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霁去声 婿[qì,契约][详注1][jì,渡也][jì]羿[mèi][shuì,游说][jì][nì,拘泥][xiè][详注2][dài][qì][详注3][详注4][音翳。咽痛][详注5][dì][qì,以女妻人]濿[lì][详注6][详注7][详注8][jì]丿


注1:离 音荔。《广韵》去也。《书·胤征》畔官离次。《礼·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又与荔同。《司马相如·上林赋》答沓离支。《注》晋灼曰:离支,大如鸡子,皮粗,剥去皮,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又《广韵》《集韵》《韵会》音丽。《礼·月令》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注》离,读如俪偶之俪,宿俪谓其属。冯相氏保章氏掌天文者,相与宿偶,当审伺候,不得过差也。《释文》离,吕计反。偶也。
注2:哕 huì,音翙。《玉篇》鸟鸣也。《诗·小雅》鸾声哕哕。
注3:揭 音憩。亦高举也。 又褰衣涉水,由膝以下也。《诗·邶风》浅则揭。《尔雅·释水》揭者,揭衣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涉冰揭河。 又《集韵》其例切,音偈。揭阳,县名。《前汉·地理志》南海郡揭阳县。
注4:切 音砌。众也。又一切,大凡也。《前汉·平帝纪》一切满秩如真。《注》师古曰:一切者,权时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齐,不顾长短纵横,故言一切。又《韵补》砌或作切。《张衡·西京赋》设切厓隒。李善注:古字通。又叶音刺,与刺通。《仪礼注》采时世之诗为乐歌,所以通情相风切也。
注5:题 音第。视也。《诗·小雅》题彼脊令。《传》题,视也。《孔子·丘陵歌》题彼泰山。
注6:蹶 音刿。《尔雅·释诂》蹶,动也。蹶蹶,敏也。《诗·唐风》良士蹶蹶。《传》动而敏於事。《释文》蹶,俱卫反。又《大雅》文王蹶厥生。《传》蹶,动也。《释文》蹶,俱卫反。又《礼·曲礼》足毋蹶。《注》行遽。又《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
注7:浙 《集韵》征例切,音制。通作浙。亦作制。义同。
注8:欐 《唐韵》《集韵》《韵会》郎计切《正韵》力霁切,音例。梁栋别名。《列子·汤问篇》雍门鬻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末字词组
小憩晚憩休憩歇憩栖憩止憩  
少憩静憩游憩偃憩寓憩玩憩  
倦憩流憩旅憩假憩游憩   

词语解释:小憩  拼音:xiǎo qì
亦作“ 小憇 ”。 短暂休息。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权智》:“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 清 王士禛 《娑罗坪》诗:“小憩 娑罗坪 ,手扶娑罗树。” 清 李静山 《增补都门杂咏·十刹海》:“柳塘莲浦路迢迢,小憩浑然溽暑消。”《花城》1981年第5期:“我想靠着马背小憇一会,我实在太疲劳了。”
词语解释:少憩  拼音:shǎo qì
稍稍休息。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甘棠失目》:“﹝ 甘棠 ﹞泣而言:‘感君恩意,吾尚存一眼,实不愿医。’乃掖之起坐……正念少憩,復拉卧如初。” 元 王恽 《苦热叹》诗:“簟纹燎炎辉,侧胁能少憩。”
词语解释:倦憩  拼音:juàn qì
倦懒而休憩。 元 杨载 《游西湖北山》诗:“倦憩客犹勤访寺,幽栖吾欲厌归城。”
词语解释:晚憩  拼音:wǎn qì
1.亦作"晩憇"。
2.晩间休息。
词语解释:静憩  拼音:jìng qì
指隐居。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曩日静憩 钟巖 ,余便观止。餐仁饮德,十有餘年。”
词语解释:流憩  拼音:liú qì
步游或稍事休息。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宋书·隐逸传·陶潜》引此文作“流愒”。 清 蒋一葵 《长安客话·香山寺》:“ 明 穆光胤 题亭上诗:‘捫萝穿絶境,流憩此峰巔。’”
词语解释:休憩  拼音:xiū qì
(1).休息。 南朝 宋 谢灵运 《还旧园作见颜苑二中书诗》:“虽非休憩地,聊取永日閒。”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有少事,未暇欵语,且请迟回休憩也。” 峻青 《海滨仲夏夜》:“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憩。”
(2).使休息。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权智》:“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
词语解释:游憩  拼音:yóu qì
游览与休息。《晋书·羊祜传》:“ 襄阳 百姓於 峴山祜 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饗祭焉。” 艾青 《写在彩色纸条上的诗》:“我们游憩在树林里,生活比传说更美丽。” 碧野 《白云·绿树·金花》:“ 鸡公山 凉爽、幽静,谁上得山来,都抱着美好的心情来游憩。”
亦作“ 游憇 ”。 游玩和休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洹水》:“渌水平潭,碧林侧浦,可游憩矣。”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凝玄寺》:“唯冠军将军 郭文远 游憩其中,堂宇园林,匹於邦君。”一本作“ 游憇 ”。 唐 沉佺期 《绍隆寺》诗序:“ 绍隆寺 江岭最奇,去 驩州城 二十五里,将北客毕日游憩,随例施香。” 明 冯梦龙 《风流梦·二友言怀》:“ 杜 母高风不可攀,甘棠游憩在 南安 。” 清 恽敬 《游六榕寺记》:“墙壁纵横,阶径迂曲,无可游憩。”
词语解释:旅憩  拼音:lǚ qì
旅途休息。 唐 李白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诗:“醉来脱寳剑,旅憩高堂眠。”
词语解释:歇憩  拼音:xiē qì
停息;休息。 唐训方 《里语徵实》卷中之下引《人生要览》:“士农工商与手艺,总莫歇憩要辛勤。”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她歇憩的地方是个荒凉的沙丘,没有树木也没有人烟。” 冯德英 《苦菜花》第七章:“母亲被一担一百多斤重的水,压得可真够呛,走几步就要歇憩一会。”
词语解释:偃憩  拼音:yǎn qì
安居休息。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龄》诗:“北宅聊偃憩,欢愉恤惸嫠。”
词语解释:假憩  拼音:jiǎ qì
暂时休息。 晋 挚虞 《思游赋》:“揖 太昊 以假憩兮,听赋政于三春。”
词语解释:栖憩  拼音:qī qì
亦作“ 栖憇 ”。亦作“栖憩”。 停留休息。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陆敬游十赉文》:“堂坛宏敞,楼路通巖,官私行止,并有栖憩。” 前蜀 杜光庭 《张崇胤修庐山九天真君还愿醮词》:“今则颂宣圣泽,栖憩 蜀都 。”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上:“此地非栖憇之所。” 李广田 《活在谎话里的人们》:“他已经在那边有了一个栖憩的巢穴。”
词语解释:寓憩  拼音:yù qì
犹寓息。指栖息之所。 南朝 梁 陶弘景 《吴太极左仙公葛公碑》:“兰风寓憩,已勒丰碑;此士旧居,未鐫贞琰。”
词语解释:游憩  拼音:yóu qì
见“ 游憩 ”。
词语解释:止憩  拼音:zhǐ qì
歇息,休憩。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水南有层臺,号曰 景升臺 ,盖 刘表 治 襄阳 之所筑也。言 表 盛游於此,常所止憩。”
词语解释:玩憩  拼音:wán qì
游玩休息。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十二日》:“四壁绘画,皆云出 辣飞尔 之手,铺设宏丽,锦幕四遮,亦游人玩憇之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