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九屑入声 [shuō yuè][yè,呜咽][详注1][xiè][详注2][详注3][详注4][duō duo][nà nè][biē biě][dié shé][jié][jié xié][xiè][pì piē][详注5][dié][duō][lié][jué guì][miè mò]丿[xiè][详注6][同谲][dié]


注1:泄 《广韵》《集韵》私列切《正韵》先结切,音薛。与渫同。除去也。详渫字注。
注2:缀 竹劣切,音掇。《仪礼·士丧礼》缀足用燕几。《注》缀犹拘也。 又《礼·乐记》礼者,所以缀淫也。《注》缀,犹止也。 又《广韵》陟劣切《集韵》枺劣切,音辍。义同。
注3:凸 《通俗文》肉凸曰瘤。又《唐韵》《集韵》《韵会》徒结切,音迭。高也。
注4:茁 又《韵补》侧劣切,音拙。《苏轼诗》韭芽戴土拳如蕨,霜叶露芽寒更茁。
注5:覈 《集韵》奚结切,音页。邀也。又恨竭切,音纥。与麧同。麦糠中不破者。《前汉·陈平传》亦食糠覈耳。
注6:准 《唐韵》职悦切《集韵》《韵会》《正韵》朱劣切,音拙。《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注》服虔曰:准,颊权也。文颖曰:准,鼻也。
首字词组
悦目悦怿悦康悦服悦爱悦意悦恺悦笑
悦耳悦心悦喜悦媚悦和悦悆悦近来远悦目赏心
悦豫悦乐悦使悦畅悦色悦慕悦附悦穆
悦人悦随悦泽悦玩悦义悦劝悦赖悦谕
悦口悦情悦可悦来悦欣悦伏悦远 

词语解释:悦目  拼音:yuè mù
愉悦眼目,好看。 汉 刘向 《说苑·修文》:“衣服容貌者,所以悦目也。”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七:“臣闻音以比耳为美,色以悦目为欢。” 宋 王谠 《唐语林·识鉴》:“图画尚可以悦目,何况亲观。” 冰心 《再寄小读者》八:“最爽心悦目的是红紫黄白各色的郁金香。”
词语解释:悦耳  拼音:yuè ěr
动听,好听。 汉 枚乘 《七发》:“练色娱目,流声悦耳。” 唐 皇甫湜 《制策》:“欲远小人而好悦耳之言,所以巧諛常进也。” 宋 欧阳修 《春秋论上》:“简直无悦耳之言,而新奇多可喜之论。” 峻青 《秋色赋·乡音》:“啊!多么雄壮悦耳的声音啊!”
词语解释:悦豫  拼音:yuè yù
亦作“悦悆”。 喜悦,愉快。 汉 班固 《两都赋》序:“是以众庶悦豫,福应尤盛。”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若和平者听之,则怡养悦悆,淑穆玄真。” 宋 秦观 《代程给事乞祝圣寿表》:“於是郡之衣冠緇素无不悦豫鼓舞。” 清 唐甄 《潜书·善游》:“山川之色,更益美观;流览之怀,更为悦豫;岂非天下之至乐哉!”
词语解释:悦人  拼音:yuè rén
犹面首。《北史·李崇传》:“ 孝昌 中, 灵太后 淫纵,分遣腹心媪姬出外,阴求悦人。”
词语解释:悦口  拼音:yuè kǒu
适口,可口。语本《孟子·告子上》:“理义之悦我心,犹芻豢之悦我口。” 明 王琼 《双溪杂记》:“虽曰信手杂録,而举一事寓一理,使读者忘倦,如芻豢之悦口,斯不为徒言矣。”
词语解释:悦怿  拼音:yuè yì
(1).欢乐;愉快。 汉 班固 《白虎通·礼乐》:“ 郑国 土地民人山居谷汲,男女错杂,为 郑 声以相悦懌。” 唐 杜甫 《郑典设自施州归》诗:“听子话此邦,令我心悦懌。” 明 高攀龙 《今日第一要务疏》:“诚得其要而图之,则天心感格,民心悦懌。” 章炳麟 《文学总论》:“心有疑滞,覩辨析之论,则悦懌随之矣。”
(2).谓光润悦目。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六:“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懌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遵言》:“乃一白犬……毛彩清润,悦懌可爱。”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二:“ 沧州 有妇人不食,惟日饮水数盃,年四十五六,而面貌悦懌。”
词语解释:悦心  拼音:yuè xīn
愉悦心情;心里喜悦。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嗜慾好恶者,所以悦心也。” 清 郑燮 《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吾弟为文,须想春江之妙境,挹先辈之美词,令人悦心娱目,自尔利科名,厚福泽。” 骆宾基 《父女俩》三:“她那两只眼睛的深处,分明还隐藏着一种悦心的愉快。”
词语解释:悦乐  拼音:yuè lè
欣喜,欢乐。《晋书·傅玄传》:“臣愚以为宜佃兵持官牛者与四分,持私牛者与官中分,则天下兵作欢然悦乐,爱惜成穀。” 明 李东阳 《耕读录·孟子直解》:“乐之实,只是於这两件中心悦乐,和顺从容。” 朱自清 《旅路》:“春底旅路里所有的悦乐,我曾尽力用我浅量的心吸饮。”
词语解释:悦随  拼音:yuè suí
乐于随从。 唐 刘禹锡 《贺赦》:“大赦天下者,雷雨作解,人神悦随,泽及八荒。” 宋 王禹偁 《昆山新修文宣王庙记》:“公乃出俸金以营之,同僚悦随,羣吏弗违。”
词语解释:悦情  拼音:yuè qíng
欢乐之情;心情怡悦。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理积则神无忤往,事感则悦情斯来。” 南朝 陈 姚最 《续画品·嵇宝钧聂松》:“赋彩鲜丽,观者悦情。”
词语解释:悦康  拼音:yuè kāng
安乐。 三国 魏 曹丕 《至广陵于马上作》诗:“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 晋 傅玄 《晋鼓吹曲·金灵运》:“奠樽俎,实玉觴。神歆饗,咸悦康。”
词语解释:悦喜  拼音:yuè xǐ
喜悦。《墨子·非儒下》:“富人有丧,乃大悦喜曰:此衣食之端也。”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上》:“礼高年,平刑狱,天下悦喜。” 宋 曾巩 《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邦人士女,易其听观,莫不悦喜。” 戴沛霖 《向往》:“ 小莲 被这消息惊呆了,她悦喜的脸突然变得呆滞了。”
词语解释:悦使  拼音:yuè shǐ
乐于效劳。《隋书·炀帝纪下》:“虽復素饱之众,情在忘私,悦使之人,宜从其厚。” 唐 刘禹锡 《代谢贷钱物》:“糗粮既备,永无半菽之虞;襦袴足颁,远超挟纊之感;是为悦使,咸愿先登。”
词语解释:悦泽  拼音:yuè zé
(1).光润悦目。 汉 焦赣 《易林·讼之师》:“鳬得水没,喜笑自啄,毛羽悦泽。”一本作“ 悦懌 ”。
(2).指文采。 晋 陆云 《与平原书》:“久不作文,多不悦泽,兄为小润色之,可成佳物。” 章炳麟 《文学总论》:“ 陆云 论文,先辞后情,尚絜而不取悦泽。”
词语解释:悦可  拼音:yuè kě
喜悦认可,赞许。《新唐书·柳宗元传》:“饰智求仕者,更詈僕以悦仇人之心,日为新奇,务相悦可,自以速援引之路。” 宋 苏轼 《密州宋国博以诗见纪在郡杂咏次韵答之》:“当时苟悦可,慎勿笑杕杜。”
词语解释:悦服  拼音:yuè fú
亦作“悦伏”。 心悦诚服。《书·武成》:“大賚于四海而万姓悦服。” 孔颖达 疏:“悦是欢喜,服谓听从。” 汉 桓宽 《盐铁论·本议》:“是以近者亲附而远者悦服。”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戢御严明,鸡犬无挠,军庶悦伏。”《明史·陶安传》:“明公渡 江 ,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弔伐,天下不足平也。” 郭沫若 《鲁迅与王国维》:“ 章太炎 的晚年虽然不一定为 鲁迅 所悦服,但早年的革命精神和治学态度,无疑是给了 鲁迅 以深厚的影响的。”
词语解释:悦媚  拼音:yuè mèi
逢迎取悦。《隋书·艺术传·萧吉》:“见上好徵祥之説,欲乾没自进,遂矫其迹为悦媚焉。”《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七年》:“﹝ 宪宗 ﹞谓左右曰:‘ 吉甫 专为悦媚;如 李絳 ,真宰相也。’”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其颂祝主人,悦媚豪右之作,可无竢言。”
词语解释:悦畅  拼音:yuè chàng
和畅;欢畅。《三国志·吴志·陆抗传》“谦冲如常,故得将士欢心”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曰:“故能德音悦畅,而襁负云集。”《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九夏名花,遍池亭而照灼,足可消愁适闷,悦畅心神。” 宋 无名氏 《灌畦暇语》卷三:“每风日好时,皋壤悦畅,负杖曳履,暂出郊墅。”
词语解释:悦玩  拼音:yuè wán
欣赏把玩。《晋书·文苑传·左思》:“中书著作郎 安平 张载 、中书郎 济南 刘逵 ,虽以经学洽博,才章美茂,咸皆悦玩,为之训詁。”《隋书·音乐志中》:“ 后主 亦自能度曲,亲执乐器,悦玩无倦,倚絃而歌。”
词语解释:悦来  拼音:yuè lái
见“ 悦近来远 ”。
词语解释:悦近来远  拼音:yuè jìn lái yuǎn
使近者悦服,远者来归。亦谓远近归服。语本《论语·子路》:“近者悦,远者来。”《魏书·杨播传》:“是以先朝居之於荒服之间者,正欲悦近来远,招附殊俗,亦以别华戎、异内外也。”亦省作“ 悦来 ”。 南朝 齐 王屮 《头陁寺碑文》:“於是民以悦来,工以心竞。”
词语解释:悦爱  拼音:yuè ài
喜爱,喜欢。《韩非子·内储说下》:“夫人知我爱新人也,其悦爱之甚於寡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土地夫人》:“至夜,果至,极相悦爱。”
词语解释:悦和  拼音:yuè hé
怡悦和顺。《后汉书·郎顗传》:“陛下若欲除灾昭祉,顺天致和,宜察臣下尤酷害者,亟加斥黜,以安黎元,则太皓悦和,靁声乃发。”
词语解释:悦色  拼音:yuè sè
(1).怡悦的神色。 汉 枚乘 《七发》:“客见太子有悦色。”《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他总是悦色和容,有説有笑。”
(2).显示着令人愉悦的颜色。 南朝 宋 谢灵运 《悲哉行》:“灼灼桃悦色,飞飞鷰弄声。”
词语解释:悦义  拼音:yuè yì
爱慕道义。 南朝 梁 任昉 《齐宣德皇后临朝答梁王令》:“贤者悦义,长难进之风;不肖者矜功,沮竭力之効。”
词语解释:悦欣  拼音:yuè xīn
欢乐。 晋 应贞 《晋武帝华林园集》诗:“嘉禾重颖,蓂荚载芬,率土咸序,人胥悦欣。”
词语解释:悦意  拼音:yuè yì
高兴,乐意。《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 慧生 听了,大不悦意。” 冰心 《寄小读者》二六:“会心处,悦意处,不是人世言语所能传达。”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一章:“他和二十多人一样,虽然心里不大悦意,但既然点了他的名,也就没有二话。”
词语解释:悦悆  拼音:yuè yù
见“ 悦豫 ”。
词语解释:悦豫  拼音:yuè yù
亦作“悦悆”。 喜悦,愉快。 汉 班固 《两都赋》序:“是以众庶悦豫,福应尤盛。”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若和平者听之,则怡养悦悆,淑穆玄真。” 宋 秦观 《代程给事乞祝圣寿表》:“於是郡之衣冠緇素无不悦豫鼓舞。” 清 唐甄 《潜书·善游》:“山川之色,更益美观;流览之怀,更为悦豫;岂非天下之至乐哉!”
词语解释:悦慕  拼音:yuè mù
爱慕;敬慕。 宋 曾巩 《请减军士营教》:“所贵人情,悦慕升进。”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如五伯攘 夷 狄 ,尊 周 室,都是一箇私心,便不当理,人却説他做得当理,只心有未纯,往往悦慕其所为。”《东周列国志》第七九回:“兹有歌婢十羣,可以侑欢,良马三十駟,可以服车。敬致左右,聊申悦慕,伏惟存録。”
词语解释:悦劝  拼音:yuè quàn
乐于接受教化。《晋书·愍帝纪论》:“仁以厚下,俭以足用,和而不弛,宽而能断,故民咏维新,四海悦劝矣。” 唐 元稹 《授乌重胤山南西道节度使制》:“自经理海邦,训齐戎旅,灾荒之后,安阜为难,政以和均,人斯悦劝。”
词语解释:悦伏  拼音:yuè fú
见“ 悦服 ”。
词语解释:悦服  拼音:yuè fú
亦作“悦伏”。 心悦诚服。《书·武成》:“大賚于四海而万姓悦服。” 孔颖达 疏:“悦是欢喜,服谓听从。” 汉 桓宽 《盐铁论·本议》:“是以近者亲附而远者悦服。”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戢御严明,鸡犬无挠,军庶悦伏。”《明史·陶安传》:“明公渡 江 ,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弔伐,天下不足平也。” 郭沫若 《鲁迅与王国维》:“ 章太炎 的晚年虽然不一定为 鲁迅 所悦服,但早年的革命精神和治学态度,无疑是给了 鲁迅 以深厚的影响的。”
词语解释:悦恺  拼音:yuè kǎi
愉悦。 明 张居正 《人主保身以保民论》:“天子者,端委恭己而南面焉,澹然无为,寂然无声,而万几咸理矣;中心悦愷,四体康豫,而寿考且寧矣。”
词语解释:悦近来远  拼音:yuè jìn lái yuǎn
使近者悦服,远者来归。亦谓远近归服。语本《论语·子路》:“近者悦,远者来。”《魏书·杨播传》:“是以先朝居之於荒服之间者,正欲悦近来远,招附殊俗,亦以别华戎、异内外也。”亦省作“ 悦来 ”。 南朝 齐 王屮 《头陁寺碑文》:“於是民以悦来,工以心竞。”
词语解释:悦附  拼音:yuè fù
乐于归附。《东周列国志》第九五回:“﹝ 乐毅 ﹞令曰:‘城中民有出樵採者,听之,不许擒拿。其有困乏饥饿者食之,寒者衣之。’欲使感恩悦附。”《明史·姚广孝张玉等传赞》:“ 惠帝 承 太祖 遗威餘烈,国势初张,仁闻昭宣,众心悦附。”
词语解释:悦赖  拼音:yuè lài
悦服信赖。《新唐书·杜亚传》:“又拜 淮南 节度使。至则治漕渠,引湖陂……疏啟道衢,彻壅通堙,人皆悦赖。”
词语解释:悦远  拼音:yuè yuǎn
使远方悦服。《三国志·蜀志·马良传》:“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闲於听,世服於道。”参见“ 悦近来远 ”。
词语解释:悦近来远  拼音:yuè jìn lái yuǎn
使近者悦服,远者来归。亦谓远近归服。语本《论语·子路》:“近者悦,远者来。”《魏书·杨播传》:“是以先朝居之於荒服之间者,正欲悦近来远,招附殊俗,亦以别华戎、异内外也。”亦省作“ 悦来 ”。 南朝 齐 王屮 《头陁寺碑文》:“於是民以悦来,工以心竞。”
词语解释:悦笑  拼音:yuè xiào
欢乐笑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谐之言皆也,辞浅会俗,皆悦笑也。”
词语解释:悦目赏心  拼音:yuè mù shǎng xīn
看了美好景物而心情舒畅。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七:“农场里的木芙蓉开了,共引为悦目赏心的乐事。” 秦牧 《艺海拾贝·鲜花百态和艺术风格》:“鲜花的多种多样的姿态,纷繁的颜色,除了让我们悦目赏心外,我想还可以对我们的艺术思想有所启发。”
词语解释:悦穆  拼音:yuè mù
愉悦和乐。《文子·精诚》:“夫道者藏精於内,栖神於心,静漠恬惔,悦穆胸中,廓然无形,寂然无声。”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警蹕清夷,表里悦穆。”
词语解释:悦谕  拼音:yuè yù
乐于接受晓谕。《东观汉记·杜林传》:“ 尧 远於 汉 ,民不晓信,言提其耳,终不悦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