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怨恫遗恫隐恫骇恫忧恫   
负恫偬恫伤恫憁恫悲恫   

词语解释:怨恫  拼音:yuàn dòng
见“ 怨痛 ”。
词语解释:怨痛  拼音:yuàn tòng
亦作“ 怨恫 ”。 怨恨,哀痛。《国语·周语上》:“民神怨痛,无所依怀。” 汉 王充 《论衡·感虚》:“ 衍 兴怨痛,使天下霜。”《明史·忠义传二·张瑶》:“然名既登於天府,恩独后於流官,九泉之下,能无怨恫。”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六》:“不能见信於父母兄弟,而能见信於国人,无怨恫於家邦者,无有也。”
词语解释:负恫  拼音:fù dòng
抱恨。 清 方苞 《读〈伍子胥传〉》:“今力实能诛而纵焉,吾恐先王负恫於九原而不歆王祀也。”
词语解释:遗恫  拼音:yí dòng
犹馀痛。 宋 苏轼 《思子台赋》:“弔 汉武 之暴怒兮,悼 戾园 之悯凶;闻父老之哀叹兮,犹有归来望思之遗恫。” 宋 范成大 《馆娃宫赋》:“是为逸王之旧游,有墟国之遗恫焉。”
词语解释:偬恫  拼音:zǒng dòng
鲁莽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 仲宣 轻脆以躁竞, 孔璋 偬恫以麤疎。”一本作“傯恫”。
词语解释:隐恫  拼音:yǐn dòng
难言之痛,深痛。 清 谭嗣同 《仁学》三一:“其次,为 王船山 之《遗书》。皆於君民之际,有隐恫焉。” 苏曼殊 《碎簪记》:“子自昨日神色大变,或有隐恫在心,有触而发。”
词语解释:伤恫  拼音:shāng dòng
哀痛。 明 方孝孺 《祭邹博士》:“此皆士君子之奇遇,而先生已得之矣,復何有所伤恫!”
词语解释:骇恫  拼音:hài dòng
惊怕。 汉 马融 《广成颂》:“所以洞荡匈臆,发明耳目,疏越藴慉,骇恫底伏。”
词语解释:憁恫  拼音:còng dòng
亦作“愡恫”。
(1).钻营,奔竞。 晋 葛洪 《〈抱朴子外篇〉自叙》:“愡恫官府之间,以窥掊尅之益。”
(2).鲁莽,无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 仲宣 清脆以躁竞; 孔璋 憁恫以麤疎。”
(3).不得志貌。《玉篇·心部》:“愡恫,不得志。” 清 黄景仁 《对月咏怀》:“飘萧舞袖动中宿,憁恫酒悲生半酣。”
词语解释:忧恫  拼音:yōu dòng
忧伤悲痛。 清 陈天华 《猛回头》:“哭一声我的始祖公公,叫一声我的始祖公公,在天有灵,能不忧恫?”
词语解释:悲恫  拼音:bēi dòng
悲痛。 宋 王安石 《慰太皇太后表》:“永怀爱孝之隆,尤积悲恫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