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霁去声 婿[qì,契约][详注1][jì,渡也][jì]羿[mèi][shuì,游说][jì][nì,拘泥][xiè][详注2][dài][qì][详注3][详注4][音翳。咽痛][详注5][dì][qì,以女妻人]濿[lì][详注6][详注7][详注8][jì]丿


注1:离 音荔。《广韵》去也。《书·胤征》畔官离次。《礼·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又与荔同。《司马相如·上林赋》答沓离支。《注》晋灼曰:离支,大如鸡子,皮粗,剥去皮,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又《广韵》《集韵》《韵会》音丽。《礼·月令》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注》离,读如俪偶之俪,宿俪谓其属。冯相氏保章氏掌天文者,相与宿偶,当审伺候,不得过差也。《释文》离,吕计反。偶也。
注2:哕 huì,音翙。《玉篇》鸟鸣也。《诗·小雅》鸾声哕哕。
注3:揭 音憩。亦高举也。 又褰衣涉水,由膝以下也。《诗·邶风》浅则揭。《尔雅·释水》揭者,揭衣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涉冰揭河。 又《集韵》其例切,音偈。揭阳,县名。《前汉·地理志》南海郡揭阳县。
注4:切 音砌。众也。又一切,大凡也。《前汉·平帝纪》一切满秩如真。《注》师古曰:一切者,权时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齐,不顾长短纵横,故言一切。又《韵补》砌或作切。《张衡·西京赋》设切厓隒。李善注:古字通。又叶音刺,与刺通。《仪礼注》采时世之诗为乐歌,所以通情相风切也。
注5:题 音第。视也。《诗·小雅》题彼脊令。《传》题,视也。《孔子·丘陵歌》题彼泰山。
注6:蹶 音刿。《尔雅·释诂》蹶,动也。蹶蹶,敏也。《诗·唐风》良士蹶蹶。《传》动而敏於事。《释文》蹶,俱卫反。又《大雅》文王蹶厥生。《传》蹶,动也。《释文》蹶,俱卫反。又《礼·曲礼》足毋蹶。《注》行遽。又《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
注7:浙 《集韵》征例切,音制。通作浙。亦作制。义同。
注8:欐 《唐韵》《集韵》《韵会》郎计切《正韵》力霁切,音例。梁栋别名。《列子·汤问篇》雍门鬻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首字词组
惠连惠施惠人惠言惠鲜惠黠惠赐惠教
惠爱惠州惠文冠惠康惠济惠钞惠蛄惠斯通电桥
惠然惠和惠民惠色惠润惠邮惠剑惠子知我
惠风惠顾惠气惠绥惠然之顾惠允惠叔惠存
惠泽惠养惠君惠然至惠更斯惠赠惠而不费惠口
惠政惠音惠来惠声惠育惠函惠悟惠司勒
惠化惠而惠问惠中惠美惠书惠抚惠临
惠文惠心惠庄惠恤惠然肯来惠义惠敏惠丽
惠好惠利惠渥惠贶惠益惠勒-费曼理论惠巧惠安

词语解释:惠连  拼音:huì lián
(1). 柳下惠 、 少连 的并称。皆古节行超逸之士。《论语·微子》:“ 柳下惠 、 少连 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二:“ 惠 连 非吾屈, 首阳 非吾仁。”
(2).指 南朝 宋 谢惠连 。 惠连 幼聪慧,族兄 灵运 深加爱赏。后诗文中常用为从弟或弟的美称。 唐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羣季俊秀,皆为 惠连 ;吾人咏歌,独惭 康乐 。” 宋 苏轼 《送翟安常赴阙寄子由》诗:“松荒三径思 元亮 ,草合平池忆 惠连 。” 明 袁宗道 《暮春即事》诗:“时闻 惠连 语,苍翠似 江 南。”
词语解释:惠爱  拼音:huì ài
犹仁爱。《韩非子·奸劫弑臣》:“哀怜百姓不忍诛罚者,此世之所谓惠爱也。”《后汉书·冯衍传上》:“惠爱之诚,加乎百姓;高世之声,闻乎羣士。” 宋 苏舜钦 《送杜密学赴并州》诗:“惠爱留关辅,风威入塞垣。” 郭沫若 《星空》诗:“永恒无际的合抱哟!惠爱无涯的目语哟!太空中只有闪烁的星和我。”
词语解释:惠然  拼音:huì rán
顺心的样子。例如:惠然莅临;惠然肯来(函柬用语,表示欢迎客人光临的言词)
词语解释:惠风  拼音:huì fēng
(1).和风。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清露润其肤,惠风流其间。”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唐 李白 《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诗:“登眺飡惠风,新花期啟发。” 郭沫若 《回京途中》诗:“满望农耕春水足,沿途緑化惠风吹。”
(2).用以比喻仁爱、仁政。 汉 张衡 《东京赋》:“惠风广被,泽洎幽荒。”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 王业 ﹞在州七年,惠风大行,苛慝不作,山无豺狼。”
词语解释:惠泽  拼音:huì zé
犹恩泽。《汉书·郑崇传》:“朕幼而孤,皇太太后躬自养育,免于襁褓,教道以礼,至於成人,惠泽茂焉。”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其所用也,不越於妻妾之戚属;其惠泽也,不出乎近习之庸琐。”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三:“ 汉 律三人以上无故饮酒,罚金四两。故 汉 以赐酺为惠泽,令得羣臣饮酒也。” 清 唐甄 《潜书·匪更》:“官守不明,惠泽不行,名存而实亡。”
词语解释:惠政  拼音:huì zhèng
仁政,德政。《后汉书·庞参传》:“ 参 在职,果能抑强助弱,以惠政得名。” 唐 骆宾王 《伤祝阿王明府》诗:“ 洛川 真气上, 重泉 惠政融。” 明 袁宏道 《王氏两节妇传》:“余友同门 王箕仲 ……初令 寧海 ,有惠政。”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 潘石舟 明府, 素心 女子之父也,作官有惠政,诗亦清逸。”
词语解释:惠化  拼音:huì huà
旧谓地方官为人所称道的政绩和教化。《三国志·魏志·卢毓传》:“迁 安平 、 广平 太守,所在有惠化。” 唐 李白 《赠徐安宜》诗:“清风动百里,惠化闻京师。”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政事》:“ 齐 乐预 为 永世 令,人怀其德,卒於官……市人皆泣,其惠化如此。”
词语解释:惠文  拼音:huì wén
(1).即惠文冠。 晋 傅咸 《赠何劭王济》诗:“金璫缀惠文,煌煌发令姿。” 唐 韩愈 《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诗:“鱟实如惠文,骨眼相负行。”
(2).为法冠“ 柱后惠文 ”的省称,因以指代法禁。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送穆父》之一:“又触惠文江海去,快帆谁与挽令回。”参见“ 惠文冠 ”。
词语解释:惠文冠  拼音:huì wén guān
冠名。相传为 赵惠文王 创制,故称。 汉 谓之武弁,又名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常侍加黄金璫,附蝉为文,貂尾为饰。侍中插左貂,常侍插右貂。因又称“貂璫”、“貂蝉”。《汉书·昌邑王刘贺传》:“王年二十六七,为人青黑色,小目……衣短衣大絝,冠惠文冠。” 颜师古 注:“ 苏林 曰:‘治狱法冠也。’ 孟康 曰:‘今侍中所著也。’ 服虔 曰:‘武冠也,或曰 赵惠文王 所服,故曰惠文。’ 晋灼 曰:‘柱后惠文,法冠也。但言惠文,侍中冠。 孟 説是也。’”《后汉书·舆服志下》:“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璫,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 王先谦 集解:“ 赵惠文王 , 武灵王 子也。其初制必甚麤简,金玉之饰,当即 惠文 后来所增,故冠因之而名。” 清 方文 《赠黄穆生》诗:“圣朝用人破资格,安知不冠惠文冠。”一说此冠在 惠文王 父 武灵王 效胡服时已有。见 王国维 《观堂集林·胡服考》
词语解释:惠好  拼音:huì hǎo
恩爱;友好。语本《诗·邶风·北风》:“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毛 传:“惠,爱也。” 唐 张潮 《长干行》:“妾本富家女,与君为偶匹,惠好一何深,中门不曾出。” 宋 梅尧臣 《胡武平遗牡丹一盘》诗:“虽无向时乐,惠好仍有加。” 明 陈子龙 《吴兴道中》诗:“惠好迟佳人,长缨聊可濯。”
词语解释:惠施  拼音:huì shī
(1).犹恩惠。《吴子·料敌》:“上爱其下,惠施流布。” 汉 贾谊 《新书·傅职》:“或明惠施以道之忠,明长復以道之信,明度量以道之义。”
(2).布施;施恩。《百喻经·见他人涂舍喻》:“虚弃稻穀,都无利益。不如惠施,可得功德。” 唐 韩愈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诗:“乾坤惠施万物遂,独於数子怀偏慳。”
词语解释:惠州  拼音:huì zhōu
广东省县级市及专区政府所在地。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在广州东120公里,面积419平方公里。是东江流域物资集散地
词语解释:惠和  拼音:huì hé
仁爱和顺。《左传·昭公四年》:“ 紂 作淫虐, 文王 惠和, 殷 是以陨, 周 是以兴,夫岂争诸侯!”《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政非惠和,不图於心;制非旧典,不访於朝。” 唐 元稹 《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睦族以惠和,煦下以慈爱。” 宋 曾巩 《枢密迁官加殿学士知州制》:“某忠加惠和,德操惟邵,先帝所遗,以辅朕躬。”
词语解释:惠顾  拼音:huì gù
(1).关心照顾。《左传·成公十三年》:“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 宋 陈师道 《赠二苏公》诗:“上帝惠顾祓不祥,天门夜下龙虎章。”
(2).敬称他人的光临。《三国志·吴志·鲁肃传》:“今 汉 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餘业,思有 桓 文 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 元 关汉卿 《金线池》楔子:“不意今日惠顾,殊慰鄙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惠顾时,得聆雅奏,倾心向往。” 茅盾 《子夜》八:“ 冯云卿 虽尚未蒙惠顾,却也久闻大名。”
词语解释:惠养  拼音:huì yǎng
(1).加恩抚养。《汉书·疏广传》:“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饗其赐,以尽吾餘日。”《新唐书·刘蕡传》:“念百姓之怨痛,在择良吏以任之,使明惠养之术。”《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五年》:“夫一家之长,必惠养子孙;天下之君,必惠养兆民。”
(2).犹豢养。 清 唐孙华 《责猫》诗:“惠养及二载,肥泽若可悦。”
词语解释:惠音  拼音:huì yīn
(1).敬称友人来信。 晋 陆机 《赠冯文罴》诗:“夫子茂远猷,款诚寄惠音。” 宋 苏轼 《贺列郡知通贺冬启》:“未遑驰问,先辱惠音。”
(2).清扬和畅之音。 晋 陆机 《拟古诗》之九:“闲夜抚鸣琴,惠音清且悲。”
词语解释:惠而  拼音:huì ér
犹惠然。顺貌。
词语解释:惠心  拼音:huì xīn
(1).利民之心。《易·益》:“有孚惠心,勿问元吉。” 王弼 注:“惠之大者,莫大於心,因民所利而利之焉。”
(2).明慧之心。惠,通“ 慧 ”。《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论》:“及至移意爱,析嬿私,虽惠心妍状,愈献丑焉。”《文选·谢瞻〈张子房诗〉》:“惠心奋千祀,清埃播无疆。” 刘良 注:“明惠之心。” 清 方文 《云间五子诗·陈卧子子龙》:“惠心烛千仞,雄风扇八区。”
词语解释:惠利  拼音:huì lì
(1).谓恩惠及人使之得利。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墨綬长吏,职典理人,皆当以惠利为绩,日月为劳,褒责之科,所宜分明。” 宋 苏轼 《和孔密州五绝·春步西园见寄》:“今年太守尤难继,慈爱聪明惠利人。”
(2).指恩惠利益。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由拾遗公而使天子不尽得良臣,君子不尽得显位,人庶不尽被惠利,其害不为细,必望审察而远思之。” 李大钊 《社会主义下的经济组织》:“此时科学上有所发明普及的工人,才能得到他的惠利。”
(3).犹伶俐。 唐 李濬 《松窗杂录》:“﹝ 玄宗 ﹞初以 林邑国 进白鸚鵡,惠利之性特异常者,因暇日以金锦饰之,示於三相。”
词语解释:惠人  拼音:huì rén
(1).施恩惠于他人的人;仁慈的人。《论语·宪问》:“或问 子产 ,子曰:‘惠人也。’” 汉 王充 《论衡·明雩》:“或賫酒食,请於惠人之前,未出其泣,惠人终不为之陨涕。”
(2).施恩于人。 郭沫若 《橄榄·〈行路难〉下篇三》:“山水惠人,原无厚薄, 柳州 被谪,未为非福。”
词语解释:惠文冠  拼音:huì wén guān
冠名。相传为 赵惠文王 创制,故称。 汉 谓之武弁,又名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常侍加黄金璫,附蝉为文,貂尾为饰。侍中插左貂,常侍插右貂。因又称“貂璫”、“貂蝉”。《汉书·昌邑王刘贺传》:“王年二十六七,为人青黑色,小目……衣短衣大絝,冠惠文冠。” 颜师古 注:“ 苏林 曰:‘治狱法冠也。’ 孟康 曰:‘今侍中所著也。’ 服虔 曰:‘武冠也,或曰 赵惠文王 所服,故曰惠文。’ 晋灼 曰:‘柱后惠文,法冠也。但言惠文,侍中冠。 孟 説是也。’”《后汉书·舆服志下》:“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璫,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 王先谦 集解:“ 赵惠文王 , 武灵王 子也。其初制必甚麤简,金玉之饰,当即 惠文 后来所增,故冠因之而名。” 清 方文 《赠黄穆生》诗:“圣朝用人破资格,安知不冠惠文冠。”一说此冠在 惠文王 父 武灵王 效胡服时已有。见 王国维 《观堂集林·胡服考》
词语解释:惠民  拼音:huì mín
施恩惠于民;爱民。《书·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景公 问政於 师旷 曰:‘太师将奚以教寡人?’ 师旷 曰:‘君必惠民而已。’”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一》:“ 充国 惠民,安得湮没而不章焉。” 明 方孝孺 《蜀三守赞·李冰》:“处厉民之时而为惠民之政,非仁者不能也。”
词语解释:惠气  拼音:huì qì
和顺之气。《楚辞·天问》:“ 伯强 何处?惠气安在?” 王夫之 注:“惠,顺也,南方和顺之气。” 南朝 宋 鲍照 《拟阮公〈夜中不能寐〉》诗:“惠气凭夜清,素景缘隟流。” 唐 韩愈 《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愈赋十四韵以献》:“威风挟惠气,盖壤两劘拂。”一说即惠风。见 闻一多 《古典新义·天问释天》
词语解释:惠君  拼音:huì jūn
仁厚爱民之君。《诗·大雅·桑柔》:“维此惠君,民人所瞻。” 郑玄 笺:“维至德顺民之君为百姓所瞻仰者。”《淮南子·泰族训》:“ 汤 放 桀 , 武王 诛 紂 ,以为天下去残除贼,可谓惠君。”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家佩惠君,户蒙慈父。图致太和,洽德全义。”
词语解释:惠来  拼音:huì lái
(1).招抚使之归顺。 唐 韩愈 《平淮西碑》:“方战未利,内惊京师,羣公上言,莫若惠来。”
(2).谓温驯来归。 宋 李纲 《条具防冬利害事件札子》:“两年之间,招捕羣盗凡数十伙,几数万人,逆者诛锄,顺者惠来。”
词语解释:惠问  拼音:huì wèn
美好的称誉。《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惠问川流,芳猷渊塞。” 刘良 注:“惠问,美称也。”
词语解释:惠庄  拼音:huì zhuāng
惠施 、 庄周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想 惠 庄 之清尘,庶 羊 左 之徽烈。”
词语解释:惠渥
深厚的恩泽
词语解释:惠言  拼音:huì yán
好听的空话。《商君书·修权》:“故上多惠言而不克其赏,则下不用;数加严令而不致其刑,则民傲罪。”
词语解释:惠康  拼音:huì kāng
加恩使之安乐。《书·文侯之命》:“柔远能邇,惠康小民。”《魏书·任城王澄传》:“愿上览 盘庚 始迁之艰难,下矜诗人《由庚》之至咏,辑寧新邑,惠康亿兆。”
词语解释:惠色  拼音:huì sè
秀美的颜色、色彩。《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殷仲文“兴瞩”〉》:“青松挺秀萼,惠色出乔树。” 张铣 注:“惠,媚也。” 明 陈子龙 《春郊》诗之一:“麦苗流惠色,花药滋覊愁。”
词语解释:惠绥  拼音:huì suí
(1).驾车相迎。古婚礼的一部分。绥,用以挽之上车的索。语本《仪礼·士昏礼》:“壻御妇车授绥,姆辞不受。”《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良人怀古懽,枉驾惠前绥。”
(2).犹安抚。 唐 张元晏 《皇第十一男禎封雅王制》:“固安万邦,惠绥羣品。”《新唐书·李绛传》:“今元恶传首,若因取其材,恐非遏乱略、惠绥困穷者。”
词语解释:惠然至  拼音:huì rán zhì
见“ 惠然肯来 ”。
词语解释:惠然肯来  拼音:huì rán kěn lái
《诗·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郑玄 笺:“肯,可也,有顺心然后可以来至我旁。”后多用作对客人的来临表示欢迎之词。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想拾遗公冠带就车,惠然肯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疗病》:“凡人有生平嚮往,未经谋面者,如其惠然肯来,以此当药,其为效也更捷。” 鲁迅 《徬徨·高老夫子》:“现在经 何校长 再三敦请,竟惠然肯来,到这里来教历史了。”亦作“ 惠然之顾 ”、“ 惠然至 ”。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弥秋歷冬,经迈二载,深拒以疾,无惠然之顾。” 明 高攀龙 《湖上闲居季思子往适至》诗:“我友惠然至,僮僕喜奔走。”
词语解释:惠声  拼音:huì shēng
仁声;美誉。 晋 潘岳 《西征赋》:“越 安陵 而无讥,谅惠声之寂寞。” 唐 韦承庆 《重上直言谏东宫启》:“惠声溢於远近,仁风翔於内外。” 明 汪道昆 《五湖游》:“定 三吴 ,霸业收;操七策,惠声流。”
词语解释:惠中  拼音:huì zhōng
谓心里聪明。惠,通“ 慧 ”。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词语解释:惠恤  拼音:huì xù
加恩体恤。《左传·成公二年》:“无德以及远方,莫如惠恤其民,而善用之。”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叶令祠》:“古者,令曰公,忠於社稷,惠恤万民。”
词语解释:惠贶  拼音:huì kuàng
称他人馈赠的敬词。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信到奉所惠貺,发函伸纸,是何文采之巨丽而慰喻之绸繆乎!”
词语解释:惠鲜  拼音:huì xiàn
犹惠赐。《书·无逸》:“怀保小民,惠鲜鰥寡。” 蔡沉 集传:“惠鲜云者,鰥寡之人,垂首丧气,賚予賙给之,使之有生意也。” 俞樾 《群经平议·尚书四》:“‘惠鲜鰥寡’犹云‘惠赐鰥寡’,正与‘怀保小民’一律……若以‘鲜鰥寡’三字连文,与上句不一律矣。 蔡 传曰:‘於小民则怀保之,於鰥寡则惠鲜之。’甚得经旨。”
词语解释:惠济  拼音:huì jì
谓施恩于人。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皇泽广被,惠济无远。”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夫周给无私,诸佛至教;惠济有缘,先圣明训。”
词语解释:惠润  拼音:huì rùn
犹恩泽。《晋书·乐志上》:“济民育物,拟陶均;拟陶均,垂惠润。” 晋 郭璞 《皇孙生请布泽疏》:“黔首顒顒,实望惠润。”
词语解释:惠然之顾  拼音:huì rán zhī gù
见“ 惠然肯来 ”。
词语解释:惠然肯来  拼音:huì rán kěn lái
《诗·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郑玄 笺:“肯,可也,有顺心然后可以来至我旁。”后多用作对客人的来临表示欢迎之词。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想拾遗公冠带就车,惠然肯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疗病》:“凡人有生平嚮往,未经谋面者,如其惠然肯来,以此当药,其为效也更捷。” 鲁迅 《徬徨·高老夫子》:“现在经 何校长 再三敦请,竟惠然肯来,到这里来教历史了。”亦作“ 惠然之顾 ”、“ 惠然至 ”。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弥秋歷冬,经迈二载,深拒以疾,无惠然之顾。” 明 高攀龙 《湖上闲居季思子往适至》诗:“我友惠然至,僮僕喜奔走。”
词语解释:惠更斯  拼音:huì gēng sī
(1629—1695) 荷兰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光波动论的创立者。著作有《时钟》、《摆动的时钟》、《重力起因演讲录》、《论光》等
词语解释:惠育  拼音:huì yù
以仁爱抚育。《后汉书·左雄传》:“今之墨綬,犹古之诸侯,拜爵王庭,舆服有庸,而齐於匹竖,叛命避负,非所以崇宪明理,惠育元元也。”
词语解释:惠美  拼音:huì měi
聪明美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申氏》:“先是, 亢翁 有女,絶惠美,父母皆怜爱之。”
词语解释:惠然肯来  拼音:huì rán kěn lái
《诗·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郑玄 笺:“肯,可也,有顺心然后可以来至我旁。”后多用作对客人的来临表示欢迎之词。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想拾遗公冠带就车,惠然肯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疗病》:“凡人有生平嚮往,未经谋面者,如其惠然肯来,以此当药,其为效也更捷。” 鲁迅 《徬徨·高老夫子》:“现在经 何校长 再三敦请,竟惠然肯来,到这里来教历史了。”亦作“ 惠然之顾 ”、“ 惠然至 ”。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弥秋歷冬,经迈二载,深拒以疾,无惠然之顾。” 明 高攀龙 《湖上闲居季思子往适至》诗:“我友惠然至,僮僕喜奔走。”
词语解释:惠益  拼音:huì yì
(1).谓惠世济民。
(2).谓恩情与帮助。 清 龙启瑞 《答罗生书》:“不图足下一旦倾泻肝肺,相爱之甚,至於斯极也。其为惠益,岂可涯量?”
词语解释:惠黠  拼音:huì xiá
聪慧。《太平广记》卷四五二引 唐 沉既济 《任氏传》:“ 崟 乃悉假帷帐榻席之具,使家僮之惠黠者,随以覘之。”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二:“有监酒使臣 张 者,小女甫六七岁,甚为惠黠, 文肃 之室 魏夫人 怜之,教以诵诗书,颇通解。”
词语解释:惠钞  拼音:huì chāo
会钞,付钱。《负曝闲谈》第十八回:“ 周 大文豪见他摸出钞票,肯替自己惠钞,便没口子的説道:‘ 黄兄 ,你代我解了这场围,赛过重生父母,再世爹娘了。’”
词语解释:惠邮  拼音:huì yóu
称人邮寄来件的敬词。 清 魏源 《〈皇朝经世文编〉五例》:“故有録必披,无简可略,匪但专集宜寻,亦作他书别见,则网罗之宜广也。见闻或限于方隅,惠邮尚资夫益友。”
词语解释:惠允  拼音:huì yǔn
得到对方获准的敬称
词语解释:惠赠  拼音:huì zèng
称人赠与的敬词。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昨 乔峰 交到惠赠之《中国文学史》三本,谢谢。”
词语解释:惠函  拼音:huì hán
称人来函的敬词。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顷奉到十二月五日惠函,备悉种种。”
词语解释:惠书  拼音:huì shū
称对方来信的敬词。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顷得惠书,谨悉一切。” 徐特立 《致黎锦熙信》:“弟于去年初离 法 留 德 三月馀,今春由 德 赴 比 ,居无定所,以致惠书展转邮寄多费时日。”
词语解释:惠义  拼音:huì yì
恩义。《文选·江淹〈杂体诗·效王粲“怀德”〉》:“君子篤惠义,柯叶终不倾。” 张铣 注:“惠,恩也。”
词语解释:惠勒-费曼理论  拼音:huì lè - fèi màn lǐ lùn
一种相对论性的超距作用理论,其中假定宇宙中有足够的吸收体,它是作为带电粒子发出的所有作用的收缩点,辐射阻尼就是这个理论的一个结论
词语解释:惠赐  拼音:huì cì
称人所赠的敬词。《仪礼·聘礼》“公当楣再拜” 汉 郑玄 注:“拜貺也。貺,惠赐也。” 清 吴敏树 《与梅伯言先生书》:“伏维矜怜,而终惠赐之,其为感戴,岂可涯量!”《第八路军武汉办事处鸣谢启事》:“特将惠赐者之姓名及钱数物数,公诸报端,以伸谢悃。”
词语解释:惠蛄  拼音:huì gū
蟪蛄。《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陆德明 释文:“惠,本亦作‘蟪’。”参见“ 蟪蛄 ”。
词语解释:蟪蛄  拼音:huì gū
蝉的一种。体短,吻长,黄绿色,有黑色条纹,翅膀有黑斑,雄的腹部有发音器,夏末自早至暮鸣声不息。《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北齐 颜之推 《稽圣赋》:“蠐螬行以其背,蟪蛄鸣非其口。” 唐 李白 《拟古》诗之八:“蟪蛄啼青松,安见此树老。” 明 杨珽 《龙膏记·藏春》:“鸚鵡卧,蟪蛄鸣,簟凉枕冷不胜情。” 王国维 《屈子文学之精神》:“彼等巧与比类,而善于滑稽,故言大则有若北溟之鱼,语小则有若蜗角之国,语久则大椿冥灵,语短则蟪蛄朝菌。”
词语解释:惠剑  拼音:huì jiàn
即慧剑。佛教谓智慧如剑,能断烦恼。 唐 李白 《地藏菩萨赞》:“乃得惠剑于真宰,湛本心于虚空。” 王琦 注:“《维摩詰经》:‘以智慧剑,破烦恼网。’”
词语解释:惠叔  拼音:huì shū
复姓。《万姓统谱》:“ 惠叔 , 姬 姓, 鲁 大夫 孟惠叔 之后。” 东汉 有尚书郎 惠叔俭 。
词语解释:惠而不费  拼音:huì ér bù fèi
施惠于人而无所耗费。《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隋书·循吏传序》:“若 子产 之理 郑国 , 子贱 之居 单父 , 贾琮 之牧 冀州 , 文翁 之为 蜀郡 ,皆可以恤其灾患,导以忠厚,因而利之,惠而不费。” 鲁迅 《野草·死后》:“现在又影一般死掉了,连仇敌也不使知道,不肯赠给他们一点惠而不费的欢欣。”
词语解释:惠悟  拼音:huì wù
聪敏。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时 刘晏 以神童为秘书省正字,十岁,惠悟过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晚霞》:“ 龙窝君 嘉其惠悟,赐五文袴褶。”
词语解释:惠抚  拼音:huì fǔ
加恩体恤。《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九年》:“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愿缓刑弛禁以慰其望。”
词语解释:惠敏  拼音:huì mǐn
仁爱明智。《宋书·孝武帝纪》:“庶简约之风,有孚于品性;惠敏之训,无漏于幽仄。”
词语解释:惠巧  拼音:huì qiǎo
机智精巧。惠,通“ 慧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远游》《天问》,瓌诡而惠巧。”
词语解释:惠教  拼音:huì jiào
犹赐教。《战国策·赵策四》:“ 赵王 曰:‘卿不远 赵 ,而惠教以国事。’”
词语解释:惠斯通电桥  拼音:huì sī tōng diàn qiáo
用比较法测量电阻的仪器。最简单的是滑线式惠斯通电桥,如图所示。图中ac为滑线电阻线,r0为已知电阻、rx为待测电阻。闭合电键k后,移动滑动触头d,直到电流计g中恰无电流通过时,b、d两点等势,电桥达到平衡,即得r0rad=rxrdc,rx=l2l1r0。
词语解释:惠子知我  拼音:huì zǐ zhī wǒ
惠子 指 惠施 , 战国 宋 人,在 先秦 诸子中属名家,为 庄周 契友。 惠 死后, 庄周 过其墓,曾借匠 石 斫堊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见《庄子·徐无鬼》。后因以“惠子知我”喻朋友相知之深。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其言之不慙,恃 惠子 之知我也。” 唐 李白 《与贾少公书》:“ 惠子 知我,夫何间然。”
词语解释:惠存  拼音:huì cún
(1).关心问候。 唐 骆宾王 《与博昌父老书》:“故可洽赏当年,相欢卒岁;寧復惠存旧好,追思昔游。”
(2).敬词。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时所题的上款。如:某某惠存。
词语解释:惠口  拼音:huì kǒu
善于言辞。惠,通“ 慧 ”。 唐 沉亚之 《喜子传》:“ 喜子 为人,惠口而柔颜。”
词语解释:惠司勒  拼音:huì sī lè
(jamesabbottmcneillwhistler,1834-1903)美国画家。1859年起定居伦敦。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线条与色彩的和谐。受委拉斯开兹、库尔贝和日本绘画的影响,作品富有装饰趣味和东方情调。代表作有油画《白衣女郎》《母亲》及铜版画《威尼斯风景》等。
词语解释:惠临  拼音:huì lín
称人来临的敬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禁私谒》:“因公事而惠临,则宾馆相迎。”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届时务希与令弟一同惠临为幸。”
词语解释:惠丽  拼音:huì lì
聪明美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臙脂》:“ 东昌 卞氏 ,业牛医者。有女,小字 臙脂 ,才姿惠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花姑子》:“ 安 赞其惠丽,称不容口。”
词语解释:惠安  拼音:huì ān
以仁德安抚。《宋史·哲宗纪一》:“其申諭中外,协心奉令,以称先帝惠安元元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