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元恺 拼音:yuán kǎi
见“ 元凯 ”。
词语解释:元凯 拼音:yuán kǎi
亦作“ 元愷 ”。
(1).“八元八凯”的省称。传说 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称为八元; 高阳氏 有才子八人,称为八恺。此十六人之后裔,世济其美,不陨其名。 舜 举之于 尧 ,皆以政教称美。见《左传·文公十八年》。《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济济伟彦,元凯之伦也。” 南朝 宋 刘孝标 《辩命论》:“ 重华 立而元凯升, 辛受 生而 飞廉 进。” 宋 王安石 《推命对》:“ 尧 舜 之世,元凯用而四凶殛,是天人之道合也。”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下》:“昔者圣明之世,元愷必与九官十二牧相知者也。”
(2).泛指贤臣、才士。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是以同否则元凯与斗筲无殊,并任则騄騏与駑駘不异。”《魏书·高谦之传》:“陛下一日万机,事难周览,元凯结舌,莫肯明言。”词语解释:乐恺 拼音:lè kǎi
见“ 乐岂 ”。
词语解释:乐岂 拼音:lè qǐ
亦作“ 乐愷 ”。 欢乐。《诗·小雅·鱼藻》:“王在在 镐 ,岂乐饮酒……王在在 镐 ,饮酒乐岂。” 郑玄 笺:“岂,亦乐也。” 陆德明 释文:“岂,本亦作‘愷’,同苦在反。”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望商飈而永叹,每乐愷於斯观。”词语解释:慷恺 拼音:kāng kǎi
(1).感慨。 南朝 宋 谢惠连 《却东西门行》:“慷愷发相思,惆悵恋音徽。”
(2).意气激扬。 唐 欧阳行周 《赋得秋河曙耿耿送郭秀才赴举杂言》:“心知慷愷日昭回,前程志在青冥里。”
(3).大方。 刘半农 《〈半农杂文〉自序》:“ 刘君 很慷恺的马上答应了。”词语解释:慈恺 拼音:cí kǎi
慈善和乐。 殷夫 《孩儿塔·给母亲》:“我不怪你对我一段厚爱,你的慈恺,无涯,但我求的是青春的生活,因为韶光一去不再来。”词语解释:八恺 拼音:bā kǎi
亦作“ 八凯 ”。 相传古代 高阳氏 的八个才子。《左传·文公十八年》:“昔 高阳氏 有才子八人: 苍舒 、 隤敳 、 檮戭 、 大临 、 尨降 、 庭坚 、 仲容 、 叔达 ,齐圣广渊,明允篤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愷’。” 孔颖达 疏:“愷,和也,言其和於物也。”《汉书·古今人表》 庭坚 作 咎繇 。《旧唐书·韦凑传》:“八凯、五臣,良佐也。”词语解释:丰子恺 拼音:fēng zǐ kǎi
(1898-1975) 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名仁,又名婴行,字子恺,桐乡(今属浙江)人。长期在各地从事美术和音乐教育。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所作漫画以毛笔勾线,设色平涂,简练朴实。又擅诗歌、散文,意味隽永。著有《缘缘堂随笔》等,译有《源氏物语》。词语解释:物恺 拼音:wù kǎi
愿各物安乐。《庄子·天道》:“ 孔子 曰:‘中心物愷,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 成玄英 疏:“愷,乐也。忠诚之心,愿物安乐。”一说:物,本亦作“ 勿 ”。见 陆德明 释文。词语解释:宏恺 拼音:hóng kǎi
谓开朗和乐。 明 陈子龙 《寿夏太夫人序》:“及乎躡履鸣佩,训伯子以驯谨,训仲子以宏愷,各因材能,又何其有法也!”词语解释:悦恺 拼音:yuè kǎi
愉悦。 明 张居正 《人主保身以保民论》:“天子者,端委恭己而南面焉,澹然无为,寂然无声,而万几咸理矣;中心悦愷,四体康豫,而寿考且寧矣。”词语解释:和恺 拼音:hé kǎi
和乐。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策文》:“外弘庄肃,内含和愷。” 清 王夫之 《家世节录》:“ 念乐公 性和愷,为敦篤长者。”参见“ 和乐 ”。
词语解释:和乐 拼音:hé lè
(1).和睦欢乐;和睦安乐。《诗·小雅·常棣》:“兄弟既翕,和乐且湛。”《汉书·董仲舒传》:“百姓和乐,政事宣昭。” 宋 范仲淹 《议守》:“天下富实,鸡鸣犬吠,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 郁达夫 《采石矶》:“但愿你能享受你家庭内的和乐。”
(2).平和安适。《朱子语类》卷三四:“但得身心收敛,则自然和乐。”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 清 侯方域 《谢安论》:“若 安 者可谓简易而和乐矣。”
(1).和谐的音乐。《礼记·乐记》:“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 宋 范仲淹 《阳礼教让赋》:“三宾之象不踰,和乐兴焉。”
(2).和调音乐。《吕氏春秋·音初》:“正德以出乐,和乐以成顺。” 高诱 注:“乐以和为成顺。”
和睦欢乐。《国语·郑语》:“故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龢乐如一。” 韦昭 注:“言以忠信教导之,其民龢乐如一室。”词语解释:大恺 拼音:dà kǎi
见“ 大凯 ”。
词语解释:大凯 拼音:dà kǎi
亦作“ 大愷 ”。 古代军队凯旋时所奏的音乐。《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下既平,天子大凯。”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大凯, 周 礼还师振旅之乐。”《汉书·主父偃传》作“大愷”。词语解释:孝恺 拼音:xiào kǎi
孝悌,孝敬。《后汉书·赵咨传》:“记曰:‘丧虽有礼,哀为主矣。’又曰:‘丧与其易也寧戚。’今则不然,并棺合椁,以为孝愷,丰貲重襚,以昭惻隐,吾所不取也。”词语解释:爽恺 拼音:shuǎng kǎi
豪爽而随和。 明 高攀龙 《三时记》:“午后至 自麓 家, 刘鸿阳 大参 往访,其人甚爽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