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一个去声 [guō guò,歌韵同。又过失,独用][hè huò,唱和]饿[mò,磨磐][dà][suò,《楚词》中的句末助词。][详注1][怯也。][详注2][详注3][duò][duō][详注4][dān dàn][详注5][枚也]


注1:奈 《广韵》那也。柰、那通。《王维·酬郭给事诗》强欲从君无那老。那作柰。《韩愈·感春诗》已矣知何柰。柰作那。
注2:左 《唐韵》则个切《集韵》《韵会》《正韵》子贺切,音佐《说文》手相左助也。《尔雅·释诂》诏亮,左右相导也,诏相导,左右助勴也,左右亮也。《疏》皆谓佐助,反覆相训,以尽其义。《易·泰卦》以左右民。《疏》左右,助也。《书·毕命》周公左右先王。
注3:作 zuò,同做。音佐。《后汉·廉范传》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夜作,昔无襦,今五裤。《韩愈诗》非阁复非船,可居兼可过。君去问方桥,方桥如此作。今方音作读佐。俗用做。
注4:媠 《集韵》吐卧切,音唾。吴楚衡淮之閒谓好曰娃,南楚之外曰媠,故吴有馆娃之宫,漆媠之室。《前汉·谷永传》车马媠游之具。 又奴卧切,音懦。义同。 又《广韵》《集韵》徒卧切。与惰同。《前汉·外戚传》李夫人曰:妾不敢以燕媠见帝。又《龚胜传》媠嫚亡状。
注5:娑 苏个切,音些。逻娑,土蕃都城名。《唐书·薛仁贵传》为逻娑道行军总管。《杜甫诗》和亲逻娑城。
首字词组
懦夫懦怯懦薄懦弛懦恧懦尪懦熟 
懦衷懦响懦儿懦退懦善懦谨懦葸 
懦庸懦愚懦脆懦软懦小懦衿  
懦劣懦孱懦钝懦靡懦弱懦词怪说  

词语解释:懦夫  拼音:nuò fū
亦作“愞夫”。 软弱无能的人。《孟子·万章下》:“故闻 伯夷 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晋书·山涛传论》:“昔 晏婴 哭 庄公 之尸, 乐令 解 愍怀 之客,岂闻 伯夷 之风歟?愞夫能立志者也。” 唐 李白 《陈情赠友人》诗:“懦夫感达节,壮士激青衿。” 巴金 《家》十四:“我承认自己是个懦夫。我不敢面对生活,我没有勇气。”
词语解释:懦衷  拼音:nuò zhōng
无大志的胸怀。多用为自谦之词。 宋 苏轼 《贺提刑马宣德启》:“恭承荣问,有激懦衷。” 宋 陆游 《贺辛给事启》:“侧闻休命,深激懦衷。”
词语解释:懦庸  拼音:nuò yōng
软弱庸陋。 宋 岳飞 《辞男云特转恩命札子》:“伏望圣慈俯垂天鉴,追还异恩,庶使 云 激励懦庸,别图报効。” 清 陈确 《祭祝子开美文》:“不遗诸子,不授仲叔,弟之懦庸,乃悉见属。”
词语解释:懦劣  拼音:nuò liè
(1).懦弱。 唐 刘言史 《初下东周赠孟郊》诗:“固非拙为强,懦劣外疗并。”
(2).驽弱劣下。《新唐书·刘蕡传》:“臣才志懦劣,不能质今古是非。”
词语解释:懦怯  拼音:nuò qiè
软弱胆小。《宋史·辛炳传》:“ 张浚 调兵 潭州 ,以 炳 懦怯不能,罢之。”《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那推官原是没担当懦怯之辈。”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不御敌非勇也,汝何懦怯自损其威也。” 韦君宜 《似水流年·寄不出的信》:“你在书本里骂我懦怯,不肯做事,这我不能不抗辩,我何尝懦怯。”
词语解释:懦响  拼音:nuò xiǎng
柔靡之音。 晋 陆机 《猛虎行》:“急絃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清 朱彝尊 《静志居诗话·黄淳耀》:“诗亦坚厚无懦响,由不惑於 楚 人之咻然也。”
词语解释:懦愚  拼音:nuò yú
亦作“愞愚”。 怯弱愚昧。 唐 李翱 《论事疏表》:“伏惟陛下明圣,思博闻天下之事以助政理,故臣敢忘其愞愚而尽忠焉。”
词语解释:懦孱  拼音:nuò chán
软弱。 宋 陆游 《谢内翰启》:“性本懦孱,輒妄希於骨骾;仕由资荫,乃深恶於膏粱。”
词语解释:懦薄  拼音:nuò báo
指才能薄弱。 南朝 宋 鲍照 《临川王服竟还田里》诗:“送往礼有终,事居慙懦薄。”《宋书·沉攸之传》:“詰朝之事,诸人咸谓吾应统之,自卜懦薄,干略不办及卿。今輒相推为统,但当相与勠力尔。” 唐 权德舆 《谢除太常卿表》:“书生凡辈,懦薄无堪,生遇昌期,累膺爵秩。”
词语解释:懦儿  拼音:nuò ér
犹懦夫。 明 李贽 《史纲评要·旧唐书·李愬》:“是懦儿否?是鲁夫否?”
词语解释:懦脆  拼音:nuò cuì
脆弱。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杂说》:“其为人剽而不重,靡食而偷生。士懦脆而少刚,笮之则服。”
词语解释:懦钝  拼音:nuò dùn
庸弱无骨力。《梁书·文学传上·庾肩吾》:“比见京师文体,懦钝殊常,竞学浮疎,争为阐缓。”
词语解释:懦弛  拼音:nuò chí
软弱懈怠。《新唐书·关播董晋等传赞》:“ 晋 懦弛苟安, 滋 欲以恩信倾贼,迂暗之人,乌可语功名会哉!”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二》:“人心日柔,士气日惰,人才日弱,举为懦弛之行以相与奉繁密之法。”
词语解释:懦退  拼音:nuò tuì
软弱畏缩。《资治通鉴·魏高贵乡公甘露三年》:“故穷武之雄,毙於不仁;存义之国,丧於懦退。”
词语解释:懦软  拼音:nuò ruǎn
软弱。 宋 欧阳修 《与高司谏书》:“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於天,不可勉强。”
词语解释:懦靡  拼音:nuò mí
亦作“愞靡”。 柔顺。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忠烈》:“吾杀官军将吏多矣,至吾砦,皆愞靡求生,未有若此饿夫之倔彊者。”
词语解释:懦恧  拼音:nuò nǜ
软弱。 清 袁枚 《新齐谐·文信王》:“然 明 朝法,总兵亦受兵备道节制。公令之不从,则平日懦恧可知。”
词语解释:懦善  拼音:nuò shàn
善弱。《三国演义》第一一八回:“七子中惟 諶 自幼聪明,英敏过人,餘皆懦善。”
词语解释:懦小  拼音:nuò xiǎo
懦弱胆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新疆起义清方档案》:“强悍者则引贼东向,懦小者亦避贼东趋。”
词语解释:懦弱  拼音:nuò ruò
亦作“愞弱”。 柔弱;软弱。《左传·昭公二十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翫之,则多死焉。”《后汉书·刘玄传》:“ 更始 即帝位,南面立,朝羣臣。素懦弱,羞愧流汗,举手不能言。”《晋书·李特载记》:“ 滕 密上表,以为流人刚剽而 蜀 人愞弱,客主不能相制,必为乱阶,宜使移还其本。”《三国演义》第七回:“今 董卓 专权,天子懦弱,海内大乱,各霸一方。”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非常懦弱,任何事都拿不定主意。”
词语解释:懦尪  拼音:nuò wāng
瘦弱,衰弱。 宋 范仲淹 《让观察使第三表》:“况臣懦尫之质,宿患风眩……岂堪专为武帅,以图矢石之功。”
词语解释:懦谨  拼音:nuò jǐn
胆小谨慎。《新唐书·宦者传上·刘贞亮》:“ 忠言 素懦谨,每见 叔文 与论事,无敢异同,唯 贞亮 乃与之争。”
词语解释:懦衿  拼音:nuò jīn
文弱书生。衿,青衿。古时学子所穿的服装。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谒庙行香》:“如此,懦衿之屈忿当伸,而假公者亦不得遽逞其志矣。”
词语解释:懦词怪说  拼音:nuò cí guài shuō
荒诞无稽之谈。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洪范〉洛书义》:“《易经大全》《书经大全》,言九圈十圈之河图洛书,懦词怪説布满篇章。”
词语解释:懦熟  拼音:nuò shú
亦作“愞熟”。 懦软圆熟。《金史·完颜奴申传》:“故所用必择愞熟无锋鋩易制者用之。” 明 张居正 《答刘凝斋书》:“将官负气,正可驾驭而用之,固愈於頽靡、懦熟、剥削以事结纳者也。”
词语解释:懦葸  拼音:nuò xǐ
畏怯。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倪幼蓉》:“既抵任,士人懦葸,不能断事,一切皆女代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