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遇去声 [dù,制度][树木,名词][详注1][shù,数量][详注2][详注3][wù,憎恶][tù][详注4][pū,偃仆][pù,店铺][yù][音顾。《广韵》卖也。][cuò,动词][嘱咐][详注5][详注6][jù][tù][详注7][详注8][详注9][fū][chá ná][音驻。《广韵》鸟声。][音妒。美女也。][详注10][xǔ][详注11]


注1:污 恶去声。《说文》岁也。又染也。一曰去垢污曰污。动词
注2:疏 书疏。音数。条陈也。《扬雄·解嘲》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注3:苦 《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
注4:圃 《唐韵》《集韵》博故切,音布。《屈原·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注5:足 《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注6:错 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又《博雅》藏也。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后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注7:餔 音捕。《集韵》糖餔,饵也。或作䊇𥹴。 又《正字通》饧之浊者曰餔。又鸟名。《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未详。《释文》餔,音步。又《集韵》博故切,音布。与食也。《前汉·高帝纪》老父请㱃,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
注8:属 音树。《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叶上附。
注9:输 指所送之物。《增韵》凡以物送人,则读平声。指所送之物,则读去声。
注10:隃 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注11:穫 音护。焦穫,地名。《诗·小雅》整居焦穫。《传》焦穫,周地接於猃狁者。《尔雅·释地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末字词组
情愫积愫心愫中愫衷愫   
幽愫诚愫丹愫愚愫    

词语解释:情愫  拼音:qíng sù
见“ 情素 ”。
词语解释:情素  拼音:qíng sù
亦作“ 情愫 ”。
(1).真情;本心。《战国策·秦策三》:“夫 公孙鞅 事 孝公 ,极身毋二,尽公不还私,信赏罚以致治,竭智能,示情素,蒙怨咎,欺旧交。” 汉 刘向 《九叹·离世》:“不枉绳以追曲兮,屈情素以从事。” 宋 陈亮 《进中兴五论札子》:“臣尝为陛下有忧於此矣,尝欲输肝胆,効情愫,上书於北闕之下。” 明 高攀龙 《泾阳顾先生行状》:“诚令 维崧 等披露情愫,晓畅事实,章晰谊理,剴篤言辞,皇上一览而悟。” 章炳麟 《感旧》诗:“及尔同誓盟,死生见情素。”
(2).指感情。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五:“他在她旁边,便觉一切都有光辉,整个生命沐浴在青春的欢快里,这就可知不仅是朋友间的情愫了。”
词语解释:幽愫  拼音:yōu sù
隐秘的真情。 元 马臻 《题湘灵鼓瑟》诗:“为弹宝瑟传幽愫,一点柔红泻香露。” 清 黄景仁 《过维衍留宿灯下》诗:“知尔生平亦萧瑟,好抛幽愫结缠绵。”
词语解释:积愫  拼音:jī sù
多年的真情。 清 程麟 《此中人语·吴某》:“每於鬼卒出外时,夫妇倾叙积愫,几不欲返。”《人民文学》1979年第2期:“他把我搂起,一倾积愫,泪水汪汪了。”《新华文摘》1981年第11期:“﹝副队长﹞却是真正能够了解他,能够看透他的人,和这样的人相处才可以痛痛快快地倾吐积愫。”
词语解释:诚愫  拼音:chéng sù
见“ 诚素 ”。
词语解释:诚素  拼音:chéng sù
亦作“ 诚愫 ”。 情愫;真情实意。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太平广记》卷五三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杨真伯》:“ 真伯 因起,乃视其所留诗曰:‘君子竟执逆,无由达诚素。明月海上山,秋风独归去。’” 宋 曾巩 《乞登对状》:“况亲承圣问,实臣吐尽诚素之时,其不敢自默,此臣爱君事国之义也。” 明 陈子龙 《送默公师应试燕都》诗:“朗然冰雪心,十年奉诚愫。”
词语解释:心愫  拼音:xīn sù
见“ 心素 ”。
词语解释:心素  拼音:xīn sù
亦作“ 心愫 ”。
(1).心意,心愿。 晋 王羲之 《杂帖》:“足下不返,重遣信往问,愿知心素。” 唐 李白 《寄远》诗之八:“空留锦字表心素,至今缄愁不忍窥。” 宋 吴自牧 《梦粱录·二十八日东岳圣帝诞辰》:“都城士庶,自仲春下浣,答赛心愫……舟车道路,络绎往来,无日无之。” 清 唐孙华 《抱灌轩雨后喜周乐支胡驭洲至》诗:“幸逢二仲来,清谈豁心愫。”
(2).指高洁的心怀。 续范亭 《吊老友杜仲虑忧国自沉》诗:“清奇多傲国,心素不沾尘。”
词语解释:丹愫  拼音:dān sù
赤诚。《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悽悽丹愫,炳炳血情,临纸嚮风,千万难述。” 明 张居正 《答南台谏书》:“僕此意发自丹愫,絶无矫伪。”
词语解释:中愫  拼音:zhōng sù
见“ 中素 ”。
词语解释:中素  拼音:zhōng sù
亦作“ 中愫 ”。 犹衷情。 明 宋濂 《故龙泉县教谕汤府君墓志铭》:“大书塋间,表厥中素。” 清 顾炎武 《复张又南书》:“白石清泉,共谈中愫。”
词语解释:愚愫  拼音:yú sù
犹愚衷。 曾朴 《与沉北山书》:“敢贡迂言,申其愚愫,惟足下图之。”
词语解释:衷愫  拼音:zhōng sù
见“ 衷素 ”。
词语解释:衷素  拼音:zhōng sù
亦作“ 衷愫 ”。 内心真情。 南唐 李煜 《菩萨蛮》词之三:“雨云深绣户,未便谐衷素。”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众甫》:“吟咏性灵,陶陈衷素,皆有佳篇,不能湮落。” 明 张居正 《答蓟镇巡抚陈我度言辞俸守制》:“恐公不达鄙意,而以孤为疎外于左右,故敢直吐衷愫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