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四愿去声 [yuàn,动词][详注1][详注2]奿

[lùn,名词][tùn][pèn][急赴][详注3]


注1:圈 《唐韵》巨万切《集韵》《韵会》具愿切,韏去声。地名。《公羊传·文十一年》楚子伐圈。《注》求阮反,一音卷。《字林》臼万反。
注2:畹 《集韵》纡愿切《正韵》迂绢切,音怨,田亩。
注3:敦 通作顿。《尔雅·释丘》丘一成为敦丘。《疏》诗卫风氓篇,至于顿丘,是也。 又《尔雅·释天》太岁在子曰困敦。《注》敦,音顿。《史记·历书注》困敦,混沌也。 又《庄子·列御寇》敦杖蹙之。《音义》敦,音顿。司马云:竖也。
首字词组
恨人恨海恨悒恨火恨嫌恨怒恨毒恨相知晚
恨恨恨骨恨不能恨愤恨怪恨咤恨悷 
恨事恨望恨不得恨如头醋恨之入骨恨五骂六恨悔 
恨血恨心恨命恨穷发极恨入骨髓恨铁不成钢恨恚 
恨苦恨色恨气恨怅恨怨恨惋恨相见晚 

词语解释:恨人  拼音:hèn rén
(1).失意抱恨的人。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於是僕本恨人,心惊不已。” 清 蕊珠旧史 《京尘杂录·长安看花记》:“僕本恨人,强为排遣,飞鸿踏雪,动留爪痕。” 鲁迅 《热风·随感录六十二》:“我们更不要借了‘天下无公理,无人道’这些话,遮盖自暴自弃的行为,自称‘恨人’。”
(2).令人感到可恨。《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谁知道往常天明的很快,今儿要他天明,越看那窗户越不亮,真是恨人!”
词语解释:恨恨  拼音:hèn hèn
(1).抱恨不已。《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隋书·孝义传·薛濬》:“但念尔伶俜孤宦,远在边服,顾此恨恨,如何可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儿少受舅妗抚育,尚无寸报,不图先葬沟瀆,殊为恨恨。” 鲁迅 《热风·随感录六十二》:“古来很有几位恨恨而死的人物。”
(2).愤恨貌。《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一头上牀睡,一头口里恨恨的駡道:‘你这贱人!腌臢泼妇,那厮敢大虫口里倒涎!’”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霍筠》:“迨二更不返,大忿恨恨,背烛而坐。”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八回:“众人一听,几百只眼把 康顺风 恨恨瞪了一下,便都相随着回来。”
词语解释:恨事  拼音:hèn shì
遗憾的事。 唐 刘禹锡 《三阁辞》之一:“不应有恨事,娇甚却成愁。”《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他自己心中又有一腔弥天恨事,透骨酸心。” 叶紫 《丰收》七:“儿子不听自己的指挥,是 云普 叔终身的恨事。”
词语解释:恨血  拼音:hèn xuè
谓屈死者的血。语本《庄子·外物》:“ 萇弘 死于 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唐 李贺 《秋来》诗:“秋来鬼唱 鲍 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唐 陆龟蒙 《和袭美馆娃宫怀古五绝》之三:“此地最应沾恨血,至今春草不匀生。”参见“ 三年化碧 ”。
词语解释:三年化碧  拼音:sān nián huà bì
《庄子·外物》:“ 萇弘 死于 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成玄英 疏:“ 萇弘 遭譖,被放归 蜀 ,自恨忠而遭譖,遂刳肠而死。 蜀 人感之,以匱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乃精诚之至也。”后以“三年化碧”谓忠心不泯。 元 郑元祐 《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黄忏华 《亡友周仲穆哀辞》:“三年化碧心难灭,九转成丹目已穿。”亦省作“ 三年碧 ”。 周实 《痛哭》诗:“化作三年碧,荣於一字褒。”
词语解释:恨苦  拼音:hèn kǔ
犹痛苦。《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到 老姑子庙 后,天天学走山道,能把这崎嶇山道走得如平地一般,你的道就根基立定了。将来我再教你念经説法。大约不过一年的恨苦,以后就全是乐境了。”
词语解释:恨海  拼音:hèn hǎi
比喻无穷无尽的怨恨。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六八:“万一天填恨海平, 羽琌 安稳贮 云英 。” 午星 《一个红军女游击战士》:“多少人妻离子散!多少人流离失所!这是敌人一手造成的人间恨海。”
词语解释:恨骨  拼音:hèn gǔ
抱恨而死者的骸骨。 金 房皞 《哭杨叔能》诗:“乱后有谁收恨骨,眼前无復见斯人。” 元 王恽 《义侠行》:“狂图祇与蝥蛛靡,至今恨骨埋 秦 关 。”
词语解释:恨望  拼音:hèn wàng
怨望,怨恨。《汉书·霍光传》:“ 宣 见 禹 恨望深,迺谓曰:‘大将军时何可復行!’” 唐 皇甫湜 《祭柳子厚文》:“华鐘始撞,一顿声寝, 梧山 恨望, 桂水 愁饮。”《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五年》:“中书令 孟準 、左卫将军 王鸞 劝 遵 稍夺 閔 兵权, 閔 益恨望。 準 等咸劝诛之。” 胡三省 注:“恨望,犹怨望也。”
词语解释:恨心  拼音:hèn xīn
怨恨之心;悔恨之心。 汉 王充 《论衡·书虚》:“今时 会稽 、 丹徒 大江 、 钱唐 浙江 ,皆立 子胥 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汉书·五行志下之上》:“既退归国,犹有恨心。”《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晦庵 听罢,不觉两颊通红,悔之无及……一点恨心自丹田里直贯到头顶来。”
词语解释:恨色  拼音:hèn sè
怨恨的脸色。《晋书·石季龙载记下》:“ 閔 益有恨色, 準 等咸劝诛之。”《魏书·孝感传·乞伏保》:“ 申 抚养 伏保 ,性严肃,捶駡切至,而 伏保 奉事孝谨,初无恨色。”
词语解释:恨悒  拼音:hèn yì
闷闷不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葛巾》:“生登垣,欲下无阶,恨悒而返。”
词语解释:恨不能  拼音:hèn bù néng
苦于不能——表示急切地盼望做成某事(多用于实际做不到的事)例如: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到北京。
词语解释:恨不得  拼音:hèn bù dé
表示急切地盼望做成某事。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始人皆言当今不可行帝王道,唯 魏徵 劝我,今遂功业如此,恨不得使 封德彝 等见之。” 宋 史达祖 《惜黄花》词:“恨不得御风归去。”《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我听见这信,心里已经急的恨不得立刻就飞到 淮安 见着面才好!” 巴金 《家》一:“我恨不得把所有的话一字不遗漏地说出来。”
词语解释:恨命  拼音:hèn mìng
狠命,拼命。《水浒传》第二一回:“ 宋江 恨命只一拽,倒拽出那把压衣刀子在席上, 宋江 便抢在手里。”
词语解释:恨气  拼音:hèn qì
气愤。《石点头·王本立天涯求父》:“﹝ 张氏 ﹞想起丈夫一时恨气出门,难道真个撇得下我母子,飘然长往。”
词语解释:恨火  拼音:hèn huǒ
犹怒火。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诗:“中夜恨火来,焚烧九回肠。”
词语解释:恨愤  拼音:hèn fèn
怨愤。《后汉书·匈奴传论》:“永言前载,何恨愤之深乎!”《新唐书·段秀实传》:“ 朱泚 反,以 秀实 失兵,必恨愤,且素有人望,使骑往迎。”
词语解释:恨如头醋
比喻非常可恶,令人恨得切齿
词语解释:恨穷发极
愤恨到极点而发怒
词语解释:恨怅  拼音:hèn chàng
遗憾惆怅。 宋 朱熹 《答吕子约书》:“当时若得相聚一番,彼此极论,庶几或有剖决之助,今又失此机会,极令人恨悵也。”
词语解释:恨嫌  拼音:hèn xián
讨厌,嫌弃。《红楼梦》第七七回:“在太太是深知这样美人似的人必不安静,所以恨嫌他。”
词语解释:恨怪  拼音:hèn guài
恼怒责怪。《水浒传》第八回:“原来 宋 时,但是犯人,徒流徙迁的,都脸上刺字,怕人恨怪,只唤做‘打金印’。”
词语解释:恨之入骨  拼音:hèn zhī rù gǔ
同“ 恨入骨髓 ”。 晋 葛洪 《〈抱朴子外篇〉自叙》:“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於血仇。”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房心宇侍御》:“ 房 之试士,用法大严, 江 南士子恨之入骨。”
词语解释:恨入骨髓  拼音:hèn rù gǔ suǐ
比喻怨恨之极。语本《史记·秦本纪》:“ 繆公 之怨此三人,入於骨髓。”《水浒传》第一○八回:“那 梁永 平日暴虐军民,鞭挞士卒,护卫军将都恨入骨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为了今天的事,一个个都把他恨入骨髓。”
词语解释:恨怨  拼音:hèn yuàn
怨恨。 元 郭钰 《狂客行》:“万一楼头是夫婿,百年恨怨将谁陈。”《红楼梦》第八一回:“我在这里当家,自然惹人恨怨,怪不得别人治我。”
词语解释:恨怒  拼音:hèn nù
愤恨;怨怒。《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愾而献其功” 晋 杜预 注:“愾,恨怒也。”《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帝淫 义宣 诸女, 义宣 由是恨怒。”
词语解释:恨咤  拼音:hèn zhà
遗憾嗟叹。《新唐书·严挺之传》:“ 林甫 已得奏,即言 挺之 春秋高,有疾,幸闲官得自养。帝恨咤久之。”
词语解释:恨五骂六  拼音:hèn wǔ mà liù
泛指掷色子时咒骂坏点数的叫喊声。《红楼梦》第七五回:“只听里面称三赞四,耍笑之音虽多,又兼有恨五駡六,忿怨之声亦不少。”
词语解释:恨铁不成钢  拼音:hèn tiě bù chéng gāng
比喻对所期望的人不求长进而表示焦急不满。《红楼梦》第九六回:“只为 寳玉 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十八:“这是‘恨铁不成钢’的恨,不是仇恨。”
词语解释:恨惋  拼音:hèn wǎn
犹怅恨。《新唐书·儒学传下·陈京》:“帝恨惋曰:‘ 京 与 赞 ,真贼臣。’”《增修诗话总龟》卷三七引 宋 钱易 《南部新书》:“ 先天 中, 王上客 为侍御史,自以才望当在前行。忽除膳部员外郎,微有恨惋。”
词语解释:恨毒  拼音:hèn dú
恼恨。《后汉书·张奂传论》:“ 张奂 见欺竖子,扬戈以断忠烈。虽恨毒在心,辞爵谢咎。”《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 马氏 费坏了些气力,恨毒不过,狠打了一塲才罢。”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蛇鬼》:“恨毒已极,兹来报仇耳。”
词语解释:恨悷  拼音:hèn lì
凶狠乖戾。
词语解释:恨悔  拼音:hèn huǐ
悔恨。 汉 焦赣 《易林·豫之恒》:“心多恨悔,出言为怪。”
词语解释:恨恚  拼音:hèn huì
愤恨。 汉 王充 《论衡·书虚》:“夫言 吴王 杀 子胥 投之於江,实也。言其恨恚驱水为涛者,虚也。”《左传·哀公十四年》“ 成 有司使, 孺子 鞭之” 晋 杜预 注:“恨恚,故鞭 成 有司之使人。”
词语解释:恨相见晚  拼音:hèn xiāng jiàn wǎn
见“ 恨相知晚 ”。
词语解释:恨相知晚  拼音:hèn xiāng zhī wǎn
谓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以相识太晚而感到遗憾。《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驩甚,无厌,恨相知晚也。”《后汉书·第五伦传》:“ 伦 始以营长诣郡尹 鲜于褒 , 褒 见而异之,署为吏。临去,握 伦 臂诀曰:‘恨相知晚。’”亦作“ 恨相见晚 ”。 宋 文天祥 《与山人黎端吉序》:“与痴儿説梦,终日闷闷,使人欲索枕僵卧。明者了了,不逾顷刻能解人数百年中事,恨相见晚矣。”
词语解释:恨相知晚  拼音:hèn xiāng zhī wǎn
谓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以相识太晚而感到遗憾。《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驩甚,无厌,恨相知晚也。”《后汉书·第五伦传》:“ 伦 始以营长诣郡尹 鲜于褒 , 褒 见而异之,署为吏。临去,握 伦 臂诀曰:‘恨相知晚。’”亦作“ 恨相见晚 ”。 宋 文天祥 《与山人黎端吉序》:“与痴儿説梦,终日闷闷,使人欲索枕僵卧。明者了了,不逾顷刻能解人数百年中事,恨相见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