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质入声 [详注1][cù zú,终也][详注2][详注3][nǐ][动词][详注4][详注5]


注1:侄 zhí,《广韵》之日切《集韵》职日切,音质。坚也。又痴也,侄仡不前也。 又驺吾。《大传》谓之侄兽。 俗误以侄为姪字。
注2:节 叶子悉切。《陸機·答賈長淵詩》大辰匿暉,金虎習質。雄臣馳騖,義夫赴節。
注3:茁 《韵会》厥律切,音橘。《广韵》草芽也。又《集韵》竹律切。义同。又《集韵》之出切。草名。葫䔞也。
注4:暨 音讫。姓也。吴有尚书暨艳。 又戟乙切,音疙。已也。
注5:鬻 叶余律切,音矞。《扬雄·司空箴》匪人斯力,匪政斯敕,流货市宠,而苞苴是鬻。 又叶职律切。《苏辙·钟山诗》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閒迹。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视山前鬻。
末字词组
纤悉皆悉深悉具悉条悉探悉总悉熟悉
委悉甚悉至纤至悉识悉辨悉收悉精悉 
究悉知悉获悉谨悉欣悉得悉稔悉 
周悉备悉博悉驯悉并悉款悉觳悉 
不悉谙悉谆悉通悉骇悉洽悉剖悉 
悉悉详悉该悉亚悉据悉洞悉综悉 
烦悉贯悉闻悉询悉小悉明悉练悉 
体悉孰悉阔悉缕悉察悉惊悉审悉 

词语解释:纤悉  拼音:xiān xī
细微详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总术》:“昔 陆氏 《文赋》,号为曲尽,然汎论纤悉,而实体未该。” 唐 孟郊 《晚雪吟》:“镜海见纤悉,冰天步飘颻。” 宋 曾巩 《天长朱君墓志铭》:“﹝ 朱延之 ﹞既果於自为,而其治见於家者,规画纤悉备具。”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书契云者,书之为字,即与其事其言纤悉符合,不相出入,是之谓契。”
词语解释:委悉  拼音:wěi xī
(1).细说。 南朝 齐 萧子良 《与孔中丞书》:“翰迹易烦,终不尽意,比见君,别更委悉也。”《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顷见汝自更委悉,书不欲多及。”
(2).详细知晓。《魏书·韩麒麟传》:“卿等之文,朕自委悉;中省之品,卿等所谓。”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顾视城中,无不委悉。”
(3).详尽。《新唐书·吴凑传》:“ 令狐彰 、 田神功 等继没,其下乘丧挟兵,輒偃蹇摇乱。 凑 持节至 汴 滑 ,委悉慰説。”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乡党篇一》:“则《乡党》一篇,直是仙人手中扇,不消如此説得委悉矣。”
词语解释:究悉  拼音:jiū xī
详尽;明白。《百喻经·人说王纵暴喻》:“王闻是语,即大瞋恚,竟不究悉谁作此语。”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夏水》:“碑是 永嘉 二年立,观其所述,最为究悉。” 宋 刘克庄 《谒南岳》诗:“茫茫鬼神事,荒幻难究悉。”
词语解释:周悉  拼音:zhōu xī
周到详尽。《北齐书·昭帝纪》:“诚如卿言。朕初临万机,虑不周悉,故致尔耳。” 唐 韩愈 《进〈顺宗实录〉表状》:“监修 李吉甫 授臣以前史官 韦处厚 所撰先帝实録三卷,云未周悉,令臣重修。” 明 袁宏道 《送叶使君还朝序》:“敬君喜谈学,津津经术,或者谓公大儒,将遗略细务,而君综理周悉,如櫛之如髮。” 清 尤侗 《〈坚瓠秘集〉序》:“凡六经之所不及者,靡不博记而周悉。”
词语解释:不悉  拼音:bù xī
旧时书信结尾处的套语,犹言不尽。《文选·孔融〈论盛孝章书〉》:“欲公崇駡斯义,因表,不悉。” 刘良 注:“言因 孝章 以表见志,不尽所怀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吴季重书》:“适对佳宾,口授不悉。”
词语解释:悉悉  拼音:xī xī
象声词。《三国演义》第七五回:“ 佗 用刀刮骨,悉悉有声。” 陆文夫 《小巷深处》:“房间里静极了,只有笔在纸上悉悉地响。”
词语解释:烦悉  拼音:fán xī
犹详尽。《文献通考·经籍十三》:“其书远自 唐虞 三代,近逮 汉唐 本朝……网罗放失,贯综烦悉。”
词语解释:体悉  拼音:tǐ xī
(1).体念而知其衷曲。《北齐书·神武帝纪下》:“ 子昇 乃为勑曰:‘前持心血,远以示王,深冀彼此共相体悉,而不良之徒坐生间贰。’”《隋书·东夷传·百济》:“相去虽远,事同言面,何必数遣使来相体悉。”《宋史·度宗纪》:“八年春正月庚申,詔:‘朕惟崇俭必自宫禁始,自今宫禁敢以珠翠销金为首饰服用,必罚无贷。臣庶之家,咸宜体悉。’”
(2).犹体恤。《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 申徒泰 听罢,纔晓得令公体悉人情,重贤轻色。”
词语解释:皆悉  拼音:jiē xī
尽;全都。《后汉书·应奉传》:“﹝ 应奉 ﹞到官慰纳, 山 等皆悉降散。”《百喻经·人谓故屋中有恶鬼喻》:“昔有故屋,人谓此屋常有恶鬼,皆悉怖畏。” 宋 吴坰 《五总志》:“ 太祖 以示上方官工,皆悉叹服。”
词语解释:甚悉
很正确
词语解释:知悉  拼音:zhī xī
(1).知晓。旧时多用于上对下的文书、信件。 唐 元稹 《辨日旁瑞气状》:“诞告 华 夷,并令知悉。”《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江居 领命,并晓諭水手知悉。” 清 林则徐 《晓谕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为此示仰閤省士商军民人等知悉,凡从前误食鸦片者,速即力求断癮,痛改前非。”
(2).了解熟悉。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贺若弼》:“ 淮 南之人,与臣旧相知悉,今闻臣往,必皆景从。”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心地慈祥,口里唠叨,知悉 曾 家事最多,有话就说, 曾 家上上下下都有些惹她不起。”
词语解释:备悉  拼音:bèi xī
(1).详尽。 汉 徐干 《中论·历数》:“ 成 哀 之间, 刘歆 用平术而广之,以为三统历比之众家,最为备悉。”《三国志·魏志·曹植传》:“王援古喻义备悉矣,何言精诚不足以感通哉?”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或在宫禁之中,或巡经省之地,务以编氓疾苦,备悉諮询。”
(2).完全知悉;详细知道。《隋书·苏威传》:“帝下詔曰:‘……早居端揆,备悉国章。’”《水浒传》第一○六回:“ 宋江 、 吴用 备悉来意,随即计议分兵。” 清 陈梦雷 《绝交书》:“凡 耿 逆之狂悖,逆帅之庸闇,与夫虚实之形,间谍之计,聚米画灰,靡不备悉。”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顷得六日来信,备悉种种。”
词语解释:谙悉  拼音:ān xī
熟知。《宋书·王僧绰传》:“ 元嘉 二十六年,徙尚书吏部郎,参掌大选,亮识流品,諳悉人物,拔才举能,咸得其分。” 宋 范仲淹 《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一状》:“伏缘臣等自领经略之任,竭心戎事。其於边上利害,军事情伪,年岁之后,方能諳悉。” 薶照 《人民程度之解释》:“如 孟德斯鳩 之鸿哲,亦谓一国之民,固多庸众,然使畀以选举之权,其智尚足以任,盖其所择者,皆己所諳悉,而耳目闻见之可荧也。”
词语解释:详悉  拼音:xiáng xī
(1).详尽。 汉 王充 《论衡·超奇》:“ 班叔皮 续《太史公书》百篇以上,记事详悉,义浹理备。”《旧唐书·马怀素传》:“已后著述,其数盈多。《隋志》所书,亦未详悉。” 清 朱之瑜 《与男大成书》:“可将我高曾祖考生卒年月日时详悉写来。”参见“ 详尽 ”。
(2).详细知悉。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随时变改,难可详悉。” 唐 韩愈 《毛颖传》:“阴阳、卜筮……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 老子 、外国之説,皆所详悉。”
词语解释:贯悉  拼音:guàn xī
洞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天锡 见其风神清令,言话如流,陈説古今,无不贯悉。”
词语解释:孰悉  拼音:shú xī
熟悉,非常了解。
词语解释:深悉  拼音:shēn xī
指了解得比较透彻。例如:深悉官场丑恶。
词语解释:至纤至悉  拼音:zhì xiān zhì xī
极其细致周密。 汉 贾谊 《论积贮疏》:“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 宋 王明清 《挥麈馀话》卷一:“躬定军制,纪律详尽……前世所无,至纤至悉。”
词语解释:获悉  拼音:huò xī
得知。 毛泽东 《悼念哥特瓦尔德同志》:“我以非常悲痛的心情,获悉 哥特瓦尔德 同志不幸逝世的消息。”《文汇报》1982.9.28:“当我在出版社获悉 冯德英 就在这 泉城 修改《山菊花》下卷,我高兴极了。”
词语解释:博悉  拼音:bó xī
谓学识渊博。《南史·文学传·刘昭》:“至 昭 集《后汉》同异以注 范曄 《后汉》,世称博悉。”
词语解释:谆悉  拼音:zhūn xī
恳切而详细。 明 归有光 《隆庆元年浙江程策四道》:“睿思玄览,自身心以至於天下国家,无一事不有垂教。而《祖训》一书,为圣子神孙虑,尤谆悉矣。”
词语解释:该悉  拼音:gāi xī
备悉;通晓。《梁书·敬帝纪》:“其选中正,每求耆德该悉,以他官领之。”《北史·袁翻传》:“ 唐 虞 以上,事难该悉。”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卷二二:“ 崔公 博学,无不该悉。”
词语解释:闻悉  拼音:wén xī
听到;听说
词语解释:阔悉  拼音:kuò xī
南北朝 时边疆的少数民族名。《魏书·高祖纪上》:“ 阔悉国 遣使朝贡。”
词语解释:具悉  拼音:jù xī
尽知,全知。 唐 白居易 《与韦丹诏》:“又奏,权减俸及造陂堰,并劝课种蒔粟麦等事宜。具悉。”
词语解释:识悉  拼音:shí xī
知悉。《宋书·孝义传·郭原平》:“每出市卖物,人问几钱,裁言其半,邑人皆共识悉,輒加本价与之。”
词语解释:谨悉  拼音:jǐn xī
犹敬悉。书信常用语。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顷得惠书,谨悉一切。”
词语解释:驯悉
熟悉
词语解释:通悉  拼音:tōng xī
通晓熟悉。《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莲经》此处难宣,大王且须通悉。”
词语解释:亚悉  拼音:yà xī
一种名贵的香料。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二》:“ 宋 宣和 间,宫中所焚异香,有篤耨龙涎、亚悉……之类。”
词语解释:询悉
询问后得知
词语解释:缕悉
一条一条很清楚
词语解释:条悉  拼音:tiáo xī
通晓洞悉。《意林》卷三引 汉 桓谭 《新论》:“ 太史公 不典掌书记则不能条悉古今; 扬雄 不贫,则不能作《玄》《言》。”
词语解释:辨悉  拼音:biàn xī
犹辨识。《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又到前所耕地界处,再三辨悉。” 郭沫若 《残春及其他·牧羊哀话二》:“歌声渐远,渐渐要不能辨悉了。”
词语解释:欣悉  拼音:xīn xī
欣然获悉
词语解释:并悉  拼音:bìng xī
全部;全都。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沭水》:“其城三重,并悉崇峻。” 唐 张鷟 《游仙窟》:“药草俱尝遍,并悉不相宜。”
词语解释:骇悉  拼音:hài xī
惊悉。一般用以指人死亡的消息。 钱锺书 《围城》一:“骇悉 淑英 病伤寒,为西医所误,遂于本月十三日下午四时长逝,殊堪痛惜。”
词语解释:据悉  拼音:jù xī
根据报道
词语解释:小悉  拼音:xiǎo xī
犹少顷,一会儿。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羊公 还 洛 , 郭奕 为 野王 令, 羊 至界,遣人要之, 郭 便自往……復往 羊 许,小悉还,又叹曰:‘ 羊叔子 去人远矣!’”
词语解释:察悉  拼音:chá xī
侦察知悉。 邹鲁 《丁未镇南关之役》:“总理行踪,时为 清 侦探所察悉,报告 清 吏后, 清 廷与 法国 政府交涉,逼令出境,总理於是赴 星加坡 。”
词语解释:探悉  拼音:tàn xī
由探索得悉。例如:探悉真相。
词语解释:收悉  拼音:shōu xī
收到(信件等)并知道了其中的内容。例如:来函收悉。
词语解释:得悉  拼音:dé xī
获知。 王炳南 《深切的怀念》:“总理得悉情况后,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到报社,组织领导报社工作人员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斗争。”
词语解释:款悉  拼音:kuǎn xī
亦作“欵悉”。 犹言尽心探究。《北齐书·神武帝纪下》:“性周给,每有文教,常殷勤欵悉,指事论心,不尚綺靡。”
词语解释:洽悉  拼音:qià xī
谓与事切合而详尽。《梁书·裴子野传》:“著《宋略》二十卷,弥纶首尾,勒成一代,属辞比事,有足观者。且章句洽悉,训故可传。”
词语解释:洞悉  拼音:dòng xī
透彻地知道。 明 归有光 《司训袁君督学旌奖序》:“至於人情事变,立谈之间,无不洞悉。” 清 薛福成 《分别教案治本治标之计疏》:“盖各使久居 中国 ,洞悉情势。”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五章:“﹝他﹞掌握着全营战士的思想情况,像医生按脉一样,能洞悉全营整个脉搏的跳动。”
词语解释:明悉  拼音:míng xī
(1).详细地了解或知道。《南史·袁枢传》:“ 枢 博学,明悉旧章。”《东周列国志》第一○五回:“前諫者,但数寡人之罪,未尝明悉存亡之计。” 梁启超 《论湖南应办之事》:“民间素不知地方公事为何物,一切条理,皆未明悉。”
(2).详细;清楚。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蓬蘽》:“五説近是,而欠明悉。”如:这个规定不明悉,要酌加修改。
词语解释:惊悉  拼音:jīng xī
听到消息后大受震动
词语解释:总悉  拼音:zǒng xī
犹总归。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笑曰:‘ 汉 骑驴则 胡 步行, 胡 步行则 汉 骑驴;总悉输他便点。’”
词语解释:精悉  拼音:jīng xī
精细了解。《宋书·州郡志一》:“地理参差,其详难举,实由名号骤易,境土屡分……寻校推求,未易精悉。”
词语解释:稔悉  拼音:rěn xī
犹熟悉。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白琼仙》:“卿家我所稔悉,当送卿归。”
词语解释:觳悉  拼音:hú xī
同“ 觳觫 ”。
词语解释:觳觫  拼音:hú sù
(1).恐惧战栗貌。《孟子·梁惠王上》:“王曰:‘舍之。吾不忍其(指牛)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赵岐 注:“觳觫,牛当到死地处恐貌。”《梁书·王僧孺传》:“解网祝禽,下车泣罪,愍兹奊詬,怜其觳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 曾 觳觫哀啼,窜蹟无路。”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一:“俘虏是一位青年人,三十岁左右,一眼看去,倒也并不怎么猛恶,反而有点觳觫的神气。”
(2).借指牛。 唐 皎然 《送顾处士歌》:“门前便取觳觫乘,腰上还将鹿卢佩。” 宋 陆游 《舟中作》诗:“断岸饮觳觫,清波跳噞喁。” 元 翁合老 《春日田园杂兴》诗:“土脉正融催觳觫,林阴微合听钩輈。”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锦秋亭辨》:“人行其中,宛若画图,时见牧人簑笠御觳觫归村落间,邈然有 吴 越 间意。”
词语解释:剖悉  拼音:pōu xī
辨析;分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林四娘》:“谈及音律,輒能剖悉宫商。”
词语解释:综悉  拼音:zōng xī
治理熟悉。《晋书·祖纳传》:“五经羣史多所综悉,且好学不倦,从善如流。”
词语解释:练悉  拼音:liàn xī
熟悉。《宋书·王僧绰传》:“好学有理思,练悉朝典。”《南史·王准之传》:“ 彪之 博闻多识,练悉朝仪。”
词语解释:审悉  拼音:shěn xī
详细了解。 汉 无名氏 《杂事秘辛》:“故大将军 乘氏忠侯 商 所遗少女,有贞静之德,流闻禁掖,其与 姁 并诣 商 第,周视动止,审悉幽隐。”
词语解释:熟悉  拼音:shú xī
了解得清楚。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昔称吾於 潁川 ,吾常谓之知言。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於足下,何从便得之也。”《新唐书·儒学传下·施敬本》:“帝詔中书令 张説 引 敬本 熟悉其议。” 邹韬奋 《萍踪寄语》六十:“第二天下午继续讨论,并由旅伴中熟悉各国‘法西斯’真相者,作相当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