粧新雪,戞玉清音喷细泉。” 宋 罗烨 《醉翁谈录·王魁负心桂英死报》:“ 谢 氏筵中闻雅唱,何人戞玉在帘幃?”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月夕花朝,鬢影流香,歌声戛玉。”词语解释:戛戛 拼音:jiá jiá
亦作“戞戛”。
(1).龃龉貌。《关尹子·一宇》:“天物怒流,人事错错然,若若乎回也,戞戞乎鬭也。”
(2).艰难貌。 唐 韩愈 《答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宋 沉辽 《杂诗》之五:“乃知戛戛行,皆为名所缚。” 清 黄遵宪 《〈人境庐诗草〉自序》:“欲弃去古人之糟粕,而不为古人所束缚,诚戛戛乎其难。”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顾民生多艰,是性日薄,洎夫今,乃仅能见诸古人之记録,与气禀未失之农人;求之於士大夫,戛戛乎难得矣。”
(3).独特貌。 明 方孝孺 《杨先生赞》:“不戞戞以为矫。”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言之四》:“冠瀛为文,喜戞戞生造,硬语盘空。”参见“ 戛戛独造 ”。
(4).象声词。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鱼肉道人》:“夜闻林莽戛戛声,大蚺蛇入穴,继之者源源不已。” 曹禺 《日出》第四幕:“我梦见这一楼满是鬼……戛戛地乱叫。”
词语解释:戛戛独造 拼音:jiá jiá dú zào
亦作“戞戛独造”。 形容文章别出心裁,富有独创性。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瓶水斋诗》:“诸联戞戞独造,真无一语拾人牙后慧者。”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五章:“今且据行云流水之描,的是吾姊戛戛独造。”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五节:“ 韩愈 派诗人,自 孟郊 、 张籍 以次,都各有成就,他们的共同点是戛戛独造,异乎流俗。”词语解释:戛然 拼音:jiá rán
亦作“戞然”。
(1).象声词。 唐 白居易 《画雕赞》:“轩然将飞,戛然欲鸣。” 宋 苏轼 《后赤壁赋》:“﹝孤鹤﹞戞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宋 洪迈 《夷坚丙志·红蜥蜴》:“家人共聚一室,闻风声汹汹,窗櫺戛然,疑即有覆压之患。”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狸》:“三更后,戛然有声,急篝火照视,得一斑貍。”
(2).声音忽然停止貌。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裕州刀匪》:“但见香烟裊篆,花朵摇荡,戛然曲终。” 丁玲 《母亲》四:“花刚刚一传到 于敏芝 手中,鼓便戛然的一下停住了。”
(3).指事情突然中止。《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夫人笑曰:‘纔为兄妹,便钟友爱之情,郎君岂得戛然乎?’” 秦牧 《长街灯语·读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小说中叙述一事之后,戛然中止,转述他事,造成读者悬念。”
(4).出众貌。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二:“ 同州 郑勉 诗赋亦戞然出羣,才几与 宗敬 埒。”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唐宋文选》:“ 沉下贤 喜为小篇,戛然自异。”词语解释:戛击 拼音:jiá jī
亦作“戞击”。 敲击。《书·益稷》:“戞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 蔡沉 集传:“戞击,考击也。” 宋 杨万里 《题望韶亭》诗:“不如九韶故无恙,戞击尚可冬起雷。” 金 王琢 《雨夕感寓》诗:“搜求劳肾胃,戛击谢《咸》《韶》。”词语解释:戛云 拼音:jiá yún
上摩云霄。 唐 白居易 《庐山草堂记》:“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词语解释:戛摩 拼音:jiá mó
见“ 戛磨 ”。
词语解释:戛磨 拼音:jiá mó
亦作“ 戛摩 ”。亦作“戞磨”。 击撞摩擦。 唐 欧阳詹 《〈德胜颂〉序》:“休气中积,浹磅礴,浮苍苍,潜相戞磨,强者胜。”《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 隋 氏初营宫室,近山无大木,皆致之远方,二千人曳一柱,以木为轮,则戛摩火出,乃铸铁为轂。” 清 黄景仁 《平定两金川》诗:“砉开武库兵自鸣,戛磨出火声錚錚。”词语解释:戛羹 拼音:jiá gēng
《史记·楚元王世家》:“始 高祖 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櫟釜,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 高祖 由此怨其嫂。及 高祖 为帝,封昆弟,而 伯 子独不得封。太上皇以为言, 高祖 曰:‘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耳。’於是乃封其子 信 为 羹頡侯 。”后因称嫂为“戛羹”。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兄弟》:“常谈谓嫂曰戛羹。”词语解释:戛触 拼音:jiá chù
亦作“戞触”。 击撞。 清 陈维崧 《解连环·再咏奕用云臣原韵》词:“荷香清燠,更松风满院,簷铃戞触。” 清 陈维崧 《沁园春·秋日登姑苏玄妙观弥罗阁》词:“灯烛晶荧,鐸铃戛触,虎篆雷音百幅裁。”词语解释:戛磨 拼音:jiá mó
亦作“ 戛摩 ”。亦作“戞磨”。 击撞摩擦。 唐 欧阳詹 《〈德胜颂〉序》:“休气中积,浹磅礴,浮苍苍,潜相戞磨,强者胜。”《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 隋 氏初营宫室,近山无大木,皆致之远方,二千人曳一柱,以木为轮,则戛摩火出,乃铸铁为轂。” 清 黄景仁 《平定两金川》诗:“砉开武库兵自鸣,戛磨出火声錚錚。”词语解释:戛玉敲金 拼音:jiá yù qiāo jīn
犹戛玉敲冰。形容声音清脆或音节铿锵。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小说引子》:“试开戞玉敲金口,説与东西南北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八大王》:“雅謔则飞花粲齿,高吟则戛玉敲金。”亦作“ 戛玉鏘金 ”。
词语解释:戛玉锵金 拼音:jiá yù qiāng jīn
见“ 戛玉敲金 ”。词语解释:戛玉锵金 拼音:jiá yù qiāng jīn
见“ 戛玉敲金 ”。
词语解释:戛玉敲金 拼音:jiá yù qiāo jīn
犹戛玉敲冰。形容声音清脆或音节铿锵。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小说引子》:“试开戞玉敲金口,説与东西南北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八大王》:“雅謔则飞花粲齿,高吟则戛玉敲金。”亦作“ 戛玉鏘金 ”。
词语解释:戛玉锵金 拼音:jiá yù qiāng jīn
见“ 戛玉敲金 ”。词语解释:戛玉敲冰 拼音:jiá yù qiāo bīng
形容声音清脆或音节铿锵。 唐 白居易 《听田顺儿歌》诗:“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参见“ 戛玉 ”。
词语解释:戛玉 拼音:jiá yù
亦作“戞玉”。 敲击玉片。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唐 崔致远 《石峰》诗:“点苏寒影粧新雪,戞玉清音喷细泉。” 宋 罗烨 《醉翁谈录·王魁负心桂英死报》:“ 谢 氏筵中闻雅唱,何人戞玉在帘幃?”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月夕花朝,鬢影流香,歌声戛玉。”词语解释:戛齿 拼音:jiá chǐ
亦作“戞齿”。 上下齿相击。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偃曝》:“颐中有物,乃可言咀嚼而出真味,若空肠作雷鸣,而强为戞齿之状,但垂飢涎耳,真味何由出哉!”词语解释:戛釜撞瓮 拼音:jiá fǔ zhuàng wèng
亦作“戞釜撞瓮”。 刮磨锅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之音。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读《骚》之久,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泪满襟,然后为识《离骚》,否则为戞釜撞瓮耳。”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诗话》卷六:“反覆吟咏数十过,有不知涕之何从者。粗心人读之,戛釜撞瓮,何由识其真哉!”词语解释:戛然而止 拼音:jiá rán ér zhǐ
突然停止。多指声音。 茅盾 《锻炼》一:“忽然一连串的汽车喇叭声直叫到大门外戛然而止。” 沙汀 《闯关》十六:“一只青蛙呱呱呱叫了两声,随又戛然而止。”词语解释:戛敔 拼音:jiá yǔ
(1).即敔。古代在雅乐结束时击奏的止乐乐器。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总干形屹崪,戛敔背嶙峋。”戛,一本作“ 戞 ”。
(2).奏敔。谓止乐。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册皇后仪》:“皇帝降坐,入东房,戛敔。”词语解释:戛服 拼音:jiá fú
即秸服。带稃的麦杆。《汉书·地理志上》:“三百里内戛服。” 王先谦 补注引 陈奂 曰:“‘戛服’,《书》作‘秸服’,二字连文得义。断去其稾,又去其颖,谓之秸;带稃言,谓之秸服。”词语解释:戛戛独造 拼音:jiá jiá dú zào
亦作“戞戛独造”。 形容文章别出心裁,富有独创性。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瓶水斋诗》:“诸联戞戞独造,真无一语拾人牙后慧者。”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五章:“今且据行云流水之描,的是吾姊戛戛独造。”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五节:“ 韩愈 派诗人,自 孟郊 、 张籍 以次,都各有成就,他们的共同点是戛戛独造,异乎流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