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五翰去声 [kān kàn][guàn,楼观][nàn,灾难][sǎn sàn,解散][gàn,树干,干练][guàn,冠军][dàn,名词][名词][音軟。弱也。同愞。][详注1][zuàn][àn][同案][详注2][详注3][详注4]溿[义与寒旱韵同,又通判。][难去声。按也。]


注1:谩 màn,《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莫半切,音缦。《类篇》欺语也。又《增韵》且也。通作漫。 形词
注2:钎 音干。器也。又急也。《庄子·列御寇》有缓而焊。《注》焊,胡旦反。又音干。急也。
注3:酇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子旰切,音赞。地名。《玉篇》南阳有酇县。《前汉·萧何传》封为酇侯。
注4:谚 《集韵》鱼旰切《正韵》鱼干切,音岸。《类篇》䛀谚,自矜也。《增韵》畔谚,刚猛也。《韵会》叛谚,不恭也。或作谚。引《论语注》子路失於畔谚。正义曰:旧注作𠯘谚。失言也。言子路性行刚强,常𠯘谚失於礼容也。
首字词组
惋惜惋惋惋怅惋结惋恻惋愕惋失 
惋叹惋恨惋懑惋怛惋愤惋怆惋怒 
惋伤惋咽惋慨惋骇惋悒惋切  

词语解释:惋惜  拼音:wǎn xī
可惜;引以为憾。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 石崇 与 王愷 争豪…… 武帝 , 愷 之甥也,每助 愷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 愷 ,枝柯扶疎,世罕其比。 愷 以示 崇 , 崇 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愷 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 明 陆完学 《〈长安客话〉序》:“尝谓前代骚人墨士负有当世重名,其所著譔,琳琅膾炙人口,往往散逸不传,尚论者无从窥豹,深可惋惜。” 方纪 《歌声和笛音》五:“‘你们才住一晚,就要走了。’他站在门口,似乎不知说什么好,只惋惜地握住我的手说道。”
词语解释:惋叹  拼音:wǎn tàn
亦作“ 惋嘆 ”。 悲叹,叹惜。 三国 魏 曹操 《善哉行》:“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宋 苏轼 《与宋汉杰书》之一:“某初仕,即佐先公,蒙顾遇之厚,何时可忘。流落阔远,不闻昆仲息耗,每以惋叹。” 清 恽敬 《前翰林院编修洪君遗事述》:“吾州多异才, 敬 於君尤为惋叹焉。” 茅盾 《动摇》五:“‘我本没一毫私心,是非付之公论。’ 方罗兰 说时颇为惋叹。”
词语解释:惋伤  拼音:wǎn shāng
怅恨哀伤。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元 陈高 《种橦花》诗:“弃取何相异,感物增惋伤。” 靳以 《造车的人》:“他叹息着,惋伤着自己的苦命。”
词语解释:惋惋  拼音:wǎn wǎn
忧郁貌。《文子·道原》:“其於乐不忻忻,其於忧不惋惋。”
词语解释:惋恨  拼音:wǎn hèn
(1).怨恨。 唐 韩愈 《赠刘师服》诗:“ 虞翻 十三比岂少,遂自惋恨形於书。”
(2).懊悔。《法苑珠林》卷三四:“ 显 虽觉其韵高,而不悟是神人。后又逢一少僧, 显 问曰:‘向耆年是谁耶?’答云:‘ 头陁迦叶 大弟子也。’ 显 方大惋恨。”
词语解释:惋咽  拼音:wǎn yān
呜咽叹惜。 唐 方干 《哭王大夫》诗:“ 峴亭 惋咽知无极, 渭曲 馨香莫计年。”
词语解释:惋怅  拼音:wǎn chàng
犹惆怅。《世说新语·赏誉》“ 王恭 始与 王建武 甚有情” 刘孝标 注引《晋安帝纪》:“ 恭 虽惋悵,谓 忱 为搆己也。 忱 虽心不负 恭 ,而无以自亮。” 宋 苏轼 《与孙叔静书》之四:“无缘重诣,临纸惋悵。”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有人持 徐熙 《牡丹图》,求钱二十万……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悵者数日。” 清 吴骞 《拜经楼诗话》卷一:“予急归捡之,按照目録,仅存十一,为惋悵久之。”
词语解释:惋懑  拼音:wǎn mèn
叹惜而愤慨。《魏书·南安王桢传》:“出军淹滞, 肥梁 已陷。闻之惋懣,实乖本图。”
词语解释:惋慨  拼音:wǎn kǎi
惋惜感慨。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师既惋慨此事,追恨不早研究。”
词语解释:惋结  拼音:wǎn jié
谓怅恨之情郁结于心。 宋 苏轼 《答王敏中书》:“更蒙下访,粗识仁人之用心也,欣慰之极。未缘面尽,临纸惋结。”
词语解释:惋怛  拼音:wǎn dá
叹惜悲痛。《晋书·王羲之传》:“知 安西 败丧,公私惋怛,不能须臾去怀。”
词语解释:惋骇  拼音:wǎn hài
叹息骇异。《宋书·二凶传》:“上谓 劭濬 已当斥遣 道育 ,而犹与往来,惆悵惋骇。”
词语解释:惋恻  拼音:wǎn cè
犹哀怨。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卷下:“ 际叔 闻信奔赴,哭之慟,为书以报地下,美 鯤庭 之得死所,敍己有母,且尚在草野不即相从之故,词甚激昂惋惻。”
词语解释:惋愤  拼音:wǎn fèn
怨恨愤慨。 宋 苏轼 《策断三》:“贵为将相,而不免囚徒之耻,宜其有惋愤鬱结而思变者,特未有路耳。”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焦仲卿》诗,有数病……其后府吏与母永诀,回身入房,此时不知几为徘徊,几为惋愤,而诗之情色,甚是草草。”
词语解释:惋悒  拼音:wǎn yì
怅恨不安。 清 钮琇 《觚賸·睐娘》:“红牋诗犹在镇狮下…… 倩 出读之,纳於杏衫左袖,遽下楼级, 睞 止之不能,惋悒而已。”
词语解释:惋愕  拼音:wǎn è
怅叹惊愕。《晋书·桓温传》:“臣近亲率所统,欲北扫 赵 魏 ,军次 武昌 ,获抚军大将军、 会稽王 昱 书,説风尘纷紜,妄生疑惑,辞旨危急,忧及社稷。省之惋愕,不解所由。”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张 还船,同侣问何处宿, 张 笑而不答。须臾, 真长 遣传教觅 张孝廉 船。同侣惋愕。”《梁书·昭明太子统传》:“太子仁德素著,及薨,朝野惋愕。” 唐 康骈 《剧谈录·李朱崖知白令公》:“俄而所约朝贵联骑而至,閽者具陈与 贺拔 从客,无不惋愕而去。”
词语解释:惋怆  拼音:wǎn chuàng
悲伤,悲痛。 南朝 梁简文帝 《徵君何先生墓志》:“知与不知,并怀惋愴。” 林纾 《译〈孝女耐儿传〉序》:“《史记·外戚传》述 竇长君 之自陈,谓姊与我别逆旅中,丐沐沐我,饭我乃去。其足生人惋愴者,亦祗此数语。”
词语解释:惋切  拼音:wǎn qiē
含冤悲切。《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詔报曰:‘具知卿惋切之怀,今当显加赠諡。’”
词语解释:惋失  拼音:wǎn shī
怨恨失意。 明 冯梦龙 《智囊补·闺智·孟昶妻》:“初 桓玄 尝推重 昶 ,而 刘迈 毁之。 昶 深自惋失。”
词语解释:惋怒  拼音:wǎn nù
怅恨怨怒。 唐 张固 《幽闲鼓吹》:“ 元相 载 在中书日,有丈人自 宣州 货所居来投,求一职事。中书度其材不任事,赠 河北 一函书而遣之。丈人惋怒,不得已,持书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