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四旱上声 [sǎn sàn,散布][动词][音旱。《集韵》性急也。][音管。悹悹,无依也。][dǎn][详注1][详注2]


注1:酇 《广韵》《正韵》作管切《韵会》祖管切,音纂。《集韵》聚也。《周礼·地官·遂人》四里为酇,五酇为鄙。又《礼·乐记》缀兆。《注》缀,谓酇舞者之位也。又《奔丧》乃为位。《注》位有酇列之处。
注2:棵 音緩。《廣韻》斷木也。《類篇》一曰新蒸束。
末字词组
愤懑他懑渴懑慨懑沈懑忿懑奋懑 
滞懑烦懑闵懑惋懑气懑积懑  
那懑惫懑闷懑怨懑愁懑吐懑  
懑懑你懑幽懑忧懑悲懑猥懑  

词语解释:愤懑  拼音:fèn mèn
(1).亦作“ 愤满 ”、“ 愤闷 ”。抑郁烦闷。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恐卒然不可为讳,是僕终已不得舒愤懣以晓左右。”《后汉书·蔡邕传》:“臣不胜愤满,谨条宜所施行七事表左。”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陵王墓下》诗:“道消结愤懣,运开申悲凉。”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愤闷胸须豁,交加臂莫攘。” 宋 欧阳修 《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君﹞日益读书,大涵肆於六经,而时发其愤闷於歌诗,至其所激,往往惊絶。” 温传昭 《晴转多云,有雷雨》:“ 笑和尚 心头甜蜜蜜的,往天积在心里的愤懑全部烟消云散了。”
(2).愤慨,气愤。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吾见名臣贤士,临难求生,终为不救,徒取窘辱,令人愤懣。”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吴门秀士书》:“ 姚江 生擒 汉 奸头目二十餘口,悉纵之回。此真駑駘才,令人愤懣。” 柯云路 《三千万》:“可是,敷衍的客套,官样的文章,却使 丁猛 愈来愈愤懑。”
词语解释:滞懑  拼音:zhì mèn
郁闷。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杜子美二》:“ 荆公 、 东坡 二诗,悉録於左,时时哦之,以快滞懣。”
词语解释:那懑  拼音:nà mèn
见“ 那每 ”。
词语解释:那每  拼音:nà měi
亦作“ 那门 ”。亦作“ 那懣 ”。 犹那么。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那法师,忙贺喜,道:‘那每殷勤的请你,待对面商议。’” 宋 陈允平 《南歌子·茉莉》词:“綵线串层玉,金篝络细香。半鉤新月浸牙牀。犹记东华年少、那门相。” 宋 沉端节 《探春令》词:“旧家之夜,追随风月,连宵欢宴。被那懣,引得滴流地,一似蛾儿转。”
词语解释:懑懑  拼音:mèn mèn
烦闷貌。 宋 陆游 《简苏邵叟》诗:“湖边酒楼无十步,胸次懣懣思同浇。”
词语解释:他懑  拼音:tā mèn
他们。懣,辈、们,表复数。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一:“ 钦圣 (指 宋钦宗 )云:‘更休与他懣宰执理会,但自安排着。’”
词语解释:烦懑  拼音:fán mèn
(1).亦作“ 烦满 ”。中医谓内热郁结之症。《素问·评热病论》:“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病使人烦懣,食不下,时呕沫。”《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广陵 太守 陈登 得病,胸中烦懣,面赤不食。”
(2).泛指烦闷愁恼。 汉 严忌 《哀时命》:“幽独转而不寐兮,惟烦懣而盈匈。”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惟此一件人生大事未能明了,心下时时烦懣。” 清 唐甄 《潜书·悦入》:“不悦则尝怀烦懣,多见不平,多见非理,色不和,言不顺。”
词语解释:惫懑  拼音:bèi mèn
困倦烦闷。 元 洪希文 《枕簟入林僻》诗:“桃笙寄惫懣,菊枕便昏花。”
词语解释:你懑  拼音:nǐ mèn
你们。《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殿直道:‘你懣不敢领他?这件事干人命!’”
词语解释:渴懑
非常抑郁
词语解释:闵懑  拼音:mǐn mèn
忧郁。《艺文类聚》卷一百引 汉 东方朔 《旱颂》:“阳风习习而熇熇,羣生閔懣而愁憒,陇亩枯槁而允布,壤石相聚而为害。”
词语解释:闷懑  拼音:mèn mèn
亦作“ 闷满 ”。 烦闷。 汉 贾谊 《旱云赋》:“汤风至而含热兮,羣生闷满而愁憒。”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二折:“每到秋来增闷懣,何堪老去辛酸,还悲淑女乍离鸞。”
词语解释:幽懑  拼音:yōu mèn
忧闷。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诗去旬日,门媪不復来。 象 幽懣,恐事泄;或 飞烟 追悔。” 李元纲 《厚德录》卷二引 宋 李畋 《张乖崖语录》:“ 张忠定公 视事退后,有一厅子熟睡……﹝公﹞云:‘吾厅上有敢睡者邪?此必心极幽懣使之然尔。’”
词语解释:慨懑  拼音:kǎi mèn
犹愤慨。《宋书·南郡王义宣传》:“临书慨懣,不识次第。”
词语解释:惋懑  拼音:wǎn mèn
叹惜而愤慨。《魏书·南安王桢传》:“出军淹滞, 肥梁 已陷。闻之惋懣,实乖本图。”
词语解释:怨懑  拼音:yuàn mèn
犹怨愤。 唐 白行简 《李娃传》:“生怨懣,絶食三日,遘疾甚篤,旬餘愈甚。” 叶文玲 《小溪九道湾》:“如果不是那一天的遭际, 金秋 对父亲的深深怨懑,恐怕永远难以消散。”
词语解释:忧懑  拼音:yōu mèn
亦作“ 忧满 ”。 愁闷。《汉书·佞幸传·石显》:“ 显 与妻子徙归故郡,忧满不食,道病死。” 颜师古 注:“满读曰懣,音闷。”《西京杂记》卷二:“ 司马相如 初与 卓文君 还 成都 ,居贫忧懣。”《晋书·赵王伦传》:“及闻 河 北军悉败,忧懣不知所为。” 元 秦简夫 《东堂老》楔子:“正为不肖子 扬州奴 ……日后必然败我家业,因此上忧懣成病。” 清 冯桂芬 《致李伯相书》:“在事诸公艰难忧懣,情状如在目前。”
词语解释:沈懑  拼音:shěn mèn
沉闷,不舒畅。《新唐书·邠王守礼传》:“当 天后 时,太子被罪,臣幽宫中,岁被敕杖凡四三,累创痕肤,前雨则沉懣,霽则佳。”
词语解释:气懑  拼音:qì mèn
气闷。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冯勰》:“ 汪 曰:‘然。诚如兄言,时亦受此气懣久矣。’”
词语解释:愁懑  拼音:chóu mèn
愁闷。 汉 王逸 《宋玉〈招魂〉序》:“ 宋玉 怜哀 屈原 忠而斥弃,愁懣山泽,魂魄放佚,厥命将落,故作《招魂》。”《西京杂记》卷二:“ 司马相如 初与 卓文君 还 成都 ,居贫愁懣。”
词语解释:悲懑  拼音:bēi mèn
忧伤烦闷。《新唐书·魏徵传》:“﹝ 魏徵 ﹞疾甚……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后復与太子至 徵 等, 徵 加朝服、扦带。帝悲懣,拊之流涕。”
词语解释:忿懑  拼音:fèn mèn
气愤。 清 洪昇 《长生殿·疑谶》:“心中一时忿懣,不觉酒涌上来。”《宦海》第十六回:“一面説着,还觉得气涌如山,十分忿懣。” 刘富道 《南湖月》四:“他忿懑地想:‘街办的’怎么样?”
词语解释:积懑  拼音:jī mèn
犹积愤。 明 李东阳 《迁葬志序》:“当其未迁也,悲思怨慕,积懣怫鬱,不平之情,诚有不得已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鸦头》:“妾非人,狐耳,母贪淫,日遭虐遇,心所积懣,今幸脱苦海。”参见“ 积愤 ”。
词语解释:积愤  拼音:jī fèn
(1).郁积已久的悲愤或愤恨。 南朝 宋 谢惠连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西瞻兴游叹,东睇起悽歌,积愤成疢痗,无萱将如何!” 唐 刘禹锡 《高陵县令刘君遗爱碑》:“县申府兮府闻天,积愤刷兮沉痾痊。”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户部·海上市舶司》:“ 闽 浙 遭 倭 祸,皆起於豪右之潜通岛夷,始不过贸易牟利耳,继而强夺其寳货,靳不与直,以故积愤称兵。” 鲁迅 《花边文学·读书忌》:“那么,虽是 中郎 的《广庄》《瓶史》,也断不能洗清积愤的,而且还要增加愤怒。”
(2).指心中蕴积的思虑。 黄小配 《〈洪秀全演义〉序》:“吾蓄虑积愤,亦既有年。”
词语解释:吐懑  拼音:tǔ mèn
发泄内心的愤懑。《后汉书·章帝纪》:“朕思遟直士,侧席异闻,其先至者,各以发愤吐懣,略闻子大夫之志矣,皆欲置於左右,顾问省纳。” 明 高攀龙 《武林游记》:“ 汝定 持巨石击 檜 贼头,声硜然,稍为吐懣。”
词语解释:猥懑  拼音:wěi mèn
犹烦怨。《文选·卢谌〈赠刘琨〉诗序》:“不胜猥懣,谨贡诗一篇。” 张铣 注:“猥懣,犹烦怨也。”
词语解释:奋懑  拼音:fèn mèn
犹愤懑。抑郁不平。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思披文而信道,散奋懣於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