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药入声 [yuè,哀乐][ě è,善恶][yuē][同着][jiáo jiào jué][ruò][sháo][jué xué][duó,测度][mò][zhuó bó][lüè][gě gè]崿[chāo chuò chuo][háo hé][肉膜,名词][tuò][bó][zé zuó][nüè yào][zhuó][屐、鞋][bó bo][lào luò][详注1][chāo zhuō,明亮][详注2][gè luò][详注3][nuò][lì luò][zuò]礿[sháo][hè][cuò,名词][gē kǎ luò][zhuó què][luò gé][详注4][详注5][zhuó jué][详注6][同托][详注7][音鹊。馺也。《类篇》行貌。]笿


注1:穫 音濩。《说文》刈谷也。草曰刈,谷曰穫。《易·无妄》不耕穫,不菑畬。《诗·豳风》八月其穫。 又陨穫,困迫失志貌。《礼·儒行》不陨穫于贫贱。《注》陨如萚之陨而飘零,穫如禾之穫而枯槁。
注2:格 《唐韵》古落切《集韵》《韵会》《正韵》葛鹤切,音各。树枝也。《集韵》《韵会》历各切,音洛。篱落也。《前汉·鼌错传》谓之虎落。《扬雄·羽猎赋》谓之虎路。通作格。 又《类篇》曷各切,音鹤。格泽,妖星也。见《史记·天官书》。
注3:熇 《广韵》呵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音郝。与謞同。《尔雅·释训》謞謞,崇谗慝也。《疏》引《诗》多将熇熇,多行惨毒之恶。謞熇音义同。《释文》謞虚各切。
注4:泽 《集韵》《韵会》《正韵》达各切,音铎。格泽,星名,音鹤铎。《史记·天官书》格泽,星如炎火之状。
注5:昔 《集韵》仓各切,音错。粗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注》昔读为交错之错,谓牛角粗理错也。 又《韵补》叶息约切。《左思·咏史诗》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注6:躇 《集韻》《韻會》敕略切,音鄀。《公羊傳·宣七年》躇階而走。《註》躇,猶超遽不順以次。《釋文》與踱同。
注7:嫋 《集韵》《韵会》日灼切《正韵》如灼切,音弱。长貌。《司马相如·上林赋》妩媚姌嫋。
共222,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末字词组
不恶岁恶性恶三恶弊恶喑恶疏恶绝恶
作恶丑恶数日恶俗恶诛恶纵恶柔恶邪恶
善恶诸恶首恶过恶万恶严恶极恶发恶
美恶元恶偏恶凶恶拙恶粗恶逆恶惨恶
怀恶造恶狞恶臭恶大恶纤恶犯恶暴恶
姑恶见恶意恶顽恶薄恶远恶泼恶中恶
无恶嫉恶稔恶小恶隐恶济恶五恶怒恶
辟恶险恶积恶十恶奸恶惩恶簸恶忍恶
爱恶尤恶怨恶旧恶百恶党恶理恶峻恶
酒恶水恶罪恶相恶毒恶秽恶畏恶重恶

词语解释:不恶  拼音:bù è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
词语解释:作恶  拼音:zuò è
谓以私意憎恶人、罚人。《书·洪范》:“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 孔 传:“言无有乱为私好恶,动必循先王之道路。” 孔颖达 疏:“无有乱为私恶,滥罚善人,动循先王之正路。”
(1).作乱;为非作歹。《三国志·魏志·钟会传》:“﹝ 钟会 ﹞若作恶,祇自灭族耳。” 瞿秋白 《饿乡纪程》九:“ 中国 奸商却还乘机作恶。”
(2).《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语 王右军 曰:‘中年伤於哀乐,与亲友别,輒作数日恶。’”后称悒郁不快为“作恶”。 宋 陆游 《梅花绝句》之十:“渐老情怀多作恶,不堪还作梅花诗。”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诗之二二:“小儿渐长大,终岁荷锄钁;目不识一字,每念心作恶。”
(3).恼怒。《儒林外史》第四五回:“那时 王公 作恶起来,反説姐夫你藏慝着哥,就躭不住了。”
作呕,恶心。形容厌恶之极。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四章:“他每次想起 阿艾 肚子里的小东西是他仇人的大儿子种下的根苗的时候,心里就不由得一阵作恶。”
词语解释:善恶  拼音:shàn è
好坏;褒贬。《楚辞·离骚》:“世幽昧以眩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善恶书於史册,毁誉流於千载。”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后之作者,在据事跡实録,则善恶自见。” 朱熹 注:“褒贬。” 宋 曾巩 《史馆申请》之三:“善恶可劝戒,是非后世当考者,书之,其细故常行,更不备书。”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五经亦只是史,史以明善恶,示训戒。”
词语解释:美恶  拼音:měi è
(1).美丑;好坏。指财货、容貌、年成、政俗等。《荀子·儒效》:“通财货,相美恶,辨贵贱,君子不如贾人。”《史记·天官书》:“凡候岁美恶,谨候岁始。” 汉 刘向 《说苑·谈丛》:“镜以精明,美恶自服。”《后汉书·贾琮传》:“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2).是非。《礼记·学记》:“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 郑玄 注:“美恶,説之是非也。”
词语解释:怀恶  拼音:huái è
心怀邪恶。《公羊传·昭公十一年》:“怀恶而讨不义,君子不为也。”《周书·武帝纪下》:“而彼怀恶不悛,寻事侵軼。”
词语解释:姑恶  拼音:gū è
鸟名。叫声似“姑恶”,故名。也叫“苦恶鸟”、“白胸秧鸟”。 宋 苏轼 《五禽言》诗之五:“姑恶,姑恶。姑不恶,妾命薄。”自注:“姑恶,水鸟也。俗云妇以姑虐死,故其声云。” 清 龚自珍 《金侍御妻诔》:“鸟名姑恶,谁当雪之?蔌名慈姑,又谁植之?”
词语解释:无恶  拼音:wú è
不憎恨。《诗·周颂·振鹭》:“在彼无恶,在此无斁。”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庄王》:“《诗》云……‘无怨无恶,率由羣匹’,此之谓也。” 唐 韩愈 《唐越州刺史薛君墓志铭》:“公之初志,不以事累,僶勉以随,亦贵於位,无怨无恶,中以自寳。”
没有邪恶意念。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栣众恶於内,弗使得发於外者,心也,人之受气苟无恶者,心何栣哉。”
词语解释:辟恶  拼音:pì è
(1).祛除瘟病。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一》:“ 卓 使郎中令 王儒 进酖於王,曰:‘服药可以辟恶。’王曰:‘我无疾,是欲杀我尔。’” 清 吴伟业 《茧虎》诗:“ 越 巫辟恶鏤金胜, 汉 将擒生画玉臺。”
(2).祛除恶气。 南朝 梁简文帝 《筝赋》:“影入著衣镜,裙含辟恶香。”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高楼红粉,仍定鲁鱼之文;辟恶生香,聊防羽陵之蠹。” 唐 陆龟蒙 《采药赋》:“南国佳人,佩生香辟恶。”
(3).祛邪避灾。 晋 葛洪 《神仙传·老子》:“所出度世之法:丸丹八石,金醴金液,次存玄素,守一思神,歷藏行气,鍊形消灾,辟恶治鬼,养性絶穀,变化厌胜,教戒役使鬼魅之法,凡九百三十卷,符书七十卷,皆《老子本起·中篇》所记者也。”
词语解释:爱恶  拼音:ài è
爱好与厌恶。《易·繫辞下》:“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清商流徵乱其耳,爱恶利害搅其神。” 唐 白居易 《白牡丹》诗:“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
词语解释:酒恶  拼音:jiǔ è
中酒。因多喝了酒身体不适。 南唐 李煜 《浣溪沙》词:“酒恶时拈花蕊嗅。” 詹安泰 注:“酒恶,就是喝酒到带醉的时候,普通叫‘中酒’。”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八:“ 金陵 人谓中酒曰‘酒恶’,则知 李后主 诗云‘酒恶时拈花蘂嗅’用乡人语也。”
词语解释:岁恶  拼音:suì è
谓一年无收成。《汉书·食货志上》:“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汉书·卜式传》:“往年 西河 岁恶,率 齐 人入粟。” 颜师古 注:“岁恶,犹凶岁也。《礼记》曰:‘岁凶,年穀不登。’”《新唐书·柳公绰传》:“遭岁恶,撙节用度,輟宴饮,衣食与士卒钧。”
词语解释:丑恶  拼音:chǒu è
(1).丑陋恶劣。《尹文子·大道上》:“ 齐 有 黄公 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史记·龟策列传》:“人或忠信而不如诞谩,或丑恶而宜大官,或美好佳丽而为众人患。” 宋 梅尧臣 《和瘿杯》:“物以美好称,或以丑恶用。” 杨朔 《木棉花》:“抛在他们身后的是残酷的战争,丑恶的现实。”
(2).谓使人感到以做恶事为耻。《韩诗外传》卷八:“升贤赏功以劝善,惩奸絀失以丑恶。”
(3).指人下体。《世说新语·德行》“ 王平子 、 胡毋彦国 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 刘孝标 注引 晋 王隐 《晋书》:“ 魏 末, 阮籍 嗜酒荒放,露头散髮,裸袒箕踞,其后贵游子弟 阮瞻 、 王澄 、 谢鯤 、 胡毋辅之 之徒,皆祖述於 籍 ,谓得大道之本。故去巾幘,脱衣服,露丑恶,同禽兽。”
词语解释:诸恶  拼音:zhū è
(1).各种恶行。《大智度论》卷十八:“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浄其意,是诸佛教。” 清 刘廷玑 《在园杂志》卷二:“其中家常日用,应酬世务,奸诈贪狡,诸恶皆作,果报昭然。”
(2).众恶人。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与君有旧,书至则必起雄师,立残诸恶。”
词语解释:元恶  拼音:yuán è
大恶之人;首恶。《书·康诰》:“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 孔 传:“大恶之人犹为人所大恶,况不善父母、不友兄弟者乎!” 唐 沉佺期 《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诗:“天鉴诛元恶,宸慈恤远黎。”《明史·张璁传》:“元恶寒心,羣奸侧目。” 炉魂 《对于张之洞死后之湖南人》:“ 张之洞 老悍自用……餘毒所及,厥成大创,天厌其驱,罚其元恶,卖国老贼,遂入黄壚。”
词语解释:造恶  拼音:zào è
作恶;做坏事。《南史·何尚之传》:“所以罪及同产,欲开其相告,以出造恶之身。”《敦煌变文集·三身押座文》:“见人造恶处强攒头,闻道説经则佯不採(睬)。”《封神演义》第二九回:“不才家兄逆天违命,造恶多端。” 邵式平 《悼念方老太太》:“国民党匪军造恶得很,必然天诛地灭。”
词语解释:见恶  拼音:jiàn è
看到坏的事物。《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被憎嫌。《左传·哀公二十年》:“ 黯 也进不见恶,退无谤言。”《论语·阳货》:“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词语解释:嫉恶  拼音:jí è
憎恨坏人坏事。 汉 王符 《潜夫论·实贡》:“好善嫉恶,赏罚严明,治之材也。” 唐 杜甫 《壮游》诗:“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 宁调元 《武昌狱中书感》诗之四:“死如嫉恶当为厉,生不逢时甘作殤。”
憎恨讨厌。《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昔有一妇,荒婬无度。欲情既盛,嫉恶其夫。”
词语解释:险恶  拼音:xiǎn è
(1).险峻而贫瘠。《史记·张仪列传》:“ 韩 地险恶山居,五穀所生,非菽而麦,民之食大抵菽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饜糟糠。”
(2).危险可怕。 唐 韩愈 《泷吏》诗:“险恶不可状,船石相舂撞。” 明 刘基 《公无渡河》诗:“世路如何险恶实多,平地倏忽滔天风波。” 郁达夫 《感伤的行旅》:“﹝我们﹞谈到了社会上的险恶的人心。”
词语解释:尤恶  拼音:yóu è
谴责和憎恶。 明 唐顺之 《秋野殷公墓志铭》:“然余以为长者正不必然。如 秋野翁 在族戚能无尤恶於族戚已矣,在乡曲能无尤恶於乡曲已矣。”
词语解释:水恶  拼音:shuǐ è
水鸟名。《全唐诗》卷八七二载《刘黑闼解嘲人语》:“水恶,头如鎌杓尾如凿,河里搦鱼无僻错。”参阅《太平广记》卷二五三引 隋 侯白 《启颜录·解嘲》
词语解释:性恶  拼音:xìng è
战国 时 荀子 的观点之一。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必须以礼义刑罚治之,才能使之改恶从善。与 孟子 的性善论相对立,也是一种先验的人性论。《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参见“ 性善 ”。
词语解释:性善  拼音:xìng shàn
战国 时 孟子 的观点之一。认为人生之初其性是善良的。是一种先验的人性论。《孟子·告子上》:“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 道性善,言必称 尧 舜 。”参见“ 性恶 ”。
词语解释:数日恶  拼音:shuò rì è
好几天心情不愉快。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语 王右军 曰:‘中年伤於哀乐,与亲友别,輒作数日恶。’” 清 洪昇 《〈长生殿〉自序》:“余览 白乐天 《长恨歌》及 元 人《秋雨梧桐》剧,輒作数日恶。”
词语解释:首恶  拼音:shǒu è
(1).首当恶名。《公羊传·僖公二年》:“ 虞 师、 晋 师灭 夏阳 。 虞 ,微国也,曷为序乎大国之上?使 虞 首恶也。”
(2).元凶,罪魁祸首。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精华》:“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新唐书·冯元常传》:“贼党多降, 元常 纵兵斩首恶而还。”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五:“ 萧队长 和大家伙解释咱们的宽大政策,说除开首恶,不论是谁,过去做了坏事,说出来不打。”
(3).指首先做坏事的人。《文选·司马相如〈封禅记〉》:“首恶鬱没,晻昧昭晰。” 李善 注引 孟康 曰:“始为恶者皆湮灭。”
词语解释:偏恶  拼音:piān è
特别的厌恶。 郭沫若 《雄鸡集·关于宋玉》:“我并不是对 宋玉 有偏恶,我只是根据客观的材料来下判断。”
词语解释:狞恶  拼音:níng è
凶恶。 唐 吕岩 《赠剑客》诗:“先生先生貌狞恶,拔剑当空气云错。” 金 元好问 《张萱四景宫女画记》:“界画细整,脊兽狞恶,与今时特异。”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闽游日记后》:“雾滃棘銛,芾石笼崖,狞恶如奇鬼。” 杨朔 《昨日的临汾》:“车夫虽然不是散兵,他那一副狞恶的脸面却不能不使我有所戒备。”
词语解释:意恶  拼音:yì è
心意不快。 晋 陆云 《与兄平原书》:“兵真凶事,生来初不见习,顷观之,正自使人意恶。”
词语解释:稔恶  拼音:rěn è
丑恶;罪恶深重。《旧唐书·宪宗纪上》:“而 承宗 象恭怀姦,肖貌稔恶,欺 裴武 於得位之后,囚 昌朝 於授命之中。”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陈大录》:“ 秀州 华亭县 吏 陈生 者为録事,冒贿稔恶,常带一便袋,凡所谋事,皆书纳其中。”《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总镇请敕 业 往諭,兵部以 濬 稔恶,非 业 所能諭责。” 彭芬 《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分论》:“ 路 先中三枪未死,又大辟之,殆稔恶之报,一时人心咸快慰焉。”
词语解释:积恶  拼音:jī è
积久生厌;结下怨仇。《左传·襄公三十年》:“虽其和也,犹相积恶也,恶至无日矣。”《战国策·赵策一》:“今足下功力,非数痛加於 秦国 ,而怨毒积恶,非曾深凌於 韩 也。”《吴子·图国》:“凡兵之所起者有五:一曰争名,二曰争利,三曰积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
累积恶行。《汉书·董仲舒传》:“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积善积恶,殃庆自各以其类至。” 明 刘基 《春秋明经·曹公孙会自鄸出奔宋》:“事父而蔑慎终之意不可以为子也。是事也,积恶之原也。”
词语解释:怨恶  拼音:yuàn è
怨恨憎恶。《墨子·尚同上》:“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淮南子·时则训》:“行优游,弃怨恶,解役罪,免忧患,休罚刑。”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原君》:“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讐,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许地山 《集外·狐仙》:“假使我真个把她怨恶起来,那算谁底罪过?”
词语解释:罪恶  拼音:zuì è
(1).指犯罪的行为。《公羊传·昭公元年》:“以亲者弑,然后其罪恶甚。”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於訶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 宋 苏轼 《赠钱道人》诗:“我生涉忧患,常恐长罪恶。”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棘闱志异》:“吾平生无昧心事,唯任某县令时,曾受贿二千金,寃杀二囚,为大罪恶。”
(2).指坏事,错事。《朱子语类》卷七十:“大凡小人做了罪恶,他心下也自不稳当,此便是包羞之説。”
词语解释:三恶  拼音:sān è
(1).指暴、虐、颇(不正)三种恶劣的品性。《左传·昭公十四年》:“三言而除三恶,加三利。” 杜预 注:“三恶:暴、虐、颇也。”
(2).即三恶道。《百喻经·人效王眼瞤喻》:“於佛法中永失其善,堕於三恶。” 宋 范仲淹 《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序》:“使群魔三恶,不起於心,万法诸缘,同归於善。”原注:“三恶,即指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词语解释:俗恶  拼音:sú è
庸俗恶劣;庸俗拙劣。 明 归有光 《与王子敬书》:“ 东坡 《易》《书》二传在家,曾求 魏八 ,不予。此君殊俗恶。乞为书求之。” 清 曹寅 《画师谢千子有子年十四能作山水大幅余喜为题二捷句》之一:“扫除俗恶千行字,涂抹酸甜一例诗。”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八:“胸中新收得的闲适的诗趣全失,换进去的是俗恶的现实的悲哀。”
词语解释:过恶  拼音:guò è
错误;罪恶。《周礼·地官·州长》:“正月之吉,各属其州之民而读法,以考其德行道艺而劝之,以纠其过恶而戒之。”《南史·刘穆之传》:“有以 祥 《连珠》启上,上令御史中丞 任遐 奏其过恶,付廷尉。” 宋 刘恕 《自讼》:“臧否品藻,不掩人过恶。” 明 李贽 《答耿司寇书》:“生非护惜人也,但能攻发吾之过恶,便是吾之师。” 鲁迅 《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我也没有做过道士,详细是不知道的,但据‘耳食之言’,则道士们以为人身中有三尸神,到有一日,便乘人熟睡时,偷偷地上天去奏本身的过恶。”
词语解释:凶恶  拼音:xiōng è
(1).行为、性情或相貌等凶狠可怕。《战国策·魏策四》:“今以臣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晋 不惟旧,而听虐谋,结怨彊国、四被 秦 寇,祸流数世,凶恶之效也。”《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皇太子有失惑无常之性,爰自孩乳,至今益章,恐袭其母凶恶之风,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 崔珏 二子凶恶,节度使 刘都尉 判之曰:‘ 崔 氏二男, 荆州 三害,不免行刑也。’”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五:“象女的,又象男的;象人,又象什么凶恶的走兽!”
(2).谓罪愆。《左传·昭公十一年》:“天之假助不善,非祚之也,厚其凶恶而降之罚也。”
(3).殃咎。 汉 王充 《论衡·命义》:“遭命者初禀气时遭凶恶也,谓妊娠之时遭得恶也,或遭雷雨之变,长大夭死。”
(1).形容行为、相貌或景象等十分可怕。《元典章新集·刑部·再犯贼人》:“前后十次,如此兇恶,累犯不悛。”《西游记》第五十回:“那壁厢气色兇恶,断不可入。” 林颦 《被难始末记》:“结帐时又復强索,满面兇恶,势欲噬人。” 沉从文 《牛》:“牠希望牠的脚快好,就是让凶恶粗暴不讲理的兽医揉搓一阵也很愿意。”
(2).指恶人。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二:“后曰:‘不须赦天下兇恶,但放了 苏軾 ,足矣。’”《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后来被虎咬去,此乃神明遣来,剿除兇恶。”
词语解释:臭恶  拼音:chòu è
腐臭粗劣。《汉书·杨恽传》:“ 冒顿 单于得 汉 美食好物,谓之殠恶。”
词语解释:顽恶  拼音:wán è
(1).愚妄而桀骜不驯。 三国 魏 嵇康 《管蔡论》:“ 管 ( 管叔鲜 ) 蔡 ( 蔡叔度 )流言,叛戾东都。 周公 征讨,诛以凶逆。顽恶显著,流名千载。”《明史·云南土司传一·广西》:“ 维摩 、 云龙 、 永寧 、 浪渠 、 越顺 等州县蛮民顽恶,不遵政教,宜置兵戍守,以控制之。”《东欧女豪杰》第一回:“不料贵国平日以文明自许,其顽恶犹復如此。”
(2).指愚妄而桀骜不驯的人。 宋 岳飞 《题新淦萧寺壁》诗:“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词语解释:小恶  拼音:xiǎo è
(1).小恶行;小过失。《易·繫辞下》:“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旧唐书·魏徵传》:“然则君子不能无小恶,恶不积无妨於正道。”《元史·揭傒斯传》:“古人作史,虽小善必録,小恶必记。”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左传》, 隐桓 皆被弑,而经皆书‘公薨’, 袁简斋 太史疑之,以为小恶书,大恶不书,岂《春秋》作而乱臣贼子喜乎,何以为直笔?”
(2).生小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裴令公 ﹞双眸闪闪若巖下电,精神挺动,体中故小恶。” 清 黄景仁 《微病简诸故人》诗:“自我体中原小恶,不妨过从话绳牀。”
(3).谓量轻质劣。《旧唐书·食货志上》:“百姓乃以上青钱充恶钱纳之,其小恶者或沉之於江湖,以免罪戾。”
词语解释:十恶  拼音:shí è
(1).封建时代刑律所定的十种大罪。《隋书·刑法志》:“﹝ 开皇 元年﹞更定《新律》……又置十恶之条,多採 后齐 之制,而颇有损益。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犯十恶及故杀人狱成者,虽会赦,犹除名。” 唐 长孙无忌 《唐律疏议·名例一·十恶》:“ 周 齐 虽具十条之名,而无十恶之目。 开皇 创制,始备此科……自 武德 以来,仍遵 开皇 ,无所损益。”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二折:“你药杀亲夫,这是十恶大罪哩。” 清 林则徐 《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摺》:“近復将不供兴贩姓名者,由杖加徒,已属从重,若逕坐死罪,是与十恶无所区别。”
(2).佛教以杀生、偷盗、邪婬、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为十恶。《南齐书·高逸传论》:“今则十恶所坠,及五无间,刀树劒山,焦汤猛火,造受自貽,罔或差贰。”《敦煌变文集·目莲救母变文》:“阿娘生时不修福,十恶十惩皆具足。”参阅《法苑珠林》卷一○六。
词语解释:旧恶  拼音:jiù è
(1).过去的仇恨。《论语·公冶长》:“ 伯夷 、 叔齐 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2).以往的过失、罪恶。《新唐书·赵彦昭传》:“ 彦昭 本以权幸进……於是殿中侍御史 郭震 劾暴旧恶。”
词语解释:相恶  拼音:xiāng è
彼此憎恨。《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貙 为少司马, 多僚 为御士,与 貙 相恶。”《孙子·九地》:“夫 吴 人与 越 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孔子家语·颜回》:“小人於为乱之上,相爱也,退而相恶。” 唐 韩愈 《南山诗》:“或背若相恶,或向若相佑。”
词语解释:弊恶  拼音:bì è
(1).恶劣。《百喻经·雇倩瓦师喻》:“此弊恶驴,须臾之顷,尽破我器。”
(2).破旧。《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二年》:“时 朔方军 资装不至,旗服弊恶, 宣武 人嗤之曰:‘乞子能破贼乎!’”
词语解释:诛恶  拼音:zhū è
惩治作恶者。 汉 陆贾 《新语·无为》:“夫法令者,所以诛恶,非所以劝善。” 王通 《元经》“ 永康 七年” 唐 薛收 传:“曷谓称 晋 杀为文?曰: 伦 虽矫制,而 晋 有天下,当称 晋 杀之,明天下共诛恶也。” 清 朱之瑜 《中原阳九述略·灭虏之策》:“诛恶者法贵从宽,执笔者理宜存厚。”
词语解释:万恶  拼音:wàn è
各种罪恶;罪恶多端。 清 李渔 《凰求凤·冥册》:“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这两句成语,就是上帝所颁的条律。”《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谁知那 纪贼 万恶滔天,既逼死我父亲,还放我母女不过。”
词语解释:拙恶  拼音:zhuō è
(1).粗劣。《隋书·经籍志一》:“检其所得,多 太建 时书,纸墨不精,书亦拙恶。”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四:“ 斯 集中絶少佳句。如……《别张籍》云:‘子城西并宅,御水北同渠’,拙恶有餘。”
(2).谦称自己的作品。 唐 韩偓 《朝退书怀》诗:“粉壁不题新拙恶,小屏惟録古文章。” 宋 苏轼 《与大觉禅师琏公》:“到此亦有拙恶百十首,闲暇当録寄也。”
词语解释:大恶  拼音:dà è
大恶行;大罪过。《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先君有共德,而君纳诸大恶,无乃不可乎?”《汉书·杜周传》:“ 方进 本与 长 深结厚,更相称荐, 长 陷大恶,独得不坐。”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他又觉得很可怜,仿佛自己作了大恶似的,非常难受。”
普遍的厌恶。《礼记·礼运》:“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
词语解释:薄恶  拼音:báo è
(1).土地贫瘠。《周礼·夏官·大司马》“上地食者参之二……下地食者参之一”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上地谓肥美田也。食者参之二,假令一家有三顷,岁种二顷,休其一顷。下地食者参之一。田薄恶者所休多。”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耕田》:“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
(2).指风俗等浇薄,不淳厚。《汉书·礼乐志》:“自古以来,未尝以乱济乱,大败天下如 秦 者也。习俗薄恶,民人抵冒。” 宋 曾巩 《熙宁转对疏》:“察今之天下,则风俗日以薄恶,纪纲日以弛坏。” 明 袁宏道 《与陈正甫提学书》:“近日士习尤觉薄恶,宽则如慈母之养骄子,必且聚党犯上。”
词语解释:隐恶  拼音:yǐn è
(1).隐瞒恶事。 汉 徐干 《中论·谴交》:“故民不得有遗善,亦不得有隐恶。” 宋 秦观 《韩愈论》:“考同异,次旧闻,不虚美,不隐恶,人以为实録,此叙事之文,如 司马迁 、 班固 之作是也。” 宋 王得臣 《〈麈史〉序》:“盖取出夫实録,以其无溢美,无隐恶而已。”参见“ 隐恶扬善 ”。
(2).指鲜为人知的恶行。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 张锄柄 ﹞时言人隐恶,能道未来祸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彭海秋》:“惟 丘生 者,是邑名士,而素有隐恶, 彭 常鄙之。”
词语解释:隐恶扬善  拼音:yǐn è yáng shàn
隐瞒人的过恶,宣扬人的好处。《礼记·中庸》:“ 舜 好问而好察邇言,隐恶而扬善。”《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你若三朝便回,隐恶扬善,也不见得事败。” 鲁迅 《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但我对于有关面子的人物,仍然都不用真姓名,将罗马字来替代,既非欧化,也不是‘隐恶扬善’,只不过‘远害全身’。”
词语解释:奸恶  拼音:jiān è
亦作“奸恶”。
(1).邪恶。《书·尧典》“烝烝乂不格姦” 孔 传:“使进进以善自治,不至於姦恶。”《后汉书·梁统传》:“ 宪 ( 竇宪 )兄弟姦恶,既伏辜诛,海内旷然,各获其宜。”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若 舜 只要正他的姦恶,就见得 象 的不是矣。” 郭沫若 《孔雀胆》第二场:“我也什么病都没有,就是 车力特穆尔 的奸恶把我骇坏了。他的奸恶实在是足以使我失掉本性。”
(2).指邪恶的人或事。《后汉书·冯绲传》:“父 焕 , 安帝 时为 幽州 刺史,疾忌姦恶,数致其罪。” 宋 司马光 《殿中丞知商州薛府君墓志铭》:“其志常在利民,而深疾姦恶。” 明 张居正 《请宥言官疏》:“若谴怒重加,摧折过甚,将使諫官丧气,箝口不言。倘国家有大利害,朝廷有大姦恶,谁敢復为皇上言者乎?”
词语解释:百恶  拼音:bǎi è
各种邪恶。《吕氏春秋·达郁》:“国鬱处久,则百恶并起,而万灾丛至矣。”《史记·外戚世家》:“丈夫当时富贵,百恶灭除,光耀荣华,贫贱之时何足累之哉!” 晋 傅玄 《豫章行苦相篇》:“心乖甚水火,百恶集其身。”
词语解释:毒恶  拼音:dú è
(1).指有毒之生物,如毒蛇、蝎子等。 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或问曰:‘ 江 南山谷之间,多诸毒恶,辟之有道乎?’”
(2).狠毒凶恶。《南史·傅縡传》:“ 縡 虽强直有才,而毒恶傲慢,为当世所疾。” 丁玲 《风雨中忆萧红》:“猫在吃老鼠以前,必先玩弄它以娱乐自己的得意,这种残酷是比一切屠戮都更毒恶。”
词语解释:喑恶  拼音:yīn è
发怒声。 唐 李白 《拟恨赋》:“騅兮不逝,喑噁何归?” 清 恽敬 《后二仆传》:“﹝ 明光 ﹞于甲夜自起,喑噁独饮酒,持刀奔巡检司。”
词语解释:纵恶  拼音:zòng è
(1).谓宽容作恶者。《后汉书·荀悦传》:“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二是不辨塌台人物又有好有坏,于是视同一律,结果反成为纵恶。”
(2).肆意作恶。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若到 武王 伐 商 之时, 文王 若在,或者不致兴兵,必然这一分亦来归了 文王 ;只善处 紂 ,使不得纵恶而已。”
词语解释:严恶  拼音:yán è
凶恶;凶狠。《太平广记》卷一六六引 唐 牛肃 《纪闻·吴保安》:“洞主严恶,得 仲翔 苦役之,鞭笞甚至。”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一折:“争奈老母严恶,休得见责。”
词语解释:粗恶  拼音:cū è
亦作“麄恶”。
(1).粗糙;不精细。《荀子·礼论》:“故文饰、麤恶,声乐、哭泣,恬愉、忧戚,是反也。”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十:“ 王荆公 性简率,不事修饰奉养。衣服垢污,饭食麤恶,一无有择。”《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后有宫监送 冯氏 去冷宫,朝食冻薤冷饭,夜卧麄恶床席。”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榕》:“﹝榕﹞木理麤恶,不堪作器用。”
(2).谓言语举止等粗野凶恶。《起世因本经·最胜品下》:“此之众生,麤恶言语,駡詈於我,以手打我。”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汝为佛弟子,当念经持戒,如何出麄恶?”
词语解释:纤恶  拼音:xiān è
轻微的罪恶。《三国志·魏志·程晓传》:“罪恶之著,行路皆知,纤恶之过,积年不闻。”
词语解释:远恶  拼音:yuǎn è
(1).罪恶遍及远方。《左传·昭公四年》:“ 左师 曰:‘然。不十年侈,其恶不远,远恶而后弃,善亦如之,德远而后兴。’” 杜预 注:“远恶,恶及远方。”
(2).指边远恶劣之地。《北齐书·崔季舒传》:“庶子 长君 ,尚书右外兵郎中;次 镜玄 ,著作佐郎,并流於远恶。”《新唐书·韩愈传》:“加以罪犯至重,所处远恶,忧惶惭悸,死亡无日。”《水浒传》第十七回:“你是个缉捕使臣,倒不用心,以致祸及於我。先把你这厮迭配远恶军州。”
词语解释:济恶  拼音:jì è
谓相助作恶。 唐 元稹 《蛒蜂》诗之一:“可怜相济恶,勿谓祸无餘。” 宋 张载 《西铭》:“济恶者不才,其践形惟肖者也。”《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他父子济恶,招权纳贿,卖官鬻爵。”
词语解释:惩恶  拼音:chéng è
憎恶惩戒。《汉书·刑法志》:“﹝ 文帝 ﹞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惩恶亡 秦 之政,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
惩治作恶的人。《后汉书·仲长统传》:“今患刑轻之不足以惩恶,则假臧货以成罪……恐非帝王之通法,圣人之良制也。”参见“ 惩恶劝善 ”。
词语解释:惩恶劝善  拼音:chéng è quàn shàn
惩罚邪恶,劝勉向善。语本《左传·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春秋》之义也,以惩恶劝善为先。” 宋 龚鼎臣 《东原录》:“《诗》者或逸乐而兴,或悲哀而作,内经夫妇,外正君臣,虽孤愤必申,虽舆言必达,惩恶劝善之理於是乎明;感新怀旧之情於是乎见。” 孙犁 《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所谓文学上的人道主义,当然不是庸俗的普渡众生,也不是惩恶劝善。”亦省作“ 惩劝 ”。《后汉书·仲长统传》:“信赏罚以验惩劝,纠游戏以杜姦邪。”《旧唐书·于志宁传》:“大小咸书,善恶俱载,著惩劝於简牘,垂褒贬於人伦。”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儗播布美术意见书》:“物质文明,日益曼衍,人情因亦日趣於肤浅,今以此优美而崇大之,则高洁之情独存,邪秽之念不作,不待惩劝而国乂安。”
词语解释:党恶  拼音:dǎng è
(1).结党作恶。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权臣述史》:“是时即不再加 郭勋 之罪,而 璁 萼 等欺君党恶,蔑法淫刑,其罪何可胜诛。”《封神演义》第八十回:“况且以党恶之众,屡抗敌於天兵。” 清 黄景仁 《平金川铙歌》:“今反党恶,自令翦灭。”
(2).指结党作恶之徒。《水浒传》第七八回:“数万儿郎遭败劫,却连党恶蔽宸聪。”
词语解释:秽恶  拼音:huì è
邪恶;污浊。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 夏侯氏 便於座中攘臂大呼,数 元艾 隐慝秽恶十五事,曰:‘吾早欲弃卿去,而情所未忍耳,今反黜我!’遂越席而去。”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若有秽恶及其所止者,则有虎通夕来守,人不去,便伤害人。” 宋 苏轼 《仇池笔记·玩龙治大风方》:“若余则不然,苟病者得愈,愿代受其苦,家有一方,能下腹中秽恶。在 黄 试之,病良已,今后当常以施人。”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扬州醉人》:“一客醉且狂,从外来,踞肆邸内,出秽恶语。” 清 王士禛 《居易续谈》:“乃畿辅近地,尚留此秽恶之蹟,僭越之制,何以儆巨憝、昭大法哉!”
词语解释:疏恶  拼音:shū è
亦作“疎恶”。 粗劣。《汉书·沟洫志》:“ 河 决率常於 平原 、 东郡 左右,其地形下而土疏恶。” 宋 苏轼 《论八丈沟不可开状》:“又看验得地性疎恶,合用梢桩,土薄水浅,地脉沮洳。”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三》:“自减半之后,通计五千五百餘匹,绵七千餘两,惟 信州 取足而疎恶不堪。”
词语解释:柔恶  拼音:róu è
指外似温柔内心恶劣的人。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人生初时,善原是同的,但刚的习於善,则为刚善;习於恶,则为刚恶。柔的习於善,则为柔善;习於恶,则为柔恶:便日相远了。”
词语解释:极恶  拼音:jí è
谓罪大恶极或十分恶劣。《宋史·史浩传》:“ 浩 奏:‘ 唐 虞 之世,四凶极恶,止於流窜,三考之法,不过黜陟,未尝有诛戮之科。’”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小仓山房诗》,诗中异端也……惟其不能割舍,夸多鬭靡,致使指摘交加,等诸极恶不堪之列,亦其自取。”
词语解释:逆恶  拼音:nì è
(1).悖逆凶恶。《周礼·地官·师氏》:“﹝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三曰孝德以知逆恶。” 清 王士禛 《居易续谈》:“ 江南道 监察御史 张瑗 ,题为逆恶之罪,既已正典於前朝;私竪之碑,岂宜传流於后世。”
(2).指悖逆凶恶的人。《封神演义》第二九回:“卿先回故地,朕再议点将提兵,协同勦捕逆恶。”
词语解释:犯恶  拼音:fàn è
厌恶。《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 子良 ,你不是犯恶洋货吗?你为甚么抽洋烟呢?” 王统照 《隔绝阳曦》:“这些东西还有好话说……真讨厌。我犯恶透了这秃头。”
词语解释:泼恶  拼音:pō è
蛮横凶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原来这位姨娘,是 裘致禄 从前署理 晋江县 的时候所置;及至卸任时,因为家中太太泼恶不过,不敢带回去。”
词语解释:五恶  拼音:wǔ è
(1).五种坏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小适大有五恶:説其罪戾,请其不足,行其政事,共其职贡,从其时命。”
(2).佛教语。谓犯杀、盗、淫、妄、酒五戒。《无量寿经》卷下:“处於五恶五痛五烧之中。”
中医谓五脏的五种禁忌。《素问·宣明五气论》:“五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词语解释:簸恶  拼音:bò è
谦词。犹献丑。 宋 周必大 《青衣道人罗尚简论予命宜退不宜进甚契鄙心连日求诗为赋一首》:“岂有虚名望 苏子 ,谩令簸恶似 韩公 。”
词语解释:理恶  拼音:lǐ è
惩治恶人。《后汉书·蔡茂传》:“臣闻兴化致教,必由进善;康国寧人,莫大理恶。”
词语解释:畏恶  拼音:wèi è
(1).畏惧。《战国策·魏策二》:“ 魏王 之爱习 魏信 也,甚矣;其智能而任用之也,厚矣;其畏恶严尊 秦 也,明矣。” 鲍彪 注:“恶,犹惮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理》:“説直説变,无所畏恶。”
(2).忌恨;憎恶。《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知 汉王 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上﹞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復追思閔録其兄弟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采薇翁》:“前进严飭之策,士兵已畏恶之,至此益相憾怨。”
词语解释:绝恶  拼音:jué è
消灭邪恶。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本事》:“ 句践 之时,天子微弱,诸侯皆叛。於是 句践 抑彊扶弱絶恶,反之於善,取舍以道。”《汉书·贾谊传》:“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絶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辠而不自知也。”
词语解释:邪恶  拼音:xié è
(1).邪辟罪恶。《尹文子·大道下》:“顺人之嗜好而不敢逆,纳人於邪恶而求其利。”《百喻经·贫人烧粗褐衣喻》:“乃为外道邪恶妖女之所欺誑。” 叶紫 《星》第二章六:“她可以排除邪恶的人们的诱惑,她可以抑制自家的奔放的感情。”
(2).行为不正而又凶恶的人。 汉 王符 《潜夫论·述赦》:“夫天道赏善而刑淫,天工人其代之,故凡立王者,将以诛邪恶而养正善。”
词语解释:发恶  拼音:fā è
产生恶感;发怒。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张训妻》:“后与 训 发恶,勃然而去。”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章公 惇 罢相,俄落职。 林公 希 为舍人当制,制词云:‘悻悻无大臣之节,怏怏非少主之臣。’ 章相 寄声曰:‘此一联无乃太甚!’ 林 答曰:‘长官发恶,杂职棒毒,无足怪也。’”《平妖传》第十六回:“且説 雷太监 自那日不见了新娘,差人四下寻访,并无踪跡,只恐 张鸞 发恶,着实赔礼奉承。”《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下棋的最怕旁人观看。常言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倘或旁观的口嘴不紧,遇煞着处溜出半句话来,赢者反输,输者反赢,欲待发恶,不为大事;欲待不抱怨,又忍气不过。”
词语解释:惨恶  拼音:cǎn è
犹险恶。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杂记》:“庐成,携子孙同处其中,尤不负初志,但时事惨恶,恐不能逸此暮景也。”
词语解释:暴恶  拼音:bào è
(1).残暴凶恶。《汉书·西域传上·莎车国》:“ 万年 初立,暴恶,国人不説。” 唐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状》:“﹝ 郭晞 ﹞领行营节度使,寓军 邠州 ,纵士卒无赖。 邠 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
(2).指残暴凶恶的人或行为。《汉书·刑法志》:“凡制刑之本,将以禁暴恶,且惩其未也。”
词语解释:中恶  拼音:zhōng è
(1).得暴病。《三国志·吴志·孙权潘夫人传》:“诸宫人伺其昏卧,共縊杀之,託言中恶。”《太平广记》卷三二四引 南朝 齐 祖冲之 《述异记·区敬之》:“夕登岸,停止舍中, 敬之 中恶猝死。”
(2).中医病名。由于冒犯不正之气所引起。其症状或为错言妄语,牙紧口噤;或为头旋晕倒,昏迷不醒。俗称中邪。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怪术》:“僧半日方能言,如中恶状。”《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方坐下,家中人来报,説孺人又中恶。 思厚 再告法官同往家中救治。”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截矶》:“想是中恶,快取辰砂灌下。”
词语解释:怒恶  拼音:nù è
恼怒。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解元休心头怒恶!”
恼怒嫌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先是, 仲 有前室女 大娘 ,嫁於远郡,性刚猛,每归寧,餽赠不满其志,輒迕父母,往往以愤去, 仲 以是怒恶之。”
词语解释:忍恶  拼音:rěn è
忍住脾气。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 衢州 龙游县 令 李凝道 性褊急……乘驴於街中,有骑马人,靴鼻拨其膝,遂怒大駡,将殴之。马走,遂无所及,忍恶不得,遂嚼路傍棘子流血。”
词语解释:峻恶  拼音:jùn è
险恶。《明史·广西土司传三·琼州》:“又山水峻恶,风气亦异,罹其瘴毒,鲜能全活。”
词语解释:重恶  拼音:zhòng è
谓超出法度、情理而过分厌恶。《管子·任法》:“故为人主者,不重爱人,不重恶人;重爱曰失德,重恶曰失威。”
共222,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