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不惯 拼音:bù guàn
(1).未经驯顺。 唐 杜甫 《瘦马行》:“去岁奔波逐餘寇,驊騮不惯不得将。” 仇兆鳌 注引 张远 曰:“不惯不将,未调习者不得用。”
(2).不习惯。如:这地方天气太热,我实在过不惯。词语解释:习惯 拼音:xí guàn
(1).亦作“ 习贯 ”。原谓习于旧贯,后指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大戴礼记·保傅》:“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 汉 应劭 《〈风俗通〉序》:“俗间行语,众所共传,积非习贯,莫能原察。” 郁达夫 《沉沦》一:“这也是他近来的一种习惯,看书的时候,并没有次序的。”
(2).习俗,风尚。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那么您死啦,没有棺材睡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都是一种习惯!” 杨朔 《征尘》:“我掏出两角钱递给他,不知应该说什么。假如习惯允许我的话,我真想拥抱他。”
(3).对新的情况逐渐适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水莽草》:“生便遣 三娘 操作。 三娘 雅不习惯,然承顺殊怜人。” 巴金 《灭亡》第八章:“我在那里住了两个月就完全习惯了,犹如在自己家里一般。”词语解释:经惯
老练,有经验词语解释:久惯 拼音:jiǔ guàn
经久熟练。《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那 月娥 是个久惯接客、乖巧不过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一船苧蔴,共有五千两有餘,乃是久惯大客商,江行防盗,假意货苧蔴,暗藏在梱内,瞒人眼目的。”《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经了这塲折磨,自己觉得那走路的情形都已久惯在行。”词语解释:熟惯 拼音:shú guàn
熟习。《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薛婆 道:‘老身除了这一行货,其餘都不熟惯。’”《红楼梦》第五回:“﹝ 宝玉 ﹞如今与 黛玉 同处 贾母 房中,故略比别的姐妹熟惯些。既熟惯,便更觉亲密。” 茅盾 《子夜》八:“ 冯云卿 也笑了,他已经明白了一切,并且在他看过去以为女儿也是熟惯了一切。”词语解释:风俗习惯 拼音:fēng sú xí guàn
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例如:遵循他的祖先的风俗习惯。词语解释:顾惯 拼音:gù guàn
顾念,照顾面子。《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这牢成的又不顾惯,只顾拿言语白他,和他整厮乱了这半日。”词语解释:道德习惯 拼音:dào dé xí guàn
指个人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的习惯方式。具有一定的道德意义,并对他人和社会有利害关系。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克服不良的道德习惯,是道德教育的任务之一。词语解释:沿惯
依照惯例词语解释:积惯 拼音:jī guàn
积久惯熟。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五·遴捕役》:“宜于久充多年积惯老成之中,择其精健有智识者另拔为一班。”词语解释:司空见惯 拼音:sī kōng jiàn guàn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 刘尚书 禹锡 罢 和州 …… 李司空 罢镇在京,慕 刘 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饌。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 刘 於席上赋诗曰:‘……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 江 南刺史肠。’”后因以称事之常见者。《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 安公子 是前度 刘郎 , 何小姐 是司空见惯,倒也用不着十分羞涩,便举案齐眉,同吃了一顿饭。”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七:“至于华侨被殴辱、房屋被烧毁等等,早已成为司空见惯的平常事情。”词语解释:宠惯 拼音:chǒng guàn
宠爱娇惯。 茅盾 《子夜》十二:“ 吴荪甫 立刻放出威棱来把他喝住:‘不许走!什么镖不镖的!丢了!丢在池子里!十七八岁的孩子,还干这些没出息的玩意儿!都是老太爷在世的时候太宠惯了你!’”词语解释:娇惯 拼音:jiāo guàn
溺爱纵容。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二折:“往常时画堂娇惯数年春,锦绣四时新,凌波罗袜不生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新郎》:“我少女娇惯,未尝一刻离膝下。”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弟弟仗着母亲的娇惯,常欺侮她、打她。”词语解释:看不惯 拼音:kàn bù guàn
厌恶。例如:这种浪费现象我们看不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