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御去声 [chù,处所,名词][yù,告也][详注1][yù,参与][详注2][xū][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粗去声。楚利也。又木名。出历山。][详注3][详注4][详注5]


注1:如 亦若也。举去声。《东方朔·七谏》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众人之难信兮,愿离情而远举。
注2:除 音箸。《诗·唐风》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传》除,去也。又《小雅》风雨攸除,鸟䑕攸去,君子攸芋。又《小雅》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传》除,开也。
注3:女 《广韵》《集韵》《韵会》尼据切,茹去声。以女妻人曰女。《书·尧典》女于时。
注4:狙 叚借爲覻字而後讀去聲。周禮蜡氏注。狙司卽覻伺也。倉頡篇曰。狙,伺候也。史,漢。狙擊秦皇帝。伏虔,應劭,徐廣皆曰。狙,伺也。方言。自關而西曰素。或曰狙。郭注云。狙,伺也。此皆千恕切。
注5:椐 音据。《诗·大雅》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首字词组
恕心恕道恕免恕矜恕不奉陪恕亮  
恕己恕辞恕躬恕直恕谅恕罪  
恕宥恕实恕贷恕不一一恕思   

词语解释:恕心  拼音:shù xīn
仁爱之心。《后汉书·郭躬传论》:“夫不喜於得情则恕心用,恕心用则可寄枉直矣。”
词语解释:恕己  拼音:shù jǐ
(1).宽宥自己。《楚辞·离骚》:“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妬。” 王夫之 通释:“如心谓之恕。君子之恕,如其心之忠也。小人之恕,如其心之邪也。”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鲁二女》:“不料 汉 人恕己,好言古女淫佚也。”
(2).谓扩充自己的仁爱之心。《汉书·成帝纪》:“崇宽大,长和睦,凡事恕己,毋行苛刻。”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垂惻隐於有生,恒恕己以接物者,仁人也。” 唐 白居易 《王泽流人心感策》:“夫欲使王泽旁流,人心大感,则在陛下恕己及物而已。”
词语解释:恕宥  拼音:shù yòu
饶恕;原谅。《宋书·氐胡传·略阳清水氐杨氏》:“ 杨难当 表如此,悔谢前愆,可特恕宥。” 唐 韩愈 《南山》诗:“勃然思坼裂,拥掩难恕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鬼作筵》:“幽明殊途,安能代庖,望父恕宥。”
词语解释:恕道  拼音:shù dào
宽仁之道。 汉 刘向 《说苑·至公》:“推之以恕道,行之以不党, 伊 吕 是也。”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贼盗》:“皆以区区一城抗贼之锋,不为不义屈,於是知天子待吏尽恕道矣。” 清 林则徐 《示谕外商速缴鸦片烟土四条稿》:“若禁食而不禁卖,殊非恕道。”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词语解释:恕辞  拼音:shù cí
开脱或原谅的言辞。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鸿绪》:“近读其《明史稿》,於 永乐 篡逆及 姚广孝 、 茹常 诸传,每多恕辞。” 鲁迅 《花边文学·论秦理斋夫人事》:“一切回声中,对于这自杀的主谋者-- 秦夫人 ,虽然也加以恕辞;但归结却无非是诛伐。”
词语解释:恕实  拼音:shù shí
忠实,老实。《北史·皇甫亮传》:“ 亮 三日不上省, 文宣 亲詰其故。 亮 曰:‘一日雨,一日醉,一日病酒。’ 文宣 以其恕实,优容之,杖脛三十而已。”
词语解释:恕免  拼音:shù miǎn
饶恕;宽免。《元典章·刑部十·出首赃钱过钱人免罪》:“诸人出首钱物,其间干碍过钱人数,取到招伏,或拟治罪,或拟恕免,为无通例,所行不一。”《前汉书平话》卷下:“若依我三件事,将尔恕免。”《水浒传》第七五回:“万望太尉暂息雷霆之怒,只要为国家成全好事,恕免则箇。”
词语解释:恕躬  拼音:shù gōng
谓躬行仁爱之道。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尅己恕躬,好问力行,动而从义,不以纵情,是谓治主。”
词语解释:恕贷  拼音:shù dài
宽恕。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饥民强盗人穀米》:“今犯至死者,依元条不用灾伤减等,则是觉恕贷之不足以戢盗,而改出此令,足为至当也。”
词语解释:恕矜  拼音:shù jīn
宽恕。 明 杨柔胜 《玉环记·逼女更夫》:“我欲待打死你呵,只为无儿且恕矜。”
词语解释:恕直  拼音:shù zhí
宽仁正直。《周书·杨绍传》:“出为 鄜城郡 守, 绍 性恕直,兼有威惠,百姓安之。”
词语解释:恕不一一  拼音:shù bù yī yī
对不起,我不能详述——旧时常用于通信中
词语解释:恕不奉陪  拼音:shù bù fèng péi
对不起,我不能陪伴你
词语解释:恕谅  拼音:shù liàng
宽恕,原谅。 邹韬奋 《经历》十九:“可是要把他的‘走样’的英语教给学生,以误传误,那就是很难恕谅的另一回事了。”
词语解释:恕思  拼音:shù sī
谓以宽厚之心去考虑事情。《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邇安。”《三国志·魏志·袁涣传》:“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柔而内能断。”
词语解释:恕亮  拼音:shù liàng
宽恕;原谅。 宋 王安石 《马章参政书》:“书不逮意,想蒙恕亮。”
词语解释:恕罪  拼音:shù zuì
原谅过错。多用为请勿计较的套语。《水浒传》第三二回:“我弟兄两个‘有眼不识 泰山 ’,万望恕罪。”《西游记》第五五回:“恕罪,恕罪,有病在身,不能行礼。”《说唐》第五二回:“小弟来迟,望乞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