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首字词组
憎爱憎恶憎嫉憎妒憎忤憎风憎愤憎毁
憎嫌憎怨憎怜憎烦憎厌憎恚憎毒 
憎人憎命憎疾憎忌憎丑憎恨憎畏 

词语解释:憎爱  拼音:zēng ài
憎恨与喜爱。《韩非子·解老》:“处乡不节,憎爱无度,则争鬭之爪角害之。”《后汉书·文苑传下·刘梁》:“不在逆顺,以义为断;不在憎爱,以道为贵。” 宋 曾巩 《泰山谢雨文》:“其虚心也,物有来而必应;其公听也,无憎爱之常情。”
词语解释:憎嫌  拼音:zēng xián
厌恶;埋怨。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夷言听未惯, 越 俗循犹乍。指摘两憎嫌,雎盱互猜讶。”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一折:“招了箇女壻……每日只是吃酒,我这女孩儿,好生憎嫌他。”《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更有一节苦处,任你滴水成冰的天气,少不得向水孔中洗澣污秽衣服,还要憎嫌洗得不洁浄,加一场咒駡。” 老舍 《骆驼祥子》三:“可是 祥子 不憎嫌它们,不管它们是怎样的不体面,到底是些活东西。”
词语解释:憎人  拼音:zēng rén
(1).可僧恶的人。《墨子·天志中》:“憎人贼人,反天之意,得天之罚者也。”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可以我爱而谓之爱人,我憎而谓之憎人,所喜则谓之喜味,所怒则谓之怒味哉?”
(2).谓厌恶人。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绛洞花主〉小引》:“惟憎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罣碍。”
词语解释:憎恶  拼音:zēng wù
憎恨,厌恶。《荀子·大略》:“故塞而避所短,移而从所仕,疏知而不法,察辨而操僻,勇果而亡礼,君子之所憎恶也。”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三》:“ 雍齿 ,上最所憎恶,羣臣共知。”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遵言》:“又见夜叉辈六七人,皆持兵器,铜头铁额,状貌可憎恶,跳梁企掷,进退狞暴。” 清 恽敬 《上汪瑟庵侍郎书》:“然不敢輒以干人者,或好尚不同,徒取憎恶。” 鲁迅 《书信集·致徐懋庸》:“我憎恶那些拿了鞭子,专门鞭扑别人的人们。”
词语解释:憎怨  拼音:zēng yuàn
(1).憎恶怨恨。 汉 王充 《论衡·自然》:“德薄多欲,君臣相憎怨也。” 唐 韩愈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髮救之而不辞也。” 清 刘大櫆 《乌程闵君墓志铭》:“而人亦多谅其诚,鲜有憎怨之者。”
(2).指厌恶责怪。 崔左夫 《钱塘风雨》:“这个年轻教师有些憎怨起来了。”
词语解释:憎命  拼音:zēng mìng
憎恶命运(亨通)。语出 唐 杜甫 《天末怀李白》诗:“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杨伦 笺注:“文人多遭困躓,反似憎命之达者,即诗能穷人意。” 明 孙柚 《琴心记·狱中哀泣》:“文章憎命欲如何,始信无阶有网罗。”《花月痕》第二回:“ 祖士雅 气概激昂, 桓子野 性情悽惻, 痴珠 兼而有之。文章憎命,对策既摈於主司,上书復伤乎执政。”参见“ 文章憎命 ”。
词语解释:文章憎命  拼音:wén zhāng zēng mìng
谓工于为文,而命运多乖。语本 唐 杜甫 《天末怀李白》诗:“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叶生》:“公期望綦切,闈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嘆,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及放榜时,依然鎩羽。”《官场现形记》第五四回:“等到出榜之后, 杨仁 领出落卷来一看,见是如此,不禁气愤填膺,不怪自己错了韵,反駡主司去取不公,嘆自己文章憎命。”
词语解释:憎嫉  拼音:zēng jí
见“ 憎疾 ”。
词语解释:憎疾  拼音:zēng jí
亦作“ 憎嫉 ”。 厌恶妒忌。《后汉书·刘玄传》:“今公卿大位莫非戎陈,尚书显官皆出庸伍……臣非有憎疾以求进也,但为陛下惜此举厝。”《隋书·郎茂传》:“ 元预 兄弟本相憎疾,又坐得罪,弥益其忿,非化民之意也。” 宋 陆游 《南唐书·孙忌传》:“﹝ 忌 ﹞坐定,辞辩锋起。人多憎嫉之。” 明 唐顺之 《莆田林氏先墓表》:“呜呼!余於是益感涉世之难也,将为籧篨戚施嚘吚唯阿苞苴承迎之行,可以无谴訶憎疾於人,然或不免谴訶憎疾於鬼神。”
词语解释:憎怜  拼音:zēng lián
憎爱。 唐 柳宗元 《乞巧文》:“迎知喜恶,默测憎怜。”
词语解释:憎疾  拼音:zēng jí
亦作“ 憎嫉 ”。 厌恶妒忌。《后汉书·刘玄传》:“今公卿大位莫非戎陈,尚书显官皆出庸伍……臣非有憎疾以求进也,但为陛下惜此举厝。”《隋书·郎茂传》:“ 元预 兄弟本相憎疾,又坐得罪,弥益其忿,非化民之意也。” 宋 陆游 《南唐书·孙忌传》:“﹝ 忌 ﹞坐定,辞辩锋起。人多憎嫉之。” 明 唐顺之 《莆田林氏先墓表》:“呜呼!余於是益感涉世之难也,将为籧篨戚施嚘吚唯阿苞苴承迎之行,可以无谴訶憎疾於人,然或不免谴訶憎疾於鬼神。”
词语解释:憎妒  拼音:zēng dù
亦作“ 憎妬 ”。 憎恨妒忌。 汉 刘向 《列女传·晋伯宗妻》:“盗憎主人,民爱其上,有爱好人者,必有憎妒人者。” 南朝 陈 顾野王 《艳歌行》:“妖姿巧笑能倾城,那思他人不憎妬。”
词语解释:憎烦  拼音:zēng fán
厌烦。 王统照 《号声》:“雨后的蛙鸣,似乎阁阁地一点也没有音律的趣味,然而并不使人有多少的憎烦。”
词语解释:憎忌  拼音:zēng jì
嫌恨嫉妒。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憎忌於实有道者而谤毁之,恐彼声名过己也。”《北齐书·酷吏传·宋游道》:“朝贵中有憎忌卿者,但用心,莫怀畏虑,当使卿位与之相似。”
词语解释:憎忤  拼音:zēng wǔ
因忤逆而厌恶。《后汉书·文苑传下·刘梁》:“ 管苏 以憎忤取进, 申侯 以爱从见退,考之以义也。”
词语解释:憎厌  拼音:zēng yàn
厌恶,讨厌。《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便叫起主人开门出去,那毛团已自走了,砍他不着,空惹众人憎厌。” 明 陈子龙 《妒妇赋》:“夫嗜悦美好,憎厌頽丑,凡人之情也。” 茅盾 《子夜》十一:“这眼光是复杂的:憎厌,惊疑,羞愧,醋意,什么都有。”
词语解释:憎丑  拼音:zēng chǒu
犹憎恶。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授曲》:“人赞美而我先之,我憎丑而人和之。”
词语解释:憎风  拼音:zēng fēng
怕风。《素问·藏气法时论》:“肾病者,腹大,脛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 王冰 注:“憎风,恶风。”
词语解释:憎恚  拼音:zēng huì
厌恶怨恨。 晋 葛洪 《抱朴子·弹祢》:“ 衡 骄傲转甚,一州人士,莫不憎恚。”
词语解释:憎恨  拼音:zēng hèn
厌恶痛恨。 巴金 《秋》九:“那些人也有同样的愿望,也憎恨一切的不义和罪恶,也憎恨不合理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也追求劳苦人民的幸福。” 叶圣陶 《火灾·晓行》:“我听了这一段叙述,心里起一种憎恨的情绪。”
词语解释:憎愤  拼音:zēng fèn
犹愤恨。 宋 范仲淹 《让观察使第二表》:“且儒生后进,换入武帅,或居於上,则多憎愤,必有怨言。”
词语解释:憎毒  拼音:zēng dú
憎恶痛恨。《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橈众枉,勉彊以从王事,则反见憎毒谗愬。”
词语解释:憎畏  拼音:zēng wèi
憎恨而又畏惧。《红楼梦》第五三回:“更有憎畏 凤姐 之为人,赌气不来的。”
词语解释:憎毁  拼音:zēng huǐ
憎恶诋毁。《后汉书·列女传·程文矩妻》:“四子以母非所生,憎毁日积,而 穆姜 慈爱温仁,抚字益隆,衣食资供皆兼倍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