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共91,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恒河恒娥恒固恒所恒庸恒说恒河沙数恒文
恒沙恒情恒产恒宪恒山蛇恒语恒河一沙恒明
恒山恒言恒久恒时恒弊恒科恒直恒格
恒河沙恒星恒干恒春恒式恒俗恒沙数恒教
恒岳恒旸恒居恒恣恒态恒分恒民恒状
恒常恒日恒属恒舞恒典恒准恒泛恒牙
恒性恒温恒守恒等恒品恒定恒毛恒星光谱型
恒数恒蔽恒德恒诰恒则恒士恒训恒操
恒碣恒长恒度恒裁恒制恒姿恒矢恒规
恒人恒阳恒心恒等式恒医恒业恒论恒风

词语解释:恒河  拼音:héng hé
梵语。 南亚 大河。发源于 喜马拉雅山 南坡,流经 印度 、 孟加拉国 入海。 印度 人多视为圣河、福水。《金刚经·无为福胜分》:“但诸 恆河 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隋 江总 《大庄严寺碑》:“标乎刹土,比数 恆河 。” 清 赵翼 《刘荫萱远寄藏佛一尊》诗:“岂特八万四千 阿育 塔,直与 恆河 同数微沙尘。”
词语解释:恒沙  拼音:héng shā
见“ 恆河沙数 ”。
词语解释:恒河沙数  拼音:héng hé shā shù
佛教浯。形容数量多至无法计算。《金刚经·无为福胜分》:“以七寳满尔所 恆河 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吾愿 恆河 沙数仙人,并遣娇女昏嫁人间,则贫穷海中,少苦众生矣。” 吕湛恩 注引 袾宏 《弥陀经疏钞》:“ 恆河 在西域 无热河 侧,沙至微细,佛近彼河説法,故凡言多常取为喻。”《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挺着一条身子,合世界上 恆河 沙数的人打交道。” 清 邹容 《革命军》二:“吾但愿我身化为 恆河 沙数,一一身中出一一舌,一一舌中发一一音。”亦省作“ 恆河沙 ”、“ 恆沙数 ”、“ 恆沙 ”。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能达斯旨,可类 恆 沙。” 唐 王维 《六祖能禅师碑铭》:“常嘆曰:七寳布施,等 恆河 沙;亿劫修行,尽大地墨。” 清 赵翼 《近日刻诗集者又十数家翻阅之馀戏题一律》:“岂知同在 恆 沙数,谁独能廻大海澜。” 陈世宜 《寒夜与楚伧秋心共饮》诗:“ 恆河 沙即众生相,高文一卷含辛酸。”
词语解释:恒山  拼音:héng shān
(1).山名。五岳中的北岳。主峰在今 河北省 曲阳县 西北。《书·禹贡》:“ 太行 恆山 ,至于 碣石 ,入于海。”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恆山 为北岳,在中山上, 曲阳县 西北。”
(2).历代王朝皆祀北岳于 曲阳 。 明 定 山西 浑源 之 玄岳 为 恒山 。 清 雍正 十七年改于 浑源 行岳祭。参阅《清通典·礼四》
词语解释:恒河沙  拼音:héng hé shā
见“ 恆河沙数 ”。
词语解释:恒河沙数  拼音:héng hé shā shù
佛教浯。形容数量多至无法计算。《金刚经·无为福胜分》:“以七寳满尔所 恆河 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吾愿 恆河 沙数仙人,并遣娇女昏嫁人间,则贫穷海中,少苦众生矣。” 吕湛恩 注引 袾宏 《弥陀经疏钞》:“ 恆河 在西域 无热河 侧,沙至微细,佛近彼河説法,故凡言多常取为喻。”《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挺着一条身子,合世界上 恆河 沙数的人打交道。” 清 邹容 《革命军》二:“吾但愿我身化为 恆河 沙数,一一身中出一一舌,一一舌中发一一音。”亦省作“ 恆河沙 ”、“ 恆沙数 ”、“ 恆沙 ”。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能达斯旨,可类 恆 沙。” 唐 王维 《六祖能禅师碑铭》:“常嘆曰:七寳布施,等 恆河 沙;亿劫修行,尽大地墨。” 清 赵翼 《近日刻诗集者又十数家翻阅之馀戏题一律》:“岂知同在 恆 沙数,谁独能廻大海澜。” 陈世宜 《寒夜与楚伧秋心共饮》诗:“ 恆河 沙即众生相,高文一卷含辛酸。”
词语解释:恒岳  拼音:héng yuè
亦作“ 恆岳 ”。 即 恒山 。为五岳之一,故称。《魏书·太宗纪》:“﹝ 泰常 四年﹞秋八月辛未,东巡。遣使祭 恆岳 。” 元 刘因 《恒山楼》诗:“万岭尊 恆岳 ,遗臺枕后潭。”参见“ 恆山 ”。
见“ 恆岳 ”。
词语解释:恒山  拼音:héng shān
(1).山名。五岳中的北岳。主峰在今 河北省 曲阳县 西北。《书·禹贡》:“ 太行 恆山 ,至于 碣石 ,入于海。”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恆山 为北岳,在中山上, 曲阳县 西北。”
(2).历代王朝皆祀北岳于 曲阳 。 明 定 山西 浑源 之 玄岳 为 恒山 。 清 雍正 十七年改于 浑源 行岳祭。参阅《清通典·礼四》
词语解释:恒常  拼音:héng cháng
亦作“恒常”。
(1).常规。《国语·越语下》:“吾年既少,未有恆常,出则禽荒,入则酒荒。”《史记·秦始皇本纪》:“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恆常。”
(2).常常;经常。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弥娄山铁围山考》:“ 小铁围山 并 大铁围 ,其间从来恆常黑暗,未曾见光。” 许地山 《集外·萤灯》:“他听见人说在北方很远的地方有个山坑,恒常地发出一种气体。”
词语解释:恒性  拼音:héng xìng
亦作“恒性”。
(1).常性;固有的本性。《书·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恆性,克绥厥猷惟后。” 孔 传:“顺人常有之性。”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忧合欢离,品物恆性,故鱼以泉涸而呴沫,鸟因将死而鸣哀。” 明 何景明 《咏怀》:“金石有恆性,销鑠詎能迁。”
(2).犹恒心。 鲁迅 《书信集·致陈烟桥》:“但我以为须有恒性而极负责的人,虽是小事情,也看作大事情做,才是。”参见“ 恆心 ”。
词语解释:恒心  拼音:héng xīn
亦作“恒心”。
(1).常存的善心。《孟子·梁惠王上》:“苟无恆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赵岐 注:“恆心,人所常有善心也。”《晋书·丁潭传》:“在官者无苟且,居下者有恆心。”
(2).持久的心志。《吕氏春秋·诬徒》:“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恆心,若晏阴喜怒无处。”《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他可晓得甚么叫作恆心,他又晓得甚么叫作定力?” 鲁迅 《书信集·致陈烟桥》:“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词语解释:恒数  拼音:héng shù
(1).定数。 南朝 梁武帝 《赠蔡道慕诏》:“言念伤悼,特兼常怀;追荣加等,抑有恆数。” 唐 杜甫 《宿花石戍》诗:“茫茫天地间,理乱岂恆数。”
(2).常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夫才量学文,宜正体製……然后品藻玄黄,摛振金玉,献可替否,以裁厥中。斯缀思之恆数也。”
(3).方言。横竖,反正。《金瓶梅词话》第二四回:“你恆数不是爹的小老婆就罢了,是爹的小老婆,我也不怕你。”
词语解释:恒碣  拼音:héng jié
恒山 、 碣石山 的并称。 唐 黎逄 《象魏赋》:“高齐 嵩 华 ,势比 恆 碣 。”
词语解释:恒人  拼音:héng rén
常人,一般的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太史敫 女奇 法章 状貌,以为非恆人。”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烈士之所以异於恆人,以其伏节以死谊也。” 清 吴敏树 《与梅伯言先生书》:“夫既为乡里之恆人矣,其生平行事,不足为乡之子弟所仰法,徒以气力雄长閭伍之间耳。”
词语解释:恒娥  拼音:héng é
亦作“恒娥”。 月神名。 后羿 之妻。相传曾盗食不死之药而奔月,遂为月神。又称 嫦娥 、 常娥 。《淮南子·览冥训》:“譬若 羿 请不死之药於 西王母 , 恆娥 窃以奔月。” 五代 和凝 《柳枝》词:“不是昔年攀桂树,岂能月里索 恆娥 。”亦指月。 唐 韩愈 《月蚀》诗:“ 恒娥 还宫室,太阳有室家。”参见“ 嫦娥 ”。
词语解释:嫦娥  拼音:cháng é
(1).神话中的月中女神。 南朝 宋 颜延之 《为织女赠牵牛》诗:“婺女儷经星, 嫦娥 栖飞月。” 前蜀 韦庄 《谒金门》词:“天上 嫦娥 人不识,寄书何处觅?” 明 何景明 《明月篇》诗:“河边织女期七夕,天上 嫦娥 奈九秋。” 毛泽东 《蝶恋花·答李淑一》词:“寂寞 嫦娥 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详“ 姮娥 ”。
(2).指月亮。 明 唐寅 《掏水月在手》诗:“玉纤弄水金鈿湿,要捧嫦娥对面看。”
词语解释:姮娥  拼音:héng é
(1).神话中的月中女神。《淮南子·览冥训》:“ 羿 请不死之药於 西王母 , 姮娥 窃以奔月。” 高诱 注:“ 姮娥 , 羿 妻。 羿 请不死之药於 西王母 ,未及服之, 姮娥 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 姮娥 已有慇懃约,留著蟾宫第一枝。”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邢子仪》:“ 朱 在云中言曰:‘下界人勿须惊怖,我月府 姮娥 也。’”姮,本作“恒”,俗作“姮”。 汉 代因避 文帝 刘恒 讳,改称 常娥 ,通作 嫦娥 。
(2).借指月亮。 宋 王安石 《试院中五绝句》之三:“咫尺淹留可奈何,东西虚共一 姮娥 。” 清 杨模 《闰六月初七夜月》诗:“半露 姮娥 能却暑, 广寒 深处玉为楼。”
词语解释:恒情  拼音:héng qíng
常情。 南朝 宋 颜延之 《重释何衡阳》:“况復道絶恆情,理隔常照。” 明 张居正 《寿陈松谷相公》:“其为庆幸,万倍恆情也。”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觉世训》:“此无他,顾眼前,忽长远,恆情也。” 梁启超 《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人之恆情,於其所怀抱之想像,所经閲之境界,往往有行之不知,习矣不察者。”
词语解释:恒言  拼音:héng yán
常言,俗语。《孟子·离娄上》:“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国家。” 明 刘基 《官箴上》:“人有恆言:视民如儿,无反厥好。”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奈何曲》中云‘非奴苦要孝名传,只为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此二语虽属恆言,人人可道,独不宜出 五娘 之口。”
词语解释:恒星  拼音:héng xīng
自身能发光、发热的天体。因短时间内难以觉察其位置的变化,故名。按亮度、光度可分为多种等级。 中国 古代称二十八宿为“恆星”。亦泛指常见的星宿。《春秋·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恆星不见。”《公羊传·庄公七年》:“恆星者何?列星也。” 徐彦 疏:“天之常宿,故经谓之恆星矣。言以时列见于天,故传谓之列星矣。”《明史·天文志一》:“由今考之,恆星实有动移,其説不谬。”
词语解释:恒旸  拼音:héng yáng
亦作“ 恆阳 ”。 久晴不雨。《书·洪范》:“曰咎徵:曰狂,恆雨若;曰僭,恆暘若。”《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庶徵之恆阳, 刘向 以为《春秋》大旱也。”《明史·汪若霖传》:“言之不从,是谓不乂,厥罚恆暘。”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十七》:“恆暘而旱,恆雨而潦。”
词语解释:恒日  拼音:héng rì
平时;平日。《诗·小雅·鸳鸯》“乘马在厩,摧之秣之” 汉 郑玄 笺:“齐而后三举设盛饌,恆日则减焉。此之谓有节也。”《南齐书·豫章王嶷传》:“自顷公私凋尽,绥抚之宜,尤重恆日。”
词语解释:恒温  拼音:héng wēn
相对稳定的温度。
词语解释:恒蔽  拼音:héng bì
犹通病。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序:“贵远贱近,人之常情;重耳轻目,俗之恆蔽。”一本作“ 恆弊 ”。
词语解释:恒长  拼音:héng cháng
长远,永久。《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紫骝马歌》:“念郎锦裲襠,恆长不忘心。”
词语解释:恒阳  拼音:héng yáng
见“ 恆暘 ”。
词语解释:恒旸  拼音:héng yáng
亦作“ 恆阳 ”。 久晴不雨。《书·洪范》:“曰咎徵:曰狂,恆雨若;曰僭,恆暘若。”《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庶徵之恆阳, 刘向 以为《春秋》大旱也。”《明史·汪若霖传》:“言之不从,是谓不乂,厥罚恆暘。”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十七》:“恆暘而旱,恆雨而潦。”
词语解释:恒固  拼音:héng gù
持久不变。 明 李东阳 《董公墓志铭》:“老益强力,而性行恆固,量度优远。”
词语解释:恒产  拼音:héng chǎn
指土地、田园、房屋等不动产。《孟子·梁惠王上》:“无恆产而有恆心者,惟士为能。” 焦循 正义:“恆产者,田里树畜,民则恃以长养其生者也。”《金史·食货志五》:“如其民实无恆产者,虽应賑贷,亦请賑济。”《明史·丘弘传》:“岂可徇一人之私情,而夺百家恆产哉!”《恨海》第八回:“故乡又无恆产,他日归葬父母,自己成家,后事正长,何能坐食?”
词语解释:恒久  拼音:héng jiǔ
亦作“恒久”。 永久;持久。《易·恒》:“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经也者,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恆静,天地之所以恆久而不已也。” 郭沫若 《沸羹集·文艺与民主》:“以反法西斯的民主胜利,以恒久和平的理智胜利为总目标。”
词语解释:恒干  拼音:héng gàn
指躯体。《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去君之恆干,何为乎四方些。” 王逸 注:“恆,常也;干,体也。”
词语解释:恒居  拼音:héng jū
长在。《文选·左思〈杂诗〉》:“壮齿不恆居,岁暮常慨慷。” 吕向 注:“言少年颜色不常居住,忽即衰老。”
词语解释:恒属  拼音:héng shǔ
方言。横竖,反正。《金瓶梅词话》第六九回:“恆属大家只要图了事,上司差派,不繇自己。”
词语解释:恒守  拼音:héng shǒu
谓不变的操守。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三:“盖闻身无恆守,势穷则屈;心无定主,情急则亲。”
词语解释:恒德  拼音:héng dé
(1).语本《易·恒》:“恆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后用以指恒久不变的德行。 宋 叶适 《赵孺人墓铭》:“岂古人所谓恆德之贞、妇人之吉者,特其学之异而然歟!”
(2).久远的恩德。 明 刘基 《尊闻堂铭》:“皇降恆德,我仪受之。”
词语解释:恒度  拼音:héng dù
一定的法度。 南朝 宋 谢庄 《歌黄帝》:“分至乘结晷,启闭集恆度。” 唐 任华 《怀素上人草书歌》:“或逢花笺与绢素,凝神执笔守恆度。”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监·何文鼎》:“时 寿寧侯 张鹤龄 、 建昌侯 延龄 ,以椒房被恩,出入禁中无恆度, 文鼎 心恶之。” 清 曾国藩 《江宁府学记》:“先王之制礼也,人人纳於轨范之中……緌缨绅佩有恆度。”
词语解释:恒心  拼音:héng xīn
亦作“恒心”。
(1).常存的善心。《孟子·梁惠王上》:“苟无恆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赵岐 注:“恆心,人所常有善心也。”《晋书·丁潭传》:“在官者无苟且,居下者有恆心。”
(2).持久的心志。《吕氏春秋·诬徒》:“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恆心,若晏阴喜怒无处。”《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他可晓得甚么叫作恆心,他又晓得甚么叫作定力?” 鲁迅 《书信集·致陈烟桥》:“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词语解释:恒所  拼音:héng suǒ
固定的处所。《旧唐书·回纥传》:“无君长,居无恆所,随水草流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白牡丹》:“有白牡丹,岁开数枝,种非人力,亦无恆所。”
词语解释:恒宪  拼音:héng xiàn
不变的法令;常规。《晋书·慕容暐载记》:“节俭约费,先王格謨;去华敦朴,哲后恆宪。”《宋书·孝武帝纪》:“黜幽升明,闢宇恆宪。” 唐 储光羲 《尚书省受誓诫贻太庙裴丞》诗:“皇家有恆宪,斋祭崇明祀。”
词语解释:恒时  拼音:héng shí
平时。 唐 韩愈 《送李翱》诗:“揖我出门去,颜色异恆时。”
词语解释:恒春  拼音:héng chūn
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长青仙树。 晋 王嘉 《拾遗记·方丈山》:“臺左右种恆春之树,叶如莲花,芬芳如桂,花随四时之色。 昭王 之末,仙人贡焉,列国咸贺。王曰:‘寡人得恆春矣,何忧太清不至。’恆春一名沉生,如今之沉香也。” 唐 陆龟蒙 《幽居赋》序:“稻名半夏,药号恆春。”
词语解释:恒恣
经常的状态
词语解释:恒舞
历时长而不中断的舞
词语解释:恒等  拼音:héng děng
完全相等的;产生或实现同一的——主要指逻辑命题和数学的方程与演算所表示、产生或实现的方面
词语解释:恒诰  拼音:héng gào
犹恒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优文封策,则气含风雨之润;敕戒恆誥,则笔吐星汉之华。”
词语解释:恒裁  拼音:héng cái
固定的体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然诗有恆裁,思无定位,随性适分,鲜能通圆。”
词语解释:恒等式  拼音:héng děng shì
亦作“恒等式”。 数学方程中等号两边所含的未知量,无论用任何数代替,两边数值永远相等,这样的方程叫恒等式。
词语解释:恒庸  拼音:héng yōng
平常,凡庸。 汉 王充 《论衡·讲瑞》:“是故 颜渊 庶几,不似 孔子 ; 有若 恆庸,反类圣人。”
词语解释:恒山蛇  拼音:héng shān shé
即常山蛇。古代传说指首尾相应之蛇,常用以喻首尾相应的阵法。 清 钱谦益 《得卢德水宿迁书却寄六十四韵》:“譬如恆山蛇,首尾相攫搏。”参见“ 常山蛇 ”。
词语解释:常山蛇  拼音:cháng shān shé
古代传说中一种能首尾互相救应的蛇。后因以喻首尾相顾的阵势。《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 常山 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晋书·桓温传》:“初 诸葛亮 造八阵图於 鱼復 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 温 见之谓‘此常山蛇势也’。” 宋 苏轼 《会猎苇园》诗:“雄心欲搏南涧虎,阵势颇学常山蛇。” 清 顾炎武 《江上》诗:“何当整六师,势如常山蛇。”
词语解释:恒弊  拼音:héng bì
见“ 恆蔽 ”。
词语解释:恒蔽  拼音:héng bì
犹通病。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序:“贵远贱近,人之常情;重耳轻目,俗之恆蔽。”一本作“ 恆弊 ”。
词语解释:恒式  拼音:héng shì
常规;常法。《周书·武帝纪上》:“释奠者,学成之祭,自今即为恆式。” 唐 元结 《论舜庙状》:“特乞天恩,许蠲免近庙一两家,令岁时拂洒,定为恆式。”《清史稿·礼志二》:“自后郊祀配位,定为三祖五宗,永为恆式。”
词语解释:恒态  拼音:héng tài
常态。 明 唐顺之 《吴氏墓记》:“至于病且死也,徘徊顾慕,周览其家之所有,恋恋不能舍一物而去,此又世之殖产者恆态。” 明 张居正 《答湖广抚院刘唐岩书》:“土司讎杀,虽其恆态,但至於劫质卫官,则事体重大,必须会题。”
词语解释:恒典  拼音:héng diǎn
常典;常制。《晋书·汝南王亮等传论》:“ 有晋 鬱兴,载崇藩翰,分茅锡瑞,道光恆典。”《宋书·武帝纪中》:“夫量入为出,邦有恆典。” 唐 杨炯 《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勅书弔赠,礼越常班;丧用所资,数优恆典。”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林·词林中舍互改》:“ 景泰 九年,中书舍人 陈学 等四人,俱陞翰林编修,仍於内阁书办,盖当时以为恆典。”
词语解释:恒品  拼音:héng pǐn
亦作“恒品”。
(1).常类。 唐 张九龄 《贺御制开元文字音义状》:“臣等忝居近侍,再忭发蒙,捧戴之诚,实百恆品。” 唐 白居易 《腊日谢恩赐口蜡状》:“感跃之诚,倍万恒品。”
(2).常物。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公大将军延师》:“至餚饌则番新出奇,总无恆品。”
词语解释:恒则  拼音:héng zé
固定的法则。 章炳麟 《文学总略》:“《〈文选〉序》率尔之言,不为恆则。”
词语解释:恒制  拼音:héng zhì
长久不变的准则。《国语·越语下》:“时将有反,事将有閒,必有以知天地之恆制,乃可以有天下之成利。”《晋书·刑法志》:“夫天下之事多涂,非一司之所管;中才之情易扰,赖恆制而后定。”
词语解释:恒医  拼音:héng yī
一般的医生。 汉 王充 《论衡·恢国》:“是故微病恆医皆巧,篤剧 扁鹊 乃良。”亦特指庸医。 明 宋濂 《赠郑院判序》:“法宜鍼而责我以砭,法宜实而责我以虚,乖迕拘执,卒之与恆医无异,是岂医之罪哉,势使然也。”
词语解释:恒说  拼音:héng shuō
平庸之言。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又有《周书》者……甚有明允篤诚,典雅高义,时亦有浅末恆説,滓秽相参,殆似后之好事者所增益也。”
词语解释:恒语  拼音:héng yǔ
常语。 清 俞樾 《群经平议·孟子二》“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至三年、七年,乃古人恆语。古凡言数者必三、五、七。”
词语解释:恒科  拼音:héng kē
(1).规定的条文。《宋书·文帝纪论》:“罚有恆科,爵无滥品,故能内清外晏,四海謐如也。”
(2).谓按原规定收税。《旧唐书·崔融传》:“先王惩其若此,所以变古随时,依本者恆科,占末者增税。”
词语解释:恒俗  拼音:héng sú
犹习俗。 汉 严忌 《哀时命》:“璋珪杂於甑窐兮, 陇廉 与 孟娵 同宫;举世以为恆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练生莹识,恆俗称难。”
词语解释:恒分  拼音:héng fēn
亦作“恒分”。 常分,应得之分。《晋书·邵续传》:“衅鼓之刑,囚之恒分,但恨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词语解释:恒准  拼音:héng zhǔn
固定的标准。《南齐书·武帝纪》:“守宰禄俸,盖有恆準。” 唐 陈佑 《平权衡赋》:“此盖国之恆準,教以顺行,虽因时以考正,乃假人而后成。”
词语解释:恒定  拼音:héng dìng
永恒而稳定。例如:不受力物体以恒定的速度运动。
词语解释:恒士  拼音:héng shì
平庸的人。《战国策·秦策二》:“ 甘茂 ,贤人,非恆士也。”
词语解释:恒姿  拼音:héng zī
常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然物有恆姿,而思无定检,或率尔造极,或精思愈疎。”
词语解释:恒业  拼音:héng yè
亦作“恒业”。 指家庭的固定产业。 清 黄燮清 《秋日田家杂咏》:“勤劳守恆业,始有数月粮。” 许地山 《集外·凶手》:“他是个有恒业的人,绝不敢做罔法的事。”
词语解释:恒河沙数  拼音:héng hé shā shù
佛教浯。形容数量多至无法计算。《金刚经·无为福胜分》:“以七寳满尔所 恆河 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吾愿 恆河 沙数仙人,并遣娇女昏嫁人间,则贫穷海中,少苦众生矣。” 吕湛恩 注引 袾宏 《弥陀经疏钞》:“ 恆河 在西域 无热河 侧,沙至微细,佛近彼河説法,故凡言多常取为喻。”《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挺着一条身子,合世界上 恆河 沙数的人打交道。” 清 邹容 《革命军》二:“吾但愿我身化为 恆河 沙数,一一身中出一一舌,一一舌中发一一音。”亦省作“ 恆河沙 ”、“ 恆沙数 ”、“ 恆沙 ”。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能达斯旨,可类 恆 沙。” 唐 王维 《六祖能禅师碑铭》:“常嘆曰:七寳布施,等 恆河 沙;亿劫修行,尽大地墨。” 清 赵翼 《近日刻诗集者又十数家翻阅之馀戏题一律》:“岂知同在 恆 沙数,谁独能廻大海澜。” 陈世宜 《寒夜与楚伧秋心共饮》诗:“ 恆河 沙即众生相,高文一卷含辛酸。”
词语解释:恒河一沙  拼音:héng hé yī shā
比喻极其渺小。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宋秀才》:“ 宋 阴念一身蜩寄世间,真如 恆河 一沙,沧海一粟。”参见“ 恆河沙数 ”。
词语解释:恒河沙数  拼音:héng hé shā shù
佛教浯。形容数量多至无法计算。《金刚经·无为福胜分》:“以七寳满尔所 恆河 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吾愿 恆河 沙数仙人,并遣娇女昏嫁人间,则贫穷海中,少苦众生矣。” 吕湛恩 注引 袾宏 《弥陀经疏钞》:“ 恆河 在西域 无热河 侧,沙至微细,佛近彼河説法,故凡言多常取为喻。”《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挺着一条身子,合世界上 恆河 沙数的人打交道。” 清 邹容 《革命军》二:“吾但愿我身化为 恆河 沙数,一一身中出一一舌,一一舌中发一一音。”亦省作“ 恆河沙 ”、“ 恆沙数 ”、“ 恆沙 ”。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能达斯旨,可类 恆 沙。” 唐 王维 《六祖能禅师碑铭》:“常嘆曰:七寳布施,等 恆河 沙;亿劫修行,尽大地墨。” 清 赵翼 《近日刻诗集者又十数家翻阅之馀戏题一律》:“岂知同在 恆 沙数,谁独能廻大海澜。” 陈世宜 《寒夜与楚伧秋心共饮》诗:“ 恆河 沙即众生相,高文一卷含辛酸。”
词语解释:恒直  拼音:héng zhí
常价,一般的价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一·吴道子水陆画》:“ 吕 又死,其家贫落,寺僧以恆直得之。”
词语解释:恒沙数  拼音:héng shā shù
见“ 恆河沙数 ”。
词语解释:恒河沙数  拼音:héng hé shā shù
佛教浯。形容数量多至无法计算。《金刚经·无为福胜分》:“以七寳满尔所 恆河 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吾愿 恆河 沙数仙人,并遣娇女昏嫁人间,则贫穷海中,少苦众生矣。” 吕湛恩 注引 袾宏 《弥陀经疏钞》:“ 恆河 在西域 无热河 侧,沙至微细,佛近彼河説法,故凡言多常取为喻。”《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挺着一条身子,合世界上 恆河 沙数的人打交道。” 清 邹容 《革命军》二:“吾但愿我身化为 恆河 沙数,一一身中出一一舌,一一舌中发一一音。”亦省作“ 恆河沙 ”、“ 恆沙数 ”、“ 恆沙 ”。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能达斯旨,可类 恆 沙。” 唐 王维 《六祖能禅师碑铭》:“常嘆曰:七寳布施,等 恆河 沙;亿劫修行,尽大地墨。” 清 赵翼 《近日刻诗集者又十数家翻阅之馀戏题一律》:“岂知同在 恆 沙数,谁独能廻大海澜。” 陈世宜 《寒夜与楚伧秋心共饮》诗:“ 恆河 沙即众生相,高文一卷含辛酸。”
词语解释:恒民  拼音:héng mín
常人,一般的人。《庄子·盗跖》:“夫可规以利,而可諫以言者,皆愚陋恆民之谓耳。”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九畴之格言,不吐庸猥之口;金版之高算,不出恆民之怀。” 章炳麟 《赠大将军邹君墓表》:“自念语过浅露,就 炳麟 求修饰。 炳麟 曰:‘感恆民当如是。’序而刻之。”
词语解释:恒泛  拼音:héng fàn
泛泛,一般。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一:“交非恆泛,不作諛词。”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二:“余时官京尹,襄办和议,与君时相过从,患难论交,情非恆泛。”
词语解释:恒毛  拼音:héng máo
泛指寻常的兽类。 汉 王充 《论衡·讲瑞》:“今或时凤凰、麒麟以仁圣之性,隐于恆毛庸羽,无一角五色表之,世人不之知,犹玉在石中也。”
词语解释:恒训  拼音:héng xùn
一定的典式;常训。《晋书·夏侯湛传》:“政有常道,法有恆训。” 南朝 宋 谢庄 《奏改定刑狱》:“亦列圣之恆训,用能化致升平。” 明 刘基 《大勇斋记》:“使 曾子 而有此言,必亦有为,而非教 子襄 之恆训也。”
词语解释:恒矢  拼音:héng shǐ
《周礼》八矢之一。礼射和习射时所用的箭。《周礼·夏官·司弓矢》:“恆矢,庳矢,用诸散射。” 郑玄 注:“恆矢,安居之矢也,庳矢,象也。二者皆可以散射也。谓礼射及习射也。”
词语解释:恒论  拼音:héng lùn
通常的说法。 明 徐祯卿 《谈艺录》:“传曰:‘疾行无善迹。’乃艺家之恆论也。”
词语解释:恒文  拼音:héng wén
亦作“恒文”。 指星辰。《文选·班固〈典引〉》:“悬象闇而恒文乖,彝伦斁而旧章缺。” 吕向 注:“日月暗昧,星辰乖错。”
词语解释:恒明  拼音:héng míng
见“ 恆辉 ”。
词语解释:恒辉  拼音:héng huī
长明灯的别称。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王设长生之灯以自照,一名恆辉。”《太平御览》卷八七○引作“恆明”。
词语解释:恒格  拼音:héng gé
常规。《陈书·高祖纪下》:“ 虞 官 夏 礼,岂曰同科; 殷 朴 周 文,固无恆格。”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两中乡试》:“﹝ 唐亮 ﹞以潜邸恩,陞 寧国府 同知,赐钞币以归。其父子履歷亦大异恆格矣。”
词语解释:恒教  拼音:héng jiào
犹恆训。 唐 李华 《质文论》:“学者局於恆教,因循而不敢失於毫釐。”参见“ 恆训 ”。
词语解释:恒训  拼音:héng xùn
一定的典式;常训。《晋书·夏侯湛传》:“政有常道,法有恆训。” 南朝 宋 谢庄 《奏改定刑狱》:“亦列圣之恆训,用能化致升平。” 明 刘基 《大勇斋记》:“使 曾子 而有此言,必亦有为,而非教 子襄 之恆训也。”
词语解释:恒状  拼音:héng zhuàng
常态;常情。 唐 柳宗元 《童区寄传》:“ 寄 伪儿啼,恐慄为儿恆状。”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顾窘戮天才,殆人群恆状,滔滔皆是,寧止 英伦 。”
词语解释:恒牙  拼音:héng yá
见“ 恆齿 ”。
词语解释:恒齿  拼音:héng chǐ
又称“恆牙”。亦作“恒齿”。 人和哺乳动物的乳齿脱落后长出的牙齿。恒齿脱落后一般不再重生。
词语解释:恒星光谱型  拼音:héng xīng guāng pǔ xíng
根据恒星光谱特征所作的分类。现通用哈佛分类法,光谱类型按字母序列o、b、a、f、g、k、m的次序命名。光谱型不同,恒星的各种性质相差很大。观测恒星光谱,可研究恒星的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的物理过程,确定恒星的距离,研究恒星在空间的运动等。 【恒星光谱型】根据恒星光谱特征所作的分类。现通用哈佛分类法,光谱类型按字母序列o、b、a、f、g、k、m的次序命名。光谱型不同,恒星的各种性质相差很大。观测恒星光谱,可研究恒星的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的物理过程,确定恒星的距离,研究恒星在空间的运动等。
词语解释:恒操  拼音:héng cāo
一贯的操守。《汉书·冯参传》:“ 参 性好礼仪,终不改其恆操。”
词语解释:恒规  拼音:héng guī
常规。 唐 颜真卿 《〈干禄字书〉序》:“夫筮仕观光,惟人所急,循名责实,有国恆规。” 明 刘基 《官箴上》:“国有恆规,弱不可陵,愚不可欺,刚不可畏,媚不可随,无取我便,寘人于危。”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七十致仕》:“今则距悬车之期只有二年,而尚有议余不应遽退者,殆亦未就古人行藏之大义及仕止之恆规,而一按之也。”
词语解释:恒风  拼音:héng fēng
持续不停的大风。《书·洪范》:“曰咎徵:曰狂,恆雨若……曰蒙,恆风若。” 明 马愈 《马氏日抄·风异》:“庚午二月六日大风,尘沙蔽天,屋瓦皆飞……予曰:此恆风也。”
共91,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