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陌入声 驿[xī][jī,积聚][jí][yì,变易][gē gé][pò tuò][详注1][详注2][详注3][zhī][jí][动词][sè mí sù][shì zhē][划破][yì][yā,笑声][详注4][xī][hé][tī zhì][zǎ zé zhā zhà][è][gé][hé,同核][yì shì][jí][zhà][yì][è,音厄。本作呃。鸡声。][cè][zhái][shuò][jí][详注5][详注6][hè xià][详注7]鰿


注1:索 《广韵》山戟切《集韵》色窄切,求也。《礼·曲礼》大夫以索牛。《注》索,求得而用之。
注2:摘 《唐韵》竹厄切《集韵》《韵会》陟革切,音谪。手取也。《唐书·建宁王倓传》天后次子贤作歌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归。或作擿。
注3:射 yì,音睪。《诗·大雅》无射亦保。《周颂》无射于人斯。《注》射,厌也。又无射,九月律名。《前汉·律历志》无射,言阳气上升,阴气收藏,终而复始,无厌已也。
注4:刺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七迹切,音碛。穿也,伤也。《增韵》刃之也。《孟子》刺人而杀之。又针黹也。《史记·货殖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又侦伺也。《前汉·燕王旦传》燕王旦遣幸臣之长安问礼仪,阴刺候朝廷事。又《韵会》黥也。又撑也。《史记·陈平世家》平乃刺船而去。《韩愈诗》峻濑乍可刺。又刺刺,多言貌。《管子·心术篇》焉能去刺刺为咢咢乎。《韩愈·送殷员外序》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注5:柞 《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除草曰芟,除木曰柞。《詩·周頌》載芟載柞。又《周禮·夏官》柞氏掌攻草木。 又窄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轂小而長則柞。《类篇》助伯切,音斮。捕兽槛中机曰柞鄂。《中庸·孔疏》擭谓柞㮙也。
注6:莫 《韵会》莫白切,音陌。静也。《诗·小雅》君妇莫莫。《注》言清静而敬至也。《左传·昭二十八年》德正应和曰莫。
注7:霸 音拍。古与魄同。《说文》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䨣声。《增韵》月体黑者谓之霸。《玉篇》今作魄。《书·武成·旁死魄释文》魄,普白反。《说文》作霸,匹革反。《前汉·律历志》四月已丑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霸。
末字词组
不怿夷怿怡怿闿怿平怿感怿娱怿 
悦怿欣怿愉怿和怿欨怿怿怿  
欢怿说怿忻怿爽怿畅怿喜怿  

词语解释:不怿  拼音:bù yì
(1).不悦;不欢愉。《史记·五帝本纪》:“﹝ 尧 ﹞召 舜 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 舜 让於德不懌。” 裴骃 集解:“谓辞让於德不堪,所以心意不悦懌也。” 唐 元稹 《莺莺传》:“然而君既不懌,无以奉寧。”《明史·钱士升传》:“帝虽优旨报闻,意殊不懌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寄生》:“初, 郑子侨 却聘, 闺秀 颇不懌。”
(2).谓病不愈。《书·顾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懌。” 孔 传:“ 马 本作不释。云:不释,疾不解也。” 宋 岳珂 《桯史·三忠堂记》:“时 周益公 在里居,春秋七十有九矣,是岁多不懌,稍谢碑版之请,不肯为。”《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太子侍疾无忧色,上不懌,遣太子先还。”
词语解释:悦怿  拼音:yuè yì
(1).欢乐;愉快。 汉 班固 《白虎通·礼乐》:“ 郑国 土地民人山居谷汲,男女错杂,为 郑 声以相悦懌。” 唐 杜甫 《郑典设自施州归》诗:“听子话此邦,令我心悦懌。” 明 高攀龙 《今日第一要务疏》:“诚得其要而图之,则天心感格,民心悦懌。” 章炳麟 《文学总论》:“心有疑滞,覩辨析之论,则悦懌随之矣。”
(2).谓光润悦目。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六:“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懌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遵言》:“乃一白犬……毛彩清润,悦懌可爱。”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二:“ 沧州 有妇人不食,惟日饮水数盃,年四十五六,而面貌悦懌。”
词语解释:欢怿
喜悦。 唐 韦应物 《西郊游宴寄赠邑僚李巽》诗:“高宴闕英僚,众宾寡懽懌。”
词语解释:夷怿  拼音:yí yì
愉快;喜悦。《诗·商颂·那》:“我有嘉客,亦不夷懌。”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 宣 意遂解,甚夷懌,由是瘳平。” 清 姚莹 《朝议大夫刑部郎中加四品衔从祖惜抱先生行状》:“閔閔乎聚之於錙銖,夷懌以善虚,志若婴儿之柔。”
词语解释:欣怿  拼音:xīn yì
欣喜。 元 刘光 《问田夫》诗:“老夫闻此言,欣懌当何如!” 明 刘基 《〈甘露颂〉序》:“於是羣臣莫不欣懌,百姓莫不蹈舞,举手相庆。” 清 姚鼐 《圣驾南巡赋》:“ 北户 而北,穷髮之南,靡弗欣懌。”
词语解释:说怿  拼音:shuō yì
喜爱;喜悦。《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説懌女美。”《诗·小雅·頍弁》:“未见君子,忧心弈弈;既见君子,庶几説懌。”
词语解释:怡怿  拼音:yí yì
愉悦;快乐。 汉 傅毅 《舞赋》:“严颜和而怡懌兮,幽情形而外扬。” 唐 欧阳詹 《曲江池记》:“其洗虑延欢,俾人怡懌,有如此者。” 宋 王安石 《次韵约之谢惠》:“伐之营中沚,持用自怡懌。” 清 恽敬 《答邓鹿耕书》:“ 王右军 写《乐毅》则情多怫鬱,《书画讚》则意涉瓌奇,《黄庭经》则怡懌虚无,《太史箴》又从横争折。”
词语解释:愉怿  拼音:yú yì
快乐,高兴。 郭沫若 《行路难》下篇三:“伊母解带系其腰,儿殊大不愉怿。”
词语解释:忻怿  拼音:xīn yì
喜悦。 宋 陆游 《贺葛正言启》:“比传夜对之从容,屡动天颜之忻懌。”
词语解释:闿怿  拼音:kǎi yì
亦作“ 闓泽 ”。
(1).和乐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昆虫闓懌,回首面内。” 颜师古 注:“闓读曰凯。言四方幽遐,皆怀和乐,回首革面,而内嚮也。”《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作“昆虫闓泽”。 宋 陆游 《皇太子受册贺表》:“国势奠安,舆情闓懌。” 明 张居正 《龙飞纪》:“是天下之鼓舞闓懌,莫不尊亲,又不待时雍协和,而后为《康衢》之歌, 华 封之祝矣。”
(2).开导,使通晓。 明 陈子龙 《送同年时子求之安阳令》诗之二:“蒸黎仰闓泽,武卫资奋扬。”
词语解释:和怿  拼音:hé yì
和悦。《书·梓材》:“肆王惟德用,和懌先后迷民。” 孔 传:“今王惟用德和悦先后天下迷愚之民。”先后,谓教导。《艺文类聚》卷四四引 三国 魏 杜挚 《笳赋》:“或緼緼以和懌,或悽悽以燋杀。”
词语解释:爽怿
舒畅愉快
词语解释:平怿  拼音:píng yì
犹安乐。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上》:“夫亲之者欲其閒敞平懌而无疾苦之患也,故为之宫室,卫以垣墻,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词语解释:欨怿  拼音:xū yì
喜悦貌。 明 陈子龙 《琴心赋》:“偶发奇弄,妙中宫商,合坐欨懌,赏彼鏗鏘。”
词语解释:畅怿  拼音:chàng yì
欣悦。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缙书》之三:“启封伸纸,立捧细诵,意厚而诚,义纯而达,不自知手之不释而心之畅懌也。”
词语解释:感怿  拼音:gǎn yì
感激喜悦。 宋 苏轼 《皇帝达太皇太后回大辽皇帝问候书》:“感懌之深,敷陈罔既。”
词语解释:怿怿  拼音:yì yì
欢乐貌。 明 刘基 《祀方丘颂》:“自西而东,自南而北,罔不懌懌,戴天子德。”
词语解释:喜怿  拼音:xǐ yì
欢悦。 明 唐顺之 《石湖王傅辱观拙集见赠长句二十三韵奉答》:“少年文苑恣搜集,每得异书心喜懌。”
词语解释:娱怿  拼音:yú yì
欢悦。《新唐书·文艺传中·吕向》:“帝闻,咨叹,官 岌 ( 吕岌 )朝散大夫,赐锦綵,给内教坊乐工,娱懌其心。”