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七感上声 [详注1][音黕。亦虎视。又音禫。徐视也。][dàn,憺然,名词]欿[《集韵》乌感切,庵上声。覆取也。与掩同。]


注1:歜 蚕上声。《左传·僖三十年》王使周公阅来聘享有昌歜。《杜注》昌歜,昌蒲菹。正义曰:《周礼·醢人》:朝事之豆,其实有昌本。郑康成云:昌本,昌蒲根,切之四寸为菹,知昌歜即是昌蒲菹也。齐有邴歜,鲁有公甫歜,其音为触,此昌歜之音,相传为在感反。遍检书传,昌蒲之草无此别名,未知其所由也。《韩愈·赠无本诗》家住幽都远,未识气先感。来寻吾何能,无殊嗜昌歜。 又叔歜,海外国名。《山海经》大荒之中有叔歜国,颛顼之子。《郭注》歜,乍感反。又音触。
首字词组
憺憺憺泊憺折憺畏憺然憺怕  

词语解释:憺憺  拼音:dàn dàn
(1).忧伤貌;不安貌。《楚辞·九章·抽思》:“悲夷犹而冀进兮,心怛伤之憺憺。” 林兆珂 注:“憺憺,怛伤貌。” 王夫之 通释:“憺憺,犹言荡荡,动而不寧貌。”《灵枢经·邪气藏府病形》:“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憺憺,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
(2).畏惧貌。 唐 达奚珣 《华山赋》:“森森象设之若生,憺憺威稜而可畏。”
词语解释:憺泊
澹泊,恬静
词语解释:憺折  拼音:dàn shé
犹慑服。 宋 陈绎 《新修西府记》:“夫善用兵者,使之至於无兵;善治兵者,治之於无事。然后天子之威刑震耀,偃然憺折於万里之外。”
词语解释:憺畏  拼音:dàn wèi
恐惧。《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 大中 ﹞三年,以 湖南 观察使 蔡袭 代之,发诸道兵二万屯守, 南詔 憺畏不敢出。”
词语解释:憺然  拼音:dàn rán
淡泊貌;恬静貌。《淮南子·本经训》:“洞然无为,而天下自和;憺然无欲,而民自朴。”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二》:“上諭至引卧薪尝胆事自况比,其闻之而肃然动於中歟?抑弗敢知!其竟憺然无动於中歟?抑更弗敢知!”
词语解释:憺怕  拼音:dàn pà
澹泊,恬静。语本《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怕乎无为,憺乎自持。” 李善 注:“《广雅》曰:‘憺、怕,静也。’……憺与澹同,徒滥切。怕与泊同,蒲各切。”《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身体及手足,静然安不动;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