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御去声 [chù,处所,名词][yù,告也][详注1][yù,参与][详注2][xū][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粗去声。楚利也。又木名。出历山。][详注3][详注4][详注5]


注1:如 亦若也。举去声。《东方朔·七谏》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众人之难信兮,愿离情而远举。
注2:除 音箸。《诗·唐风》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传》除,去也。又《小雅》风雨攸除,鸟䑕攸去,君子攸芋。又《小雅》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传》除,开也。
注3:女 《广韵》《集韵》《韵会》尼据切,茹去声。以女妻人曰女。《书·尧典》女于时。
注4:狙 叚借爲覻字而後讀去聲。周禮蜡氏注。狙司卽覻伺也。倉頡篇曰。狙,伺候也。史,漢。狙擊秦皇帝。伏虔,應劭,徐廣皆曰。狙,伺也。方言。自關而西曰素。或曰狙。郭注云。狙,伺也。此皆千恕切。
注5:椐 音据。《诗·大雅》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末字词组
惊懅愧懅惶懅惭懅    

词语解释:惊懅  拼音:jīng jù
见“ 惊遽 ”。
词语解释:惊遽  拼音:jīng jù
亦作“ 惊懅 ”。 惊慌焦急。《后汉书·王符传》:“有顷,又白 王符 在门。 规 ( 皇甫规 )素闻 符 名,乃惊遽而起,衣不及带,屣履出迎。”《后汉书·方术传下·徐登》:“ 炳 ( 赵炳 )乃故升茅屋,梧鼎而爨,主人见之惊懅。” 清 朱之瑜 《与王民则书》之三:“此时宰相 源公 就国,适遇水灾,惊遽无可适议,不得已勉从彼言。” 王世镇 《枪》:“只见那短枪的抖动,弹壳的飞舞……人的惊遽地嘶哑声,搅成一片残醒惊险的场面。”
词语解释:愧懅  拼音:kuì jù
羞愧。 宋 司马光 《回状元第二第三先辈书》:“不以 光 之愚庸散贱,亲枉车骑……恐悚愧懅,於兹未怠。”
词语解释:惶懅  拼音:huáng jù
见“ 惶遽 ”。
词语解释:惶遽  拼音:huáng jù
亦作“ 惶懅 ”。 恐惧慌张。《三国志·魏志·夏侯惇传》:“持质者惶遽叩头曰:‘我但欲乞资用去耳!’”《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年》:“癸巳, 国忠 集百官於朝堂,惶懅流涕,问以策略,皆唯唯不对。”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霍筠》:“诚不料被迫至此,不胜惶遽。”
词语解释:惭懅  拼音:cán jù
亦作“慙懅”。 羞惭。《后汉书·王霸传》:“ 光武 令 霸 至市中募人,将以击 郎 。市人皆大笑,举手邪揄之, 霸 惭懅而还。” 李贤 注:“懅,亦惭也。”《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 駢 曰:‘近者觉君之妄多矣,君善为之,勿使吾为 周侍中 !’言毕,惨沮久之, 用之 慙懅而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唤 万石 跪受巾幗,操鞭逐出。值 马 在外,惭懅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