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懒慢 拼音:lǎn màn
懒惰怠慢;懒惰散漫。语本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懒,一本作“ 嬾 ”。 唐 杜甫 《伤秋》诗:“懒慢头时櫛,艰难带减围。” 唐 皇甫冉 《田家作》诗:“ 嵇康 懒慢性,祗自恋风烟。” 宋 苏轼 《与范纯父侍郎书》之一:“到 潁 半年,始此上问,懒慢之罪,踧踖无地。” 清 王晫 《今世说·巧艺》:“﹝ 王崇节 ﹞多病,习懒慢,不喜为章句学。”
嬾慢:犹懒散。 明 袁宗道 《早春独坐》诗:“迂疎生事简,嬾慢见人难。” 清 曹寅 《宿华阳》诗:“多年嬾慢水曹部,輒为寒梅办急装。”词语解释:慢慢 拼音:màn màn
(1).舒缓悠长。 唐 王建 《江馆》诗:“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
(2).形容容光焕发。《敦煌变文集·无常经讲经文》:“或是僧,伽蓝住,古貌慢慢如龙虎。”参阅 蒋礼鸿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慢慢》。
(3).缓慢。亦指逐步,不是一下子。《水浒传》第五八回:“ 呼延灼 拍马上坡,三个勒转马头,慢慢走去。”《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列公压静,听説书的慢慢道来。”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她悻悻地走去,倔强的背影慢慢消逝在弄堂里。”
(4).犹言缓一缓,等到以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至于你令伯的话,只好慢慢再説。”词语解释:且慢 拼音:qiě màn
暂且慢着。《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且慢,等你再想几时看。”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且慢’, 羿 说着,想了一想,‘那倒不忙,我实在饿极了。’”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且慢,请你把闯字大旗交给我们第一队。”词语解释:疏慢 拼音:shū màn
亦作“疎慢”。亦作“踈慢”。
(1).轻忽,怠慢。《孔丛子·抗志》:“夫其亲敬非心,见吾所可亲敬也,则亦以人口而疏慢吾矣。”《北史·封懿传》:“ 道武 引见,问以 慕容 旧事, 懿 应对疏慢,废黜还家。” 宋 欧阳修 《与吕正献公晦叔书》:“而久闕驰诚,恃知之厚,必不罪其疎慢也。”《东周列国志》第四六回:“ 芈氏 来至东宫, 商臣 迎拜甚恭,三献之后,渐渐疎慢,中馈但使庖人供饌,自不起身。”
(2).疏远,不亲近。 元 郑廷玉 《楚昭公》第三折:“梢公道疎者下船。您兄弟想来,嫂嫂姪儿与哥哥正是着亲的,惟您兄弟是个疎慢些的,理当下水。”
(3).粗糙。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惟 滇 中纸最坚……其坚乃与绢素敌,而色理疏慢苍杂,远不如 越 中。”
(4).谓放纵狂傲。 唐 韦应物 《野居》诗:“结髮屡辞秩,立身本踈慢;今得罢守归,幸无世欲患。”词语解释:闲慢 拼音:xián màn
亦作“闲慢”。
(1).清闲而无足轻重者。 唐 刘长卿 《送郑司直归上都》诗:“因君报情旧,閒慢欲垂纶。” 宋 欧阳修 《论内臣冯承用与外任事札子》:“其 冯承用 ,伏乞早与一外任闲慢差遣,便令出京,可以戒励后人,外弭物论,取进止。”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误著祭服》:“ 哲宗 顾宰臣笑曰:‘如此等岂可作学官?可与闲慢差遣。’”
(2).无关紧要(的话)。 宋 叶适 《宋故中散大夫张公行状》:“内外官奏对须指陈急务,不许泛引闲慢。”词语解释:眼慢 拼音:yǎn màn
形容一时注意不到。《水浒传》第一一一回:“ 解寳 身边取出不按君臣的药头,张人眼慢,放在酒壶里。”《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原来 赵正 见 王秀 入茶坊去揩那头巾,等他眼慢,拿在袖子里便行。”《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薄晚, 秉中 张个眼慢,钻进妇家,就便上楼。”词语解释:傲慢 拼音:ào màn
骄傲怠慢。 汉 焦赣 《易林·剥之离》:“礼怀乐崩, 成子 傲慢。欲求致理,力疲心烂。”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世故继有,礼教日頽。敬让莫崇,傲慢成俗。” 元 郑廷玉 《楚昭公》第一折:“若是那 秦公子 将卿傲慢,你则索将火性儿全然都放坦。” 巴金 《秋》二二:“‘你女人家不懂事,不要多嘴!’ 周伯涛 傲慢地教训 陈氏 道。”词语解释:轻慢 拼音:qīng màn
亦作“ 轻嫚 ”。 对人不尊重;态度傲慢。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一》:“及 胜 为王,耕者叩门曰:‘吾欲见 涉 !’ 胜 见之。出入轻慢,益发舒 胜 贫贱故,毁伤威重, 胜 斩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水浒传》第七二回:“﹝ 李妈妈 ﹞説道:‘烦达员外休怪,官家不时间来此私行,我家怎敢轻慢!’”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离魂》:“趁匆忙早把归舟办,休待要受轻嫚。”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七章四:“她听见人家用轻慢的语言提到农村姑娘,就觉得难以容忍!”词语解释:我慢 拼音:wǒ màn
佛教语。谓执我见而倨傲。《成唯识论》卷四:“我慢者,谓踞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明律论》:“此则自讚毁他,功不赎过,我慢矜高,盖斯谓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今有 梵 僧 憍陈如难陀 ,以粉画坛,性狷急我慢,未甚通 中华 经。” 章炳麟 《驳神我宪政论》:“太次生我慢,我慢者,或名五大初,或名转异,或名燄炽。”词语解释:欺慢 拼音:qī màn
欺凌轻慢。 汉 荀悦 《申鉴·时事》:“事枉而难实者,欺慢必众,奸譌必作,争讼必繁。”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二折:“ 智氏 怪你主人会间不辞而去,好生欺慢,因此称兵见伐。”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人若着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词语解释:声声慢 拼音:shēng shēng màn
(1).词牌名。又名《胜胜慢》、《人在楼上》。双调,字数自九十五字至九十九字,分平韵,仄韵两体,仄韵例用入声。
(2).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宫》,格律与词同。词语解释:松慢 拼音:sōng màn
松散,不紧密。 唐 韩偓 《松髻》诗:“髻根鬆慢玉釵垂,指点花枝又过时。”词语解释:缓慢 拼音:huǎn màn
亦作“ 缓漫 ”。 不迅速,迟缓。《书·舜典》“直而温,宽而栗” 唐 孔颖达 疏:“正直者失於太严,故令正直而温和;宽弘者失於缓慢,故令宽弘而庄栗。” 唐 皎然 《诗式·诗有六迷》:“以虚诞而为高古,以缓漫而为冲澹。”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 蔡襄 如少年女子,体态娇嬈,行步缓漫,多饰繁华。” 汪东 《法国革命史论》:“ 巴黎 市民,不耐议院举动之缓漫,大举围议院。” 巴金 《寒夜》二九:“母亲也看得出他在用缓慢的脚步走向死亡。”词语解释:惰慢 拼音:duò màn
(1).懈怠不敬。《荀子·礼论》:“其立声乐恬愉也,不至於流淫惰慢;其立哭泣哀戚也,不至於隘慑伤生。” 汉 王符 《潜夫论·考绩》:“设如家人有五子十孙,父母不察精愞,则懃力者懈弛,而惰慢者遂非也,耗业破家之道也。” 唐 王建 《留别舍弟》诗:“固合受此训,惰慢为身羞。” 宋 司马光 《答胡寺丞书》:“虽感戢勤仰之心无时少忘,而惰慢之辜,诚无以辞於左右。”
(2).懈怠涣散。《三国演义》第一回:“ 左丰 挟恨,回奏朝廷,説我高垒不战,惰慢军心。”词语解释:远慢 拼音:yuǎn màn
疏远轻忽。 唐 白居易 《郡斋暇日辱常州陈郎中使君〈早春晚坐水西馆书事十六韵〉见寄亦以十六韵酬之》:“敢辞官远慢,且贵身安妥。”词语解释:弛慢 拼音:chí màn
懈怠轻忽。 唐 刘知几 《史通·〈汉书·五行志〉错误》:“其释‘厥咎舒,厥罚恒燠’,以为其政弛慢,失在舒缓,故罚之以燠,冬而亡冰。”《旧五代史·周书·萧愿传》:“然性嗜酒无节,职事弛慢。”《元典章·吏部七·公事》:“其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常务纠弹,毋容弛慢。”词语解释:骄慢 拼音:jiāo màn
亦作“ 骄嫚 ”。 骄傲怠慢。《汉书·五行志上》:“ 刘向 以为时 宋愍公 骄慢,睹灾不改。”《汉书·五行志中之上》:“与騶奴宰人游居娱戏,骄嫚不敬。” 北周 庾信 《结客少年场行》:“ 汉武 多骄慢, 淮南 不小心。 蓬莱 入海底,何处可追寻。”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太学》:“公侯子弟在太学者,多骄慢不习训。” 王先谦 《条陈洋务事宜书》:“ 宋王偃 破敌益地,国灭於 齐 ; 郅支 单于乘胜骄嫚,梟首於 汉 。” 老舍 《狗之最》:“小花极骄慢的躲开四眼。”词语解释:怠慢 拼音:dài màn
亦作“ 怠嫚 ”。
(1).懈怠轻忽。《周礼·春官·小胥》:“廵舞列而挞其怠慢者。”《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尽忠益时者虽讎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七国春秋平话》卷中:“汝等有功者赏,怠慢者斩!”《明史·外国传八·鞑靼》:“我边关守臣,因循怠慢,城堡不修,甲仗不利。”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四章:“ 崔大宝 一点也不敢怠慢,他很快地捡来了两箱机枪弹。”
(2).轻慢不敬,冷淡。《汉书·郊祀志上》:“始未尝不肃祇,后稍怠嫚也。” 汉 刘向 《列女传·有虞二妃》:“不以天子之女故而骄盈怠嫚。”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得赦》:“诸大夫皆当以客礼事之,不可怠慢。” 茅盾 《子夜》四:“不过到底是 吴荪甫 的嫡亲舅父,在礼貌上 费小胡子 是不敢怠慢的。”
(3).待客失礼的谦词。《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夫人暂住数日不妨,只怕家寒怠慢,思量别的亲戚再去投奔。”《西游记》第三六回:“ 三藏 称谢道:‘老院主,打搅寳山了。’僧主道:‘不敢,不敢。怠慢,怠慢。’”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十三:“ 韦克 侄,今天多有怠慢。”词语解释:侮慢 拼音:wǔ màn
亦作“ 侮嫚 ”。亦作“ 侮谩 ”。 对人轻忽,态度傲慢,乃至冒犯无礼。《书·大禹谟》:“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后汉书·文苑传·祢衡》:“后復侮慢於 表 , 表 耻不能容。”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 汉王 怒 酈生 曰‘竖儒,几败乃公事’……斯并当时侮嫚之词,流俗鄙俚之説。” 明 徐渭 《蜀汉关侯祠记》:“至於史所称‘侯爱惜士卒,独侮嫚士大夫’,愚以为即使有之,特加於请昏之狡。”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五:“虽然来信中多少含有侮慢的成分,可是还不到该受责备的程度。”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二幕:“你想,我们的祖先 冒顿单于 ,他是打败过 汉高祖 ,侮谩过 吕太后 的人。”词语解释:暴慢 拼音:bào màn
(1).凶暴傲慢。《管子·明法解》:“暴慢之人,诛之以刑,则祸不起。”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凡人之有患祸者生於淫泆暴慢,淫泆暴慢之本生於饮酒。” 明 宋濂 《故陈夫人赵氏石表辞》:“女教不行於天下,淑婉之道消而暴慢之风盛。”
(2).指凶暴傲慢的人。《大戴礼记·用兵》:“疎远国老,幼色是与,而暴慢是亲。” 唐 柳宗元 《时令论上》:“非秋无以选士厉兵,任有功,诛暴慢……申严百刑,斩杀必当。”词语解释:薄慢 拼音:báo màn
怠慢。 清 刘大櫆 《胡母谢太孺人传》:“即常所往来中,其稍属儒冠端亮者,太孺人未尝敢薄慢。”词语解释:心慢 拼音:xīn màn
谓心中逐渐淡漠。《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 吕玉 ﹞走了四个年头,虽然趁些利息,眼见得儿子没有寻处了。日久心慢,也不在话下。”词语解释:放慢 拼音:fàng màn
怠慢。《敦煌曲子词·捣练子》:“君去前程但努力,不敢放慢向公婆。”词语解释:僭慢 拼音:jiàn màn
越分而轻慢。《后汉书·史弼传》:“窃闻 勃海王 悝 ,凭至亲之属,恃偏私之爱,失奉上之节,有僭慢之心。”词语解释:慠慢 拼音:ào màn
傲慢,轻慢。 明 朱有燉 《义勇辞金》第四折:“匆匆不能面辞 曹公 ,深知慠慢。”词语解释:凌慢 拼音:líng màn
犹傲慢。 唐 陆龟蒙 《孤雁》诗:“晴鳶争上下,意气苦凌慢。”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闹几场骂不休》:“时有一诗云:‘参议 丁公 性为刚, 宋卿 凌慢亦难当。’”词语解释:解慢 拼音:jiě màn
亦作“ 解嫚 ”。 懈怠懒散。《国语·周语上》:“犹有散迁解慢而著在刑辟,流在裔土。”《汉书·薛宣传》:“有司法君领职解嫚。” 颜师古 注:“解读曰懈,嫚与慢同。” 明 归有光 《奉政大夫南京兵部车驾司郎中王君墓表》:“不以老故自解嫚。”词语解释:堕慢 拼音:duò màn
怠惰散漫。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词语解释:简慢 拼音:jiǎn màn
亦作“ 简嫚 ”。
(1).轻忽怠慢。《管子·八观》:“禁罚威严,则简慢之人整齐。”《吕氏春秋·孝行》:“今有人於此,行於亲重,而不简慢於轻疏。”《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不听諫谋,简嫚大异。” 颜师古 注:“简嫚大异,谓不忧 穀 洛 。” 宋 秦观 《与苏公先生简》:“得公书,重以亲老之命,颇自摧折,不復如向来简慢。”
(2).多用作表示招待不周的谦词。《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日前得罪了大娘,又且简慢了,休要见怪。” 茅盾 《锻炼》九:“舍下实在简慢,不大方便。”词语解释:矜慢 拼音:jīn màn
倨傲轻慢。《宋书·五行志三》:“是时 诸葛恪 秉政,而矜慢放肆。”《东周列国志》第五七回:“时 晋景公 以 齐 郑 俱服,颇有矜慢之心,宠用 屠岸贾 ,游猎饮酒,復如 灵公 之日。”词语解释:亵慢 拼音:xiè màn
轻慢,不庄重。《北齐书·封子绘传》:“ 子绣 在 渤海 , 定远 过之,对妻及诸女讌集,言戏微有褻慢, 子绣 大怒,鸣鼓集众将攻之。”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生取古鼎,令添香,置诸笔几之上,谓 红娘 曰:‘往日以褻慢而见责,今日敢无礼乎?’”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六·木瓜诗解》:“某於《木瓜》诗反復讽咏,但见其有忠厚之意,而不见其有褻慢之情。”词语解释:苦慢 拼音:kǔ màn
谓器物粗劣,不坚实。《淮南子·时则训》:“工事苦慢,作为淫巧,必行其罪。” 高诱 注:“苦,恶也;慢,不牢。”词语解释:舒慢 拼音:shū màn
迟缓懈怠。 晋 潘岳 《河阳县作》诗之二:“ 朱博 纠舒慢, 楚 风被 琅邪 。”《北史·王晞传》:“帝谓曰:‘今既当剧职,不得寻常舒慢也。’”词语解释:贪慢 拼音:tān màn
贪婪傲慢。《北齐书·外戚传·李祖勋》:“ 祖勋 性贪慢,兼妻 崔氏 骄豪干政,时论鄙之。”词语解释:谄慢 拼音:chǎn màn
谄谀和傲慢。《后汉书·张衡传》:“故恭俭畏忌,必蒙祉祚,奢淫諂慢,鲜不夷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词语解释:诬慢 拼音:wū màn
欺哄轻慢。词语解释:谐慢 拼音:xié màn
谐谑轻慢。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宣右》:“时 杜悰 尚主,出守 澧阳 。 宣右 在馆下,数陪宴赏。谐慢既深, 悰 不能忍,忿其戏己,辱之,使卧於泥中,衣冠颠倒。”词语解释:诞慢 拼音:dàn màn
放荡傲慢。《北齐书·王昕传》:“ 昕 舍轡高拱,任马所之。左右言其诞慢。” 唐 柳宗元 《送蔡秀才下第归觐序》:“僕时悒然迟之,谓其诞慢怪迂,是将不然。”《宋史·张大经传》:“ 大经 首陈士风掊克、媮惰、诞慢、浮虚四弊。”词语解释:侈慢 拼音:chǐ màn
自大傲慢。 章炳麟 《印度人之观日本》:“人性固多有侈慢者,亦多有猥贱者。”词语解释:逋慢 拼音:bū màn
怠慢不敬;不遵法令。 晋 李密 《陈情表》:“詔书切峻,责臣逋慢。”《魏书·太宗纪》:“刺史守宰,率多逋慢,前后怠惰,数加督罚,犹不悛改。” 宋 王安石 《辞仆射第三札》:“睿训丁寧,岂宜逋慢?顾惟恳款,实有可矜。”词语解释:减慢 拼音:jiǎn màn
降速。例如:在这个弯道上将车速减慢至每小时10公里。词语解释:豪慢 拼音:háo màn
骄横傲慢。词语解释:乖慢 拼音:guāi màn
轻慢失礼。《法苑珠林》卷二八:“今见礼者,二手捺地,两足据后,头不至地,亦是乖慢。”词语解释:习慢 拼音:xí màn
轻忽怠慢。 宋 叶适 《崇国赵公行状》:“ 汝翼 谓公可习慢也,以事至,则傲抗无礼,公械治之。”词语解释:凶慢 拼音:xiōng màn
见“ 凶嫚 ”。
词语解释:凶嫚 拼音:xiōng màn
亦作“ 凶慢 ”。 凶恶轻慢。《汉书·礼乐志》:“然自《雅》、《颂》之兴,而所承衰乱之音犹在,是谓淫过凶嫚之声,为设禁焉。”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 宋云 诣军,通詔书。王凶慢无礼,坐受詔书。”词语解释:谢池春慢 拼音:xiè chí chūn màn
词牌名。双调,九十字,前后段各十句,五仄韵。 宋 张先 于 玉仙观 道中逢 谢媚卿 ,首作此词。与六十六字《谢池春》令词不同。参阅《词谱》卷二二。词语解释:虚慢 拼音:xū màn
浮夸而怠忽。《后汉书·盖勋传》:“ 勋 諫曰:‘……今不急静难之术,遽为非常之事,既足结怨一州,又当取笑朝廷, 勋 不知其可也。’ 梟 不从,遂奏行之。果被詔书詰责,坐以虚慢徵。”词语解释:十二时慢 拼音:shí èr shí màn
见“ 十二时 ”。
词语解释:十二时 拼音:shí èr shí
(1).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以干支为记。《左传·昭公五年》 杜预 注有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名目,虽不立十二支之目,但已分十二时。至以十二支记时,《南齐书·天文志》始有之。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一日十二时始于汉》、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昭公五年》“十时”注。
(2).犹言一昼夜,全天。 唐 王维 《送杨长史赴果州》诗:“鸟道一千里,猿啼十二时。”《宋史·葛邲传》:“十二时中,莫欺自己。”
(3).词牌名。亦称“ 十二时慢 ”。 宋 鼓吹四曲之一,双调或三段,有平韵、仄韵两调,四体。又为《忆少年》的别名,双调四六或四七字两体。
(4).曲牌名。属南曲商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引子。另南曲曲牌《尾声》一般为十二板,故亦有《十二时》之称。词语解释:踞慢 拼音:jù màn
亦作“ 踞嫚 ”。 傲慢不恭。踞,通“ 倨 ”。《汉书·萧望之传》:“不奉法自修,踞慢不逊攘。”《北史·蠕蠕传》:“ 阿那瓌 统率北方,颇为强盛…… 天平 以来,逾自踞慢。”《后汉书·南匈奴传》“而单于骄踞,自比 冒顿 ” 唐 李贤 注:“﹝ 冒顿 ﹞与诸夏为敌国,踞嫚无礼,窘戹 高祖 ,戏悔 吕后 。”词语解释:鄙慢 拼音:bǐ màn
轻视怠慢。 宋 叶适 《瑞安县重修县学记》:“君知以学为吏,固不鄙慢其民,教与养斯勉而进歟!”词语解释:邪慢 拼音:xié màn
邪恶放纵。《吕氏春秋·音初》:“流辟誂越慆滥之音出,则滔荡之气、邪慢之心感矣。”词语解释:倨慢 拼音:jù màn
亦作“ 倨嫚 ”。亦作“ 倨僈 ”。 傲慢。《汉书·王尊传》:“太后 徵史 奏 尊 为相倨慢不臣。”《汉书·王尊传》:“御史大夫中奏 尊 暴虐不改,外为大言,倨嫚姗上,威信日废。”《礼记·杂记下》“ 少施氏 食我以礼” 汉 郑玄 注:“时人倨慢,若 季氏 则不以礼矣。” 陆德明 释文作“倨僈”。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诛韩本末》:“ 金 虏使 赵之杰 、 完颜良弼 来贺正旦,倨慢无礼。”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九:“﹝ 顾栋高 ﹞性倨慢,不合。”词语解释:陵慢 拼音:líng màn
欺凌轻慢。《南史·宋纪上·武帝》:“逆臣 桓玄 敢肆陵慢,阻兵 荆郢 ,肆暴都邑,天未忘难。”《新唐书·杨涉传》:“方贼臣陵慢,王室残荡,贤人多罹患。”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一:“ 太祖皇帝 收藩镇之权,虽大藩府不敢臣属其下,使之拜伏于庭,而为小官者亦惭有陵慢其上之意。”词语解释:张个眼慢
趁人不注意词语解释:以彰其慢
公开过失词语解释:高慢 拼音:gāo màn
骄傲自负,轻视他人。《北齐书·斛律光传》:“ 光 入,常在朝堂垂帘而坐。 祖珽 不知,乘马过其前。 光 怒,谓人曰:‘此人乃敢尔!’后 珽 在内省,言声高慢, 光 适过,闻之,又怒。”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我也没有这么高慢,对于一位素不相识的投稿者,会轻率的写信去叫他。”词语解释:丑慢 拼音:chǒu màn
诋毁轻慢。 晋 袁宏 《后汉纪·和帝纪下》:“今君在位,八年于兹。‘康哉’之歌,既无闻焉,而於两观之下,有丑慢之者,伤 南山 之体,亏穆穆之风,将何以宣示四方,仪刑百寮!”词语解释:桀慢 拼音:jié màn
(1).凶横傲慢。《三国志·蜀志·吕凯传》:“时 雍闓 等闻 先主 薨於 永安 ,骄黠滋甚。都护 李严 与 闓 书六纸,解喻利害, 闓 但答一纸曰:‘盖闻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远人惶惑,不知所归也。’其桀慢如此。”
(2).犹怠慢。 宋 叶适 《晋元帝庙记》:“城隍, 晋元帝 旧祠,孤寄寒窶,牲瘦酒薄,祝史桀慢,执吏惰弛,不记此王此土也。”词语解释:废慢 拼音:fèi màn
废弛轻忽。 宋 欧阳修 《吉州学记》:“惟后之人毋废慢天子之詔而殆以中止。”词语解释:迟慢 拼音:chí màn
缓慢;不迅速。《元典章新集·刑部·获贼》:“议得 沧州 知州 郝君佐 迟慢招伏,罚俸一月。”《红楼梦》第七七回:“祇是 迎春 言语迟慢,耳软心活,是不能作主的。”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孩子的照相,还是去年十二月廿三日寄出的,竟还未到,可谓迟慢。”词语解释:违慢 拼音:wéi màn
违抗怠慢。 晋 傅咸 《御史中丞箴》:“执宪之纲,秉国之宪,鹰扬虎视,肃清违慢。” 宋 欧阳修 《乞条制催纲司》:“仍令本路转运司逐时点检,如有违慢,并乞严行断决。”《西游记》第二七回:“我知你尊性高傲,十分违慢了你,便要念那话儿咒。”词语解释:隳慢 拼音:huī màn
怠惰;怠慢。隳,通“ 惰 ”。 宋 司马光 《论赦及疏决状》:“今岁五月以前,疎决之令已再行矣,此所以使百职隳慢,姦邪恣睢者也。”词语解释:黩慢 拼音:dú màn
轻慢,亵渎不敬。 清 曾国藩 《祭韩公祠文》:“而谓仅妥侑於一署之内,丈室之中,如古所称社公云者,亦以黷慢甚矣。”《清史稿·礼志三》:“ 赵城 女媧陵 ,庙中故有塑像,帝斥其黷慢,彻之,改立神位,禁私祷。”词语解释:侵慢 拼音:qīn màn
欺凌轻慢。 明 袁宏道 《读子瞻〈范增论〉》:“ 增 刚悍之性,稍见侵慢,輒怒髮裂眦,悻悻求去。”词语解释:扬州慢 拼音:yáng zhōu màn
词牌名。 南宋 姜夔 自制曲。 夔 路过 扬州 ,徘徊四顾,有感于被 金 人劫掠后的城邑萧条,因制此曲。双调九十八字,平韵。参阅《词谱》卷二六。词语解释:披慢 拼音:pī màn
松散,不周密。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而 江西 以后之作,辞艰者意反近,意苦者辞反常,色黯淡而中理披慢,读之若摇鞞鐸耳。”词语解释:愦慢 拼音:kuì màn
昏庸怠慢。 晋 葛洪 《抱朴子·备阙》:“故 姜牙 卖煦无所售,而见师於 文 武 ; 蒋生 憒慢於百里,而独步三槐。”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古贤何独跼蹐恂恂之如彼,今人何其憒慢傲放之如此乎?”词语解释:憍慢 拼音:jiāo màn
傲慢。《战国策·中山策》:“抚其恐惧,伐其憍慢,诛灭无道,以令诸侯。”《魏书·杨播传》:“汝等若能存礼节,不为奢淫憍慢,假不胜人,足免尤誚,足成名家。”《百喻经·以梨打破头喻》:“如彼人者,憍慢恃力,痴无智慧。” 唐 李邕 《岳麓寺碑》:“摧憍慢之外幢,兴开示之真语。”词语解释:据慢 拼音:jù màn
傲慢。《战国策·齐策四》:“据慢骄奢,则兇从之。” 吴师道 补校:“据、倨通借。”词语解释:残慢 拼音:cán màn
懒散;迟慢。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冥誓》:“休残慢,须急节。俺的幽情难尽説。”词语解释:泄慢 拼音:xiè màn
轻慢。泄,通“ 媟 ”。《公羊传·庄公三十一年》“何讥尔?临国也” 汉 何休 注:“临社稷宗庙则不敬,临朝廷则泄慢也。”词语解释:渐慢 拼音:jiàn màn
速度逐渐减慢词语解释:渎慢 拼音:dú màn
亦作“ 瀆嫚 ”。 轻慢,亵渎。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旧传 黄陵 二女……考其年岁,帝 舜 陟方之时,二妃之齿已百岁矣,后人诗骚所赋,皆以女子待之,语多瀆慢,皆礼义之罪人也。” 明 沉榜 《宛署杂记·恩泽》:“提督住持人员,责令应役人户,常川洒扫,务令洁浄,及禁约诸色人等,不许轻肆出入,致有瀆慢,繫放头畜,致有损坏。” 清 洪楝园 《后南柯·情引》:“你瀆嫚宫仪,该当何罪?”词语解释:淫慢 拼音:yín màn
放纵怠惰。 三国 蜀 诸葛亮 《诫子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词语解释:宽慢 拼音:kuān màn
(1).谓蓬松散乱。《元典章·吏部六·儒吏》:“验得本尸肉色微黄,两手舒展,头髮宽慢,某处有伤一处,长阔各若干,口鼻耳内或有血处,验是马踏身死。”
(2).宽松,不严紧。《西游记》第九一回:“ 行者 道:‘这一向也不曾用着你们,你们见 老孙 宽慢,都一个个弄懈怠了,见也不来见我一见。’”词语解释:戏慢 拼音:xì màn
亦作“ 戏嫚 ”。 轻慢,不庄重。《新唐书·韦温传》:“ 温 性刚峻,人望见无敢戏慢者。” 宋 苏洵 《上皇帝书》:“陛下遇士大夫有礼,凡在位者不敢用褻狎戏嫚以求亲媚於陛下。”《朱子语类》卷一一六:“不要放肆,不要戏慢,整齐严肃便是主一,便是敬。”词语解释:懈慢 拼音:xiè màn
(1).懒惰散漫。《国语·周语上》:“犹有散、迁、懈慢而著在刑辟,流在裔土。”
(2).懈怠轻慢。 汉 徐干 《中论·法象》:“是故先王之制礼也……欲其尊也,欲其庄也,焉可懈慢也。”《后汉书·锺离意传》:“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 明 袁宏道 《答陶周望书》:“与两兄相结,专以一大事相期,故言之不得不力。若以为此懈慢人无可听者,弟已矣,从此专事承顺,不敢復道之矣。”词语解释:政慢 拼音:zhèng màn
政事松弛。《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 蜀 土政慢,民多诈疾。”词语解释:游慢 拼音:yóu màn
闲游怠惰。 汉 王充 《论衡·对作》:“案六略之书万三千篇,增善消恶,割截横拓,驱役游慢,期便道善,归正道焉。”词语解释:慆慢 拼音:tāo màn
怠慢;怠惰。 汉 徐干 《中论·法象》:“夫礼也者,人之急也,可终身蹈而不可须臾离也;须臾离则慆慢之行臻焉,须臾忘则慆慢之心生焉。” 三国 蜀 诸葛亮 《诫子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严复 《救亡决论》:“而中土不幸,其学最尚词章,致学者习与性成,日增慆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